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86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输液辅助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
背景技术
目前,病人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身体不适而不自主的活动,造成头皮针、输液器及覆盖被褥、衣服的活动,使输液不畅,易给病人造成多次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延长输液时间,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劳动强度。另外输液时手部不能盖衣物,输入体内的液体温度低于体内温度,使病人感到寒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当病人在手部输液时,可将头皮针的注射部位既能支撑起来,又能加盖被子、衣物,使输液畅通,且能保暖。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由两个弓形弧、三根连接杆和四根支撑腿构成,两个弓形弧的端部均与相应的支撑腿连为一体,连接杆设三根,中间的一根连接杆的两端焊接在两个弓形弧的顶端,另两根连接杆的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弓形弧两侧的腰部。两个弓形弧的长均为20-25cm,三根连接杆的长均为25-30cm,两个弓形弧端部的支撑腿高均为5-8cm,在支撑腿的下端设三角形支撑面,使支撑架更加牢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该支撑架放在注射成功的有头皮针的手臂上,然后可把被子或衣物盖在支撑架上保暖,为确保安全也可在支撑架外面或在支撑架上的连接点处用海绵和布条进行包裹,防止扎伤皮肤和损坏衣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因衣物或被子碰撞而造成多次穿刺进针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
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由两个弓形弧1、1′、三根连接杆2、2′、2″和四根支撑腿4构成,两个弓形弧1、1′的端部均与相应的支撑腿4连为一体,连接杆设三根,中间的一根连接杆2的两端焊接在两个弓形弧1、1′的顶端,另两根连接杆2′、2″的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弓形弧1、1′两侧的腰部。两个弓形弧1、1′的长均为20-25cm,三根连接杆2、2′、2″的长均为25-30cm,两个弓形弧1、1′端部的支撑腿4高均为5-8cm,在支撑腿4的下端设三角形支撑面3。在制作时,弓形弧、支撑腿、三角形支撑面可用一根直径为0.5mm的铁丝一次弯制而成,三根连接杆也选用直径为0.5mm的铁丝。
权利要求1.一种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该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由两个弓形弧(1、1′)、三根连接杆(2、2′、2″)和四根支撑腿(4)构成,两个弓形弧(1、1′)的端部均与相应的支撑腿(4)连为一体,连接杆设三根,中间的一根连接杆(2)的两端焊接在两个弓形弧(1、1′)的顶端,另两根连接杆(2′、2″)的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弓形弧(1、1′)两侧的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两个弓形弧(1、1′)的长均为20-25cm,三根连接杆(2、2′、2″)的长均为25-30cm,两个弓形弧(1、1′)端部的支撑腿(4)高均为5-8cm,在支撑腿(4)的下端设三角形支撑面(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由两个弓形弧1、1′、三根连接杆2、2′、2″和四根支撑腿4构成,两个弓形弧1、1′的端部均与相应的支撑腿4连为一体,连接杆设三根,中间的一根连接杆2的两端焊接在两个弓形弧1、1′的顶端,另两根连接杆2′、2″的端部分别焊接在两个弓形弧1、1′两侧的腰部。该弓棚式手部静脉输液支撑架,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防止因衣物或被子碰撞而造成多次穿刺进针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特别适用于手部静脉输液病人。
文档编号A61G7/075GK2568164SQ0226969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0日
发明者吕翠兰, 刘家社, 解静, 吕荣婷, 王素琴 申请人:吕翠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