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胎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3347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鹿胎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据美国《产科学与妇科学》月刊报道,妇女服用雌性激素可大大减少死于各种疾病的比率,特别是心脏病和中风的比率,分别降低46%和60%。原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女性生殖内分泌专家徐芬教授指出,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萎缩,会导致体内雌性激素分泌水平迅速下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0%以上的妇女绝经前后都出现潮热、出汗、心悸、失眠、头晕、乏力、抑郁、烦躁、易怒及阴道干燥、萎缩等症状,特别严重的是雌性激素水平的低落还会加速钙丢失造成骨质疏松,出现疼痛、驼背、变矮和易骨折的危险。鹿胎是可繁殖母鹿经过配种妊娠4~5个月的胎儿,体表无毛、空腹、体内各器官发育完整。我国中医三百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鹿胎在防止妇科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近代大量研究表明,鹿胎中含有大量丰富的天然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以促进雌性激素的分泌。但目前现有的鹿胎药物或滋补品仅是在传统药方上的简单叠加或功能重复,性能单一;加工工艺传统守旧导致鹿胎中大量营养成分流失或被破坏,人体难以吸收和利用,药效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鹿胎药物或滋补品性能单一,加工工艺传统守旧,鹿胎中大量营养成分流失或被破坏,人体难以吸收和利用,药效不明显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鹿胎膏及其制备方法。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它主要由120~190份鹿胎、17.5~35份鹿茸、17.5~35份鹿骨、17.5~35份鹿皮阿胶、5~15份益母草、5~10份女贞子、5~10份红参、5~10份白参、5~15份鹿尾、5~10份白术、5~10份白芍、5~15份当归、5~15份川芎、5~15份熟地黄、5~15份甘草、5~10份茯苓、5~15份香附、5~10份延胡索、5~15份小茴香、5~15份续断、5~10份蒲黄和70~105份红糖制成。鹿胎膏按下述步骤进行制备(一)按重量份数比取120~190份鹿胎、17.5~35份鹿茸和17.5~35份鹿骨分别进行预处理;(二)按重量份数比将5~15份益母草、5~10份女贞子、5~10份红参、5~10份白参、5~15份鹿尾、5~10份白术、5~10份白芍、5~15份当归、5~15份川芎、5~15份熟地黄、5~15份甘草、5~10份茯苓、5~15份香附、5~10份延胡索、5~15份小茴香、5~15份续断和5~10份蒲黄粉碎成微粒用水煎煮2~5h;(三)将17.5~35份鹿皮阿胶、70~105份红糖和经过预处理的鹿胎、鹿茸、鹿骨混合后放入上一步骤的煎煮液中制成药液,继续熬制;(四)当药液减少为原体积的1/3~1/2时,降低温度至70~80℃,浓缩5~10min,制成药膏;(五)在-40~-30℃条件下冷却、然后压制成块、检验、包装,即得到鹿胎膏。
本发明鹿胎膏每日服用二次,每次6~10g,服用15~45日血虚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妇女血虚、月经不调、崩漏失血、腰酸腿软,头目眩晕,失眠健忘,盗汗、脾虚腰痛虚弱、产后无乳等症状有较大改善;但本发明鹿胎膏孕妇忌服。
本发明中药材鹿胎——功用主治益肾壮阳,补虚生精。治虚损劳瘵,精血不足,妇女虚寒,崩漏带下。
鹿茸——功用主治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寒,崩漏,带下。
鹿骨——功用主治补虚羸,强筋骨。
鹿皮阿胶——功用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制妇女白带,崩中,胎漏。
鹿尾——功用主治为滋补药。治腰痛,阳痿。暖腰膝,益肾精,治腰脊疼痛不能伸,肾虚遗精及头昏耳鸣。
益母草——功用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消水。至月经不调,漏胎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淤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女贞子——功用主治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红参(西洋参)——功用主治益肺阴,清虚火,生津止渴。治肺虚久咳,失血,咽干口渴,清热烦倦。
白参(人参、白参干)——功用主治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白术——功用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白芍(白芍药)——功用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当归——功用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川芎——功用主治行气开窍,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闭经,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熟地黄——功用主治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甘草——功用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痌;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茯苓——功用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香附——功用主治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疼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地骨皮——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延胡索——功用主治活血,散瘀,理气,止痛。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禁,跌打损伤。
