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用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79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理用卫生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血难于滞留表面、可以迅速导入吸收层的生理用卫生巾。
背景技术
生理用卫生巾具有液体吸收层和覆盖该液体吸收层的肌肤侧表面的透液性表面层。上述表面层通常是由开有多个透液孔的树脂薄膜或透液性无纺布形成的。
流到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的经血的粘度较高,而且因穿用者和健康状态而异、会存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经血流到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层的情况。
例如,在表面层为由具有透液孔的树脂薄膜形成的情况下,通过扩大各个透液孔的开口面积且提高透液孔的开口面积率,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大量的经血流入液体吸收层。但是,如果透液孔的开口面积开得过大且开口面积率过高的话,由于生理用卫生巾与身体接触的压力,则由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容易倒渗到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而附着于肌肤。而且,由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透过上述透液孔,很容易被看到,给穿用者以不卫生的感觉。
反之,如果各个透液孔的开口面积小且开口面积率低的话,虽然容易防止液体向表面层的表面的倒渗,且容易遮住由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但是却降低了表面层的透液速度,当短时间内流入大量粘度较高的经血时,经血残留在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与肌肤相接触,容易给穿用者以不舒适的感觉。
这样,作为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构造体,人们既要求透液性功能,又要求防止液体的倒渗及要求经血颜色的隐蔽性的功能。
应这样的要求,作为露于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构造体,提出了现有的种种卫生巾。
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材料是由疏水性薄膜而形成的,在该疏水性薄膜上、朝液体吸收层侧形成有凹陷的多个凹部。在该凹部的倾斜部的一部分形成有透液孔。通过使用该表面材料,可以使经血自由地流入液体吸收层,从液体吸收层的倒渗也减少,且容易遮住由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
下面的专利文献2至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如下所述。透液性的表面层设于液体吸收层的肌肤侧表面,沿纵向延伸的连续长丝束隔开间隔地固定于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由位于该固定部与固定部之间的上述连续长丝束形成隆起于肌肤侧的多个环部。通过设置由上述连续长丝形成的多个环状的隆起部,可使卫生巾与穿用者的身体的接触感良好,而且即使经血从液体吸收层倒渗到表面层的表面,由于在该表面具有连续长丝,所以经血难于与肌肤直接接触。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为在由疏水性薄膜形成的表面材料上形成有多个凹部,通过将经血导入上述凹部内,从而容易使经血从该凹部内流入液体吸收层。但是,表面材料的开孔仅设于凹部的倾斜部,而凹部的顶部为不具有开孔的平坦状态。因此,当在短时间内在该表面材料上流入大量粘度较高的经血时,上述凹部内的经血达到饱和,经血容易流到上述顶部的平坦部分并向周围扩散。所以,经血容易残留在表面材料的肌肤侧表面而与肌肤相接触。
专利文献2至4所记载的生理用卫生巾为在表面层的表面设有将连续长丝制成环状的隆起部,从而卫生巾与肌肤的接触感变良好,而且即使有经血残留于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由于连续长丝的存在,可以起到容易防止上述经血与肌肤直接接触的效果。但是,将流到表面层的经血导入液体吸收层的功能仅仅依存于表面层的透液功能,从而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即,扩大该表面层的透液孔的开口面积来提高透液功能而与此同时会产生液体倒渗的问题。
日本特开平1-34365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2-6573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65737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69781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问题,提供一种生理用卫生巾。即使在流入大量经血时,也可使该经血迅速地流入液体吸收层,而且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和遮住被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的效果良好,并且与肌肤的接触感也不错。
本实用新型的生理用卫生巾,具有液体吸收层和覆盖上述液体吸收层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构造体,其中上述表面构造体具有覆盖上述液体吸收层的肌肤侧表面的透液性的基部层和位于上述基部层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层,上述表面层的至少肌肤侧表面是由树脂薄膜形成的;由上述表面层形成多个隆起部,该隆起部从上述基部层的肌肤侧表面向肌肤侧隆起,在上述隆起部的侧部形成有通到上述基部层的侧方开口部。
本实用新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构造体具有覆盖液体吸收体且具有透液功能的基部层,覆盖该基部层的表面、至少肌肤侧表面由树脂薄膜形成的表面层。在由表面层形成的隆起部上开有侧方开口部,同时在隆起部的正下方露有上述基部层。由此,在短时间内流有大量粘度较高的经血时,上述经血流经上述隆起部的侧方开口部、流入基部层,并透过该基部层而被液体吸收层吸收。
此外,由表面层所形成的隆起部、由经血的自重可向基部层变形,从而经血进入与变形的隆起部的侧面相邻接的其他隆起部的侧方开口部,进而流入基部层。由此,在流有大量的经血时,该经血可以迅速地流入液体吸收层,可以防止其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的大范围地扩散。
