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

文档序号:1098611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用以获得一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利用控制待测者的呼吸状态以检测出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们的健康每况愈下,故渐渐地开始重视养生的相关议题,为此,人们无不寻找尝试可以以食疗、物理治疗或是药物治疗等方式,试图改善其健康状况,但由于「健康」一词并无绝对量化的指标,故人们常常以的血液循环状况的好坏来当作一种参考指标,换句话说,当血液循环状况不好时,其「健康」状况应也不好,而当血液循环状况很好时,其「健康」状况应该也会很好。
但是,如何判断人们所关心的血液循环状况到底如何?一种已知技术是以注射感光物质进入待测者的血液中,再利用感光摄影或是拍照的方式,可以观察到待测者的血液循环状况,但此方式仅能获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状况与一次血流速,并无法重复得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中的血液流速量值为何。
另外,另一种已知技术是以多普勒(Dopplor)效应的原理所制作的血液流速量测计,其原理是利用光学同调断层扫瞄系统(Optical DopplerTomography,ODT)进行影像扫瞄,由于待测者的血管中的血液流动,可使得反向散射光子产生多普勒频移,而其频移量与流速成正比,进而获得待测者的血液流速;但此技术实际上并不易实施,原因是由于多普勒频移针对一特定物体的移动是具有准确性,但血液的流动是连续的,所以量测值极不准确,再现性低,另外则因其仪器昂贵,所以此已知技术并不普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利用控制待测者的呼吸并配合血氧饱和度分析仪记录其血氧饱和度值,即可以快速得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
根据上述构想,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步骤包含令一待测者配戴一血氧饱和度分析仪,并令待测者维持一第一呼吸状态;设定一起始时间点,并开始自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以每一单位时间间隔记录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于一第一时间点时,令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二呼吸状态;于一第二时间点时,令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三呼吸状态;于一终止时间点时,停止记录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根据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设定具有变异的血氧饱和度值所对应的时间为一讯号参考时间;以及获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即正比于讯号参考时间减去第一时间点后的倒数。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第一呼吸状态为该待测者的正常平均呼吸状态;而第二呼吸状态为令该待测者进行憋气动作时或是深呼吸动作时的状态。
根据上述构想,若是第二呼吸状态为令待测者进行憋气动作时,进行此动作之前或是同时,令待测者将体内空气吐清。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第三呼吸状态可与第一呼吸状态相同或是不同。
根据上述构想,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即为一参考距离除以讯号参考时间与第一时间点的差值,其中参考距离与待测者的身高成正比,故该参考距离可由待测者的身高进行校正而得。
根据上述构想,第一时间点约略等于20秒,而第二时间点约略等于40秒,而终止时间点约略等于90秒。
根据上述构想,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为非侵入式血氧饱和度分析仪或是侵入式血氧饱和度分析仪。
根据上述构想,根据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若是发现于起始时间点与第一时间点之间的血氧饱和度值具有变异,则令所获得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为无效。


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的实施步骤方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利用控制待测者憋气的方式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的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样本的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利用控制待测者深呼吸的方式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的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样本的曲线图。
附图符号说10~17 步骤20 起始时间点21 第一时间点22 第二时间点23 终止时间点30 变异点31 变异点A、B、C、D 四组分别的实验数据曲线PA、PB、PC、PD 四组分别的具有变异的血氧饱和度值点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对应参照图1与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的步骤图,而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的状态下,四组分别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样本的曲线图,逐一详细解说如下首先,令一待测者配戴一血氧饱和度分析仪(Oxy-Meter),如图1中的步骤10,其中该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主要用以测试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例如编号为OXY100C(Biopac systems,Inc.,USA制造),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血氧饱和度分析仪,此仪器不会造成待测者的破坏性伤害,仅需要夹住待测者的指尖即可以测得其血氧饱和度值,但本发明不应以此为限,最好是,可以配合一自动记录装置(硬件或是软件),将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随着时间记录下来,以便于将其血氧饱和度值记录成如图2所示的曲线图;接着,令待测者维持一第一呼吸状态,如图1中的步骤11,最好是,可令待测者维持没有任何外力或是外物干扰的情况下的一般正常的呼吸状态,可以令待测者以静躺或是静坐的方式,较容易使待测者维持一般正常的呼吸状态,在此状态下,待测者的呼吸自然平顺,自血氧饱和度分析仪所得到的血氧饱和度值随着时间横轴的曲线应该是接近水平直线。
接下来,设定一起始时间点20,并开始自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以每一单位时间间隔记录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如图1中的步骤12,最好是,该起始时间点20的设定,无须使待测者知悉,这样可以避免干扰到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的变化,由于此时待测者处于上述的第一呼吸状态,故其血氧饱和度值会随着时间横轴的曲线为接近水平的直线,如图2中曲线A或B所示。
接下来,于一第一时间点21时,例如为20秒时,令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二呼吸状态,如图1中的步骤13;其中以本实施例而言,该第二呼吸状态是令待测者作憋气的动作,最好是,待测者在此第一时间点21时进行憋气动作之前,宜先将体内的空气吐清,此可以增加其检测正确性;并于一第二时间点22时,例如为40秒时,令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三呼吸状态,如图1中的步骤14,其中所述的第三呼吸状态只要有别于第二呼吸状态即可,最好是,第三呼吸状态与第一呼吸状态相同,即令待测者回复至呼吸自然平顺的状态,主要是第三呼吸状态与第二呼吸状态不同即可以实施;接下来,于一终止时间点23时,例如为90秒时,停止记录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如图1中的步骤15,而终止时间点23的位置可依每位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的测量点(例如为手指尖、脚指尖或其它可测量的位置)而不同,故可视测量距离点作适当的调整,如此即可获得一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样本,将其绘制成一曲线,即为图2中的曲线A或B所示;上述的第一时间点21只要是约略等于20秒皆可,但不应以此为限,同理,第二时间点22也不应仅限制于40秒,终止时间点23也不应仅限制于90秒。
