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栓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687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栓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栓及其制备工艺。
目前临床用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多是采用口服用药,其不足之处在于吸收缓慢,生物利用度低,疗程长,疗效差,尤其对肾功能损害中度以上疗效更差,且胃肠反应较大,不宜长期应用。中药注射液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疗程短,疗效好,尤其对肾功能损害中度以上的病人有较好效果,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一项专利“肾康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申请号96117626公告号1146358)是以复方中药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液,其不足之处在于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且需住院治疗,对需长期用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不便。本发明是对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肾康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的剂型改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肾康注射液改剂成直肠栓剂的制备工艺,该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适用于长期用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后巩固疗效。
本发明是由大黄、丹参、黄芪、红花提取制成的栓剂,其原料是由大黄10~20份、丹参10~20份、黄芪40~70份、红花10~20份组成。制备时,先将大黄、丹参每次加水5~10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在80℃~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温度在70℃~90℃相对密度1.25~1.28备用;黄芪、红花每次加水5~10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在80℃~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温度在70℃~90℃相对密度1.25~1.28,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至温度在30℃~50℃相对密度1.10~1.12,静置24小时,用二层纱布滤过,除去树脂状物,浓缩至稠膏状,测定水份控制在16%~20%,称重,另取聚乙二醇-6000七份及聚乙二醇-1000三份,于80℃~90℃加热熔化混匀作基质,按测算的置换价计算,取混合基质15~25份,加入于80℃~90℃融化的稠膏内,同温加热充分混匀,趁热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操作,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且直肠下段给药,避免口服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重症病人肠胃反应,减少有效成分破坏,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用药高,具有益气固本,化瘀泄浊之功效,适用于长期用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后巩固疗效。现代研究表明肾康栓可以减轻CRF大鼠代偿肾单位的进行性损伤与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从而延缓CRF的进程,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主要药效学究用切除5/6肾组织与摘除一侧肾加食腺嘌呤的方法,分别复制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均产生进行性加重的氮质血症、贫血、低白蛋白血症及肾实质损伤。用肾康栓(每日24、16、4g生药/kg),分别对该两种不同类型的CRF模型连续直肠给药5周。结果表明肾康栓对CRF大鼠的氮质血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同期模型组比较,血BUN、Cr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以高剂量组BUN的降低为显著(P<0.05),同时Hb有所回升,ALB略有提高,对肾系数无明显影响。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代偿肾小球肥大明显减轻、肾小球阶段性硬化显著降低、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损伤及间质纤维化均明显减轻,上皮细胞修复增加。表明肾康栓可以减轻CRF大鼠代偿肾单位的进行性损伤与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从而延缓CRF的进程。另外,肾康栓尚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小鼠免疫抑制状况下单核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吞噬功能和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显著降低气虚血瘀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2)急性毒性及刺激性试验肾康栓(浸膏)75g生药/kg(为临床一日用量的90倍)分别在4小时内三次直肠(与结肠)给药,或者以此方法对大鼠直肠(与结肠)连续给药7天,均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无一只死亡;直肠与结肠未见局部刺激反应和病理组织学改变。(3)长期毒性试验肾康栓以每日50g生药/kg与25g生药/kg对大鼠连续直肠(与结肠)给药四个月,其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增长、血常规、肝、肾功能及12种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影响,主要脏器及腹膜、尾静脉均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形态学改变。停药3周,未发现迟发性毒性反应,仅在给药四个月时,供试组部分大鼠的局部肾曲管上皮细胞中出现少许药物色素沉积,但未见被沉积色素上皮细胞有明显损伤,且停药后明显减少。(4)临床研究经成都中医大学附属医院1991年1月至1995年8月进行了“肾康栓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预试”共观察了21例,疗程8周,结果显效6例,显效率为28.57%;有效10例,有效率为47.62%,总有效率为76.19%。临床预试过程中未发现肾康栓有任何不良反应和明显毒副作用。在1999年9月7日获国家SDA新药临床研究后,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为组长单位,协同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五家进行II期临床试验,共观察200例,结果表明①肾康栓疗效显效37%,有效40%,总有效率77%;②中医症候痊愈4%,显效38%,有效38%,无效6%,总有效率94%。