另外,形成隆起部的表面层、至少肌肤侧是由树脂薄膜所形成的,所以即使经血从液体吸收层透过基部层而倒渗,也由于该经血由表面层所覆盖而难于直接附着于肌肤。而且,由于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是由树脂薄膜所形成,所以可以由表面层遮住被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当看到使用中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时,也会给人以卫生的感觉。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在上述表面层上沿横纵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切缝,该切缝在横向隔开间隔地沿纵向延伸;由位于横向相邻的上述切缝与切缝之间的上述表面层的部分形成上述隆起部;在上述隆起部以外的部分,上述表面层与上述基部层相接合。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上述切缝的横向间隔根据位置而异,由上述切缝所夹持的宽幅部隆起于肌肤侧而形成上述隆起部,宽度尺寸小于由上述切缝所夹持的、上述宽幅部的窄幅部位于比上述隆起部的顶部更靠近基部层的表面的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在表面层加入切缝,可以容易地形成上述隆起部和侧方开口部。特别是如上所述,在表面层形成有由切缝所划分的宽幅部和窄幅部,在由宽幅部形成的隆起部的构造中,在隆起部以外的部分,基部层由上述窄幅部所覆盖,或从窄幅部形成低隆起部。由此,与表面的肌肤的触感柔软,同时可由表面层覆盖基部层的整个区域,容易防止经血人液体吸收层的倒渗,此外也容易由表面层遮住由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
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宽幅部和上述窄幅部在横向交替地形成。
例如,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加压工序或加压·加热工序使由上述表面层的上述切缝所夹持的部分向肌肤侧变形,从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或者,可以在上述表面层沿横向扩张、沿纵向收缩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表面层接合于上述基部层的多个部位,从而使由切缝与切缝所夹持的部分朝肌肤侧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上述表面层为相互分离的、在纵向连续延伸的多个带状层,各个带状层在沿纵向隔开间隔的接合部与上述基部层接合,同时相邻的接合部间的上述带状层的部分从基部层向肌肤侧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在该情况下,最好采用下述结构上述带状层沿横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带状层之间,设有覆盖上述基部层的表面的覆盖树脂薄膜。
上述覆盖树脂薄膜可为具有透液孔的薄膜,或也可为不具有透液孔的薄膜。但是,该覆盖树脂薄膜的透液功能最好要低于基部层的透液功能。在上述实用新型中,在不具有隆起部的部分,由于基部层是由覆盖树脂薄膜所覆盖,所以可以防止经血从液体吸收层向基部层表面的倒渗,而且容易由表面层和覆盖树脂薄膜遮住被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加压工序或加压·加热工序使上述带状层向肌肤侧变形来形成上述隆起部。
或者,也可以通过使基部层沿纵向收缩、使表面层与基部层的接合部的间隔沿纵向相互接近,从而上述表面层从基部层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使生理用卫生巾变形以使上述肌肤侧表面凹陷时,上述表面层从基部层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即、当生理用卫生巾与身体形状相吻合地变形时,或在生理用卫生巾上设置沿纵向发挥弹性收缩力的防漏壁的情况下、在由该弹性收缩力使肌肤侧表面弯曲变形而产生凹陷时,上述表面层立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或者由上述变形而增大隆起部的隆起高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为,在形成上述表面层的上述树脂薄膜上形成有开孔,扩张上述开孔或在上述开孔的周围断裂树脂薄膜,从而形成上述侧方开口部。
在该结构中,通过使用具有开孔的表面层,特别是即使不形成切缝,也可形成上述侧方开口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最好上述基部层是由透液功能高于上述表面层的透液性层形成。
由于基部层的透液性优良,从而通过上述侧方开口部的经血可以通过基部层而迅速地流入液体吸收层。此外,由于表面层的透液功能要低于基部层,从而可以由表面层容易地防止经血向肌肤的附着。
另外,本实用新型,最好上述基部层的至少肌肤侧表面是由具有多个透液孔的树脂薄膜而形成的。
通过由树脂薄膜形成基部层、而且形成开孔面积较大且开孔面积率高的透液孔,从而流入该基部层的经血可以迅速地透过透液孔而被液体吸收层所吸收。
在该情况下可以,在露于上述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的上述树脂薄膜上形成有透液孔,表面层的透液孔的开口面积率要低于上述基部层的透液孔的开口面积率。
但是,由上述表面层所形成的上述隆起部也可以是不具有多个透液孔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透液性的基部层、和至少肌肤侧表面是由树脂薄膜形成的表面层来构成表面构造体,由于在上述表面层形成隆起部,从而经血通过隆起部的侧方开口部而流入基部层,并透过基部层容易被液体吸收层所吸收。另外,由于具有由树脂薄膜所形成的或者包含树脂薄膜的表面层,从而从液体吸收层倒渗的经血难于与穿用者的肌肤相接触,而且容易由上述表面层遮住被液体吸收层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并且,由于具有多个上述隆起部,从而与肌肤的接触变得柔软。


图1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穿衣侧表面朝上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II-II线的半断面图。
图3表示上述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型例的局部断面图。
图4(A)表示上述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构造体的分解立体图,(B)表示说明表面构造体的侧方开口部和底部开口部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5(A)表示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构造体的变型例的分解立体图,(B)表示上述(A)的B-B线的断面放大图。
