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8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翻转边角,所述的担架主体的中间为矩形机构,两端为宽度缩短的梯形机构,所述的翻转边角分别活动连接在担架主体的梯形机构,翻转边角相对于担架主体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第一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与担架主体构建成矩形平面,用于放置伤者;第二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位于担架主体的一侧,用于进出标准电梯。本实用新型的担架主体两端增加了可调节的翻转边角,通过翻转边角的调节使担架的形状发生改变,更加便于进入标准电梯,提高了病人救护效率,节约了病人救护的成本;同时,翻转边角的调节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适应不同体形和特殊病症需要的病人,应用范围更广。
【专利说明】
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建筑物都朝着越来越高的趋势发展,电梯也就变得不可或缺的。虽然电梯极大的方便了高层居民的出行,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0003]首先,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各个国家都对电梯的规格尺寸有着严格的要求,使得电梯标准化。但是,受到目前住宅标准电梯轿厢面积的局限性,现有的医用担架无法放入标准电梯,这极大的阻碍了对病人的及时救护。
[0004]其次,一些医用担架可能满足了进入标准电梯的尺寸要求,但是使用医用担架救护的病人由于性别、年龄、体重的差异,病人外形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导致了这种医用担架无法满足所有类型的病人。
[0005]另外,考虑到医用担架救护的病人的病情需要,有些病人抢救时可能需要腿部抬高或降低,有些病人抢救时可能需要头部抬高或降低,现有的医用担架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000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具体地,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8]—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翻转边角,所述的担架主体的中间为矩形机构,两端为宽度缩短的梯形机构,所述的翻转边角分别活动连接在担架主体的梯形机构,翻转边角相对于担架主体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
[0009]第一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与担架主体构建成矩形平面,用于放置伤者;
[0010]第二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位于担架主体的一侧,用于进出标准电梯。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与担架主体通过翻转机构相连,翻转边角以翻转的方式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分别将直角三角形机构的斜边和担架主体的梯形机构的腰相连:
[0013]第一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翻转至与担架主体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0014]第二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翻转至担架主体的底部并固定。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与担架主体通过转轴相连,翻转边角以旋转的方式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与担架主体通过水平转轴相连,翻转边角可在垂直于担架主体的平面内旋转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分别设置在担架主体的梯形机构的两侧;位于同一梯形机构两侧的直角三角形机构的部分连为一体,形成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担架主体通过水平转轴相连:
[0018]第一位置状态时,将旋转机构竖直向上旋转至与担架主体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0019]第二位置状态时,将旋转机构竖直向下旋转至担架主体的底部并固定。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与担架主体通过竖直转轴相连,翻转边角可在担架主体的平面内旋转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翻转边角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竖直转轴将直角三角形机构的一个锐角和担架主体的梯形机构的一个底角相连:
[0022]第一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水平旋转至与担架主体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0023]第二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水平旋转至担架主体的底部或者内部并固定。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机构的长边为可伸缩的纵梁,梯形机构长度较短的底边为可伸缩的横梁,纵梁和横梁通过梯形机构的腰相连;
[0025]所述医用担架的长度通过纵梁的伸缩在1850mm-2000mm范围内调节,宽度通过横梁的伸缩在450mm-600mm范围内调节。
[0026]进一步地,所述的担架主体以与矩形机构的长边相平行的折痕线进行折叠。
[0027]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的担架主体两端增加了可调节的翻转边角,通过翻转边角的调节使担架的形状发生改变,更加便于进入标准电梯,提高了病人救护效率,节约了病人救护的成本;同时,翻转边角的调节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适应不同体形和特殊病症需要的病人,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8]图1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俯视图;
[0029]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主视图;
[0030]图3本实用新型图1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的俯视图;
[0031]图4本实用新型图1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的主视图;
[0032]图5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医用担架的俯视图;
[0033]图6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医用担架的俯视图;
[0034]图7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俯视图;
