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挑治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699阅读:1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挑治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医治疗用的医用挑治针。
技术背景中医介入治疗的针具包括有针灸针和三棱针等。针灸针的针杆很细,是用于对人体穴位的行针;三棱针的针杆较粗,是用于人体皮下浅表部位的刺入,如放血疗法和表皮挑治等。在中医疗法中,对皮下纤维性疾病,可采用挑断相关部位皮下纤维组织的方法进行治疗,即挑治疗法,所用器具通常是采用三棱针。但是由于三棱针是直杆直针,而某些病症的患者皮下纤维组织十分强韧,用三棱针很难挑断,进而只好反复多次用针,这就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和皮肤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供中医挑治疗法专用的挑治针,以方便、有效地进行挑治治疗,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针杆前端的针头尖端部弯成回钩,制成一种尖端带钩的专用挑治针。治疗时,可先用三棱针等刺破患者表皮,然后用本挑治针插入皮肤破口,用钩尖即可十分方便地钩住皮下纤维组织,稍用力外挑,即可挑断,从而实现了方便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患者痛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经实际试用,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椎炎、罗锅和关节强直等多种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挑治针有一长直针杆1,针杆前端为锥状针头2,在针头2的尖端部弯有弧形回钩3。回钩3的弯曲宽度应小于1.8mm,这样既可缩小皮肤破口,减少患者痛苦;又可对皮下纤维组织进行有效地钩挑。因为一次钩挑的纤维组织少,则纤维组织就容易被拉断,患者的痛苦也就相应减少。但回钩宽度过小,则既不利于钩挑皮下纤维组织,并且还使得钩挑次数相应增加,加大了患者的痛苦。所以回钩3的弯曲宽度最好在1.0-1.5mm之间。
综合考虑治疗过程中的进针和挑治两个因素,挑治针的回钩3钩尖处的弯曲下倾角α以30-39°为宜。这是申请人多年临床反复摸索出的合适角度。角度太小,则不易钩挑;角度太大,则不易直接进针。所谓“弯曲下倾角”是指回钩3钩尖处的弧形切线与钩尖到针头轴线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如图1所示)。
本挑治针可以是在现有三棱针的基础上弯制而成,这种挑治针的针头2即为三棱锥形(图不所示)。也可以采用在普通钢针基础上弯制制成,则这种挑治针的针头2即为圆锥形。
由于回钩3的钩挑操作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而钩尖进入皮肤破口后,用肉眼就无法观察到其准确的朝向位置,所以一种较好的挑治针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是针杆1前端的针头2轧制成为条形扁平状,而回钩3的折弯方向与针头扁平体的平面垂直。这样手持挑治针后,就可使回钩3有了十分明确的朝向,无论是否能够观察到,回钩朝向均十分明确,使操作更加准确。另外,扁平状的针头部位,还便于手指指尖对挑治针的夹持和操作,有利于提高挑治操作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挑治针,其特征在于针杆(1)前端的针头(2)尖端部弯有回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挑治针,其特征在于回钩(3)的宽度小于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挑治针,其特征在于回钩(3)钩尖处的弯曲下倾角α为30-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挑治针,其特征在于针头(2)为三棱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挑治针,其特征在于针头(2)为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挑治针,其特征在于针头(2)为条形扁平状,回钩(3)折弯方向与针头扁平体的平面垂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中医治疗用的医用挑治针。其结构是针杆前端的针头尖端部弯成回钩,成为一种尖端带钩的专用挑治针。用本挑治针插入皮下,用钩尖方便地钩住皮下纤维组织,稍用力外挑,即可挑断,从而实现了方便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患者痛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经实际试用,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椎炎、罗锅和关节强直等多种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B17/00GK2732190SQ20042009199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7日
发明者路秀莲 申请人:路秀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