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97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一次性输液器,不能满足对于婴、幼儿和危重症治疗输液的需要。因为婴、幼儿在单位时间内输液的流量要求小,如10滴/分以下;危重症在单位时间内输液的流量要求大,比如80-200滴/分;普通病人的输液速度是25--50滴/分;由于输液流量范围大,不好控制,用人工控制,劳动强度大,且不易准确调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名称为自动可调加压输液控制器具,申请号90222915.X,原理为电动机带动圆盘转动,装在圆盘上的三个小压轮滚动并挤压装于本体上的输液管,使液体加压。其缺点是,调节液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不理想。不能准确调节液体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控制在单位时间内流量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它能够准确控制在单位时间内流量,满足对婴、幼儿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危重症治疗输液的需要。
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和异型液体管7。
见图1,异型液体管7为经过消毒处理的一次性使用液体管,包括;一个具有自然弹性的粗液体管12,比如乳胶管;粗液体管12的两个端部是封闭的,每个端部分别连接两根与粗液体管12相同材料的细液体管13、14、15、16,细液体管13、14的上端接口23与常规的一次性输液袋的莫菲氏滴管以下任意部位相连;两个细液体管15、16的另一个端部连通后形成汇合口17;在汇合口17外延伸部分连接常规一次性输液袋的输液管9和针头8,细液体管13、14、15、16外分别安装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均与控制电路10连接;控制电路10包括;电机MA调速电路及正反转电路以及电机MB正反转及瞬时动作电路;动力部分包括见图3,微电机MA连接减速器3后连接蜗杆4;见图2,粗液体管12外安装滚轮6,滚轮轴支架18上有内螺纹式衬套5,蜗杆4与粗液体管12平行安装,蜗杆4套在内螺旋式衬套5内,形成蜗轮蜗杆结构,滚轮轴19安装在滚轮轴支架18的下部。
优点和效果将现有常规一次性输液袋与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配套使用,将常规一次性输液袋与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中的异型液体管7相连接,再将异型液体管7嵌入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壳体中就可实现连续自动控制静脉输液。控制电路10包括电机MA无级调速电路、电机MA正反转电路,以及电机MB正反转电路及电机MB瞬时动作电路,电机无级调速电路对电机MA转速进行控制,电机MA正反转电路对电机MA正反转进行控制,电机MA输出轴连接减速器3,经过减速器3减速,驱动蜗杆4转动,带动滚轮轴支架18移动,使滚轮6在异型液体管7粗液体管12上两个端部A至B端之间作往复压迫运动,从而,挤压液体连续进入输液针头8,调节液体流量。
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无须重力作用,而实现多种流量控制,比如,流量有5滴/分、6滴/分、7滴/分、8滴/分、9滴/分、10滴/分,15滴/分、20滴/分、25滴/分,30滴/分、40滴/分、50滴/分、60滴/分、70滴/分、80滴/分、90滴/分,100滴/分、120滴/分、150滴/分、200滴/分,实现单位时间内的流量自动控制。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危重症病人治疗输液,有效提高医护质量。也适用于普通病人输液。


图1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中异型液体管7结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中滚轮6在异型液体管7上作往复压迫运动原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工作过程原理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的控制装置原理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的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动力部分原理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的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的圆盘式控制机构结构图。
图7图1、图6中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结构图,所示为“闭”的状态。
图8图1、图6中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结构图,所示为“开”的状态。
