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7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治疗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
目前,激光医疗是一项非常先进的高新技术,自发明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随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不同形式的激光器治疗装置相继问世,如血管内照射治疗、穴位照射治疗、体表照射治疗、美容及体腔内照射治疗等各类激光治疗装置相继应用于临床。相应激光器的材料也有固体的、气体的和二极管等等。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了激光医疗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已投入使用的主要是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虽然该治疗仪已经制造的很小巧,治疗效果也不错,但是这种治疗仪由于其激光发生器本身有着较大的体积(通常有数百毫米长),进一步小型化已无太大余地,其次是该治疗仪带高压电,耗电大,波长单一。近期中国专利CN93114809.X公开了一种可见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该技术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可见光半导体激光发生器为光源,以光纤耦合器及光纤将激光传输到光针头,连接上医用留置穿刺针头的套管,用激光直接照射血液。本发明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医生出诊时可以装进衣袋随身携带,使用干电池做电源,无高压电,不受电源限制,激光发射功率可方便调节,以满足不同治疗需要,采用一次性使用光针头,无交叉感染等。本发明经实践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该技术也存在使用面窄,主要是将激光针头装进医用针头并插入血管内进行血液照射等,因此有局限性,影响其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易掌握,操作方便,无创性(不需用插入血管内),直接置于鼻腔内血流丰富的鼻内动脉汇聚区和体表相应的穴位,利用超短波渗透原理,直接作用于血液和经络产生光化学反应,以降低血粘度,改善循环,提高血氧容量,调整生物电场,增强免疫力,净化血液,并且治疗范围广,安全可靠,耐用性好,造价低的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予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包括电源导线2、激光发生器5、电流控制器主机1,其特征在于在电流控制器主机1上设有通过电源导线2连接的激光器壳体3及其内的激光发生器5,激光发生器5前端设有管芯6及与其正对着的球形透镜8,其中,激光器壳体3前端中心制有射孔9,球形透镜8通过固定架7安装于激光器壳体3内正对着照射孔9处,如


图1、2所示;在激光器壳体3上设有可方便更换的外套4,如
图1所示。
激光发生器5是工作波长在300---1050微米的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半导体激光发生器。
外套4也可以设计成前端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如图2所示。
本技术中如
图1给出的外套4通常采用塑料制造,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置于鼻腔内进行照射治疗,图2给出的结构,是将
图1中的外套4取下,然后插装上前端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此结构主要用于吸咐在皮肤表面(如皮肤表面的穴位),进行穴位照射治疗。具体使用中,可根据需要采用1个或多个(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或称激光治疗头)与主机1自由连接。本技术生产加工中配有整流、稳压、定时(定时器)及电流调节器主机等(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通过自由插拨的电源导线2与固连于激光器壳体3内的激光发生器5的三个电极相连接,通上电流时,可使与激光器5相连接的管芯6发出可见的红光或不可见的近红外光,经固定架7上的球形透镜8聚焦,形成线性的激光,根据治疗需要,带外套4的结构(如
图1的结构)或用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的结构(如图2的结构)分别进行鼻腔内或皮肤表面穴位的照射治疗。具体可采用HTL65T10和HTL81T20半导体激光器做为治疗装置(或称治疗头)的发生源,它们可以分别产生650nm和810nm波长的红色可见光和不可见的近红外光,并分别通过可以自由插拨的电源导线2与主机1相连接,通过主机1上的控制电流、电压装置、定时器等,调至治疗所需强度与时间,将红色可见光的治疗头激光器金属外壳3上套装塑料外套4,置于鼻腔内进行照射治疗,或者将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治疗头激光器金属外壳3上套有塑料吸盘外套10,吸咐于皮肤表面,进行穴位照射治疗,根据治疗需要,可采用1个或多个治疗头与主机自由相连接,同时治疗。实践证明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又易于操作,对治疗脑血管病有显著疗效。
本技术的主要技术参数是1、使用电源220V±10% 50HZ±1HZ2、功耗<10W3、激光工作电流20-300mA4、激光输出波长300-1050nm5、终端输出功率0-500mW6、定时范围0-99min7、激光功率误差<10%
本技术是利用激光在人体内的区域渗透性和超短波与生物电的共振性和人体的化学反应等原理研制而成的。首先,鼻腔内是人体表面血流最丰富且稳定的动脉区域,它汇聚了筛前动脉、筛后动脉、上颚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内动脉,俗称“危险三角”,这个区域在单位时间内血流的5-10倍,是在人体外部所能直接接触到的唯一的浅层动脉区,且直接循环至脑,具有直接、快速、大量地作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作为超短波的激光作用于人体可以达到约1-7cm的深度。而上述动脉系统的血管深度均小于1.0cm,所以可以直接与血液发生光化学反应。经研究证明,激光作用于人体(尤其是血液系统)会使血液中的蛋白质(酶和其他功能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改变,通过光能转换成化学能,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1、改变血液流变学性质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能力和红细胞聚集能力、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使血液凝固性降低,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
