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组织穿刺病理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34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层组织穿刺病理活检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病变深层组织病理活检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中,一些深层组织出现病变时,都需要活检取样,进行病理检查,从而确定病变类型,保证诊断治疗。目前取样大多在手术过程中用手术刀切取,这种切取方法的缺点是手术技术要求高,对病人有损伤,病人痛苦大,不易接受。另一种就是采用针穿抽吸法,该种方法也仅能进行细胞涂片检查,阳性率较低。
现在也出现了专用组织活检针,如公告号为CN2142325的实用新型,多用途负压旋切活检针,由外套针和活检针二部分组成,二针配合穿入组织,利用外套针的缺口旋切组织。但该种活检针,切出的病变组织因受挤压成片性差,影响检验,同时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率高、切片成片性好的深层组织穿刺病理活检针。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深层组织穿刺病理活检针,主要由内套针组成,内套针内穿有针芯,内套针的后端设有抽吸接头,其特征在于内套针外还设有一个外套针组成,内套针、外套针的前端分别设有锥形穿刺头,在内套针、外套针的前端部分别开有内、外切口,内、外切口相互对应,且与内套针的内部相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在B超或CT导引下准确定位穿刺,利用负压旋切出小条状病变组织,用于病理检查,具有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效果,取样完整、准确,成片性好,并可连续取样、换位切取。能满足各种深层软组织活检需要,费用低、痛苦小,病人易于接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放大图。
附图中,1为外套针、2为内套针、3为针芯、4为内切口、5为穿刺头、6为接头、7为外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专用于深层组织病理检查用穿刺针,主要由内套针2和外套针1组成,二者紧密接触,且能相对转动,内套针2和外套针1之间的间距为切片厚度。内套针2和外套针1的前端即针头处为实心锥形穿刺头5,用于穿入深层组织。图2所示,在穿刺头5后部的内套针2的针壁上开有一个与内部相通的内切口4,在外套针1相应位置开有一个外切口7,内、外切口相互对应,都设计为长条形。上述切口的竖边缘处为刀刃,二层刀刃相互配合用于旋切组织。内套针2的后部设有抽吸接头6,用于外接注射器,进行负压抽吸操作。在内套针2内还穿有一个针芯3,该针芯3为实心结构,设计为T形,用于支撑穿刺。
为增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外套针1外侧设有刻度,用于掌握和控制进针深度。
上述切口的深度一般设计为套针直径的一半。
使用时,内套针2套入外套针1内,并使内切口4与外切口7对应,穿入针芯3。在局麻下经B超或CT导引,穿刺进入病变组织,抽出针芯3。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病变组织在负压的作用下陷入切口4内,反向旋转内套针2和外套针1,病变组织被切口的刀刃成片切下,并落入内套针2内。取出内套针2即可带出条状的病检组织。如需连续取样,可再次插入内套针2,对齐切口后换位切取病检组织。如所取病变组织较小、组织较少时,可仅用内套针2和针芯3,也可进行病变组织切取。
权利要求1.深层组织穿刺病理活检针,主要由内套针(2)组成,内套针(2)内穿有针芯(3),内套针(2)的后端设有抽吸接头(6),其特征在于内套针(2)外还设有一个外套针(1),内套针(2)、外套针(1)的前端分别为锥形穿刺头(5),在内套针(2)、外套针(1)的前端部分别开有内、外切口,内、外切口相互对应,且与内套针(2)的内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病理活检针,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设计为长条形,其竖边缘为刀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刺病理活检针,其特征在于上述针芯(3)设计为T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刺病理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外套针(1)上设有刻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医用深层组织穿刺病理活检针,属于医用器械,主要由内套针组成,内套针内穿有针芯,特点是在内套针外还设有一个外套针,内、外套针的前端为锥形穿刺头,在内、外套针的前端部分别开有切口。能满足各种深层软组织活检需要,可连续取样、换位切取。具有准确率高、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效果,取样完整、准确,且费用低、痛苦小,病人易于接受。
文档编号A61B10/02GK2857833SQ20052012551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顾永成, 吴军英, 许宏珂 申请人:顾永成, 吴军英, 许宏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