图6(A)、(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7(A)、(B)表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及其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8(A)、(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9(A)、(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及其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10(A)、(B)、(C)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5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及其变型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12(A)、(B)、(C)表示成为各实施例的变型例的表面构造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朝上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表示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II-II线的放大半断面图。图3表示变型例的放大半断面图。图4(A)表示表面构造体的结构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4(B)表示说明隆起部的开口部的形状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1为,纵向(Y方向)的长度尺寸大于横向(X方向)宽度尺寸的纵长形状,并且相对于纵向中心线O-O为左右对称形状。
生理用卫生巾1的外观形状为朝向穿用者的腹部的前缘部1a和朝向臀部的后缘部1b均为凸曲线形状。生理用卫生巾1具有沿左右两侧方延伸的侧翼部2、2,在侧翼部2、2的前方形成朝左右外侧的凸曲线形状的前方侧缘部1c、1c,在侧翼部2、2的后方形成朝左右两侧的凸曲线形状的后方侧缘部1d、1d。
如图2的断面图所示,生理用卫生巾1的结构包括覆盖液体吸收层4的穿衣侧表面的液体遮断性的里面层3和覆盖液体吸收层4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构造体20。该表面构造体20是由覆盖上述液体吸收层4的肌肤侧表面的基部层21和位于该基部层21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层22构成。液体吸收层4的周缘部如图1的虚线所示,液体吸收层4除上述侧翼部2的区域外、存在于生理用卫生巾1的大部分区域。
在生理用卫生巾1的左右两侧设有液体遮断性的侧方层5、5,在上述基部层21的左右两侧部由上述里面层3和侧部层5所夹持的状态下,里面层3、基部层21和侧方层5相互粘结。各侧方层5的对向缘部5a位于液体吸收层4的左右两侧部的上面,由上述对向缘部5a和对向缘部5a所夹持的部分成为液体吸收区域6。
上述侧翼部2、2是通过叠置上述里面层3和侧方层5、5并粘结而形成的。在上述液体吸收区域6的相反侧,在里面层3的表面形成有压敏粘结剂层7、7,在各侧翼部2的肌肤侧表面也设有压敏粘结剂层8。
上述里面层3由液体遮断性的聚乙烯树脂等的树脂薄膜而形成。上述液体吸收层4是由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SAP)的混合体,或气流成网纸浆等所形成,该气流成网纸浆是通过粘结剂将由气流成网法层积的纸浆固定而成的。上述侧方层5具有液体遮断性,是由例如熔喷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型无纺布叠置而成的层积无纺布等形成,该无纺布是由聚乙烯(PE)树脂纤维、聚丙烯(PP)树脂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纤维等形成的。
如图1所示,在上述液体吸收区域6形成有由上述液体吸收层4和基部层21和表面层22一起压缩而成的压缩槽。该压缩槽由一对纵压缩槽11、11和前方横压缩槽12和后方横压缩槽13构成。该纵压缩槽沿纵向延伸;该前方横压缩槽连接两纵压缩槽11、11,并向前方形成凸状图案;该后方横压缩槽连接两纵压缩槽11、11,并向后方形成凸状图案。
在由上述纵压缩槽11、11和前方横压缩槽12和后方横压缩槽13所围成的中央吸收区域14,由上述表面层22形成多个隆起部23。
图4(A)放大表示了由形成上述隆起部23的表面层22和基部层21构成的上述表面构造体20的结构。
在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1中,基部层21和表面层22均是由树脂薄膜形成的。
形成基部层21的树脂薄膜为例如PE树脂薄膜、PP树脂薄膜等,混入氧化钛、硫化钡、碳酸钙等的无机填充物,而使其白色化。在上述基部层21上规则地排列着多个透液孔21a,从而提高透液功能。各透液孔21a的开孔面积(实际的开口面积)为0.2~30mm2,最好为1~30mm2。另外,透液孔21a的开孔面积率在上述中央吸收区域14为5~40%左右。
另外,基部层21最好在表面涂敷表面活性剂或在薄膜内部揉入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亲水化处理,以使将经血引入其表面、使其通过上述透液孔21a进而流入液体吸收层4变得容易。
上述表面层22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薄膜、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薄膜、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薄膜、PP树脂薄膜、或将上述树脂混合的树脂薄膜;在隆起部23形成前的原材料的时候,使用没有透液孔、几乎不能发挥透液功能的材料。
在图1的实施例中,由于在由上述纵向压缩槽11、11和前方横压缩槽12和后方横压缩槽13所围成的中央吸收区域14以外的部分未形成隆起部23,所以,在未形成该隆起部23的区域,最好在表面层22上形成透液孔。但是,该透液孔要比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的开口面积小且开口面积率低。
如图4(A)所示,树脂薄膜的厚度最好为10~150μm,如为15~80μm则更佳,以使隆起部23由经血的自重容易自由地变形。
在形成表面层22的树脂薄膜中混入上述无机填充物并使其白色化。另外,为使经血迅速地朝基部层21流动,最好对表面层22的表面进行防水处理,而且,为了实现经血流入基部层21这一目的,也可相反地进行亲水处理。
