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气囊颈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15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控气囊颈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颈椎病理疗器械。现有的颈椎病理疗器械多为固定式悬吊或机械螺旋牵引,设备结构复杂、笨重、成本高、不能随意自控、精细调节托力大小、使用不方便、不舒适、医疗效果差,无法广泛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控、精细调节托力大小的气囊颈托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结合人体颈部的形状,设计制造成坚固、耐用、柔软、舒适的气囊颈托,利用下颌托和后枕托在肩托气囊充气压力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向上的托力,实现对颈椎病的最佳理疗。
本装置由气囊肩托、下颌托、后枕托及充放气装置及其它连接件组成,附图如下附图1自控气囊颈托器使用组合图附图2自控气囊颈托器平面示意图附图1、2中标号说明1、右搭口座 2、右肩气囊 3、右肩架 4、活络铰链5、后枕托 6、活络铰链 7、左肩架 8、左肩气囊9、左搭口座 10、下颌托 11、搭口 12、医用胶管13、U形四通 14、气压表 15、医用胶管 16、手握式充气球自控气囊颈托器由两个气囊肩托〔2、8〕、下颌托〔10〕、后枕托〔5〕通过固定肩架〔3、7〕连接成的环形体和一个充放气装置组成。气囊肩托由橡胶或塑料制成。下颌托、后枕托、和肩架均由工程塑料制成。后枕托和两个肩架用金属活络铰链联接。气囊肩托和肩架外部用绒布包裹并缝合。颈圈大小通过固定在左右肩架上的搭口座〔1、9〕与固定在下颌托上的搭口〔11〕两端相扣接,可分四档调节,颈圈调节范围约为32毫米左右。气囊充气高度调节范围约为50毫米左右。充放气装置为一个带气门阀的手握式橡皮充气球和一个标准气压表(0~1公斤/平方厘米),通过一个由轻金属或塑料制成的U形四通管和医用胶管连接而成。
自控气囊颈托器使用时,首先将颈托器按患者头形大小、颈部长短及肩部宽窄,用搭口调节至相应的高度与宽度,放置于肩颈部,将下颌托调至适当位置,使其不至于压迫气管,然后打开放气阀,放掉气囊内多余空气,使气压表指针处于零点,此时左手持表,右手握充气球打气,使其压力达到预定之刻度,以使病员感觉舒适为标准。
本颈托器采用气压表指示,充气球自控,故压力调节细微,精确,患者使用感到舒适方便,对医疗单位临床使用与科学研究也有一定价值。对于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等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各种事故引起的颈椎骨折和脱位伤员现场及时急救护理,可防止在搬运中造成脊髓神经损伤。
本装置携带轻便,不受时间、地点之影响,无论室内、室外、高山、航海、森林、沙漠地带均可使用,实为颈椎病患者极为理想的一种理疗器械。
权利要求
一种自控式气囊颈托器,由两个气囊肩托、下颌托、后枕托及充放气装置组成,充放气装置包括一个气压表,一个气门阀,一个手握式充气球,和两个气囊肩托相连通,用于充放气并调节气囊内压力。
专利摘要
自控气囊颈托器是利用充气气囊的膨胀压力实现对颈椎牵引、推移、固定作用的理疗器械,它由气囊肩托、下颌托、后枕托及充放气装置四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采用高强度柔性材料,结合人体颈部的形状设计制造成坚固、耐用、柔软、舒适的气囊颈托,在自控充气压力的作用下安全、可靠地实现对颈椎病的最佳理疗功效。
文档编号A61F5/01GK87207020SQ87207020
公开日1988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5日
发明者许德勤, 蒋明桢, 查锡成, 冯一丰 申请人:无锡市医疗电子器材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