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及其热敷袋和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884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及其热敷袋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为痹症,痹症的形成有内外二因,外因即感受风、寒、湿邪,《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内因则强调脏腑内损,功能失调以及营卫、气血不和,外邪才能内浸而为痹,如《素问.痹论》指出的是“食饮居处,其为病本。”即饮食起居失常,导致人体脏腑内损,外邪则趁虚而入,导致痹症发生。正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内经》另有“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种内因说的观点,到现代为医学界多数人认同。临床实践也表明,西医治疗痹症通常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疗效不显著,很难治愈,而中医治疗痹症的效果较好,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西医,故接受中医治疗或中西结合治疗的痹症患者越来越多。中医治疗痹症的方法多样,有药物治疗,也有针灸、按摩治疗,药物治疗又分内服和外用,根据患者的症候辨证施治,灵活运用。但是,在用药物治疗痹症时,存在一个让医师感到两难的问题,这就是一方面,在治疗痹症的中药材中,疗效显著的通常毒副作用较大,有的不宜口服,有的须特殊炮制后才能口服,导致口服剂的药性较弱,疗效低;另一方面,外用药虽然处方不受限制,可以加入不宜口服的药物,也可直接用生药,无须特殊炮制,药性较强,但传统的外用中药剂型,其药性又不易被人体吸收,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痹症有显著疗效的外用中药药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痹症有显著疗效且药性易被人体吸收的外用中药热敷袋。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热敷袋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由以下中药材原料制成自然铜、樟脑、冰片、肉桂、生川乌、生草乌、麝香、铁棒锤(也称雪上一支篙)、文术、丁香、毕拨、白芷、红花。
所述中药材的重量比是自然铜5~10份;文术5~10份;樟脑5~10份;冰片5~8份;肉桂5~10份;丁香5~7份;红花5~8份;生川乌5~10份;生草乌5~10份;毕拨5~7份;白芷5~10份;铁棒锤5~10份;麝香2~5份。
所述中药材重量比的优选范围是自然铜6~8份;文术6~8份;樟脑6~8份;冰片6~7份;肉桂5~8份;丁香6~7份;红花6~7份;生川乌4~8份;生草乌6~8份;毕拨6~7份;白芷6~8份;铁棒锤6~7份;麝香3~4份。
所述药物的剂型是散剂,或敷剂,或酊剂,或膏剂等。
所述剂型是采用现有的常规方法制得。
一种治疗痹症的热敷袋,包括药袋,药袋中充有药物和发热剂,所述药物是上述药物制成的散剂,其重量比是药物散剂1份,发热剂2~6份。
所述发热剂是活性炭。
所述药袋用微孔结构的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药袋外有外包装袋,该外包装袋用无渗透材料制成,袋内抽真空。
所述治疗痹症的热敷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选料将中药材文术、肉桂、丁香、红花、生川乌、生草乌、毕拨、白芷、铁棒锤去杂烂,自然晾干或烘干;②.炮制将自然铜用男童小便浸泡后,晾干,煅烧后粉碎为末;并将文术、樟脑块、冰片、肉桂、丁香、红花、生川乌、生草乌、毕拨、白芷、麝香、铁棒锤分别粉碎为末;
③.配料按上述重量比(自然铜5~10份、文术5~10份、樟脑5~10份、冰片5~8份、肉桂5~10份、丁香5~7份、红花5~8份、生川乌5~10份、生草乌5~10份、毕拨5~7份、白芷5~10份、铁棒锤5~10份、麝香2~5份)取各药粉末,加入发热剂混合均匀,其药粉总量∶发热剂=1∶2~6重量份;④.计量装入药袋内;⑤.将药袋装入外包装袋中,抽取真空后密封外包装袋袋口。
所述烘干是在烘箱进行,温度控制在55~85℃、烘烤1~3小时。
所述各药用粉碎机粉碎,粉末粒径>100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药物的药理药效经研究表明煅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消肿,有行血化滞之功、为续筋接骨疗伤之要药。文术辛散苦泄温通,能破血祛瘀,行气止痛。樟脑外用除湿杀虫、温散止痛、跌打损伤、内服开窍辟秽化浊。冰片味辛,气芳香、有与麝香相似的开窍醒神的作用、但力不及,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闭证神昏,开窍醒神、清热解毒、止痛、防腐抗菌。麝香辛窜、开窍通关、活血散结止痛、催产,麝香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有活血通经止痛之效,用治风、寒、湿、邪阻闭经洛、关节之痹证疼痛者效果极佳。肉桂辛、甘、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肉桂为纯阳之品,能温运阳气,去沉寒痼冷,专治寒湿痹症引起的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丁香辛、温入肾经,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外用消肿止痛、治痈疽、疮肿,该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酚、乙酰丁香油酚、甲基正戊基酮、水杨酸甲脂、苯甲醛、苄醇、乙酸苦苄酯、胡椒酚等。