表面层22的隆起部23,可由例如图6(A)、(B)所示的工序而形成。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例中,成为表面层22的树脂薄膜虽然不具有透液功能,但是如图6(A)所示,形成有沿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地直线排列的切缝24和同样沿纵向隔开间隔地直线排列的切缝25。各切缝24和切缝25在纵向上为相同长度且相互平行。另外,在纵向的相同相位上以相同的节距而形成。切缝24和切缝25的横向(X方向)的间隔为W1。
切缝26和切缝27,分别与上述切缝24和切缝25在纵向(Y方向)的长度尺寸相同。切缝26和切缝27相互平行,在纵向的相同相位上以相同的节距直线排列。切缝26和切缝27的X方向的间隔与上述同样为W1。但是,切缝26和切缝27,相对于上述切缝24和切缝25,在纵向(Y方向)的配置相位错开半个周期。
切缝25和切缝26的横向(X方向)的间隔,以及切缝27和切缝24的横向(X方向)的间隔均为W2,间隔W2要比上述间隔W1小得多。
如图6(A)所示,一对切缝组24、25和另一对切缝组26、27朝横向(X方向)交替地排列。而且,由切缝24和切缝25所夹持的部分为宽度尺寸W1的第1宽幅部31,由切缝26和切缝27所夹持的部分为宽度尺寸W1的第2宽幅部32,由切缝25和切缝26所夹持的部分为宽度尺寸W2的第1窄幅部33,由切缝27和切缝24所夹持的部分为宽度尺寸W2的第2窄幅部34。
图6(B)表示使如上所述的形成有多个切缝的表面层22成型的成形模40。成形模40是将承接模41和按压模43相对向而设置的。在承接模41上形成有多个成形凸部42。各成形凸部42为同形状同尺寸,上面42a向Y方向弯曲,两侧面42b、42b为垂直平面。
各成形凸部42为使上述表面层22的第1宽幅部31和第2宽幅部32相互对向地排列。另外,在X方向相邻的成形凸部42和成形凸部42之间,上述第1窄幅部33和第2窄幅部34相互对向。
在按压模43上,设有嵌合于沿纵向排列的上述成形凸部42与成形凸部42之间的最小间隙之中的按压部44。
将形成有多个切缝的上述表面层22夹持于承接模41和按压模43之间,在常温下、由承接模41和按压模43对表面层22加压,或通过在加热至构成表面层22的树脂薄膜的软化点以下的温度的状态下、对承接模41和按压模43加压,从而如图4(A)所示,在表面层22形成有多个隆起部23。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所有的隆起部23的形状与尺寸均相同,但是用符号23A表示由上述切缝24和切缝25所夹持的第1宽幅部31被上述成形凸部42按压而成形的隆起部,用符号23B表示由切缝26和切缝27所夹持的第2宽幅部32被上述成形凸部42按压而形成的隆起部。
由于上述切缝组24、25和切缝组26、27沿Y方向错开半个周期而形成,从而上述隆起部23A和隆起部23B朝Y方向错开半个节距而形成。而且隆起部23A和隆起部23B朝横向(X方向)交替地排列。
在图4(A)中,说明上述隆起部23A的结构,在该隆起部23A上,由上述切缝24和切缝25所分离出的第1宽幅部31相应于成形凸部42的上面42a的形状呈弯曲的隆起状。
以下,将由切缝所分离而成的表面层的缘部称为分离缘部。表面层22的由切缝24相互分离而形成的一方分离缘部24b成为第1宽幅部31的缘部,由于该分离缘部24b向上方远离另一方的分离缘部24a,从而在隆起部23A的侧方形成开口大的侧方开口部35a。
同样,由切缝25而相互分离的一方分离缘部25b成为第1宽幅部31的缘部,由于该分离缘部25b向上方远离另一方的分离缘部25a,从而在隆起部23A的侧方形成开口大的侧方开口部35b。另外,在形成隆起部23A的第1宽幅部31的正下方,在分离缘部24a和分离缘部25a之间形成底部开口部36,在该底部开口部36内,露出有位于其下的基部层21。
图4(B)表示将上述侧方开口部35a、35b的形状向X方向投影的图。另外,在图4(B)的底部开口部36上涂有剖面线。
同样,在隆起部23B中,由切缝26所分离的一方分离缘部26b向上方远离另一方的分离缘部26a而形成侧方开口部37a,由切缝27所分离的分离缘部27b向上方远离分离缘部27a而形成侧方开口部37b。另外,在形成隆起部23B的第2宽幅部32的正下方,在分离缘部26a和分离缘部27a之间开有使基部层21露出的底部开口部38。
如图4(A)所示,在各隆起部23A,在第1宽幅部31的Y方向的两端部分、即从基部层21开始立起的基部,形成有朝Y方向开口的前后开口部39a。同样地,在各隆起部23B,在第2宽幅部32的Y方向的两端部分、即从基部层21开始立起的基部,形成有朝Y方向开口的前后开口部39b。该各前后开口部39a、39b的开口面积要比各侧方开口部35a、35b、37a、37b的开口面积小。
切缝25和切缝26之间的第1窄幅部33并不像隆起部23那样向上方高高地隆起,而是位于隆起部23的顶部的下侧、覆盖基部层21的表面。同样,由切缝27和切缝24所夹持的第2窄幅部34也不像隆起部23那样向上方高高地隆起,而是覆盖基部层21的表面。
在该表面构造体20上,基部层21和表面层22在上述隆起部23(23A、23B)以外的部分而相互接合。
下面说明上述第1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1的经血吸收功能。
该生理用卫生巾1,如图2所示,液体吸收层4的肌肤侧表面由透液功能强大的基部层21所覆盖,而且在该肌肤侧表面叠置有自身的液体吸收功能低于(在第1实施例中未发挥透液功能)上述基部层21的表面层22,在中央吸收区域14,由上述表面层22形成多个环状的隆起部23(23A、23B)。
当经血流入中央吸收区域14时,该经血通过隆起部23A的、朝X侧的大开口的侧方开口部35a、35b,进而流入从隆起部23A的正下方的底部开口部36内露出的基部层21。同样,经血通过隆起部23B的、朝X方向的大开口的侧方开口部37a、37b,进而流入从隆起部23B的正下方的底部开口部38露出的基部层21。
由于基部层21的、具有较大开口面积的透液孔21a是以较高的开口面积率而形成的,所以流入上述底部开口部36、38的经血,迅速地透过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而被其下的液体吸收层4所吸收。
图4(A)示意地表示粘度较高的经血45流入中央吸收区域14的状态。当粘度较高的经血45流入时,形成隆起部23A的第1宽幅部31由经血45的自重而向基部层21变形成凹状。此后,经血45流入位于变形了的隆起部23A的侧面的隆起部23B的侧方开口部37a,紧接着流到位于隆起部23B的正下方的底部开口部38的基部层21,进而通过透液孔21a而被液体吸收层4所吸收。
因此,即使在短时间内流入大量的经血时,经血流经侧方开口部35a、35b、37a、37b而流入底部开口部36、38,进而通过露出于该底部开口部36、38的基部层21而被液体吸收层4迅速地吸收。
另外,即使有压力作用于生理用卫生巾、从而由液体吸收层4所吸收的经血透过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而渗出基部层21的肌肤侧表面,但是由于形成隆起部23A的第1宽幅部31、形成隆起部23B的第2宽幅部32、以及隆起部23A、23B之间的第1窄幅部33和第2窄幅部34位于基部层21的表面,所以,可以防止基部层21表面的经血与肌肤的直接接触。
另外,由于白色化了的上述表面层22位于生理用卫生巾1的肌肤侧的最外面,所以可以由上述表面层22遮住由液体吸收层4所吸收的经血的颜色,难于见到使用中的经血的颜色、维持卫生的外观。
发挥该功能的生理用卫生巾1,在下述的穿用者动作时特别有效。
