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3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适用于脑血管病患者。
脑血管病人大都因长期卧床,而导致具有足外翻、足下垂症状的运动神经障碍,有的病人不能行走,有的病人步态异常,因此,做好足外翻、足下垂的矫正是脑血管病人康复后能否生活自理的关键。为了矫正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症状,通常的做法是让病人躺在床上,脚蹬在一个斜面支架上,使踝关节处在功能位置上,但当病人翻身、蜷腿或睡眠时,足部往往离开支架不能持续起矫正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人可在任何状态下,均能持续起矫正作用,而且方便舒适的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由靴底、系带和腿固定套构成,靴底两侧设弧状靴帮,弧状靴帮的边沿上设有系带,腿固定套由弧状瓦板和两条系带构成,两条系带固定在弧状瓦板的边沿上。该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弧状瓦板与靴底夹角为90度,相接处为与脚跟相适应的凹形半球体;靴底为平板状,前端为半圆形;弧状瓦板和靴帮外面包一层薄软衬层,靴底的上面也铺一层薄软衬垫,以避免皮肤磨伤;该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可用厚1-1.5mm的木板制作,弧状瓦板高20cm、弧度与小腿的形状相一致,靴底的长、宽与患者脚的大小一致,系带用尼绒搭扣制作,每条长6-8cm,宽2cm。使用时,用系带将弧状瓦板固定在患者小腿上,将靴底固定在患者脚上,脚与小腿保持垂直位置,不能外翻和下垂,带着矫正靴不影响患者下肢自由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舒适方便、运用自如、病人可在任何状态下均能持续地正确保持踝关节功能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垂直轴线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示意图。
参照附
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由靴底2、系带5、5′和腿固定套构成,靴底2为平板状,前端为半圆形,两侧设弧状靴帮3,弧状靴帮3的边沿上设系带5′,腿固定套由弧状瓦板1和两条系带5构成,两条系带5固定在弧状瓦板1的边沿上。弧状瓦板1与靴底2夹角为90度,相接处为与脚跟相适应的凹形半球体4;在弧状瓦板1和靴帮3外面包一层薄软衬套6,靴底2上面也铺一层薄软衬垫6′,该矫正靴可选用薄木板制作,弧状瓦板1的高度为20cm、弧度与小腿的形状一致,靴底的长、宽与患者脚的大小一致,系带5、5′用尼绒搭扣制作,每条长6-8cm,宽2cm。
权利要求1.一种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由靴底(2)、系带(5)和腿固定套构成,其特征在于靴底(2)两侧设弧状靴帮(3),弧状靴帮(3)的边沿上设系带(5′),腿固定套由弧状瓦板(1)和两条系带(5)构成,两条系带(5)固定在弧状瓦板(1)的边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其特征在于弧状瓦板(1)与靴底(2)夹角为90度,相接处为与脚跟相适应的凹形半球体(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脑血管病人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其特征在于弧状瓦板(1)和靴帮(3)外面包一层薄软衬套(6),靴底(2)的上面也铺一层薄软衬垫(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外翻、足下垂矫正靴。它由靴底2、系带5、5′、腿固定套构成。靴底2两侧设弧状靴帮3,弧状靴帮3的边沿上设系带5′。腿固定套由弧状瓦板1、系带5构成,在弧状瓦板1、靴帮3及靴底2的上面铺一层软衬垫6、6′。该矫正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在任何状态下均能持续地正确保持踝关节功能位置。可广泛用于脑血管病人。
文档编号A61F5/01GK2507424SQ0124366
公开日2002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7日
发明者张桂芹, 张志强 申请人:张桂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