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腰部接合机构的穿着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19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腰部接合机构的穿着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直接或间接地收容排泄物的、具有腰部接合机构的穿着物品。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备有固定点式拉锁的穿着物品,上述固定点式拉锁,把一次性的、尿布、尿布罩、运动裤、失禁用短裤等的穿着物品,保持在使用者身体的适当部位,将该物品的腰部接合。
背景技术
已往,固定点式拉锁机构是公知的(专利文献1)。该拉锁机构由具有中空部的第1部件和可插入该中空部的第2部件构成。中空部的至少一个内壁,具有可与第2部件的至少一侧可脱开地接合的面。可脱开地接合的面,包含若干个小钩或环圈。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该拉锁机构尤其适用于吸收性物品。
另外,已往,具有改进了的拉锁机构的吸收性物品是公知的(专利文献2)。该拉锁机构,包含从物品的一方腰部区域的侧缘相向地伸出的一对翼、和从另一方腰部区域的侧缘伸出并可夹在上述两翼之间的一个翼。在一方腰部区域的两翼的内面上,配置了若干个小钩和/或环圈,在另一方腰部区域的翼的两面上,配置了与上述小钩和/或环圈可脱开地卡合的若干个环圈和/或小钩。
专利文献1WO 02/051278 A2专利文献2WO 02/11657 A2专利文献1揭示的拉锁机构,是将第2部件插入第1部件的中空部,将它们相互卡合,由于在第1部件的中空部和第2部件上部有小钩或环圈,所以,在插入时,在中空部的入口附近,这些小钩和环圈有时会不经意地接合,这样,就不能把第2部件充分地插入中空部内。这样的情况下,使用者必须用一只手将中空部充分地扩开,用另一只手将第2部件插入,所以要同时使用两只手。
专利文献2揭示的拉锁机构中,使用者必须用两只手或一只手将一方腰部区域上的两翼扩开,用另一只手把另一方腰部区域上的翼夹在该两翼之间,不仅要同时使用两只手,而且,与固定点式拉锁机构不同,必须要定位小钩与环圈的接合位置,在这一点上,与使拉锁小钩接合到拉锁环圈上时必须进行接合位置定位的公知拉锁相同。
专利文献1揭示的拉锁机构,第2部件有时不能适当地插入第1部件的中空部,而专利文献2揭示的拉锁机构,在必须进行接合位置的定位时,存在定位不恰当的问题,从而不能将穿着物品固定在使用者身体上的适当部位。这样,该物品会滑下,结果,排泄物从腿部开口漏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具有固定点式拉锁机构、即腰部接合机构的穿着物品。该物品中,要将穿着物品的前后腰部接合起来时,使用者可用一只手进行拉锁机构的接合操作,并且将该物品固定在使用者身体的恰当部位,从而可防止该物品滑下,尽可能地防止排泄物漏出。
本发明的具有接合机构的穿着物品,包含第1及第2腰部区域、裆下区域、和接合机构;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具有朝向身体面及朝向内衣面,形成腰围开口;上述裆下区域在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之间延伸,与该第1及第2腰部区域共同形成一对腿围开口;上述接合机构将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相互可脱开地连接。
上述接合机构,由配置在上述第1腰部区域侧部的卡合拉锁、和配置在上述第2腰部区域侧部中的朝向内衣面上的承接拉锁构成。上述卡合拉锁具有插入部和卡合部。上述承接拉锁具有供上述插入部出入的口袋部、和形成在该口袋部的外面并与上述卡合部可脱开地卡合的被卡合部。
在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的至少一方上配置着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可伸缩地调节由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形成的腰围尺寸。
本发明包含下述的理想实施形态。
上述卡合拉锁和上述承接拉锁,位于沿着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上的由上述弹性机构形成的弹性伸缩线的区域。
