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57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配药用具,特别是一种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适用于在吊瓶输液时配药使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输液,配药便是输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首先要用注射器插入盐水瓶内抽出溶解液,然后再插入粉剂药瓶内将粉剂药粉调均匀后,再用注射器抽出来,注入到盐水瓶内,这种操作有时要进行多次,其缺点是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在操作中注射器往复暴露插抽,易产生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在封闭状态下可一次性完成的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包括注射器针筒、针头、流向控制阀、连通管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器针筒的针座插入流向控制阀的上口内,针头的座端与流向控制阀的下口连接,连通管与流向控制阀的侧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流向控制阀,包括阀体、转芯及上口、下口、侧口构成,阀体为正方体,设上口、下口和侧口,以及转芯的插入孔,转芯上设两个对顶的扇形腔,扇面弧度为45度,转芯的外直径与插入孔的内直径一致,以形成滑面密封,两端设紧固环,前端设转动柄,在转动柄和阀体上还设流向开关指示标记A、B、C、A′、B′、C′;所述的针头的前端为封尖斜侧孔,使喷出的水成旋转流向,其长度以插到粉剂药瓶内的底部为宜。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针头插入粉剂药瓶内,连通管插入盐水瓶内,转动转芯,使与盐水瓶相通的侧口与注射器针筒插入的上口连通,向上抽动注射器针筒活塞,可使盐水进入注射器针筒内,再转动转芯,使上口、下口连通,侧口封闭,向下推动注射器活塞,注射筒内的盐水可进入粉剂药瓶内,水在粉剂药瓶内旋转进入,使粉剂快速溶解,再抽动注射器针筒活塞,溶解的粉剂药液被吸进注射针筒内,再转动转芯,使上口与侧口连通,再推动注射器针筒活塞,粉剂液进入盐水瓶内,此过程可反复几次,使盐水瓶内液体达到使用要求为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传统的配药方法相比,不必多次取下注射器即可完成整个配药过程,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可避免感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向控制阀沿A-A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包括注射器针筒1、针头2、流向控制阀3、连通管4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器针筒1的针座插入流向控制阀3的上口33内,针头2的座端与流向控制阀3的下口34连接,连通管4与流向控制阀3的侧口35连接。所述的流向控制阀3,包括阀体31、转芯32及上口33、下口34、侧口35构成,阀体31为正方体,设上口33、下口34和侧口35,以及转芯32的插入孔36,转芯32上设两个对顶的扇形腔37,扇面弧度为45度,转芯32的外直径与插入孔36的内直径一致,以形成滑面密封,两端设紧固环5,前端设转动柄6,在转动柄6和阀体31上还设流向开关指示标记A、B、C、A′、B′、C′;所述的针头2的前端为封尖斜侧孔21,其长度以插到粉剂药瓶内的底部为宜。
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包括注射器针筒(1)、针头(2)、流向控制阀(3)、连通管(4)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器针筒(1)的针座插入流向控制阀(3)的上口(33)内,针头(2)的座端与流向控制阀(3)的下口(34)连接,连通管(4)与流向控制阀(3)的侧口(3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向控制阀(3),包括阀体(31)、转芯(32)及上口(33)、下口(34)、侧口(35)构成,阀体(31)为正方体,设上口(33)、下口(34)和侧口(35),以及转芯(32)的插入孔(36),转芯(32)上设两个对顶的扇形腔(37),扇面弧度为45度,转芯(32)的外直径与插入孔(36)的内直径一致,两端设紧固环(5),前端设转动柄(6),在转动柄(6)和阀体(31)上还设流向开关指示标记A、B、C、A′、B′、C′;所述的针头(2)的前端为封尖斜侧孔(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包括注射器针筒1、针头2、流向控制阀3、连通管4构成,其特征在于注射器针筒1的针座插入流向控制阀3的上口33内,针头2的座端与流向控制阀3的下口34连接,连通管4与流向控制阀3的侧口35连接。该一次性封闭式配药器,不必多次取下注射器即可完成的整个配药过程,省时省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在封闭状态下进行,可避免感染,可广泛用于在吊瓶输液时配药使用。
文档编号A61M5/14GK2693256SQ20042003933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杨玲, 陈艳玲, 张鹏 申请人:杨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