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实施方案1制备时,先将大黄10份、丹参10份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90℃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80℃相对密度1.25~1.28备用;黄芪70份、红花10份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90℃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80℃相对密度1.25~1.28,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至40℃相对密度1.10~1.12,静置24小时,用二层纱布滤过,除去树脂状物,浓缩至稠膏状,测定水份控制在16%~20%,称重,另取聚乙二醇-6000七份及聚乙二醇-1000三份,于80℃~90℃加热熔化混匀作基质,按测算的置换价计算,取混合基质20份,加入于80℃~90℃融化的稠膏内,同温加热充分混匀,趁热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
实施方案2制备时,先将大黄15份、丹参15份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75℃相对密度1.25~1.28备用;黄芪55份、红花15份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75℃相对密度1.25~1.28,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至35℃相对密度1.10~1.12,静置24小时,用二层纱布滤过,除去树脂状物,浓缩至稠膏状,测定水份控制在16%~20%,称重,另取聚乙二醇-6000七份及聚乙二醇-1000三份,于80℃~90℃加热熔化混匀作基质,按测算的置换价计算,取混合基质20份,加入于80℃~90℃融化的稠膏内,同温加热充分混匀,趁热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
实施方案3制备时,先将大黄20份、丹参20份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80℃相对密度1.25~1.28备用;黄芪40份、红花20份每次加水7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80℃相对密度1.25~1.28,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至45℃相对密度1.10~1.12,静置24小时,用二层纱布滤过,除去树脂状物,浓缩至稠膏状,测定水份控制在16%~20%,称重,另取聚乙二醇-6000七份及聚乙二醇-1000三份,于80℃~90℃加热熔化混匀作基质,按测算的置换价计算,取混合基质20份,加入于80℃~90℃融化的稠膏内,同温加热充分混匀,趁热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栓,其原料是由大黄10~20份、丹参10~20份、黄芪40~70份、红花10~20份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制备工艺制成制备时,先将大黄、丹参每次加水6~10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在80℃~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8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温度在70℃~90℃相对密度1.25~1.28备用;黄芪、红花每次加水6~10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在80℃~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温度在70℃~90℃相对密度1.25~1.28,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至温度在30℃~50℃相对密度1.10~1.12,静置24小时,用二层纱布滤过,除去树脂状物,浓缩至稠膏状,测定水份控制在16%~20%,称重,另取聚乙二醇-6000七份及聚乙二醇-1000三份,于80℃~90℃加热熔化混匀作基质,按测算的置换价计算,取混合基质15~25份,加入于80℃~90℃融化的稠膏内,同温加热充分混匀,趁热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肾康栓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时,先将大黄10~20份、丹参10~20份每次加水6~10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在80℃~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温度在70~90℃相对密度1.25~1.28备用;黄芪40~70份、红花10~20份每次加水6~10倍量,第一次浸泡30分钟,煎煮三次,每次煮沸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温度在80℃~95℃相对密度1.20~1.23,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60%~70%,搅拌,密闭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温度在70℃~90℃相对密度1.25~1.28,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至温度在30℃~50℃相对密度1.10~1.12,静置24小时,用二层纱布滤过,除去树脂状物,浓缩至稠膏状,测定水份控制在16%~20%,称重,另取聚乙二醇-6000七份及聚乙二醇-1000三份,于80℃~90℃加热熔化混匀作基质,按测算的置换价计算,取混合基质15~25份,加入于80℃~90℃融化的稠膏内,同温加热充分混匀,趁热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康栓及其制备工艺。它是先将丹参等药浸泡、煎煮、滤过、浓缩、加入乙醇、静置、滤液回收乙醇,备用;再将黄芪等药浸泡、煎煮、滤过、浓缩、加入乙醇、静置、滤液回收乙醇,与上液合并,加水搅拌、静置、滤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混合基质,加热充分混匀,倾入栓剂模内,放冷,取出即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且直肠下段给药,避免口服药物通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重症病人肠胃反应,减少有效成分破坏,生物利用度较口服用药高,适用于长期用药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住院治疗后巩固疗效,可以减轻CRF大鼠代偿肾单位的进行性损伤与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从而延缓CRF的进程。
文档编号A61K9/02GK1654058SQ200410039418
公开日2005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1日
发明者叶传蕙, 吴芳, 冯菊农, 易明娟, 徐万薏, 王安娜, 杨永胜, 李明权, 刘铜华, 舒惠荃 申请人:吴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