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1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诊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国传统医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耳穴诊疗保健仪器。
(二)、背景技术目前的各种耳穴诊疗仪器大多功能单一,用于诊断的,治疗功能差,用于治疗的,诊断功能差。而且大多结构复杂,成本高,疗效慢。
(三)、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诊疗仪,它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疗效快。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诊断电路和治疗电路,其中诊断电路是由电容、电阻和三极管组成的振荡电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1的基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间接串联的电容C1和电阻R1,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间接扬声器Y,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一路接开关K2的一端,另一路接带绝缘皮的手握线,三极管BG1的基极通过电阻R4接诊断头;治疗电路的电池E正极通过开关K1接所述的开关K2的中端,开关K2为双掷开关,开关K2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和电容C2接所述的电池E负极,电感L和电容C2组成振荡电路,电容C2的两端接三极管BG3和三极管BG4组成的放大电路,电阻R2、R3分别为三极管BG3、BG4的偏振电阻,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上串接升压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升压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一端接电池E负极,另一端接可以产生高压放电的治疗头,所述电池E的负极与所述诊断电路的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连接。治疗头的输出电压为3万伏左右,频率为150KHZ~1MHZ。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疗效快。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诊断电路和治疗电路,如附图所示。其中诊断电路是由电容、电阻和三极管组成的振荡电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1的基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间接串联的电容C1和电阻R1。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间接扬声器Y。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一路接开关K2的一端,另一路接带绝缘皮的手握线2。三极管BG1的基极通过电阻R4接诊断头1。治疗电路的电池E正极通过开关K1接所述的开关K2的中端,开关K2为双掷开关,用来切换诊断或治疗。开关K2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和电容C2接所述的电池E负极,电感L和电容C2组成振荡电路。电容C2的两端接三极管BG3和三极管BG4,组成的放大电路,电阻R2、R3分别为三极管BG3、BG4的偏振电阻。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上串接升压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升压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一端接电池E负极,另一端接可以产生高压放电的治疗头3。所述电池E的负极与所述诊断电路的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连接。治疗头的输出电压为3万伏左右,频率为150KHZ~1MHZ。所述的电池E为两节1号电池。所述的偏置电阻R3可以为电位器,用来改变治疗头3的输出电压及频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诊疗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诊断电路和治疗电路,其中诊断电路是由电容、电阻和三极管组成的振荡电路,三极管BG1的集电极接三极管BG2的基极,三极管BG1的基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间接串联的电容C1和电阻R1,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间接扬声器Y,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一路接开关K2的一端,另一路接带绝缘皮的手握线(2),三极管BG1的基极通过电阻R4接诊断头(1);治疗电路的电池E正极通过开关K1接所述的开关K2的中端,开关K2为双掷开关,开关K2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和电容C2接所述的电池E负极,电感L和电容C2组成振荡电路,电容C2的两端接三极管BG3和三极管BG4组成的放大电路,电阻R2、R3分别为三极管BG3、BG4的偏振电阻,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上串接升压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升压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一端接电池E负极,另一端接可以产生高压放电的治疗头(3),所述电池E的负极与所述诊断电路的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诊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偏置电阻R3可以为电位器。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诊疗仪,涉及一种中国传统医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电子耳穴诊疗保健仪器。它包括诊断电路和治疗电路,其中诊断电路是由电容、电阻和三极管组成的振荡电路;治疗电路的电池E正极通过电感L和电容C2接所述的电池E负极,电容C2的两端接三极管BG3和三极管BG4组成的放大电路,电阻R2、R3分别为三极管BG3、BG4的偏振电阻,三极管BG4的集电极上串接升压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升压变压器B的次级线圈一端接电池E负极,另一端接可以产生高压放电的治疗头,所述电池E的负极与所述诊断电路的三极管BG1的发射极电连接。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疗效快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N1/36GK2621024SQ0325675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3日
发明者徐玉兴 申请人:徐玉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