当穿用该生理用卫生巾1的穿用者为坐姿时,由于阴道口受压迫,从而经血的排出量减少。此时,由胯裆部的压力,从而构成隆起部23A的第1宽幅部31和构成隆起部23B的第2宽幅部32变形、成为重叠在基部层21的状态。由此,即使被液体吸收层4所吸收的经血由于压力而通过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进而渗出,但是可由上述宽幅部31、32抑制其渗出,可以减少经血与穿用者的肌肤相接触,给人以舒适的穿着感。
当穿用者从上述坐姿突然站起时,朝向阴道口的压力消失,大量的经血迅速地流到生理用卫生巾1的肌肤侧表面。此时,由于向生理用卫生巾1的压力也降低,所以,如图4(A)所示,各隆起部23从基部层21向肌肤侧立起,经血流入隆起部23A的侧方开口部35a、35b和隆起部23B的侧方开口部37a、37b内,并通过露出于底部开口部36和底部开口部38的基部层21,而被液体吸收层4迅速地吸收。
在如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在隆起部23A的基部开有前后开口部39a,所以沿纵向流动并流入隆起部23A和隆起部23A之间的经血通过前后开口部39a而流到基部层21。这在形成于隆起部23B与隆起部23B的前后开口部39b上也是同样。因此,可以抑制经血沿横纵方向的扩散,使其能够迅速地被液体吸收层4所吸收。
图5(A)表示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型例的立体图。
图5(A)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1A的表面构造体20A,其表面层22A虽然与第1实施例同样的是以树脂薄膜所形成的,但是在该表面层22A上却形成有多个透液孔22a。
但是,各透液孔22a的开孔面积为0.2~10.0mm2,开孔面积率为1~25%左右,表面层22A自身的透液功能要低于基部层21的透液功能。
在此,本说明书中所述的透液功能指的是,在基部层21和表面层22A的肌肤侧表面,当在相同条件下、以相同的速度供给相同量的人造经血时,透过层的人造经血的流量(单位面积上且单位时间内的人造经血的透过量),基部层21的要比表面层22A的多。
在基部层21与表面层22A为相同厚度、相同树脂薄膜、同样受过亲水处理等的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透液孔的开孔面积大且开孔面积率高的层的透液功能强大。但是,透液功能也不一定非根据透液孔的开孔面积及开孔面积率不可,也因树脂薄膜的亲水能力和防水能力、树脂薄膜的厚度、透液孔21a、22a的形状等而异。
在基部层21和表面层22A为不同树脂薄膜、或不同厚度,透液孔21a、22a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用上述人造经血而测定的透液功能最好设定为使基部层21的比表面层22A的要高。
透过基部层21的人造经血的流量最好为表面层22A的流量的1.5倍以上,如为2倍以上则更佳。
上述人造经血为在1.4升的离子交换水中加入300g的甘油、30g的羟甲基纤维素纳、40g氯化钠,并根据需要添加红色食用红等颜色而成的。
在如图5(A)所示的表面构造体20A中,在表面层22A上设有沿纵向(Y方向)以一定节距形成的隆起部23D和同样沿纵向以一定节距形成的隆起部23E。上述隆起部23D与图4(A)所示的隆起部23A为相同形状,隆起部23E与图4(A)所示的隆起部23B为相同形状。其不同点仅在于图4(A)所示的隆起部23A、23B分别具有前后开口部39a、39b;而图5(A)所示的隆起部23D、23E并不具有上述前后开口部39a、39b,而是形成隆起部23D、23E的表面层22A用多个透液孔22a来代替开口部。
在图5(A)所示的表面构造体20A中,由于形成隆起部23D、23E的表面层22A具有透液孔22a,所以经血难于残留在隆起部23D、23E的表面。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表面层22、22A的隆起部23A、23B、23D、23E上形成有侧方开口部35a、35b、37a、37b,通过该侧方开口部,经血可以迅速地流入基部层21。因此,如果基部层21是由具有防止液体从液体吸收层4倒渗的高效材料构成的话,则表面构造体20、20A就可以为透液性良好且可高效防止液体倒渗的材料。
为提高基部层21的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例如图5(B)(图5(A)的B-B线断面放大图)所示,将各透液孔21a做成朝向液体吸收层4开口面积逐渐变窄的锥孔,在其下端形成朝向液体吸收层4突出的阀21b。或者,在上述的最佳范围内减小透液孔21a的开口面积和开口面积率,或对基部层21进行防水处理,也可以提高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另外,具有上述阀21b的透液孔21a,其遮住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的经血的颜色的效果也有所提高。
在此,可如下所述地评价基部层21的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
在平面形状为正方形(100×100mm)、单位面积重量为100g/m2的纸浆上,使其吸收5g的人造经血,并在纸浆上载置样品层且在样品层上载置滤纸,进而在滤纸上载置底面形状为100×100mm的正方形的、自重5kg的锤,相当于向滤纸上施加大约4.9kPa的压力,此时向滤纸转印的人造经血的量(滤纸上人造经血的扩散面积)越少其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越好。
在图5(A)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着眼于上述防止液体倒渗效果的情况下的、作为表面层22A与基部层21的组合,可得到下述组合。
(1)为表面层22A的透液孔22a和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均不具有阀21b的组合。在该情况下,最好设定透液孔21a、22a的开口面积和开口面积率以使基部层21的透液功能优于表面层22A的透液功能。
该组合适用于穿着该生理用卫生巾的女性大多为站姿工作等、难于向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施加压力的使用形态。
(2)为表面层22A的透液孔22a和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都具有阀21b的组合。在该情况下,最好设定透液孔21a、22a的开口面积和开口面积率以使基部层21的透液功能优于表面层22A的透液功能,并且表面层22A的防止液体倒渗效果要优于基部层21。
该组合适用于穿着该生理用卫生巾的女性大多为坐姿工作等、容易向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施加压力的使用形态。
(3)为表面层22A的透液孔22a不具有阀21b,而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具有阀21b的组合。在该情况下,最好设定透液孔21a、22a的开口面积和开口面积率以使基部层21的透液功能优于表面层22A的透液功能。另外,可将表面层22A和基部层21的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设为相同,或者也可将表面层22A的防止液体倒渗的效果设定的优于基部层21。
