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防胀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24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奶瓶防胀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避免由奶嘴孔回流所带入的气体混入奶品中而致胀气的奶瓶防胀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奶瓶的瓶体内为单一空间,虽然奶嘴底端通常设有气孔,但婴儿使用奶瓶吸饮奶品时,在吸吮之后松放的瞬间,空气会迅速由尚未闭合的奶嘴孔冲入瓶体内,进入瓶体内的空气形成缓步浮升的气泡,有一部分气泡会随着再次吸吮的动作,被强力的潮流拉下而被婴儿吸入腹中形成胀气,所以每次喂完婴儿奶品就要帮其拍背直到将空气排出,从而导致喂食后要帮婴儿拍背是长久以来初为人父母者的必修课题,如果没有将婴儿吸入腹中的空气排出,他(她)会因腹痛而哭泣。近来多方均努力于改善此问题,但大都把焦点放在于如何改善奶瓶进气孔导引的顺畅方面,事实上,使用奶瓶时吸吮之后松放的瞬间,奶嘴在恢复原状的动作中,空气会迅速由尚未闭合的奶嘴孔吸入瓶体内,进入瓶体内的空气形成气泡,然后缓步在饮品中浮升。为此如何防止气体混入饮品,不使气体被婴儿吸入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中的奶瓶防胀气装置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奶瓶在吸吮后放松的瞬间空气会迅速由尚未闭合的奶嘴孔冲入瓶体内,容易在婴儿腹中形成胀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的奶瓶防胀气装置是设在奶瓶中的一单向回流机制,该单向回流机制包括有包含有一导流块及一集气管,导流块及集气管套置在奶嘴与奶瓶的瓶体间;其中导流块约呈轮圈状,其周边为环状,上端设一凸缘,导流块中央设一向上凸出的柱体,柱体中间朝上开设一出口,柱体连接自周边的辐射向连杆,连杆为中空,入口端设于导流块的周边,该入口与出口连通,导流块周边与中间柱体及连杆之间为上下贯穿的回流孔;所述导流块的下方套接一集气管,集气管上端部较大作为集气室,其管径较细的下端伸入瓶底。
所述导流块中的连杆至少在一支以上。
本实用新型中的单向回流机制可以令由奶嘴孔吸入的气体得以有充足的时间冒出饮品外,以避免被混入饮品中而导致被吸食。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胀气装置的奶瓶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胀气装置的奶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胀气装置的奶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防胀气装置的奶瓶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使用本实用新型防胀气装置后的奶瓶在外观上只有瓶体1、瓶盖2、奶嘴3等部分组成,与一般奶瓶无异,其主要是在瓶内设有独特的导流机制,该导流机制是以前奶瓶结构所没有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流机制包括一导流块4及一集气管5;该导流机制套置在瓶盖2、奶嘴3下的奶瓶瓶体1内,使瓶体1内的内室11空间形成一单向循环流通的形态。其中导流块4约呈轮圈状,导流块周边为环状,其上端设为一凸缘41,导流块中央设一向上凸出的柱体46,柱体46中间朝上开设一出口43,中间柱体由连接自周边的辐射向连杆45所支撑,连杆为中空,入口42设在导流块4的周边,该入口42与出口43连通,上述连杆45为一支或一支以上,在导流块周边与中间柱体46及连杆45与连杆45之间为上下贯穿的回流孔44,回流孔44的数量随着连杆数量的多寡而异;导流块4的下方套置一集气管5,集气管5上端部较大作为一集气室51,其管径较细的下端得以伸入瓶底。
组成后的防胀气奶瓶,如图4所示,奶瓶中的空间由奶嘴3及瓶体的内室11所组成,在其间以导流块4为分界,导流块下方套接着集气管5,如图所示,集气管5底端贴近于瓶体内室11底端,内室11经由导流块4周边的入口42沿着连杆45中孔连通到出口43端,该出口43伸凸于奶嘴3的中空内部;另导流块4上的回流孔44以较低于入口42的位置连通奶嘴3至集气管的集气室51,再沿着集气管5下段连通至瓶体内室11底端。
婴儿在使用奶瓶吸饮奶品时,如图5所示;在一吸一放间,冲入奶嘴孔31的空气会迅速形成气泡B,气泡由于比饮品M轻,因而贴着较高的一边浮升,借着松放时的空档,气泡B快速通过回流孔44进入集气管的集气室51,然后逐渐集结并继续缓步浮升,再次吸允的时候,不含气泡的饮品由导流4块周边的入口42被导入,再由中央柱体的出口43直接流向奶嘴孔31。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防胀气装置后,奶瓶确实可以在喂食婴儿饮品时大大地减少浮升在半途的气体被混入饮品中,以此喂食婴儿牛奶等饮品不易导致胀气。
权利要求1.一种奶瓶防胀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导流块及一集气管,导流块及集气管套置在奶嘴与奶瓶的瓶体间;其中导流块约呈轮圈状,其周边为环状,上端设一凸缘,导流块中央设一向上凸出的柱体,柱体中间朝上开设一出口,柱体连接自周边的辐射向连杆,连杆为中空,入口端设于导流块的周边,该入口与出口连通,导流块周边与中间柱体及连杆之间为上下贯穿的回流孔;所述导流块的下方套接一集气管,集气管上端部较大作为集气室,其管径较细的下端伸入瓶底。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奶瓶防胀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块中的连杆至少在一支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奶瓶防胀气装置,其包含有一导流块及一集气管,导流块及集气管套置在奶嘴与奶瓶的瓶体间;其中导流块约呈轮圈状,其周边为环状,上端设一凸缘,导流块中央设一向上凸出的柱体,柱体中间朝上开设一出口,柱体连接自周边的辐射向连杆,连杆为中空,入口端设于导流块的周边,该入口与出口连通,导流块周边与中间柱体及连杆之间为上下贯穿的回流孔;所述导流块的下方套接一集气管,集气管上端部较大作为集气室,其管径较细的下端伸入瓶底。该防胀气装置是根据气体在液体中会自动往高处浮升的原理,在奶瓶中形成一单向流通的通路,便于回流时所带入的气体有充足的时间排出于饮品外,以避免让婴儿吸入而致胀气。
文档编号A61J9/00GK2699881SQ2004200499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1日
发明者许复进 申请人:东凌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