红花活血祛瘀、通经,该药入心、肝血分,秉辛散温通之性,活血偏于散瘀,又能通调经脉,与射香同用,治疗跌打损伤、各种瘀血、阻滞、疼痛,可以加强活血祛瘀的作用。生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不仁、心腹冷痛、跌打疼痛等症。生草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用于风湿痹证、中风瘫痪、麻木拘挛、心腹冷痛、痈疽、瘰疬等。毕拨辛温、辛热,温散止痛力佳,喜走阳明,根据火郁发之及从者反治之治则,故习可用于寒邪外来,阳明郁热,辛热能温胃腑沉冷,解大肠寒郁,腕腹冷痛。白芷辛温,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该药芳香走窜,其性上达,习可外散风寒,上通鼻窍,且止痛功良,用于治疗疮痈肿痛等,为外科常用之药。铁棒锤(雪上一支篙,刊登在1970年12月出版的《中草药新医疗法》上)苦寒有毒,通络散结,消肿定痛,用于痈疽或跌打损伤、肿痛、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本发明的外用药物由于采用上述13味中药材配伍,其配方科学合理,用药精当针对性和协同力强,功补并重,具有止痛消炎、活血消肿、祛风除湿,强精壮骨等协同功效,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四肢麻木、关节痛、风湿痛、神经痛、骨伤后遗症及腰肌劳损、肩周炎、肌肉痛等软组织疾病的治疗。
本发明药物经长期临床实践,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为独具特色的通络治痹、止痛活血化瘀的验方。尤其是热敷袋,与传统的中成药剂型不同,它吸收了现代技术的新成果,可以自动发热,利于药性被人体吸收,疗效明显提高。十多年来经临床应用,发明人治疗痹症患者近千例,其中以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伤科后遗症三类病种的600例治疗分析(见表一),平均总有效率95%以上,治愈率40%(治愈率的标准是指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不复发)以上,表明本发明药物具有显著的疗效。
表一 600例治疗分析

以下通过几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病例1 寒痹刘某,女,48岁,双下肢冷痛三年,查双下肢不红肿,皮肤发冷,苔薄白,脉弦紧。自述双踝关节僵硬、冷痛,活动及热敷后缓解。诊断为寒痹,以本热敷袋敷患处,3天后症状缓解,7天后症状明显缓解,一月后,患者双下肢冷痛消失,双踝及足背诸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见复发。
另外,为了巩固疗效,也可采用三痹汤(刊登在2001年《新世纪骨伤科论坛暨第六届平乐正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加制川乌、干姜每日一剂。另施以按摩,双侧腓肠肌单指拨络法加点穴,加强踝关节活动范围,牵抖双下肢、双脚趾,局部涂擦本酊剂(药酒),用红外线灯进行理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病例2 风湿性关节炎陈某,女,28岁,因双膝关节肿痛,伸屈不利,活动受限,尤以右侧为重,阴雨天气则痛甚步履艰难,伴全身倦怠,肢体沉重,口重粘腻,不思饮食;血沉30mm/h,舌苔面腻,脉向濡细,此乃肝肾亏虚,外受寒湿之邪,流行于关节,阻于脉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寒湿痹之侯。以本热敷袋敷患处,3天后症状明显缓解。在治疗过程中,为了缩短治疗时间、巩固疗效,可以采用局部涂擦本酊剂(药酒),用红外线灯进行理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两月后各种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病例3 腰椎间盘突出症向某,男50岁,农民,自诉腰及左下肢放射性麻痛4月,4月前弯腰搬重物后腰痛,逐渐放射至左髋、左大腿、左小腿麻痛,咳嗽打喷嚏时有明显放射痛,至就诊时已连续强迫坐位达3天。检查搀扶下跛行,腰不能伸直,腰椎明显向左侧弯,生理前突消失,L4.5、L5/S1棘间左旁有明显压痛和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右60°引起左腿痛,左10°古腿放射痛,左伸肌力减弱,古臀部,古小腿前外,后外侧,足背感觉减退,左跟腱反射明显减弱。CT(CT号16319)L4.5间盘膨出,L5/s1间盘膨出,后约7mm。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4.5/S1,偏中央型。经中医手法复位后局部敷贴本热敷袋,7天为一个疗程,每日一次,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一月后,活动自如,左直腿抬高实验约85°,肌力、感觉恢复正常。随访至今,能胜任繁重体力劳动而无不适。
病例4 创伤性关节炎(即骨伤科后遗症)
周某,男,57岁,农民。自诉左踝关节肿胀1年半,1年半以前因走路不小心将左踝扭伤,每遇天气变化,疼痛反应强烈,今日因下雨,左踝关节疼痛加重就诊。经检查局部发热.红肿,关节活动受限。诊断为创伤性关节炎。以本热敷袋敷患处,连续敷7天,症状缓解,1月后各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散剂的制备精选药材去杂烂,其中,文术、肉桂、丁香、红花、生川乌、生草乌、毕拨、白芷、铁棒锤自然晾干或烘干,若烘干烘箱内温度应控制在70℃左右、烘烤2.5小时左右;将自然铜用男童小便浸泡一周后,晾干,煅烧后自然冷却到常温,即为煅然铜。然后将上述各药分别用粉碎机制成粉末,过120目筛备用;樟脑、冰片、麝香研细为末120目备用。