上述卡合部和上述插入部,包含将它们形成为一体的刚性片,上述插入部相对于上述卡合部倾斜预定角度。
上述卡合部,是将具有从片状衬片突出的若干小钩的钩部件接合在形成卡合部的衬片的刚性片部分上而形成的。
上述卡合部,是将用以代替上述钩部件的感压性粘接剂涂敷在形成上述卡合部的衬片的上述刚性片部分上而形成的。
上述口袋部,是由朝相邻的上述第2腰部区域侧部外方开口的套筒形成的。
上述被卡合部,是由形成上述套筒并且呈环圈状的纤维状组织形成的。
上述被卡合部,除上述套筒的纤维状组织之外,通过把具有从片状衬片隆起的若干个环圈的环圈部件,接合在上述套筒上而形成的。
用泰伯法测定的、上述插入部的刚性值,为0.05N/cm~2N/cm。
上述弹性机构,是从上述第1腰部区域的侧部伸出的弹性伸缩性耳翼,上述卡合拉锁配置在该耳翼上。
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以及上述裆下区域,由吸收性主体形成。
上述主体包含透液性内面层、不透液性外面层、和介于该两层之间的吸液性芯。
发明效果<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腰部接合机构的穿着物品,由于作为接合机构的固定点式拉锁机构,由卡合拉锁和承接拉锁构成,是固定点式拉锁,即,卡合拉锁与承接拉锁卡合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在卡合时不必进行定位。而且,使用者或其护理者(母亲、看护人等),用一只手将卡合拉锁的插入部,从承接拉锁的口袋的开口插入口袋,将卡合拉锁的卡合部压接在承接拉锁的被卡合部上,就可以使卡合拉锁与承接拉锁卡合。因此,例如在使用者站立状态穿该物品时,与其横卧时不同,不必用两只手使卡合拉锁与承接拉锁的相对位置对齐,小心地将它们卡合等的烦琐操作,其卡合操作很简便。
上述的卡合拉锁与承接拉锁的卡合状态时,可以用配置在第1及第2腰部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上的弹性机构,可伸缩地自然调节由第1及第2腰部区域形成的腰围尺寸,不仅上述的卡合操作简便,物品的穿着操作也很简便。
另外,上述固定点式拉锁机构的、卡合拉锁与承接拉锁的卡合位置,以及物品在使用者身体上的穿着状态都正常,所以,可以防止物品下滑而引起排泄物从物品的腿围部与使用者腿部的间隙泄漏。
<技术方案2~11的发明的效果>
卡合拉锁和上述承接拉锁,位于沿着第1及第2腰部区域上的由上述弹性机构形成的弹性伸缩线的区域时(技术方案2),第1及第2腰部区域形成的腰围尺寸被自然地调节恰当,可有效地利用进行该调节的弹性机构。
卡合部和上述插入部,包含将它们形成为一体的刚性片,插入部相对于卡合部倾斜预定角度时(技术方案3),以及口袋部是由朝相邻的上述第2腰部区域侧部外方开口的套筒形成的时(技术方案6),在卡合拉锁与承接拉锁卡合时,可将卡合部作为捏持小片,将插入部快速切实地插入口袋部,并且,刚性片具有抵抗使用者运动时的变形耐力,刚性片即卡合拉锁起到物品穿着状态时的固定支承部的作用,因此,可以防止物品在穿着状态时下滑。
卡合部,是将具有从片状衬片突出的若干小钩的钩部件,接合在形成卡合部的衬片的刚性片部分上而形成的时(技术方案4),作为钩部件,可以采用公知的部件,并且,由于钩部件有比较高的刚性,所以,作为卡合部衬片的片状部分,可以采用刚性比较低的部件。
卡合部,是将感压性粘接剂涂敷在形成卡合部的衬片的刚性片部分上而形成的时(技术方案5),只要在预定部分涂敷感压性粘接剂,就可以低价地形成卡合部。
被卡合部,是由形成上述套筒并且呈环圈状的纤维状组织形成的时(技术方案7),不必采用价格较高的环圈部件,可以低价地形成被卡合部。
被卡合部,是把具有从片状衬片隆起的若干个环圈的环圈部件,接合在上述套筒上而形成的时(技术方案8),套筒材料的选择范围大,作为其材料,可以是只形成口袋部的材料。
用泰伯法测定的插入部的刚性值,为0.05N/cm~2N/cm时(技术方案9),对口袋部的插入操作容易,并且,在物品的穿着状态,该刚性不会让使用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弹性机构是从上述第1腰部区域的侧部伸出的弹性伸缩性耳翼,上述卡合拉锁配置在该耳翼上时(技术方案10),可简单且低价地提供对由将第1及第2腰部区域形成的腰围尺寸进行自然调节的机构。
第1及第2腰部区域以及裆下区域,由吸收性主体形成,该主体包含透液性内面层、不透液性外面层、和介于该两层之间的吸液性芯时(技术方案11),可提供能吸收保持体液的物品。


