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29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输液报警器目前尚无定型产品临床使用,但有资料介绍的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液面传感器原理制作,缺点是成本高、体积大,使用不便;另一种是利用双电极针插入静脉输液瓶,通过液面变化来构通电路,不足是静脉输液严格要求无菌,双电极针插入静脉输液瓶涉及消毒和无菌操作及药液是否起电解反应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准确、灵敏、使用方便的输液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面板1、外壳底座2、指示窗3、指示灯4、调节旋钮5、电池舱盖6、电池舱7、安装板9、电源开关10、电池14;还包括调节钮座8、调节弹簧15、单头螺杆20、上电极11、下电极12、双头螺杆13、承重弹簧18、挂钩柱17、发声电路16、发声器19;调节钮座8设置在安装板9上,单头螺杆20经过调节钮座8将调节旋钮5和上电极11连接在一起,调节弹簧15套在单头螺杆20上并设置在调节钮座8和上电极11之间;双头螺杆13将下电极12和挂钩柱17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安装板9上,承重弹簧18套在双头螺杆13上并设置在下电极12和挂钩柱17之间;发声电路16的输出端连接发声器19的输入端,发声电路16的供电回路串接上电极11和下电极12。
还包括有线远程传输报警接口;该接口连接在发声电路16的输出回路中。
还包括无线传输报警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发射器连接在发声电路16的输出回路中,与对应的接收器构成无线电连接关系。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瓶悬挂于本实用新型的挂钩柱上,随着输液瓶中液体重量的变化,承重弹簧所受压力相应改变,承重弹簧相应伸缩,带动电极升降来构通发声电路,实现了本地或远程输液及时报警功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准确、灵敏、使用方便,只要旋转调节旋钮使指示窗中的指针达到预设的报警点,就能适应各种规格重量的液体。使用本实用新型后,当液体减少到需要更换时,本实用新型会自动报警(红灯亮、音乐响),提醒有关人员更换输液瓶,病人无须时时关注输液进度影响休息,护士也不必时时巡视病房,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工作原理图参考附
图1、2、3、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塑料外壳面板1、塑料外壳底座2、指示窗3、发光二极管红绿指示灯4、塑料调节旋钮5、塑料电池舱盖6、塑料电池舱7、塑料安装板9、扳键式电源开关10、七号电池14(3V);还包括塑料调节钮座8、钢丝调节弹簧15、铝制单头螺杆20、塑料+铜片制成的上电极11、铜柱制的下电极12、铝制双头螺杆13钢丝承重弹簧18、铝制挂钩柱17、CW9300发声电路16、压电片发声器19;调节钮座8设置在安装板9上,单头螺杆20经过调节钮座8将调节旋钮5和上电极11连接在一起,调节弹簧15套在单头螺杆20上并设置在调节钮座8和上电极11之间;双头螺杆13将下电极12和挂钩柱17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安装板9上,承重弹簧18套在双头螺杆13上并设置在下电极12和挂钩柱17之间;发声电路16的输出端连接发声器19的输入端,发声电路16的供电回路串接上电极11和下电极12。
还包括有线远程传输报警插接式接口;该接口并接在发声电路16的输出回路中。
还包括无线传输报警发射器和接收器(均为HD14069UBP);该发射器并接在发声电路16的输出回路中(由选择开关在有线和无线之间切换),与对应的接收器构成无线电连接关系。
当没有输液瓶悬挂于本实用新型的挂钩柱上,承重弹簧18未受压时,两电极接触构通电路,此时,绿灯(电路开关指示灯)、红灯(报警指示灯)都亮,同时播放音乐。实际工作时,先挂上空输液瓶(有剩余液体),则双头螺杆13下移并压缩承重弹簧18,带动下电极12下降,报警电路断开,此时红灯灭、音乐止、绿灯仍亮;此时顺时针旋转调节旋钮5,使上电极11下移,再与下电极12接触,报警电路接通、红灯亮、音乐响,此为报警点,由附在上电极11上的指针在指示窗3中显示;然后再挂上装满液体的输液瓶,承重弹簧18继续压缩,下电极12又下移脱离上电极11,报警电路再断;随着输液瓶中液体减少,重量减轻,承重弹簧18的弹力使下电极12逐渐上升到预设报警点时与上电极11接触,报警电路再通,此时红灯亮、音乐响,起到示警作用。若将报警信号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送到护士办中心显示板上,同样红灯亮、音乐响,护士即知那一床位需要更换液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临床中大量用于500ml、250ml、100ml等液体,每次使用都准确、灵敏,无一例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壳规格为220×460×840mm,指示窗为5×12mm,调节旋钮窗为3×22mm,电池舱盖为39×40mm,电池舱为13×49mm,安装板为2.5×41×79mm,调节钮座为8×8×12mm,调节弹簧R=2.5mm h=18mm,单头螺杆R=1.5mm h=35mm,上电极为8×12×18mm,下电极R=2.5mm h=18mm,双头螺杆R=1.25mm h=40mm,承重弹簧R=2mm h=23mm、挂钩柱R=2mm h=12mm。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报警器,包括外壳面板(1)、外壳底座(2)、指示窗(3)、指示灯(4)、调节旋钮(5)、电池舱盖(6)、电池舱(7)、安装板(9)、电源开关(10)、电池(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钮座(8)、调节弹簧(15)、单头螺杆(20)、上电极(11)、下电极(12)、双头螺杆(13)、承重弹簧(18)、挂钩柱(17)、发声电路(16)、发声器(19);调节钮座(8)设置在安装板(9)上,单头螺杆(20)经过调节钮座(8)将调节旋钮(5)和上电极(11)连接在一起,调节弹簧(15)套在单头螺杆(20)上并设置在调节钮座(8)和上电极(11)之间;双头螺杆(13)将下电极(12)和挂钩柱(17)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安装板(9)上,承重弹簧(18)套在双头螺杆(13)上并设置在下电极(12)和挂钩柱(17)之间;发声电路(16)的输出端连接发声器(19)的输入端,发声电路(16)的供电回路串接上电极(11)和下电极(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线远程传输报警接口;该接口连接在发声电路(16)的输出回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传输报警发射器和接收器;该发射器连接在发声电路(16)的输出回路中,与对应的接收器构成无线电连接关系。
专利摘要一种输液报警器,主要由调节钮座8、调节弹簧15、单头螺杆20、上电极11、下电极12、双头螺杆13、承重弹簧18、挂钩柱17、发声电路16、发声器19构成;还包括有线远程传输报警接口和无线传输报警发射器和接收器;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准确、灵敏、使用方便,只要旋转调节旋钮使指示窗中的指针达到预设的报警点,就能适应各种规格重量的液体。可广泛用于医院、诊所、家庭等医疗输液场合。
文档编号A61M5/14GK2491030SQ0124360
公开日2002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1日
发明者季兵, 张志祥, 王永兴 申请人:季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