[0035]图8本实用新型图7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主视图;
[0036]图9本实用新型图7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的俯视图;
[0037]图10本实用新型图7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的主视图;
[0038]图11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一位置状态时的俯视图;
[0039]图12本实用新型图11的医用担架在翻转边角处于第二位置状态时的俯视图;
[0040]图13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折置如的俯视图;
[0041 ]图14本实用新型图13的医用担架折叠后的主视图;
[0042]图15本实用新型图13的医用担架折置后的左视图;
[0043]图16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医用担架折叠前的俯视图;
[0044]图17本实用新型图16的医用担架折叠后的主视图;
[0045]图18本实用新型图16的医用担架折置后的左视图;
[0046]图19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医用担架折叠前的俯视图;
[0047]图20本实用新型图19的医用担架折置后的主视图;
[0048]图21本实用新型图19的医用担架折置后的左视图;
[0049]图22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进入标准电梯内的状态示意图;
[0050]图23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医用担架进入标准电梯内的状态示意图。
[0051]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_担架主体2-纵梁3-翻转机构4-横梁5-翻转边角6_立梁7-滚轮8-纵向伸缩杆9-升降机构10-梯形机构11-升降机构转轴12-水平转轴13-竖直转轴14-第一横向折痕线15-第二横向折痕线16-纵向折痕线17-竖井18-侧壁19-后壁20-操纵壁21-前壁22-轿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进行详细描述:
[0053]如图22及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包括担架主体I和翻转边角5,所述的担架主体I的中间为矩形机构,两端为宽度缩短的梯形机构10,所述的翻转边角5分别活动连接在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翻转边角5相对于担架主体I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
[0054]第一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构建成矩形平面,用于放置伤者;
[0055]第二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5位于担架主体I的一侧,用于进出标准电梯。
[0056]由于在采用医用担架进行急救时,首先要保持病人在担架上处于一个有利于救援的姿势,而医院担架在电梯上的运输时间在整个急救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的担架主体I的整体形状进行了特殊设计,再在两端增加了可调节的翻转边角5,通过翻转边角5的调节使担架的形状发生改变,更加便于进入标准电梯,提高了病人救护效率,节约了病人救护的成本;同时,翻转边角5的调节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适应不同体形和特殊病症需要的病人,满足病人的急救需求,应用范围更广。
[0057]标准电梯安装在建筑物的竖井17中,标准电梯的轿厢尺寸为1600mmX1500mm、1500mmX 1600mm、1600mmX 1400mm或者1400mmX 1600mm,开门净宽为800mm、900mm或者1000mm。标准电梯的轿厢包括可开启/关闭的轿门22,正对轿门22的后壁19、紧邻轿门22的轿厢前壁、分别连接后壁19和轿厢前壁的两个侧壁18,其中轿厢前壁包括设在轿门22—侧的操纵壁20和设在轿门另一侧的前壁12。
[0058]如图22所示,在电梯轿厢内,医用担架按照对角方式放置,刚好放进标准电梯。
[0059]进一步地,如图23所示,将轿门22由中分门改为旁开门,医用担架在电梯轿厢内按照对角方式放置,更加便于医用担架进入标准电梯。
[006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翻转机构3相连,翻转边角5以翻转的方式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本实施例的翻转边角5采用翻转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0061]具体地,翻转边角5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3分别将直角三角形机构的斜边和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的腰相连:
[0062]第一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翻转至与担架主体I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0063]第二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翻转至担架主体I的底部并固定。
[0064]具体地,能够实现翻转边角5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3可为铰链,铰链具有两个限位,用于保持翻转边角5分别处于两个位置状态。
[0065]本实用新型的担架主体I的矩形机构的长边为可伸缩的纵梁2,梯形机构10长度较短的底边为可伸缩的横梁4,纵梁2和横梁4通过梯形机构10的腰相连。
[0066]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的长度通过纵梁2的伸缩在1850mm-2000mm范围内调节,宽度通过横梁4的伸缩在450mm-600mm范围内调节,通过长度和宽度的调节,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身高体型的病人,适用范围更广。
[0067]进一步地,纵梁2中间具有纵向伸缩杆8,通过调节纵向伸缩杆8的伸缩长度实现医用担架的长度调节。
[0068]如图4所示,医用担架两头的梯形机构10,可以通过升降机构9进行一定距离的升降。如果病人抢救时需要腿部抬高或降低,可以通过腿部的升降机构9调节;如果病人抢救时需要头部抬高或降低,可以通过头部的升降机构9调节;两个升降机构9也可以同时进行升降。
[0069]具体地,梯形机构10与矩形结构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转轴11连接,使得梯形机构10在升降机构9的作用下绕着升降机构转轴11转动以实现升降。
[0070]如图5所示,旋转边角5的尺寸(纵向A,横向B)可以根据实际电梯轿厢的空间大小做适当调整,以便用于更多类型的电梯。
[0071]如图6所示,旋转边角5的外形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如圆弧形、多边形等,增加担架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0072]本实用新型的担架主体I的下部安装有立梁6,用于支撑整个担架主体I,立梁6的底端安装滚轮,便于医用担架的移动。
