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66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急救担架车。
技术背景目前,病人急救从现场到医院的转移过程中,常用的运送工具主要是采用手抬式担架加救护车的方式,但这种急救担架在转运病人时不但需较多人工体力,而且出入救护车十分不方便,甚至耽误抢救时间。病人急救转运对运输过程是有很高的要求的,高质量的运输过程,可以节省许多时间,而这些宝贵的时间往往经常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另一方面,在转运过程中,对其平稳性有很高的要求,不平稳地运输过程,可能会使病人的病情加重。现有急救车上所使用的普通手抬式担架床,已经不合时宜了。因此,必须应拥有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性能优良的急救担架车来弥补以上一些缺点。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开发了一些救护车用急救担架车,这种车可在一人操作下较方便地直接推入救护车,因此可大大节省救护时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国FERNO公司所生产的急救担架车系列,其生产的急救担架床/车系列中,主要可以分为直入式和非直入式担架床/车两种。其中直入式又可以分为折叠式和非折叠式两种。
上述这种急救担架车在平地可用作担架车使用,当进入救护车时无需搬运病人而直接推入救护车自动折叠成担架床,并在推入时自动折叠脚架,然后通过救护车上的连接装置使担架快速固定在救护车内。然而,这种急救担架车的主要功能和结构特点基本都是直接推入,在从病人现场转运过程中如果遇到地面不平时,因这种担架车无缓冲功能,振动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由于地面不适合车轮推行而造成无法转运的后果。此外,这种担架车一般没设置输液瓶支架,在较远距离转运时不利于病人抢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直入折叠式急救担架车在不平的地面上运输振动大和距离转运时不利于病人抢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适用于各种复杂路况的急救场合,转运过程平稳,救护方便,能为急救病人赢得更多时间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包括车架、可升降靠背、可折叠的车脚、前后导向轮,在前后车脚的横梁上分别设置有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车架后端横梁上装有二个分别与前后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的拉杆相连接的控制手柄;车脚与导向轮之间置有防振脚;车架两端设有手抬担架手柄。
车架两边置有收放侧护栏,其中一个侧护栏下面的车架上装有盐水支架折叠机构。
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是在车架横梁上活动连接一个传动轴支座,传动轴支座上面的连接孔与锁定传动轴活动配合连接,锁定传动轴通过其上端置有的连接板与拉杆活动连接,锁定传动轴下端置有拔杆,车架横梁上接近传动轴支座内侧面处装有一个锁定销支座,锁定销支座下端凹槽内装有一个活动锁销,锁销头与锁定传动轴的拔杆相接触。
防振脚是在导向轮上面连有一个活塞套,活塞套内置有活塞,活塞上面连有支撑销,支撑销外套有压缩弹簧,活塞套上端法兰与装在车脚上的上连接套固定连接。
盐水支架折叠机构是在车架侧杆上固定的连接座上面设有一个带有锁定孔的凸轴,凸轴外面活套一个盐水瓶支架座,水瓶支架座侧面与凸轴上锁定孔相对应处装有一个带有活塞销外套和外拉锁定柄的活塞销,活塞销右端面与活塞销外套内端面之间置有压缩弹簧,盐水瓶支架座另一端孔内接有盐水支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担架车可手推/手抬两用,仅需一名救护人员即可轻松把病人直接推上救护车,而且在一人操作下可对折叠的担架车进行车脚锁定,实现手抬式担架功能,并且整个担架车结构巧妙,操作方便;2.四个脚都装有防振装置,在运输途中,可以减轻伤病员的痛苦与防止病情的加重;3.配备可收放式输液支架,可解决急救时医护人员拿着输液瓶的问题,且在不用输液时收起支架,对工作无防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成手抬式担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防振脚结构示意图;图5是盐水支架折叠机构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包括车架12、可升降靠背2、可折叠的车脚11、前后导向轮1,在前后车脚11的横梁13上分别安装一套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7,车架12后端横梁14上安装二个分别控制手柄8,二个控制手柄8分别与前后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7上的拉杆15,16相连接。车脚11与导向轮1之间安装防振脚5;车架12两端设有四个手抬担架手柄9。车架12两边安有可收放侧护栏10,其中在一个侧护栏10下面的车架12上安装一个盐水支架折叠机构4。
