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610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输入人体的器械,特别是一种注射器。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具。目前所有临床使用的注射器的缺陷在于,锥头部位容易断裂,不仅影响其正常使用,也给注射工作带来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强度高、使用安全方便的一种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射器,包括设有锥头的针筒,其特点是,在锥头底部上设有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加强结构为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筋设在针筒的筒顶上,且其一端固定在锥头底部上。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点是,所设的加强筋为1-4条,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点是,所述的加强结构为设在锥头底部上的360°倒圆角或倒直角的圆台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点是,所述锥头的内壁上也至少设有1道加强壁。这样,不仅进一步增加了锥头的强度,而且使其内腔变小,可以解决大规格注射器残留量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点是,所设的加强壁为2道,对称设置,使锥头内形成横截面为平键形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点是,所设的加强壁为4道,对称设置,使锥头内形成横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锥头部位强度高,不易断裂,使用安全方便,且其基本组成与现有注射器生产兼容,有利于生产和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锥头部分的一种局部放大图。
图4为锥头部分的另一种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一种注射器,包括设有锥头2的针筒1,在锥头2底部上设有加强结构。
实施例2。参照图1-3。实施例1中,所述的加强结构为加强筋4,所设的加强筋4为1条,设在针筒1的筒顶上,且其一端固定在锥头2底部上。
实施例3。参照图1、图2、图4。实施例1中,所述的加强结构为加强筋4,所设的加强筋4为4条,均匀设置在针筒1的筒顶上,且其一端固定在锥头2底部上,所述锥头2的内壁上也设有4道对称设置的加强壁3,使锥头2内形成横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通孔。
实施例4。参照图1、图3。实施例1中,所述的加强结构为设在锥头2底部上的360°倒圆角的圆台状结构,所述锥头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设有2道加强壁3,使锥头2内形成横截面为平键形的通孔。
实施例5。参照图1。实施例1中,所述的加强结构为设在锥头2底部上的360°倒直角的圆台状结构,所述锥头2的内壁上也设有1道加强壁3。
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器,包括设有锥头(2)的针筒(1),其特征在于,在锥头(2)底部上设有加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结构为加强筋(4),所述的加强筋(4)设在针筒(1)的筒顶上,且其一端固定在锥头(2)底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设的加强筋(4)为1-4条,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结构为设在锥头(2)底部上的360°倒圆角或倒直角的圆台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头(2)的内壁上也至少设有1道加强壁(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设的加强壁(3)为2道,对称设置,使锥头(2)内形成横截面为平键形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设的加强壁(3)为4道,对称设置,使锥头(2)内形成横截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射器,包括设有锥头的针筒,其特征在于,在锥头底部上设有加强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锥头部位强度高,不易断裂,使用安全方便,且其基本组成与现有注射器生产兼容,有利于生产和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5/315GK2824963SQ20052007260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8日
发明者秦宏平 申请人:秦宏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