莱菔子——功用主治下气定喘,消食化痰。治咳嗽痰喘,食积气滞,胸闷腹胀,下痢后重。
肉桂——功用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往,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木香——功用主治行气止痛,温中和胃。治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
小茴香(茴香)——功用主治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
续断——功用主治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蒲黄——功用主治凉血止血,活血消瘀。生用治经闭腹痛,产后瘀阻作痛,跌扑血闷,疮疖肿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泻血,尿血,血痢,带下;外治重舌,口疮,聤耳流脓,耳中出血,阴下湿痒。
红糖具有补血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酶解法有效的保留了鹿胎中鹿胎蛋白、鹿胎素、多种生物酶、抗老化因子、细胞活化因子、免疫调节肽、红细胞生成素、胶原蛋白I-V、睾酮、雌二醇、孕酮、皮质醇等生理活性成分,加之与其它药材同服对肝、肺、脾、胃、肾等器官大有补益,可对人体内环境进行调理,提升体内雌性激素水平。本发明鹿胎膏中鹿骨的加入补充了骨胶原和钙,因此本发明鹿胎膏对雌性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骨疼痛、驼背和骨折等症状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主要由120~190份鹿胎、17.5~35份鹿茸、17.5~35份鹿骨、17.5~35份鹿皮阿胶、5~15份益母草、5~10份女贞子、5~10份红参、5~10份白参、5~15份鹿尾、5~10份白术、5~10份白芍、5~15份当归、5~15份川芎、5~15份熟地黄、5~15份甘草、5~10份茯苓、5~15份香附、5~10份延胡索、5~15份小茴香、5~15份续断、5~10份蒲黄和70~105份红糖制成。
表1是本实施方式治疗血虚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血虚,月经不调,经期不正常(月经量多、经期时间长),崩漏失血,腰酸腿软,失眠,健忘,盗汗,脾虚腰痛虚弱,产后无乳,痛经,疲劳,易感冒,腿软,免疫力低,易怒、脾气暴燥,气虚,眼花,缺氧,抑郁的临床药效学报告。
用法用量每日服用二次,每次6~10g。本发明鹿胎膏孕妇忌服。
使用本实施方式对30例年龄24~59岁的妇女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本实施方式治疗血虚萎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血虚,月经不调,经期不正常(月经量多、经期时间长),崩漏失血,腰酸腿软,失眠,健忘,盗汗,脾虚腰痛虚弱,产后无乳,痛经,疲劳,易感冒,腿软,免疫力低,易怒、脾气暴燥,气虚,眼花,缺氧,抑郁的效果如表1所示,其中病情诊断采信正规中医院出具的医生诊断。
表1

本实施方式对多种妇科疾病或相关病症有很好治疗效果,所选用的鹿皮阿胶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功能和药效均优于阿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还包括5~10份地骨皮、5~10份莱服子、5~15份肉桂、5~15份木香。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的不同点是白术经过麸炒、香附和延胡索经过醋制、莱服子经过炒制、小茴香经过盐制。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主要由130~180份鹿胎、20~30份鹿茸、20~30份鹿骨、20~30份鹿皮阿胶、7~12份益母草、6~9份女贞子、6~9份红参、6~9份白参、7~12份鹿尾、6~9份白术、6~9份白芍、7~12份当归、7~12份川芎、7~12份熟地黄、7~12份甘草、6~9份茯苓、7~12份香附、6~9份延胡索、7~12份小茴香、7~12份续断、6~9份蒲黄和75~100份红糖制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主要由140份鹿胎、22份鹿茸、23份鹿骨、22份鹿皮阿胶、8份益母草、7份女贞子、7份红参、7份白参、8份鹿尾、7份白术、7份白芍、8份当归、8份川芎、8份熟地黄、8份甘草、7份茯苓、8份香附、7份延胡索、8份小茴香、8份续断、6~9份地骨皮、6~9份莱服子、7~12份肉桂、7~12份木香、7份蒲黄和80份红糖制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主要由170份鹿胎、28份鹿茸、27份鹿骨、27份鹿皮阿胶、12份益母草、9份女贞子、8份红参、9份白参、12份鹿尾、9份白术、8份白芍、12份当归、12份川芎、12份熟地黄、12份甘草、8份茯苓、12份香附、8份延胡索、12份小茴香、12份续断、8份地骨皮、8份莱服子、12份肉桂、12份木香、8份蒲黄和90份红糖制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七本实施方式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主要由155份鹿胎、25份鹿茸、25份鹿骨、25份鹿皮阿胶、10份益母草、8份女贞子、8份红参、8份白参、10份鹿尾、8份白术、8份白芍、10份当归、10份川芎、10份熟地黄、10份甘草、8份茯苓、10份香附、8份延胡索、10份小茴香、10份续断、8份地骨皮、8份莱服子、10份肉桂、10份木香、8份蒲黄和85份红糖制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八本实施方式鹿胎膏按下述步骤进行制备(一)按重量份数比取120~190份鹿胎、17.5~35份鹿茸和17.5~35份鹿骨分别进行预处理;(二)按重量份数比将5~15份益母草、5~10份女贞子、5~10份红参、5~10份白参、5~15份鹿尾、5~10份白术、5~10份白芍、5~15份当归、5~15份川芎、5~15份熟地黄、5~15份甘草、5~10份茯苓、5~15份香附、5~10份延胡索、5~15份小茴香、5~15份续断和5~10份蒲黄粉碎成微粒用水煎煮2~5h;(三)将17.5~35份鹿皮阿胶、70~105份红糖和经过预处理的鹿胎、鹿茸、鹿骨混合后放入上一步骤的煎煮液中制成药液,继续熬制;(四)当药液减少为原体积的1/3~1/2时,降低温度至70~80℃,浓缩5~10min,制成药膏;(五)在-40~-30℃条件下冷却、然后压制成块、检验、包装,即得到鹿胎膏。