如图3所示,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7是在车架横梁13上连接一个传动轴支座20,传动轴支座20通过其连接孔与锁定传动轴19活动配合连接,锁定传动轴19的上端有一个固定连接板23,固定连接板23通过销子与拉杆7活动连接,锁定传动轴19下端固定有一条拔杆24,车架横梁13上接近传动轴支座20内侧面处安装一个锁定销支座21,锁定销支座21下端凹槽内装有一个活动锁销22,锁销头25与锁定传动轴19的拔杆24相接触。
使用时,当担架车推入救护车或要折叠时,在推入端(操作者端)拉动手柄8使脚的斜支撑杆解除死点,由于脚往前推过程中遇到救护车车身或其它障碍物的阻力,前、后四脚向后产生折叠动作,在折叠后,担架车变成平躺车上或地面的手抬式担架。由于在抬起担架时需防止四只腿因自重及弹簧弹力而恢复,因此,要分别拉动前后控制手柄带动拉杆15,16控制锁定传动轴19旋转,传动轴19上的拨杆24推动锁定销22分别锁定前后车脚的横梁,从而使得在手抬担架时锁定四脚而不会下坠,实现手抬担架功能。
如图4所示,防振脚5是在导向轮1上面安装一个活塞套27,活塞套27内有一个活塞26,活塞上面连有一根支撑销29,支撑销29外套有压缩弹簧30,活塞套27上端法兰与上连接套28的法兰固定连接。在遇冲击震动时,活塞26推动弹簧30压缩,从而实现减振,上连接套28套在担架车的直脚杆上,然后用螺栓紧固连接。
如图5所示,盐水支架折叠机构是在车架12侧杆上固定套一个连接座31,连接座31上面带有一个凸轴36,凸轴36上开有几个锁定孔37,凸轴36外面活动套接一个盐水瓶支架座34,水瓶支架座34侧面安装一个带有活塞销外套38和外拉锁定柄33的活塞销32,活塞销32的球形头正好处在凸轴36上的锁定孔37内,活塞销32右端面与活塞销外套38内端面之间安装一个压缩弹簧39,盐水瓶支架座34另一端孔内安装盐水支架35。当不用输液支架35时,向外拉锁定柄33使锁定活塞销32从凸轴36的锁定孔37中拉出,从而可转动盐水瓶支架座34,使支架35横放于担架车侧面。
权利要求1.一种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包括车架(12)、可升降靠背(2)、可折叠的车脚(11)、前后导向轮(1),其特征在于,在前后车脚(11)的横梁(13)上分别设置有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7),车架(12)后端横梁(14)上装有二个分别与前后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7)的拉杆(15,16)相连接的控制手柄(8);车脚(11)与导向轮(1)之间置有防振脚(5);车架(12)两端设有手抬担架手柄(9),车侧设有可折叠输液瓶支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其特征在于,车架(12)两边置有可收放侧护栏(10),其中一个侧护栏(10)下面的车架(12)上装有输液瓶支架折叠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7)是在车架横梁(13)上活动连接一个传动轴支座(20),传动轴支座(20)上面的连接孔与锁定传动轴(19)活动配合连接,锁定传动轴(19)通过其上面的连接板(23)与拉杆(15,16)活动连接,锁定传动轴(19)下端置有拔杆(24),车架横梁(13)上接近传动轴支座(20)内侧面处装有一个锁定销支座(21),锁定销支座(21)下端凹槽内装有一个活动锁销(22),锁销头(25)与锁定传动轴(19)的拔杆(24)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脚(5)是在导向轮(1)上面连有一个活塞套(27),活塞套(27)内置有活塞(26),活塞(26)上面连有支撑销(29),支撑销(29)外套有压缩弹簧(30),活塞套(27)上端法兰与装在车脚(11)上的上连接套(28)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瓶支架折叠机构(4)是在车架(12)侧杆上固定的连接座(31)上面设有一个带有锁定孔(37)的凸轴(36),凸轴(36)外面活套一个输液瓶支架座(34),输液瓶支架座(34)侧面与凸轴(36)上锁定孔(37)相对应处装有一个带有活塞销外套(38)和外拉锁定柄(33)的活塞销(32),活塞销(32)右端面与活塞销外套(38)内端面之间置有压缩弹簧(39),输液瓶支架座(34)另一端孔内接有输液瓶支架(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包括车架、可升降靠背、可折叠的车脚、前后导向轮,在前后车脚的横梁上分别设置有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车架后端横梁上装有二个分别与前后车脚解锁折叠及锁定联动装置的拉杆相连接的控制手柄;车脚与导向轮之间置有防振脚;车架两端设有手抬担架手柄,车侧设有可折叠输液瓶支架。本实用新型可手推/手抬两用,能适用于各种复杂路况的急救场合,转运过程平稳,救护方便,能为急救病人赢得更多时间的直入式两用多功能医用急救担架车。
文档编号A61G1/00GK2737337SQ200420090928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2日
发明者喻洪流, 张意彬, 葛斌, 谢海明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