图1是将腰部区域的一侧开放、将另一侧封闭的一次性尿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2是从上述尿布的内面看的展开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3-3线断面图。
图4是图1中的4-4线断面图。
图5是图1中的5-5线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图2中,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开放式一次性尿布。尿布包含吸收性主体1和接合机构2。主体1具有前侧腰部区域3、后侧腰部区域4、和在它们之间延伸的裆下区域5。接合机构2包含一对卡合拉锁6A和一对承接拉锁6B。一对卡合拉锁6A配置在后侧腰部区域4的两侧部。一对卡合部6B配置在前侧腰部区域3的两侧部中的面向内衣面上。将卡合拉锁6A卡合在承接拉锁6B上时,主体1就被组装成短裤形状,结果,形成了腰围开口7和一对腿部开口8。
主体1包含透液性内面层9、不透液性外面层10、最好通过间歇涂敷的热融性粘接剂(图未示)固定配置在该内面层9与外面层10之间的吸液性芯11、和从后侧腰部区域4的两侧缘向外方伸出的一对伸缩性耳翼19。内外面层9、10,具有从芯11的周缘向外方伸出的侧翼13和端翼14。
主体1备有带状弹性部件15和若干条线状弹性部件16。带状弹性部件15沿形成腰围开口7的端翼14可收缩地配置着。线状弹性部件16沿形成腿围开口8的侧翼13的外侧缘可收缩地配置着。这些弹性部件,在沿它们各自的长度方向伸长的状态下,通过热融性粘接剂(图未示)固定在侧翼13及端翼14的各自内部,当其伸长被释放时,就收缩,在该部分形成折皱。
主体1还备有与其长度方向并行地延伸的一对阻挡折边17。阻挡折边17,在其基缘部17a,通过热融性粘接剂或熔敷措施(图未示),固定在芯11的侧缘附近的侧翼13的上面,从基缘部17a到延长部17b,在其长度方向有弹性。该弹性是由沿末缘部17c在弹性伸长的状态下配置的至少一根弹性部件18实现的。
主体1还备有一对伸缩性耳翼19。耳翼19包含基端部19a和从基端部19a伸出的伸出部19b。基端部19a通过热融性粘接剂或熔敷措施(图未示)分别接合在后侧腰部区域4的两侧部上。若一对耳翼19被抵抗其弹性向外方张拉,则在连接于其间的后侧腰部区域4上,形成了弹性伸缩区,该弹性伸缩区与使用者的身体弹性地接触。
图3中,卡合拉锁6A固定在耳翼19上,包含有将细长刚性片弯曲而形成的衬片20a、20b。衬片20b相对于衬片20a倾斜预定角度。该预定角度最好为3°~30°。衬片20b可被推压在衬片20a上与其接触,并且,当该推压释放时,会弹性地复原。卡合拉锁6A固定在耳翼19上的方式是,用衬片20b的延长部20c和止挡材30,夹住耳翼19,用适合的粘接剂或熔敷措施(图未示)将它们之间相互接合为一体。该固定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例如,用卡钉或铆钉固定。
在形成卡合拉锁6A的一部分的衬片20a上,通过适当的粘接剂(图未示)接合着钩部件21,该钩部件21具有从衬片21a突出的若干个小钩21b,这样,形成了卡合部22。另外,在形成卡合拉锁6A的一部分的衬片20b上,通过适当的粘接剂(图未示)一体地接合着平滑的片状部件23,该片状部件23作为与衬片20b的底色不同的保形材。这样,形成了插入部24。
图4中,承接拉锁6B由套筒25形成,具有口袋部26。口袋部26朝相邻的前侧腰部区域3的外方开口。套筒25由柔软片材形成,通过粘接剂或熔敷措施(图未示)接合在前侧腰部区域3的面向内衣面、即外面层10上。在套筒25的上面,通过适当的粘接剂(图未示)接合着环圈部件27,该环圈部件27具有从衬片27a隆起的若干个环圈27b。当套筒25是纤维状或网状组织时,可以利用其组织本身作为环圈27b。这样,在套筒25的上面,形成了与上述卡合部22可脱开地卡合的被卡合部28。
如图5所示,前后侧腰部区域3、4这样接合即,把卡合拉锁6A的插入部24,从承接拉锁6B的口袋部26的入口插入口袋部26内,同时,将卡合拉锁6A的卡合部22压接在承接拉锁6B的被卡合部28上,使它们卡合。为了能容易地将插入部24插入口袋部26,插入部24的用泰伯法测定的刚性值,最好为0.05N/cm~2N/cm。
另外,用于形成卡合部22的钩部件21,也可以用感压性粘接剂代替(图未示)。采用感压性粘接剂时,用剥离部件将其覆盖住。另外,在卡合部22的外端,也可以形成捏持用的小片。
内面层9采用纤维无纺布、多孔性塑料薄膜等。外面层10采用透湿性塑料薄膜、或该薄膜与纤维无纺布的叠层物。芯11是采用短纤浆与高吸收性聚合粒子的混合物等。内面层9、外面层10、芯11都可以采用公知的一次性尿布中常用的材料。