该组合适用于穿着该生理用卫生巾的女性反复进行起立和坐下的工作等、要求上述(1)和(2)的中间功能的使用形态。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形成上述隆起部23的表面层22、22A的宽幅部31、32的X方向的宽度尺寸为0.5~10mm,最好为1~5mm。另外,隆起部23的纵向(Y方向)的长度尺寸为3~20mm,最好为8~15mm。在上述范围内,不会有相对于阴道口的不相适感,而且即使由于体压而压坏隆起部,也容易复原回凸状。
横向排列的隆起部23之间的间隔为0~10mm,最好为0~5mm。
上述侧方开口部35a、35b、37a、37b的每个的开口面积为3~100mm2,最好为10~50mm2。当不足上述范围时,经血难于导入隆起部23的内部,而当超过上述范围时,由基部层21的表面渗出的经血容易附着于肌肤。
上述隆起部23的个数最好为每100cm2有50~800个,如为100~500个则更佳。当不足上述范围时,隆起部防止经血向周围扩散的功能降低,经血容易扩散到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当超过上述范围时,侧方开口部35a、35b、37a、37b的个数过多,由基部层21的表面渗出的经血容易附着于肌肤。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各隆起部23形成为同样的大小,但各隆起部的大小也可因位置的不同而不同,也可混入从上方看到时的面积有所差异的隆起部。另外,也可以是下述结构位于纵向中心线O-O的隆起部的面积大,越远离上述纵向中心线O-O,隆起部的面积逐级减小。
图3表示上述第1实施例的变型例的生理用卫生巾1B的表面构造体20B。
在该表面构造体20B,隆起部23F和隆起部23G,与上述隆起部23A和隆起部23B同样地朝纵向(Y方向)错开半个节距地配置。形成隆起部23F和隆起部23G的表面层22(或22A)朝横向(X方向)倾斜。图3所示的隆起部23F、23G,朝纵向中心线O-O较大地开有侧方开口部35b、37b,朝向生理用卫生巾的缘部较小地开有侧方开口部35a、37a。由此,在生理用卫生巾1B的肌肤侧表面,经血难于向卫生巾的左右两缘部扩散。
图7(A)、(B)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构造体120及其制造工序。
在第2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采用形成切缝24、25、26、27的表面层22(或22A)。该表面层22的切缝的形成方法与图6(A)所示的第1实施例相同。
在第2实施例中,在形成上述切缝24、25、26、27的表面层22上施加横向(X方向)的拉力Fx。由于施加该拉力Fx,从而表面层22由各切缝24、25、26、27而被分离并向X方向扩张,其结果是在表面层22上作用沿纵向(Y方向)的收缩力fy。
当作用纵向的收缩力fy进而表面层层22沿纵向收缩时,由切缝24和切缝25所夹持的第1宽幅部31向上隆起变形而形成隆起部123A,同样,由切缝26和切缝27所夹持的第2宽幅部32向上隆起变形而形成隆起部123B。另外,在向横向拉伸表面层22时,第1窄幅部33和第2窄幅部34向横向(X方向)变形,该窄幅部33、34起着连接隆起部123A和隆起部123B的作用。
在上述表面层22施加上述拉力Fx的状态下,隆起部123A、123B以外的部分接合于基部层。结果,在隆起部123A的两侧部开有通到基部层21的侧方开口部135a、135b,在隆起部123B的两侧部形成通到基部层21的侧方开口部137a、137b。
由于仅通过在具有切缝的表面层22施加横向的拉力Fx即可形成该表面构造体120,所以制造工序容易。另外,流到表面构造体120的经血,可流入上述侧方开口部135a、135b、137a、137b内,进而透过基部层21而迅速地流入液体吸收层4。
向上述表面层22施加横向的拉力Fx的工序,在将表面层22沿Y方向送出时,可由辊等缓缓地沿X方向拉出。或者也可以在液体吸收层4上叠置基部层21和图7(A)所示的表面层22,如图1所示,通过形成纵压缩槽11、11,从而使拉力Fx沿横向作用于表面层22,进而形成上述隆起部123A、123B。在该情况下,在由纵向压缩槽11和纵向压缩槽11所夹持的区域,如果预先使卫生巾部分地膨胀,则通过形成上述纵压缩槽11、11,从而容易在表面层22上施加沿上述横向的拉力Fx。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在第3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在表面层22(或22A)上形成有未在纵向(Y方向)切断而连续延伸的多个切缝28。切缝28相互平行,并在横向相隔一定间隔W3。上述切缝28也可为由在横向相隔不同的间隔而形成。
图8(B)表示使图8(A)所示的表面层22成型的成形模140。成形模140是将承接模141和按压模143相对向而设置的。在承接模141上形成有多个成形凸部142。各成形凸部142为相同形状,且沿横向(X方向)连续、沿纵向(Y方向)隔开一定间隔而形成的。各成形凸部142的上面142a为朝Y方向弯曲而形成的。
另外,在按压模143上设有嵌合于沿纵向排列的上述成形凸部142和成形凸部142之间的最小间隙之中的按压部144,该按压部144为沿横向(X方向)连续地形成。
如图8(A)所示的上述表面层22被夹持于承接模141和按压模143之间,在常温下、由承接模141和按压模143对表面层22加压,或在加热至构成表面层22的树脂薄膜的软化点以下的温度的状态下、对承接模141和按压模143加压。由该工序,表面层22的、由切缝28和切缝28所夹持的部分形成隆起,进而形成隆起部。
通过将该表面层22的隆起部和隆起部的中间部分(由上述按压部144按压的部分)接合于基部层21的表面,从而形成表面构造体。该表面构造体的、如图4(A)所示形状的隆起部沿纵向以一定节距排列,沿横向也成列排列。
图9(A)、(B)表示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第4实施例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表面构造体220及其制造工序。
在第4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采用由一定的宽度尺寸W4切断表面层22(或22A)的多个带状层122。
将上述带状层122和基部层21从Y方向抽出,此时,带状层122的抽出速度V1要大于基部层21的抽出速度V2。如图9(B)所示,通过沿纵向(Y方向)隔开间隔的接合部221,将带状层122和基部层21相接合。
由于上述送出速度的差异,从而在沿纵向隔开间隔的接合部221和接合部221之间、带状层122向上方隆起而形成隆起部223A、223B。在图4(B)的实施例中,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为由朝纵向其排列周期相互错开半个节距而形成的。另外,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带状层122沿横向基本无间隔地被抽出进而形成上述隆起部223A、223B,所以,在基部层21的肌肤侧表面上,隆起部223A、223B为基本上无间隔地设置。
