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453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属医疗材料,提供一种专供加药液使用的注射针头,特别是一种侧孔型注射的针头。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现今临床最主要的用药方式。目前,配加所输药液时均使用肌肉注射所用的注射针头,其前方开口为锐角斜面,因此在穿刺输液瓶、输液袋或其它药剂容器的橡胶盖儿或像胶塞儿时,所述斜面在刺入胶盖儿、塞儿时,造成后者局部的损坏,导致致橡胶屑儿随针头进入药剂容器和药液中,形成医源性污染。当输液时,药液从原针孔缺损处漏出,造成药液流失,而当流失的药液逆流入瓶时,则污染药液;细小的橡胶屑在输液器滤过功能差时,还可进入患者血液,形成微血管栓塞;而当输液器滤过功能好时,则对滤过装置形成堵塞,影响输液效率。

发明内容
设计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的目的是为了在配加药液时,避免对橡胶盖儿、塞儿等造成橡胶屑(针孔处的)的产生,从而避免上述的不良后果。
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由针体和针柄组成。为实现上述目的,针体前端为一尖锐的圆锥体或类似圆锥体,针体腔的前端开口设在锥体下方的针体腔侧壁——形成侧孔;所述侧孔的周缘略向针体腔内凹陷;侧孔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侧孔数为1个,或1个以上,一般为1~2个;针柄与现有注射针头的针柄相同,针柄可为塑料、不锈钢或其它材料制成。针体一般为不锈钢制成,也可为其它材料制成。
在使用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时,穿入药剂容器橡胶盖儿、塞儿的过程为一穿挤、楔入性过程——在此过程中针体的侧孔随针体通过像胶盖儿、塞儿,因此不造成局部的像胶损坏和碎屑形成,从而避免了现有注射针头的前述不良后果。由于每天输液的患者数量仅国内即达500万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产生广泛的公共卫生效益,临床实用性强。


图1为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实施方案案之一的正面外观图图2为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实施方案之一的中轴剖面图(经过侧孔)其中,1、侧孔,2、针体腔,3、针体,4、针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或图2,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由针体3和针柄4固定连接而成。针体3前端为一尖锐的圆锥体或类似圆锥体;如图2,设在锥体下方的针体腔侧壁——形成侧孔1;所述侧孔的周缘略向针体腔2内凹陷;侧孔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形状;侧孔数为1个,或1个以上,一般为1-2个;针柄4与现有注射针头的针柄相同,针柄4可为塑料、不锈钢或其它材料制成。针体3一般为不锈钢制成,也可为其它材料制成。
只需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注射器常规衔接紧密即可使用,进而进行包括抽吸在内的配加药液之相关操作。
权利要求1.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由针体和针柄固定连接而成,针体前端为一尖锐的圆锥体或类似圆锥体,针体内设中空性的针体腔,其特征在于注射针头的针体腔的前端开口即侧孔,设在锥体下方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的周缘略凹向针体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数为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数为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形状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专供配加药液使用的侧孔型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形状为椭圆形状。
专利摘要专供配加药液使用侧孔型注射针头,由针体和针柄固定连接而成,针体前端为尖锐的圆锥体或类似圆锥体,针体内设中空性的针体腔,其特征是针体腔侧壁设有侧孔,侧孔周缘略向针腔内凹。使用本新型时,其穿入药剂容器的橡胶盖儿、塞儿的过程为一穿挤、楔入性过程,从而避免了现有注射针头前端斜面在刺入橡胶盖儿、塞儿时所致的局部橡胶损坏和碎屑形成,即避免后者造成的污染药液、微血管栓塞等不良后果。由于每天输液的患者数量仅国内即达500万人,因此,该针头可产生广泛的公共卫生效益。
文档编号A61M5/162GK2708913SQ20032012777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海鹏, 曾伏虎, 王瑞福, 李明亮, 刘建平 申请人:张海鹏, 曾伏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