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64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可进行实时连续心电监测的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
背景技术
传统听诊器由耳挂、胶管和听筒构成,其主要功能是听患者的心音,但了解不到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西安蓝港数网科技公司生产一种可视听诊器,在保留传统听诊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电图显示功能,并可根据心电图计算出心率,但由于该听诊器仅凭三个固定电极与患者胸部心脏部位紧密接触才能显示实时心电图,故不适宜长时间进行连续心电监测;同时由于固定电极间距仅7cm,故实时显示的心电信号偏小,尤其是难以显示心房“P”波,使对心律失常的识别、分析、诊断受到了限制;另外,因固定电极与患者胸壁接触时,常因呼吸、体位变动影响,或体瘦、胸廓畸形等接触不良,使心电信号发生干扰,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有可视听诊器的听诊、心电图显示、心率显示功能,又能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心电信号灵敏度,可在一定距离内进行实时连续心电监测的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可视听诊器和导联装置,它在已知的可视听诊器的三个固定电极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由一条导联线和与导联线一端连接的贴片电极组成的导联装置,贴片电极与人体的胸导联的相应位置相接。所述的导联线为一条普通导线,导线长、短可根据需要设定,导线两端头分别设有与固定电极和贴片电极相匹配连接的接线端子。所述的贴片电极为医用导电膏电极,使用时,与受检者人体的胸部左、右锁骨下、心尖部皮肤相接。
使用本听诊器,只需将与导联线连接的贴片电极置于人体的胸部左、右锁骨下、心尖部皮肤上,将导联线的另一端与固定电极连接即可将可视听诊器的固定电极不再直接接触人体,在一定距离内可进行连续实时心电监测;如果不需进行心电监测时,可直接将可视听诊器直接放在人体上即可进行听诊。这种听诊器由于通过改进胸导联的相应位置及延长电极导联线方法,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心电信号灵敏度,尤其是能提高对心电图“P”波的识别,提高了对各种复杂性心律失常的诊断率,起到了便携式微型心电监测仪作用,特别适用院外急救监护,保健及缺监护条件的飞机,车船进行转送病人,指导抢救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由耳挂、软管、液晶显示屏、控制按钮、听筒、固定电极(1a)等组成的可视听诊器(1)和三个导联装置(2),每个导联装置(2)均由一条长约40~150cm的导联线(2a)和与导联线(2a)连接的医用导电膏电极(2b)组成。导联线(2a)为一条普通导线,导线两端头分别设有与固定电极(1a)和贴片电极(2b)相匹配连接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可为鳄鱼夹或插件式连接端子,导联线(2a)一端与可视听诊器(1)的固定电极(1a)连接,另一端与贴片电极(2b)连接,贴片电极(2b)置于人体胸部左、右锁骨下、心尖部皮肤上与皮肤相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包括由耳挂、液晶显示屏、听筒、三个固定电极、控制按钮等构成的可视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可视听诊器(1)的三个固定电极(1a)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由一条导联线(2a)和与导联线(2a)一端连接的贴片电极(2b)组成的导联装置(2),贴片电极(2b)与人体的胸导联的相应位置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导联线(2a)为一条长约40~150cm的导线,导线两端头分别设有与固定电极(1a)和贴片电极(2b)相匹配连接的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贴片电极(2b)为医用导电膏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听诊器,其特征在于贴片电极(2b)与人体的胸部左、右锁骨下、心尖部皮肤相接。
专利摘要一种可进行实时连续心电监测的可视心电监测听诊器,它是在已知可视听诊器的三个固定电极上分别连接有一个由一条导联线和与导联线一端连接的贴片电极组成的导联装置,贴片电极与人体的胸部导联的相应位置相接。这种听诊器是在原有可视听诊器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胸导联电极位置及延长导联线方法,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提高了心电信号灵敏度,尤其是能提高对心电图“P”波的识别,提高了对各种复杂性心律失常的诊断率;在一定距离内可进行连续实时心电监测,起到了便携式微型心电监测仪的作用,特别适用于院外急救监护、保健及缺乏心电监测条件的飞机、车船进行转送病人、指导抢救工作。
文档编号A61B5/0402GK2621603SQ0323433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8日
发明者张伟, 蒋靖波 申请人:张伟, 蒋靖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