弹性部件15、16、18,可采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氨基甲酸乙酯泡沫等公知的一次性尿布中常用的材料。
耳翼19可以采用公知的伸缩性无纺布。在连接两耳翼19之间的区域,如前所述,形成了弹性伸缩区。为了形成该弹性伸缩区,除了用耳翼19外,也可以在该区域分离地配置若干条线状弹性部件,或者配置具有所需宽度的伸缩性无纺布。
权利要求
1.一种穿着物品,包含第1及第2腰部区域、裆下区域、和接合机构;上述第1及笫2腰部区域具有朝向身体面及朝向内衣面,形成腰围开口;上述裆下区域在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之间延伸,与该第1及第2腰部区域共同形成一对腿围开口;上述接合机构将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相互可脱开地连接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合机构,由配置在上述第1腰部区域侧部的卡合拉锁、和配置在上述第2腰部区域侧部中的上述朝向内衣面上的承接拉锁构成;上述卡合拉锁具有插入部和卡合部,上述承接拉锁具有供上述插入部出入的口袋部、和形成在该口袋部的外面并与上述卡合部可脱开地卡合的被卡合部,在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的至少一方上配置着弹性机构,该弹性机构可伸缩地调节由上述笫1及第2腰部区域形成的腰围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拉锁和上述承接拉锁,位于沿着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上的由上述弹性机构形成的弹性伸缩线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和上述插入部,包含将它们形成为一体的刚性片,上述插入部相对于上述卡合部倾斜预定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是将具有从片状衬片突出的若干小钩的钩部件接合在形成上述卡合部的衬片的刚性片部分上而形成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是将感压性粘接剂涂敷在形成上述卡合部的衬片的上述刚性片部分上而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口袋部,是由朝与该口袋部相邻的上述第2腰部区域侧部外方开口的套筒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是由形成上述套筒并且呈环圈状的纤维状组织形成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卡合部,是把具有从片状衬片隆起的若干个环圈的环圈部件,接合在上述套筒上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用泰伯法测定的、上述插入部的刚性值为0.05N/cm~2N/cm。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机构,是从上述第1腰部区域的侧部伸出的弹性伸缩性耳翼,上述卡合拉锁配置在该耳翼上。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穿着物品,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及第2腰部区域以及上述裆下区域,由吸收性主体形成,该主体包含透液性内面层、不透液性外面层、和介于该两层之间的吸液性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穿着物品在穿着中滑下。本发明的穿着物品,备有将形成腰围开口的前后侧腰部区域相互可脱开地连接的接合机构(2)。接合机构(2)由配置在后侧腰部区域侧部的卡合拉锁(6A)、和配置在前侧腰部区域侧部的承接拉锁(6B)构成。卡合拉锁(6A)具有插入部(24)和卡合部(22)。承接拉锁(6B)具有供插入部(4)出入的口袋部(26)、和形成在其外面并与卡合部(22)可脱开地卡合的被卡合部(28)。
文档编号A61F13/66GK1937985SQ20058001023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大坪俊文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