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面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742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俯卧位面部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病人使用的俯卧位面部支架。
背景技术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后要求俯卧(面部朝下)的体位。其目的可使注入玻璃体内的气体或硅油顶压在裂孔处,促使裂孔尽快封闭。由于体位的特殊性,易发生眼球受压、胸闷、影响呼吸,体位性疲劳等,病人难以坚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球不受压、能减轻病人痛苦的俯卧位面部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1、软垫2,支撑架1成梯形结构,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与人的面部相对应,支撑架1与人的前额及两颊部相对应的边段上设有软垫2。
所述的支撑架1与人的眼部相对的边段4为U型,与人的下颌相对的边段5为U型。
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断口,断口的一端插入另一端的管孔中,并设有伸缩调节机构。
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为插入端上设有滚珠6,被插入端上开有1-5个与滚珠相配套的滚珠孔7。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使前额及两颊部落在软垫2上,而双眼、口鼻及下颌悬空于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中,眼球不受压也不影响呼吸;可帮助病人坚持面朝下的被迫体位,减轻病人痛苦,让病人舒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如图1所示,俯卧位面部支架,它包括支撑架1、软垫2,支撑架1成梯形结构,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与人的面部相对应,支撑架1与人的前额及两颊部相对应的边段上设有软垫2,软垫2为海绵垫;支撑架1与人的眼部相对的边段4为U型,与人的下颌相对的边段5为U型,U型的底部为支撑点,与人的眼部相对的边段4的U型空腔可容纳眼部及其术后包扎敷料,与人的下颌相对的边段5的U型空腔可容纳人的下颌;所述的支撑架1为塑料管。
实例2如图1所示,俯卧位面部支架,它包括支撑架1、软垫2,支撑架1成梯形结构,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与人的面部相对应,支撑架1与人的前额及两颊部相对应的边段上设有软垫2,软垫2为海绵垫;支撑架1与人的眼部相对的边段4为U型,与人的下颌相对的边段5为U型;所述的支撑架1的边段5上设有断口,断口的一端插入另一端的管孔中,插入端上设有滚珠6,被插入端上开有1-5个与滚珠相配套的滚珠孔7;滚珠、滚珠孔起伸缩调节定位固定作用。所述的支撑架1为金属管。
实例3支撑架1与人的前额相对的边段上设有断口,断口的一端插入另一端的管孔中,插入端上设有滚珠,被插入端上开有1-5个与滚珠相配套的滚珠孔;滚珠、滚珠孔起伸缩调节定位固定作用。
实例4支撑架1由边段、连接头组成,边段与边段由连接头相连接,弯处采用弯连接头。
实例5支撑架1与人的眼部相对的边段4为U型,与人的下颌相对的边段5为U型,U型的底部为支撑点,边段4的U型或/和边段5的U型的竖段设有断口,断口的一端插入另一端的管孔中,插入端上设有一插孔(或螺孔),被插入端上开有1-5个与插入端上的插孔(或螺孔)相对应的插孔(或螺孔),插销(或螺杆)插入(或旋入)插入端上的插孔(或螺孔)、被插入端上的一个插孔(或螺孔)中,可进行高度调节。
使用方法①病人俯卧在床上,胸前放一软枕,面部下置俯卧位面部支架上。使前额及两颊部落在软垫上,而双眼、口鼻及下颌悬空于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中,眼球不受压也不影响呼吸。
②病人坐在床旁椅上,将俯卧位面部支架置于床上,其前额及两颊部落在软垫2上。
权利要求1.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1)、软垫(2),支撑架(1)成梯形结构,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与人的面部相对应,支撑架(1)与人的前额及两颊部相对应的边段上设有软垫(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与人的眼部相对的边段(4)为U型,与人的下颌相对的边段(5)为U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上设有断口,断口的一端插入另一端的管孔中,并设有伸缩调节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调节机构为插入端上设有滚珠(6),被插入端上开有1-5个与滚珠相配套的滚珠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1)为塑料管或金属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病人使用的俯卧位面部支架。俯卧位面部支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1)、软垫(2),支撑架(1)成梯形结构,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与人的面部相对应,支撑架(1)与人的前额及两颊部相对应的边段上设有软垫(2)。本实用新型使前额及两颊部落在软垫(2)上,而双眼、口鼻及下颌悬空于支撑架(1)的四边围成的空间(3)中,眼球不受压也不影响呼吸;可帮助病人坚持面朝下的被迫体位,减轻病人痛苦,让病人舒适。
文档编号A61F5/00GK2792454SQ200520096408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9日
发明者柳玲, 张啸, 张海涛, 王燕霞, 潘丽华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