[0073]为了方便担架的存放和运输,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做成可折叠形式,折叠方式主要有竖向双折、竖向三折及横向对折。
[0074]如图13至图15所示,担架主体I上具有一条与横梁4相平行的第一横向折痕线14,第一横向折痕线14位于纵梁2的中点位置,担架主体I可沿着第一横向折痕线14实现竖向双折。
[0075]如图16至图18,担架主体I上具有两条与横梁4相平行的第二横向折痕线15,第二横向折痕线15位于纵梁2的两个三分位置点处,担架主体I可沿着第二横向折痕线15实现竖向三折。
[0076]如图19至图21,担架主体I以与矩形机构的长边相平行的折痕线进行折叠。担架主体I上具有与纵梁2相平行的纵向折痕线16,纵向折痕线16位于横梁4的中点位置处,担架主体I可沿着纵向折痕线16实现横向对折。这样使得医用担架占地面积更小,更便于医用担架空载时进入标准电梯,便于运输。
[0077]本实用新型的医用担架在折叠时,首先将立梁6和滚轮7折叠到担架主体I的背面,然后再整体折叠。
[0078]实施例一
[0079]本实施例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转轴相连,翻转边角5以旋转的方式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80]如图7至图1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水平转轴12相连,翻转边角5可在垂直于担架主体I的平面内旋转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81]具体地,翻转边角5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分别设置在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的两侧;位于同一梯形机构10两侧的直角三角形机构的部分连为一体,形成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担架主体I通过水平转轴12相连:
[0082]第一位置状态时,将旋转机构竖直向上旋转至与担架主体I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0083]第二位置状态时,将旋转机构竖直向下旋转至担架主体I的底部并固定。
[0084]如图11至图12,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竖直转轴13相连,翻转边角5可在担架主体I的平面内旋转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
[0085]具体地,所述的翻转边角5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竖直转轴13将直角三角形机构的一个锐角和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的一个底角相连:
[0086]第一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水平旋转至与担架主体I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0087]第二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水平旋转至担架主体I的底部或者内部并固定。
[0088]本实施例的翻转边角5采用转动的方式实现位置状态的切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008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主体(I)和翻转边角(5),所述的担架主体(I)的中间为矩形机构,两端为宽度缩短的梯形机构(10),所述的翻转边角(5)分别活动连接在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翻转边角(5)相对于担架主体(I)具有至少两个位置状态: 第一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构建成矩形平面,用于放置伤者; 第二位置状态时,翻转边角(5)位于担架主体(I)的一侧,用于进出标准电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翻转机构(3)相连,翻转边角(5)以翻转的方式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翻转机构(3)分别将直角三角形机构的斜边和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的腰相连: 第一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翻转至与担架主体(I)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第二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翻转至担架主体(I)的底部并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转轴相连,翻转边角(5)以旋转的方式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水平转轴(12)相连,翻转边角(5)可在垂直于担架主体(I)的平面内旋转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分别设置在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的两侧;位于同一梯形机构(10)两侧的直角三角形机构的部分连为一体,形成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与担架主体(I)通过水平转轴(12)相连: 第一位置状态时,将旋转机构竖直向上旋转至与担架主体(I)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第二位置状态时,将旋转机构竖直向下旋转至担架主体(I)的底部并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与担架主体(I)通过竖直转轴(13)相连,翻转边角(5)可在担架主体(I)的平面内旋转实现两个位置状态的切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边角(5)为四个直角三角形机构,所述的竖直转轴(13)将直角三角形机构的一个锐角和担架主体(I)的梯形机构(10)的一个底角相连: 第一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水平旋转至与担架主体(I)同平面位置处并固定; 第二位置状态时,将翻转边角(5)水平旋转至担架主体(I)的底部或者内部并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机构的长边为可伸缩的纵梁(2),梯形机构(10)长度较短的底边为可伸缩的横梁(4),纵梁(2)和横梁(4)通过梯形机构(1)的腰相连; 所述医用担架的长度通过纵梁(2)的伸缩在1850mm-2000mm范围内调节,宽度通过横梁(4)的伸缩在450mm-600mm范围内调节。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标准电梯的医用担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担架主体(I)以与矩形机构的长边相平行的折痕线进行折叠。
【文档编号】A61G1/013GK205698264SQ201620355549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顾玮
【申请人】铃木电梯(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