图中各部分编号微电机MA(提供动力的微电机),微电机MB(控制细液体管13、14、15、16开关的电机),编号1、2空缺,减速器3,蜗杆4,内螺纹式衬套5,滚轮6,异型液体管7,常规一次性输液管9及针头8,控制电路10,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接口11E,粗液体管12,细液体管13、14、15、16,汇合口17,滚轮轴支架18,滚轮轴19,位置传感器20,液晶屏21,控制面板22,接口23 牵引绳24,牵引臂25,弹簧26,压轮27,圆盘28,转轴29,小孔30,小孔31,牵引臂衬套32,连接部33,自锁弹簧34,调节弹簧的螺钉35,钢球36,牵引臂衬套内壁上的内凹形半球面37,牵引臂外壁上的内凹形半球面38、39,圆柱套管40;圆柱套管40内端部固定有内凹形弧面41。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图3,在控制面板22上的按键上预先设置好静脉输液流量,启动微电机MA,微电机MA同时受到控制电路10(包括电机MA调速电路、电机MA正反转电路和电机MB瞬时动作电路)控制,可以控制电机MA的正转或者反转。按照预先设定的输液流量对应的速度转动,经过减速器3变速增加力矩,带动蜗杆4转动,内螺纹式衬套5和滚轮轴支架18同步移动,滚轮6滚动在粗液体管12上,作A端至B端的往复运动;
见图1,输液时,当滚轮6处于端部A时,压轮常闭式开关11B、11D打开,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C关闭;当电机MA正转时,滚轮6由端部A向端部B滚动时,挤压粗液体管12中液体,使液体从细液体管16通过进入针头8,同时,上端接口23液体经过细液体管14进入粗液体管12;见图1,当滚轮6到达端部B时,位置传感器20检测到信号,传给控制电路10发出信号,(控制电路10包括电机MA调速电路、电机MA正反转电路和电机MB瞬时动作电路),电机MA反转,滚轮6向反方向滚动,压轮常闭式开关11B、11D关闭,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C打开;当滚轮6由端部B向端部A滚动时,挤压粗液体管12中液体,使液体从细液体管15通过进入针头8,同时,上端接口23液体经过细液体管13进入粗液体管12;见图4,上述过程往复进行,输液在控制电路10(包括电机MA调速电路、电机MA正反转电路和电机MB正反转电路及瞬时动作电路)控制下,滚轮6往复滚动进行输液流量控制;控制流量的点滴数在控制面板22上设置,在液晶屏21上显示。
见图2,控制部分包括在粗液体管12的A端部和B端部设置有位置检测传感器20,可以检测到滚轮6是否滚动到达端部A、B;见图4,位置检测传感器20与控制电路10相连接,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电机MB、压轮常闭式开关圆盘式控制机构、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还连接输液点数显示液晶屏21;控制电路10连接控制面板22;电机MA、电机MB同步正转或者反转,使相应的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同步打开或关闭,保证准确控制单位时间内的流量。
图5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动力部分原理框图。电机MB联接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的减速器3,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29连接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圆盘式控制机构,圆盘式控制机构连接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
见图6,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的圆盘式控制机构结构图。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29外套圆盘28,在圆盘28外圆边缘一定间隔处有两个小孔30、31,小孔31通过两根牵引绳24分别与压轮式常闭式开关11A,11C连接;小孔30分别通过两根牵引绳24与连接压轮式常闭开关11B、11D连接;随作电机MB顺时针或反时针转动至转动终止,通过圆盘28角度的变化,压轮式常闭开关11B、11D呈开或关的状态,相反,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C呈关或开的状态,此时电机MB转动已终止。
图7-8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结构图,包括压轮27压在液体管13~16上,压轮27固定在牵引臂25上,牵引臂25上端与牵引绳24相连,弹簧26上端固定在压轮27上,弹簧26下端固定在输液器基座33上;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的防漂移运动自锁机构包括自锁弹簧34的外端连接有调节弹簧34的螺钉35,在牵引臂衬套32内壁上有内凹形半球面37,在牵引臂25外壁上有内凹形半球面38、39,圆柱套管40内端部固定有内凹形弧面41,自锁弹簧34的内端套在圆柱套管40内,钢球36在内凹形弧面41内侧;圆柱套管40穿过内凹形半球面37,可以左右滑动。
图5,必须注意以下情况,开关压轮27上弹簧26的张力与开关11A、11C的压轮27上弹簧26的张力产生张力差,(图5)此时该张力差反作用于圆盘28,则圆盘28产生一定幅度的漂移转动,随着圆盘28漂移转动的结束,此时11B、11D与11A、11C的压轮27的位置则发生漂移偏差。那么11B、11D与11A、11C各自关或开产生不完全性,导致液体在异型液体管7内液体流动紊乱;图(7、8),为解决上述问题,因此分别在11B、11D、11A、11C上设置自锁机构来防止常闭式压轮开关的漂移运动。
图7所示为“闭”的状态,为初始状态,然后,牵引臂向上运动完成“开”动作自锁过程为圆盘28转动一定角度至牵引绳24拉紧时,牵引臂25向上运动时,牵引臂内凹球面38压迫钢球36向衬套内凹球面37移动,钢球36压迫圆柱套管40内端部固定的内凹形弧面41,带动圆柱套管40后退,钢球36向牵引臂衬套内壁上的内凹形半球面37底部退,直至钢球36完全退入内凹形半球面37内。此时牵引臂25向上继续运动,当内凹形半球面39与内凹形半球面37相对应时,自锁机构内的弹簧34将圆柱套管40、内凹形弧面41推向牵引臂外壁上的内凹形半球面39,钢球36锁住牵引臂25不动,“开”的动作完成并自锁,图8所示为“开”的状态,为终止状态;图8所示为“开”的状态,为初始状态;然后,牵引臂向下运动完成“关闭”自锁过程为圆盘28转动一定角度至牵引绳24松弛时,弹簧26的紧缩力作用于压轮27时压轮27向下运动,牵引臂25向下运动,牵引臂内凹球面39压迫钢球36向衬套内凹球面37移动,钢球36压迫圆柱套管40内端部固定的内凹形弧面41,带动圆柱套管40后退,钢球36向牵引臂衬套内壁上的内凹形半球面37底部退,直至钢球36完全退入内凹形半球面37内。此时牵引臂25向下继续运动,当内凹形半球面38与内凹形半球面37相对应时,自锁机构内的弹簧34将圆柱套管40、内凹形弧面41推向牵引臂外壁上的内凹形半球面38,锁住牵引臂25不动,“闭”的动作完成并自锁图7所示为“闭”的状态,为终止状态。