因此,可由上述带状层122覆盖从液体吸收层4倒渗到基部层21的表面的经血,可以防止经血附着于肌肤,而且可以发挥遮住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的经血的颜色的效果。
作为图9(B)所示的表面构造体220的制造工序,也可由下述方法来实施。
作为上述基部层21,使用沿纵向(Y方向)具有伸缩性的材料。例如,在对基部层21进行褶皱加工的同时,将具有透液性和伸缩性的气穿型无纺布等的无纺布部分地粘结在基部层21的穿衣侧表面。
在使上述具有伸缩性的基部层21朝纵向拉伸的状态下,将带状层122沿纵向隔开间隔地接合于基部层21的肌肤侧表面,进而形成上述接合部221。此后,通过解除施加于基部层21的拉力而使基部层21朝纵向收缩,从而可形成图9(B)所示的隆起部223A、223B。在上述第1实施例至第3实施例以及其变型例、还有其后说明的实施例中,同样,通过对基部层21施加拉力、再使其收缩,从而可形成隆起部。
图10(A)、(B)、(C)分别表示由图9所示的制造工序而制造的表面构造体的其他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在图10(A)所示的第5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220A中,基部层321是由透液性无纺布形成的。该无纺布是,在以纸浆或人造丝等的亲水性纤维为主体而形成的射流喷网无纺布、用热风使亲水处理了的热融接性的复合合成纤维融接的热风无纺布、或由亲水处理了的合成树脂纤维所形成的纺粘型无纺布上,形成多个透液孔而形成的无纺布等。或者,如上述各实施例那样,也可使用形成了多个透液孔的树脂薄膜的基部层21。
通过与图9所示的相同的制造工序,将带状层122沿纵向隔开间隔地部分地接合于基部层321,进而形成接合部221,在接合部221和接合部221之间,使带状层122向上隆起,进而形成隆起部233A、233B。
在图10(A)所示的表面构造体220A中,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沿横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间的间隙上设有覆盖树脂薄膜124,该覆盖树脂薄膜124粘结于基部层321的肌肤侧表面。
上述覆盖树脂薄膜124如上述表面层22那样基本不透液,或者,如表面层22A那样、形成有开口面积较小的透液孔22a、且比基部层321的透液功能要低。不管是上述哪种,覆盖树脂薄膜124均含有无机填充物并被白色化。
当经血流到该表面构造体220A上时,该经血流入隆起部223A、223B的内部,进而透过基部层321而被液体吸收层吸收。另外,由于基部层321的表面由隆起部223A、223B和覆盖树脂薄膜124所覆盖,所以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的经血难于附着于肌肤,而且也可由隆起部223A、223B和覆盖树脂薄膜124遮住经血的颜色。
图10(B)表示成为第5实施例的变型例的表面构造体220B。
在该表面构造体220B中,基部层321由带状薄膜的集合体形成,在各带状薄膜上形成有透液孔。带状层122部分地接合于基部层321的肌肤侧表面,进而形成隆起部223A、223B。
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沿横向(X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最好,基部层321A,在隆起部223A、223B的正下方,带状层的叠置片数为1片或2片左右;在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之间,叠置片数为2片或2片以上,要比在上述隆起部223A、223B的正下方的叠置片数多。由此,基部层321A的结构为在隆起部223A、223B的正下方,液体容易透过,而在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之间,透液功能低下。
在该表面构造体220B中,流下的经血流到隆起部223A、223B的内部,进而透过叠置片数少的带状层的透液孔而流入液体吸收层4。另外,由于基部层321A的肌肤侧表面由隆起部223A、223B所覆盖、而在未被隆起部223A、223B覆盖的部分其透液功能低下,所以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的经血难于渗出到最外面,难于与肌肤相接触。而且也可以遮住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的经血的颜色。
图10(C)为第5实施例的变型例的表面构造体220C的局部立体图。
该表面构造体220C的基部层421的肌肤侧表面由形成多个透液孔的树脂薄膜422形成,由亲水性纤维或亲水处理了的合成树脂纤维所形成的无纺布423叠置并粘结于穿衣侧表面。带状层122部分地接合于基部层421的上面,形成隆起部223A、223B。
上述基部层421,在位于隆起部223A、223B的正下方的部分形成凹陷424。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沿横向(X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隆起部223A和隆起部223B之间,在基部层421未形成凹陷。
当经血流到该表面构造体220C时,经血从在隆起部223A、223B的侧方开口的侧方开口部流入隆起部223A、223B的内部,该经血在到达凹陷424内后、透过基部层421的透液孔而流入液体吸收层4。
在上述凹陷424,由于液体可以存留,所以即使在短时间内流入大量的经血,通过在凹陷424暂时存留该经血,从而可防止经血向横向的扩散。而且,在凹陷424上具有形成隆起部223A、223B的带状层122,所以凹陷424内的经血难于附着于肌肤。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利用生理用卫生巾变形为弯曲状而使各隆起部隆起,或者可使隆起部的高度变大。当将生理用卫生巾安装胯裆部时,由于生理卫生巾向肌肤侧表面凹陷地变形,所以可在变形的部位形成隆起部,或可使隆起部的高度变大。
或者在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表面设置沿纵向具有弹性收缩力的防漏壁,通过由该防漏壁的弹性收缩力而使肌肤侧表面凹陷地变形,从而使上述隆起部隆起,或使隆起部的高度变大。
即、在生理用卫生巾的变形部位增大隆起部的隆起高度,可以防止经血在该部分的扩散,可提高防止经血侧漏的效果。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的表面构造体520的立体图。
在该表面构造体520上,采用具有图5(A)或图5(B)所示的透液孔22a的表面层22A。在该表面层22A上未形成切缝,该表面层22A供给到图6(B)所示的成形模40,在常温下、由承接模41和按压模43夹持并加压。或者也可加热至树脂薄膜的软化点以下的温度,夹持并加压。通过承接模41的成形凸部42,在表面层22A形成隆起部523A和523B,此时,表面层22A的透液孔22a伸展并扩张,或基于伸展的透液孔22a、在其周围、在表面层22A上产生断裂,则在隆起部523A上形成朝X方向的两个方向开孔的侧方开口部535a,在隆起部523B上形成侧方开口部537a。