按如下表二重量份比取料表二

将称取的药料混合均匀,称重分装,即得散剂产品。
该散剂的使用方法1.将散剂加入沸水浸泡,沐洗患处。
2.散剂中加入酒精或蒸馏水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敷患处。
实施例二 热敷袋的制备取实施例一制得的散剂,加入发热剂活性炭,混合均匀,二者按表三的重量份配比表三

以上配比实例③最佳。
将混合好的药料装入药袋(每个药袋的药10g,活性炭50g),再将药袋装入外包装袋,抽真空后密封袋口,即得产品。药袋应使用具渗透性的微孔软质材料(例如棉布、纱布等),药袋两侧具有隔贴纸的敷贴带,外包装袋应使用塑料袋。
本热敷袋(亦称朱氏痹通散)的使用方法取出塑料袋内的药袋,先轻摇数次后使药袋逐渐升温,然后撕掉医用敷贴袋中间一层的隔贴纸,再将轻摇后的药袋发热面平敷粘贴于上面,最后将药面放置于患痛处后再撕去两侧的隔贴纸敷贴即可。使用中每隔4-5小时应用手轻揉药袋内的药物,使其疏松透气、不结块。每贴敷两天,四袋为一疗程。早上起床后敷贴本热敷袋效果最佳。
实施例三 酊剂的制备取实施例一制得的散剂,加入医用酒精或白酒(药物散剂∶酒精或白酒=1∶1.5~3.5重量份)浸泡三天以上,滤渣沉清后装瓶,即得产品。也可用实施例一中的未粉碎的药材,直接加入医用酒精或白酒浸泡三月以上,滤出清液装瓶,即得产品。
本酊剂的使用方法,将酊剂涂抹患处,用手按摩发热,或用红外线灯烘烤,促其被人体吸收。
实施例四 膏帖剂的制备取实施例一制得的散剂,加水文火熬制成膏,摊于胶布上,装入包装袋中密封,即得产品。本膏帖剂的使用方法,将膏帖于患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中药材按重量比制成的药剂自然铜5~10份;文术5~10份;樟脑5~10份;冰片5~8份;肉桂5~10份;丁香5~7份;红花5~8份;生川乌5~10份;生草乌5~10份;毕拨5~7份;白芷5~10份;铁棒锤5~10份;麝香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材的重量比是自然铜6~8份;文术6~8份;樟脑6~8份;冰片6~7份;肉桂5~8份;丁香6~7份;红花6~7份;生川乌4~8份;生草乌6~8份;毕拨6~7份;白芷6~8份;铁棒锤6~7份;麝香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的剂型是散剂,或敷剂,或酊剂,或膏剂。
4.一种治疗痹症的热敷袋,包括药袋,药袋中充有药物和发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材原料制成的散剂,其重量比是药物散剂1份,发热剂2~6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痹症的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剂是活性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痹症的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袋用微孔结构的软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痹症的热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袋外有外包装袋,该外包装袋用无渗透材料制成,袋内抽真空。
8.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痹症的热敷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选料将中药材文术、肉桂、丁香、红花、生川乌、生草乌、毕拨、白芷、铁棒锤去杂烂,自然晾干或烘干;②.炮制将自然铜用男童小便浸泡后,晾干,煅烧后粉碎为末;并将文术、樟脑块、冰片、肉桂、丁香、红花、生川乌、生草乌、毕拨、白芷、麝香、铁棒锤分别粉碎为末;③.配料按权利要求1的重量比取上述各药粉末,加入发热剂混合均匀,药粉总量∶发热剂=1∶2~6重量份;④.计量装入药袋内;⑤.将药袋装入外包装袋中,抽取真空后密封外包装袋袋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痹症热敷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是在烘箱进行,温度控制在55~85℃、烘烤1~3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痹症热敷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药用粉碎机粉碎,粉末粒径>100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痹症的外用中药药物,其药材重量比是自然铜5~10份、文术5~10份、樟脑5~10份、冰片5~8份、肉桂5~10份、丁香5~7份、红花5~8份、生川乌5~10份、生草乌5~10份、毕拨5~7份、白芷5~10份、铁棒锤5~10份、麝香2~5份;剂型是散剂、敷剂、酊剂、膏剂等。其中敷剂是热敷袋,含药物散剂1份,发热剂活性炭2~6份。该药物具有止痛消炎、活血消肿、祛风除湿之功,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腰肌劳损、肩周炎、跌打损伤、四肢麻木、关节痛、风湿痛、肌肉痛、神经痛、骨伤后遗症等软组织疾病的治疗。
文档编号A61K31/122GK1994380SQ20061002267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5日
发明者朱帮, 朱显沛 申请人:朱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