实施例1,完成小流量输液时,比如,流量有5滴/分、6滴/分、7滴/分、8滴/分、9滴/分、10滴/分,15滴/分、20滴/分、25滴/分;配备相应的无级调速电路,使电机MB低速度转动,配备较细的粗液体管12,使本装置输液时,单位时间的流量小。采用图1-图8的结构。
实施例2,见图4,完成大流量输液,比如,流量有50滴/分、60滴/分、70滴/分、80滴/分、90滴/分,100滴/分、120滴/分、150滴/分、200滴/分,实现流量自动控制。配备相应较大功率的无级调速电路,使电机MB高速度转动,配备较粗的粗液体管12,使本装置输液时,单位时间的流量大。同样采用图1-图8的结构。
权利要求1.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分、控制部分和异型液体管(7),异型液体管(7)为经过消毒处理的一次性使用液体管,包括一个具有自然弹性的粗液体管(12),比如乳胶管;粗液体管(12)的两个端部是封闭的,每个端部分别连接两根与粗液体管(12)相同材料的细液体管(13、14、15、16),细液体管(13、14)的上端接口23与常规的一次性输液袋的莫菲氏滴管以下任意部位相连;两个细液体管(15、16)的另一个端部连通后形成汇合口(17);在汇合口(17)外延伸部分连接常规一次性输液袋的输液管(9)和针头(8),细液体管(13、14、15、16)外分别安装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均与控制电路10连接;动力部分包括微电机连接减速器(3)后连接蜗杆(4);粗液体管(12)外安装滚轮(6),滚轮轴支架(18)上有内螺纹式衬套(5),蜗杆(4)与粗液体管(12)平行安装,蜗杆(4)套在内螺旋式衬套(5)内,形成蜗轮蜗杆结构,滚轮轴(19)安装在滚轮轴支架(18)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包括微电机(MA)连接减速器(3)后连接蜗杆(4),在粗液体管(12)的(A)端部和(B)端部设置有位置检测传感器(20),可以检测到滚轮(6)是否滚动到达端部(A、B);位置检测传感器(20)与控制电路(10)连接,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电机(MB)、压轮常闭式开关圆盘式控制机构、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还连接输液点数显示液晶屏(21);控制电路(10)连接控制面板(22);控制电路10包括电机MA调速电路及正反转电路以及电机MB正反转及瞬时动作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动力部分包括电机(MB)联接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的减速器(3),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29)连接控制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的圆盘式控制机构;圆盘式控制机构包括减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29)外套圆盘(28),在圆盘(28)外圆边缘一定间隔处有两个小孔(30、31),小孔(31)通过两根牵引绳(24)分别与压轮式常闭式开关(11A,11C)连接;小孔(30)分别通过两根牵引绳(24)与连接压轮式常闭开关(11B、11D)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压轮式常闭开关(11A~11D)包括;压轮(27)压在液体管(13~16)上,压轮(27)固定在牵引臂(25)上,牵引臂(25)上端与牵引绳(24)相连,弹簧(26)上端固定在压轮(27)上,弹簧(26)下端固定在输液器基座(33)上;压轮常闭式开关(11A、11B、11C、11D)的防漂移运动自锁机构包括自锁弹簧(34)的外端连接有调节弹簧(34)的螺钉(35),在牵引臂衬套(32)内壁上有内凹形半球面(37),在牵引臂(25)外壁上有内凹形半球面(38、39),圆柱套管(40)内端部固定有内凹形弧面(41),自锁弹簧(34)的内端套在圆柱套管(40)内,钢球(36)在内凹形弧面(41)内侧;圆柱套管(40)穿过内凹形半球面(37),可以左右滑动。
专利摘要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将现有常规一次性输液袋与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配套使用,将常规一次性输液袋与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中的异型液体管7相连接,再将异型液体管7嵌入本输液流量自动控制器壳体中就可实现连续自动控制静脉输液,以无级调速电路控制微电机MA的转速,经过减速器3减速,驱动蜗杆4转动,带动滚轮轴支架18移动,使滚轮6在异型液体管7粗液体管12上作往复压迫运动,从而,挤压液体进入输液针头8,调节液体流量;控制流量的点滴数在控制面板22上设置,在液晶屏21上显示。特别适用于婴、幼儿和危重症病人治疗输液,有效提高医护质量,也适用于普通病人输液。
文档编号A61M5/168GK2705168SQ20042003378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1日
发明者唐毓强 申请人:唐毓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