在该实施例中,侧方开口部535a、537a的开孔面积要比上述各实施例的稍小。因此,流入隆起部523A和523B的内部的经血难于渗到外部且难于附着于肌肤,而且经血通过位于隆起部523A和523B的下面的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容易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型。图12(A)、(B)、(C)表示其他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A)所示的表面构造体520A,通过由成形模夹持具有多个透液孔22a的表面层22A并进行加压,从而形成大体立方体状的隆起部523C、523D,此时扩张上述透液孔22a或断裂透液孔22a周围的树脂薄膜,进而形成侧方开口部535a、537a。另外,隆起部523C和隆起部523D在横向(X方向)并列地配置。在图4或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各隆起部可成形为图12(A)所示的立方体状。
图12(B)所示的表面构造体520(B)通过由成形模夹持具有多个透液孔22a的表面层22A并进行加压,从而形成穹状的隆起部523E,此时扩张上述透液孔22a或断裂透液孔22a周围的树脂薄膜,进而在穹状的基部周围形成多个侧方开口部536。
如图12(A)、(B)所示,隆起部的形状可进行任意变形。而且由于这些表面构造体520A、520B的隆起部以外的部分覆盖基部层21,所以从基部层21渗出的经血难于附着于肌肤,而且可以由表面层22A遮住被液体吸收层4吸收的经血的颜色。
图12(C)所示的表面构造体620为图8、图9和图10(A)、(B)、(C)所示实施例的变型例。在该表面构造体620中,形成隆起部223C、223D的带状层122A的两侧缘并非直线,而是形成锯齿部1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可仅用树脂薄膜形成基部层和表面层,也可由朝向肌肤侧表面的树脂薄膜和叠置于其穿衣侧表面的亲水性无纺布形成基部层以及表面层。
权利要求1.一种生理用卫生巾,具有液体吸收层和覆盖上述液体吸收层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构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构造体具有覆盖上述液体吸收层的肌肤侧表面的透液性的基部层和位于上述基部层的肌肤侧表面的表面层,上述表面层的至少肌肤侧表面是由树脂薄膜形成的;由上述表面层形成多个隆起部,该隆起部从上述基部层的肌肤侧表面向肌肤侧隆起,在上述隆起部的侧部形成有通到上述基部层的侧方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表面层上沿横纵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切缝,该切缝在横向隔开间隔、沿纵向延伸;由位于横向相邻的上述切缝与切缝之间的上述表面层的部分形成上述隆起部;在上述隆起部以外的部分,上述表面层与上述基部层相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切缝的横向间隔根据位置而异,由上述切缝所夹持的宽幅部隆起于肌肤侧而形成上述隆起部,宽度尺寸小于由上述切缝所夹持的上述宽幅部的窄幅部位于比上述隆起部的顶部更靠近基部层的表面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宽幅部和上述窄幅部在横向交替地形成。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通过使由上述表面层的上述切缝所夹持的部分向肌肤侧变形,从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6.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表面层沿横向扩张、沿纵向收缩的状态下,通过将上述表面层接合于上述基部层的多个部位,从而使由切缝与切缝所夹持的部分朝肌肤侧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表面层为相互分离的、在纵向连续延伸的多个带状层,各个带状层在沿纵向隔开间隔的接合部处与上述基部层接合,同时,相邻的接合部间的上述带状层的部分从基部层向肌肤侧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状层沿横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在相邻的带状层之间,设有覆盖上述基部层的表面的覆盖树脂薄膜。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带状层向肌肤侧变形来形成上述隆起部。
10.如权利要求2、3、4、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基部层沿纵向收缩、使表面层与基部层的接合部的间隔朝纵向相互接近,从而上述表面层从基部层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11.如权利要求2、3、4、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当使生理用卫生巾变形以使上述肌肤侧表面凹陷时,上述表面层从基部层隆起而形成上述隆起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表面层的上述树脂薄膜上形成有开孔,扩张上述开孔或在上述开孔的周围断裂树脂薄膜,从而形成上述侧方开口部。
13.如权利要求1至4、7、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基部层由透液功能高于上述表面层的透液性层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上述基部层的至少肌肤侧表面是由具有多个透液孔的树脂薄膜而形成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生理用卫生巾,其特征在于,在露于上述表面层的肌肤侧表面的上述树脂薄膜上形成有透液孔,表面层的透液孔的开口面积率要低于上述基部层的透液孔的开口面积率。
专利摘要一种生理用卫生巾,该生理用卫生巾可以迅速吸收短时间内流入的大量经血,并且可以防止经血从液体吸收层的倒渗,而且遮住经血颜色的功能强大。位于液体吸收体的表面的表面构造体(20)由透液功能优良的基部层(21)、和位于其表面且透液功能低下的表面层(22)构成。在上述表面层(22)上形成多个隆起部(23),在隆起部(23)的侧方开有侧方开口部(35a)、(35b)、(37a)、(37b)。经血(45)从上述侧方开口部流到隆起部(23)的内部,进而透过基部层(21)的透液孔(21a)而迅速地被液体吸收层吸收。由隆起部(23)可防止液体的扩散,而且,可防止液体附着于肌肤,可以遮住经血的颜色。
文档编号A61F13/49GK2757779SQ200420122270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吉政渡, 野田祐樹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