2、激活人体细胞膜的功能,使其活性提高,使红细胞携氧能力增高,增加血氧饱和度,提高组织供氧。
3、激光是一种超短波,它会与人体的生物电发生共振现象,并且有一种微细按摩的作用,可以改善神经功能、舒张血管,改善人体紧张及紊乱状态。
4、提高人体免疫状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人体抗病能力,有利于感染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有关的疾病恢复。
5、改善人体中毒状态增强体内超氧化岐化酶(人体内清除自由基的一种酶)的活性,降低体内化学毒性物质水平和其他毒性物的堆积,从而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与毒性物(中分子物质)的损害。
本技术的治疗范围是(无先后顺序)动脉硬化、高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脑供血不足、心脑血管梗塞、心绞痛、心律失常、血管性头痛、顽固性失眠、老年性痴呆、脑萎缩、脑出血及脑外伤后综合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脉管炎、神经痛、精神分裂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病、静脉炎、静脉曲张、帕金森氏病、病毒性脑炎、肝豆状核变性、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性耳聋等。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无创性以往的医用激光对血液照射治疗的仪器,均借助套管针刺破皮肤血管留置,用激光针在血管内照射治疗--即有创治疗,本治疗仪采用无创的方法,把激光治疗头置于鼻腔内,照射表浅血管,利用激光的短距渗透性即可达到对血液进行照射治疗的目的,这样操作简便,不易感染,治疗者痛苦小,易掌握。
2、直接照射动脉血管以往血管内照射治疗多取肘中静脉为治疗血管,静脉血流速较缓慢,能量损耗大,本机采用直接处理动脉血管的汇聚区,其优点是血流速度快、单位时间内流量大,并且直接经颅底进入大脑,快速直接地提高组织供血、供氧,效率大大提高。
3、造价低廉以往的激光医疗器械多为He-Ne和CO2气体性激光,还需借助光纤和留置针,不但价格高且易损坏。本机采用半导体激光管,它的价格只有气体激光管的几十分之一,而且还省略了光纤、留置针等费用。
4、使用寿命长一般气体激光的寿命均在1万小时左右,而半导体激光的寿命在1.5-3万小时左右。
5、易于民用由于半导体激光体积小,重量轻,不易损坏,耐用性好,易于掌握等特点,使得激光治疗不再做为医院所独有,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已经得到证实,本治疗仪的发明使这种高技术的治疗手段走入家庭的梦想得以实现。
6、使用范围广除用于鼻腔外,还可以用于其它部位如口腔、肢体血管或穴位照射治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去掉外套4安装上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电流控制器主机、2电源导线、3激光器壳体、4外套、5激光发生器、6管芯、7固定架、8球形透镜、9喇叭口、10吸盘外套、11电源开关(K)、120.5A保险(F1)、13变压器(220V/6V,B)、14定时器(TK)、15整流二极管(D1、D2、D3、D4)、16电解电容(2200F/16V,C1)、17集成稳压块(AN7805,IC)、18电解电容(2200μF/16V,C2)、19和20激光二极管(D×1...D×n,HTL65T05、HTL98D350、HTL67T010、HTL81T0300)、21电阻(R1)、22LED发光二极管(D)、23电源(AC,220V)。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
图1-3所示。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包括电源导线2、激光发生器5、电流控制器主机1,其特征在于在电流控制器主机1上设有通过电源导线2连接的激光器壳体3及其内的激光发生器5,激光发生器5前端设有管芯6及与其正对着的球形透镜8,其中,激光器壳体3前端中心制有射孔9,球形透镜8通过固定架7安装于激光器壳体3内正对着照射孔9处,如
图1、2所示;在激光器壳体3上设有可方便更换的外套4,如
图1所示。
激光发生器5是工作波长在300-1050微米的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半导体激光发生器。
外套4也可以设计成前端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如图2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包括电源导线2、激光发生器5、电流控制器主机1,其特征在于A、在电流控制器主机1上设有通过电源导线2连接的激光器壳体3及其内的激光发生器5,激光发生器5前端设有管芯6及与其正对着的球形透镜8,其中,激光器壳体3前端中心制有照射孔9,球形透镜8通过固定架7安装于激光器壳体3内正对着照射孔9处;B、在激光器壳体3上设有可方便更换的外套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激光发生器5是工作波长在300-1050微米的可见光或红外光的半导体激光发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套4也可以设计成前端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激光治疗装置,包括电源导线2、激光发生器5、电流控制器主机1,其特征在于:在电流控制器主机1上设有激光器壳体3及其内的激光发生器5、管芯6、球形透镜8及照射孔9,同时在激光器壳体3上设有可方便更换的外套4或带喇叭口9的吸盘外套10,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创性,直接置于鼻腔内血流丰富的鼻内动脉汇聚区和体表相应的穴位进行照射治疗,并且治疗范围广,安全可靠,造价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A61B18/20GK2510090SQ0122045
公开日2002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30日
发明者董晓 申请人:董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