具体实施例方式
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鹿胎、鹿茸、鹿骨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鹿胎洗净、加工成糜并加入重量份数是360~1140份、浓度为5%的NaCl溶液浸提20~60min,然后在3000~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60min,固相物再在120~150℃条件下烘干成粉;鹿茸加入重量份数是10.5~28份、浓度为40~60%的食用酒精并浸提50~100h,然后过滤,固相物粉碎成糜后再与滤液混合一同在120~150℃条件下烘干;鹿骨粉碎,加入重量份数是10.5~21份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磨浆,并向每升缓冲液中加入300~450U/g的木瓜蛋白酶15~20g,加酶浸提20~40min后离心分离固、液相物,固相物再在120~150℃条件下烘干。其它步骤与具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的不同点是鹿皮阿胶按晾皮→刮皮→泡皮→铡胶→化皮→打沫→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的工艺流程制备。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还可加入5~10份地骨皮、5~10份莱服子、5~15份肉桂、5~15份木香。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的不同点是步骤(四)当药液减少为原体积的1/3时,降低温度至72~78℃,浓缩10min。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的不同点是步骤(五)在-35℃条件下冷却。其它步骤与具体实施方式
八相同。
权利要求
1.鹿胎膏,其特征是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主要由120~190份鹿胎、17.5~35份鹿茸、17.5~35份鹿骨、17.5~35份鹿皮阿胶、5~15份益母草、5~10份女贞子、5~10份红参、5~10份白参、5~15份鹿尾、5~10份白术、5~10份白芍、5~15份当归、5~15份川芎、5~15份熟地黄、5~15份甘草、5~10份茯苓、5~15份香附、5~10份延胡索、5~15份小茴香、5~15份续断、5~10份蒲黄和70~105份红糖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胎膏,其特征是鹿胎膏按重量份数比还包括5~10份地骨皮、5~10份莱服子、5~15份肉桂、5~15份木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鹿胎膏,其特征在于白术经过麸炒、香附和延胡索经过醋制、莱服子经过炒制、小茴香经过盐制。
4.鹿胎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鹿胎膏按下述步骤进行制备(一)按重量份数比取120~190份鹿胎、17.5~35份鹿茸和17.5~35份鹿骨分别进行预处理;(二)按重量份数比将5~15份益母草、5~10份女贞子、5~10份红参、5~10份白参、5~15份鹿尾、5~10份白术、5~10份白芍、5~15份当归、5~15份川芎、5~15份熟地黄、5~15份甘草、5~10份茯苓、5~15份香附、5~10份延胡索、5~15份小茴香、5~15份续断和5~10份蒲黄粉碎成微粒用水煎煮2~5h;(三)将17.5~35份鹿皮阿胶、70~105份红糖和经过预处理的鹿胎、鹿茸、鹿骨混合后放入上一步骤的煎煮液中制成药液,继续熬制;(四)当药液减少为原体积的1/3~1/2时,降低温度至70~80℃,浓缩5~10min,制成药膏;(五)在-40~-30℃条件下冷却、然后压制成块、检验、包装,即得到鹿胎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鹿胎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鹿胎、鹿茸、鹿骨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预处理鹿胎洗净、加工成糜并加入重量份数是360~1140份、浓度为5%的NaCl溶液浸提20~60min,然后在3000~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60min,固相物再在120~150℃条件下烘干成粉;鹿茸加入重量份数是10.5~28份、浓度为40~60%的食用酒精并浸提50~100h,然后过滤,固相物粉碎成糜后再与滤液混合一同在120~150℃条件下烘干;鹿骨粉碎,加入重量份数是10.5~21份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磨浆,并向每升缓冲液中加入300~450U/g的木瓜蛋白酶15~20g,加酶浸提20~40min后离心分离固、液相物,固相物再在120~150℃条件下烘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鹿胎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鹿皮阿胶按晾皮→刮皮→泡皮→铡胶→化皮→打沫→浓缩→凝胶→切胶→晾胶→擦胶的工艺流程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鹿胎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还可加入5~10份地骨皮、5~10份莱服子、5~15份肉桂、5~15份木香。
全文摘要
鹿胎膏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的鹿胎药物性能单一,鹿胎中大量营养成分流失或被破坏的问题。鹿胎膏主要由鹿胎、鹿茸、鹿骨、鹿皮阿胶、益母草、女贞子、红参、白参、鹿尾、白术、白芍、当归、川芎、熟地黄、甘草、茯苓、香附、延胡索、小茴香、续断、蒲黄和红糖制成。其制备方法一、取鹿胎、鹿茸和鹿骨预处理;二、将鹿皮阿胶、红糖、鹿胎、鹿茸、鹿骨以外的药材粉碎后煎煮;三、将鹿皮阿胶、红糖、鹿胎、鹿茸、鹿骨放入煎煮液中熬制;四、药液减少,降低温度浓缩;五、冷却、然后压制成块,即得到鹿胎膏。本发明采用酶解法有效的保留了鹿胎中的生理活性成分,提升人体内雌性激素水平。
文档编号A61K35/38GK1850226SQ20061000976
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日
发明者魏峰 申请人:魏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