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4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医用高压氧舱面罩相连的Y型管,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
背景技术
高压氧舱的安全治疗问题,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并不断深入研究的课题。氧气向舱内泄漏,引起舱内氧浓度升高,是氧舱事故的最大隐患。目前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漏氧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第1次打开氧气源,在舱内压力升至0.4~0.5MPa以前,由于供氧器的工作性能所致,针阀密闭不严,氧气向舱内泄漏。可以从氧舱流量计中浮子球的跳动的现象得以证实。经对16人氧舱测试结果表明,这一过程舱内的氧浓度能升高0.3~0.4%。同样,在治疗中间改吸空气时、开关一次氧气源、更换一组氧气瓶、结束治疗关掉氧气源等情况,氧气都要反复通过传统Y型管流到舱内。这些情况下泄漏的氧气累加在一起,对舱内氧浓度的影响不可低估。②舱内供氧器的针阀和橡胶膜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针阀为40万次,即半年到一年左右,橡胶膜片的老化程度,随使用环境而异。因此,供氧器应当经常进行维修,更换易损坏零件。否则,供氧器会密封不严,氧气会一直通过传统Y型管泄漏到舱内,在患者不戴面罩时,泄漏会更多。③舱内有吸氧空座位时,氧气都会通过空座位的Y型管向舱内倒流,从空座位的氧舱流量计中浮子球的不停跳动的现象可以证实。经对16人氧舱的测试观察,只座12人与座满16人比较,治疗1次,前者氧浓度比后者能升高0.5~0.7%。④患者佩带的面罩与面部接触不严和吸排氧阻力增大时,氧气会从面罩与面部的接触处向舱内泄漏。目前舱内的吸氧系统,还不具有预防漏氧的功能,以上漏氧的现象,也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何把舱内的氧浓度有效的控制在国家标准的23%以下,一直是高压氧医学界着力研究并希望能够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预防舱内氧浓度的升高,提高氧舱的安全性能的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以解决当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各种情况下氧气向舱内泄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是在传统Y型管进排气通道中设一通道口,在通道口相对处装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控制杆与吸氧面罩的松紧带相连。
上述控制开关,包括桶状硅胶密封件、弹簧、弹簧支架、开关阀顶盖以及控制杆,所述桶状硅胶密封件的一端为开关阀,另一端呈桶状,其桶状端设有弹簧支架及弹簧,弹簧支架的尾端伸出开关阀顶盖与控制杆相连,开关阀顶盖与桶状硅胶密封件的桶状端采用可拆卸式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是在传统Y型管上装一控制开关,对不戴面罩吸氧情况下泄漏的氧气,防漏氧Y型管的开关呈关闭状态,氧气会顺畅地进入排氧管道,排到舱外,从氧舱上相对应的流量计中浮子球跳动现象的消失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患者吸氧时,防漏氧Y型管的开关被打开,进入吸氧状态,与原吸氧管的呼吸阻力一样,从根本上避免了氧气向舱内的泄漏。尤其对人均舱容较小和舱群的几个舱同时使用时,预防漏氧的效果更显著。该防漏氧Y型管解决了当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开启关闭氧气源、吸氧中间摘下面罩改吸空气、舱内供氧器的性能下降、舱内吸氧有空座位、患者佩带面罩不严和经常摘下面罩中断吸氧等情况下,氧气向舱内泄漏的问题。因此,该防漏氧Y型管对提高氧舱的安全性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外,该防漏氧Y型管与传统Y型管的使用方法一样,易于普及推广。


附图为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氧面罩;2-松紧带;3-控制杆;4-弹簧;5-桶状硅胶密封件;6-排气管;7-进氧管;8-开关阀圆形顶盖;9-进排气圆形通道口;10-弹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是在传统Y型管进排气通道中设一圆形通道口9,在圆形通道口9相对处装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包括桶状硅胶密封件5、弹簧4、弹簧支架10、开关阀圆形顶盖8以及控制杆3,桶状硅胶密封件5的一端为开关阀,另一端呈桶状,其桶状端设有弹簧支架10及弹簧4,弹簧支架10的尾端伸出开关阀圆形顶盖8与控制杆3相连,开关阀圆形顶盖8与桶状硅胶密封件5的桶状端采用套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式方式连接,以便于维修和更换部件;控制开关的控制杆3与吸氧面罩的松紧带2相连。
上述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其工作原理如下吸氧开始,戴上吸氧面罩1,并把松紧带2套在头上。此时,控制杆3在松紧带2的作用下,使弹簧4压缩,套在弹簧4上有弹性的硅胶密封件5随着收缩,排气管6和进气管7通向吸氧面罩1的圆形通道口9被打开,Y型管进入吸排氧状态。吸氧结束,摘下松紧带2和吸氧面罩1,在弹簧4的作用下,控制杆3、硅胶密封件5恢复原始状态,排气管6和进气管7通向吸氧面罩1的圆形通道口9被完全关闭。
测试结果采用河北省武强县红旗仪表厂产的U型玻璃管压力计进行测试。戴上吸氧面罩1,并把松紧带2套在头上吸气,阻力在40~50Pa左右。用未经改造的同一种型号的Y型管和吸氧面罩的同样组合进行测试,阻力也在40~50Pa左右;同样,只戴吸氧面罩1,不戴松紧带2,用力呼、吸,当阻力在±800Pa左右时,防漏氧Y型管无漏气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其特征在于在传统Y型管进排气通道中设一通道口(9),在通道口(9)相对处装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控制杆(3)与吸氧面罩(1)的松紧带(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开关包括桶状硅胶密封件(5)、弹簧(4)、弹簧支架(10)、开关阀顶盖(8)以及控制杆(3),所述桶状硅胶密封件(5)的一端为开关阀,另一端呈桶状,其桶状端设有弹簧支架(10)及弹簧(4),弹簧支架(10)的尾端伸出开关阀顶盖(8)与控制杆(3)相连,开关阀顶盖(8)与桶状硅胶密封件(5)的桶状端采用可拆卸式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氧舱防漏氧Y型管,是在传统Y型管进排气通道中设一通道口,在通道口相对处装一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控制杆与吸氧面罩的松紧带相连。所述控制开关包括桶状硅胶密封件、弹簧、弹簧支架、开关阀顶盖以及控制杆,所述桶状硅胶密封件的一端为开关阀,另一端呈桶状,其桶状端设有弹簧支架及弹簧,弹簧支架的尾端伸出开关阀顶盖与控制杆相连,开关阀顶盖与桶状硅胶密封件的桶状端采用可拆卸式方式连接。该防漏氧Y型管在不戴面罩吸氧的情况下呈关闭状态,氧气进入排氧管道,排到舱外;患者吸氧时,防漏氧Y型管的开关被打开,从根本上避免了氧气向舱内的泄漏,解决了当前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各种情况下氧气向舱内泄漏的问题,对有效预防舱内氧浓度的升高,提高氧舱的安全性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易于普及推广。
文档编号A61M39/00GK2754607SQ20042012090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孙承永, 火翠香, 孙心宁 申请人:孙承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