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控温无烟灸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温无烟灸疗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灸疗领域所使用的器材,基本上还在沿用着古老而原始的艾炷、艾条及简易温灸器。由于原始器材具有烟尘污染大,人手工操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温度不易控制,易烫伤,操作不便,医师的灸疗效率低等缺陷,从而严重阻碍了灸疗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巧妙地解决了温度控制,操作不便,易烫伤,劳动强度大,灸疗效率低等问题。且采用本申请人已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无烟灸疗药炭的制备方法”(CN 1438020)成功解决了烟尘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其底座(1)上固定有万向支架(2),万向支架(2)上固定有套筒(3),套筒(3)内装有可滑动的药炭炉(4),套筒(3)前端设有防烫装置(5),药炭炉(4)前端设有防尘罩(6),温控线(7)穿过套筒(3)连接在药炭炉(4)后端。
底座(1)为夹子,万向支架(2)为蛇形软管。防烫装置(5)为圆形隔离支架,前端部设有挡圈(8),扣装在套筒(3)的外壁上,且挡圈(8)内径小于药炭炉(4)的外径。套筒(3)及药炭炉(4)的后端制有通风孔(9)和(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本实用新型方位随意可调,适宜于患者任何姿势,任何穴位的灸疗,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温度可调,通过患者自己调控温度,可始终保持在最佳灸疗温度,提高了疗效。
3、本实用新型把医师或施灸者从手持艾条或手持温灸器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灸疗效率。
4、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尘罩及防烫装置,从而避免了灸疗时被烫伤的危险。
5、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是无烟灸疗药炭,从而避免了烟尘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医师和患者的侵害。
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无环境污染,从而为灸疗术的推广普及,为患者的自助理疗、保健创造了条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药炭炉的结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其夹子(1)上固定有蛇形软管(2),蛇形软管(2)上固定有套筒(3),套筒(3)内装有可滑动的药炭炉(4),套筒(3)及药炭炉(4)的后端制有通风孔(9)和(10)。套筒(3)前端外壁上扣装有圆形隔离支架(5),圆形隔离支架(5)前端部设有挡圈(8),且挡圈(8)的内径小于药炭炉(4)的外径,药炭炉(4)前端扣装有防尘罩(6),温控线(7)穿过套筒(3)连接在药炭炉(4)的后端。
使用方法取下防尘罩、圆形隔离支架,将无烟灸疗药炭放入药炭炉内并点燃,扣装好防尘罩,将药炭炉装在套筒中,再扣装好圆形隔离支架,并通过夹子将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固定在适宜于灸疗的位置,调节蛇形软管让药炭炉口对准被疗穴位,患者拉动温控线调节药炭炉在套筒及圆形隔离支架中的位置便可控制灸疗温度,使灸疗温度达到最佳状态,即使当药炭炉从套筒中完全滑出时,由于圆形隔离支架上挡圈的阻挡,也不会直接与被疗部位的皮肤接触,防止烫伤皮肤。灸疗完备后,稍停片刻,待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冷却后,即可取下圆形隔离支架、防尘罩及药炭炉,倒掉灰尘重复上述程序继续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是底座(1)上固定有万向支架(2),万向支架(2)上固定有套筒(3),套筒(3)内装有可滑动的药炭炉(4),套筒(3)前端设有防烫装置(5),药炭炉(4)前端设有防尘罩(6),温控线(7)穿过套筒(3)连接在药炭炉(4)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其特征是底座(1)为夹子,万向支架(2)为蛇形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其特征是防烫装置(5)为圆形隔离支架,前端部设有挡圈(8),扣装在套筒(3)的外壁上,且挡圈(8)内径小于药炭炉(4)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其特征是套筒(3)及药炭炉(4)的后端制有通风孔(9)和(10)。
专利摘要一种可控温无烟灸疗器,其底座(1)上固定有万向支架(2),万向支架(2)上固定有套筒(3),套筒(3)内装有可滑动的药炭炉(4),套筒(3)前端设有防烫装置(5),药炭炉(4)前端设有防尘罩(6),温控线(7)穿过套筒(3)连接在药炭炉(4)的后端。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解决了温度控制,操作不便,易烫伤,劳动强度大,灸疗效率低等问题。且采用本申请人已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无烟灸疗药炭的制备方法”(CN1438020)成功解决了烟尘污染问题。
文档编号A61H39/06GK2705152SQ20042004200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日
发明者罗东海 申请人:罗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