接下来,根据上述的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设定具有变异的血氧饱和度值所对应的时间为一讯号参考时间,如图1中的步骤16;例如由于图2中的PA点显示此时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瞬间下降,故PA点所对应的时间即为讯号参考时间,同理,图2中的PB点表显示此时该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也瞬间下降,故PB点所对应的时间亦为讯号参考时间;最后,即可以获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系正比于讯号参考时间减去第一时间点后的倒数,如图1中的步骤17。
由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基本上是利用当待测者进行憋气动作时,其待测者的肺器官中的肺泡的交换血氧量将有立即的降低现象,但由于人体中的血液具有一定的流速,而每位待测者也不太相同,其肺泡的交换血氧量的降低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值的降低现象将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反应至待测者的指尖或其它可测量的位置上,再经由血氧饱和度分析仪测得,故讯号参考时间减去第一时间点即代表上述所经过的时间,该时间的倒数自然与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系成正比;最好是,虽然无法正确得知每位待测者自其肺泡至指尖的血液流动距离,但由于同一位待测者的血液流动距离是相同的,故本发明所测试出来的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参考值的再现性极高,即具有作为检测血液循环流速的应用性。
此外,由于无法正确得知每位待测者自其肺泡微血管至指尖末梢微血管的血液流动距离,但其血液流动距离基本上与待测者的身高成正比,故可以建立一参考距离表,其参考距离与待测者的身高成正比,则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即为该参考距离除以讯号参考时间与第一时间点的差值,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检测出的血液循环流速值同样可以成为一般检验的有效参考值;或者,可直接建立一血液流速相关变项的回归曲线图,将前述的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参考值直接与该回归曲线图比较,即可以获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值,其中该血流速相关变项可以与性别、年龄、身高、体温、血压、红血球数、红血球分布宽度(RBC Distribution Width)、红血球变型性(Deformability of Erythrocytes)、血球容积比(Hematocrit)、血液黏稠度(Blood Viscosity)、基础代谢率(BasalMetabolism)、血管直径等参数相关;或者,可直接建立一健康人血流速常态分配表,使受测者得知其在母族群内的血液循环健康指数。
为了加强本发明的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的准确性,最好是,当起始时间点20与第一时间点21之间,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具有变异时,如图2中的变异点30或变异点31所示,即代表该待测者的第一呼吸状态并不平顺,这样所测得的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应不准确,即便是后续可得致PC点与PD点,但仍须令所获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为无效,此方式可以加强本方法的再现性。
此外,本发明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待测者是于第一时间点21与第二时间点22之间进行憋气的动作,但不应以此为限,若是待测者是于第一时间点21与第二时间点22之间进行深呼吸的动作亦可为之,其结果请参照图3所示,由于待测者的深呼吸动作将会直接提高其肺器官中肺泡微血管间的交换血氧量,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值的升高,故图3中曲线A与曲线B中的PA点与PB点的血氧饱和度值均有升高的现象,此PA点与PB点所对应的时间即可设定为讯号参考时间,其计算的方式同上所述,于此不再赘言。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仅需要利用一血氧饱和度分析仪即可测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无疑是兼具有实用性以及低成本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实施例仅系用来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本发明的范畴是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界定。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步骤包含令一待测者配戴一血氧饱和度分析仪,并令该待测者维持一第一呼吸状态;设定一起始时间点,并开始自该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以每一单位时间间隔记录该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于一第一时间点时,令该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二呼吸状态;于一第二时间点时,令该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三呼吸状态;于一终止时间点时,停止记录该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根据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设定具有变异的血氧饱和度值所对应的时间为一讯号参考时间;以及获得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即正比于该讯号参考时间减去该第一时间点后的倒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第一呼吸状态为该待测者的正常平均呼吸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呼吸状态为令该待测者进行憋气动作时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当于该第一时间点时,令该待测者进行憋气动作时的状态之前或是同时,该待测者将体内空气吐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第二呼吸状态为令该待测者进行深呼吸动作时的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第三呼吸状态与该第一呼吸状态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即为一参考距离除以该讯号参考时间与该第一时间点的差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参考距离与该待测者的身高成正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获得一血液循环流速参考值即为该讯号参考时间减去该第一时间点后的倒数,并与一常态分配表比较之后,即可以获得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第一时间点约略等于20秒,该第二时间点约略等于40秒,该终止时间点约略等于90秒。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该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为非侵入式血氧饱和度分析仪或是侵入式血氧饱和度分析仪。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若是发现于该起始时间点与该第一时间点之间的血氧饱和度值具有变异,则令所获得该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为无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呼吸控制进行血液循环流速检测的方法,其步骤包含令一待测者配戴一血氧饱和度分析仪,并令待测者维持一第一呼吸状态;设定一起始时间点,并开始自血氧饱和度分析仪以每一单位时间间隔记录待测者的血氧饱和度值;于一第一时间点时,令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二呼吸状态;于一第二时间点时,令待测者改变至一第三呼吸状态;根据所记录的多个对应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值,设定具有变异的血氧饱和度值所对应的时间为一讯号参考时间;以及获得待测者的血液循环流速即正比于该讯号参考时间减去该第一时间点后的倒数。
文档编号A61B5/145GK1973762SQ200510126928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吕学冠, 吕志翼 申请人:人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