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331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感冒口服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冒口服液,为治疗感冒的口服制剂。
背景技术
感冒是内科临床上最常见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发病率之高,涉及面之广,人人皆知。同样,治疗感冒病症的药物也是有很多种,有西药,也有中药,药物的有效原料不同,性能各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组成的感冒口服液,组成简单,疗效快,疗效好。
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羌活80~120份、防风80~120份、葛根200~300份、苍术40~90份、板蓝根150~250份、黄芩100~200份、绵马贯众30~90份、甘草50~90份。
最佳组成为羌活100份、防风100份、葛根250份、苍术50份、板蓝根200份、黄芩130份、绵马贯众60份、甘草60份。
制备方法与通常的口服液制备方法相同,煎煮法制备。一般在除杂后,需要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和调味剂,如山梨酸、苯甲酸、苯甲酸钠防腐剂,山梨酸较苯甲酸钠价格高,苯甲酸久置后产生浑浊,苯甲酸钠更适合;蔗糖、菊糖调味剂等。
本发明感冒口服液为棕黄色液体,味甘辛苦,纯中药组成,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口服液为风寒湿邪外感,内有蕴热而设。外感风寒湿邪,束于肌表,卫气闭塞,故恶寒发热无汗;寒邪相搏,邪着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痛、身痛、项背强痛,肢体酸痛或重痛,或关节酸痛;内有蕴热,故口苦而渴。治宜散风寒、祛湿邪,兼清里热。其中,羌活发汗解表,祛风胜湿,通痹止痛,用为君药;防风解表发汗,胜湿止痛,加强羌活的祛风胜湿之功效,故为臣药;葛根解肌清热,为阳明之表药,用清阳明之热,且生津止渴,为除热毒已耗之津;苍术既可协助羌活外散表湿,又可防外湿而致内湿之变;黄芩苦寒清泻里热;板蓝根、绵马贯众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是治疗温疫时毒的要药,并能清解咽喉头面热毒,故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可扶正祛邪,用之为使药。
本发明组成寓清热于辛散之中,使温散不得助热,清热不致恶表邪;共奏解表除湿,镇痛之功,兼有清热生津之作用,达到消除病毒行感冒、细菌性感冒及流行性病毒之目的。为解表祛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之剂,故药以三辛温、三苦寒、二平和,达到辛燥不致伤阳损阴,苦寒不致敛阴损阳,平和调解药性,使之发挥散寒解肌,除湿止痛,清热解毒之功效。防止表解汗出,湿邪留于肌表,病之缠绵。充分利用各药在方剂中所具有的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增强免疫药效等共同作用,消除感冒所致的病痛。
功能与主治祛风解表,清热解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湿在表兼内热证所致的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身痛,肢体酸痛,项背强痛,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口干,苔白滑,脉浮等,适用于四季感冒。
服用方法体温在39℃以下者,每次服用10-20ml,39℃以上者,每次服用30ml,4-5小时服用一次,服药后可再饮用少量热水或热姜水。
本发明感冒口服液全新组成,组成简单,纯中药成分,无毒副作用。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用动物试验后结果,其解热作用显著而且持久,抗病毒作用非常显著,尤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复方大青叶合剂的3.31倍,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等,也十分显著。从2003年起在申请人单位得到临床应用,治疗患者几千人,治愈率100%,疗效快,疗效好,部分对比情况列举如下一、诊断标准1、病例选择2、主症恶寒发热,腋窝体温测定38℃。
3、兼症头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咽喉肿痛等。
4、体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咽喉潮红充血,咳嗽,吐白痰。
5、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用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阳性者。
6、年龄在15-55岁之间,发热24小时内就诊,未应用过抗病毒的中西药。
二、治疗方法1、治疗组应用本发明感冒口服液,体温在39℃以下者,每次服用10-20ml,39℃以上者,每次服用30ml,4-5小时服用一次,服药后可再饮用少量热水或热姜水,体温下降后,将药改服为10ml,体温正常后,再巩固服1-2次。
2、对照组应用复方大青叶合剂、双黄连口服液,每次20ml,每4-5小时服用一次。
3、观察方法
(1)体温观察用药后体温开始下降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后24小时内,每2小时测体温1次,并予以记录。
(2)病毒阴转数用药48小时后取鼻咽分泌物作病毒检测(双盲法),观察两组病毒阴转数。
(3)症状、体征于用药前和用药后3小时各记录1次症状、体征。
4、疗效判断标准(1)退热疗效判定速退热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中退热24-48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不再回升;慢退热体温虽降但48小时内尚未复常。
(2)症状、体征疗效判定每一症状、体温按治疗前作3分计;治疗后若减轻1/3,计2分;若减轻2/3计1分;全愈为0分。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总分的比值在0-0.33间为速效,0.34-0.66为中效,0.67-1为慢效。
5、治疗结果(1)用药后体温开始下降时间本发明感冒口服液组最早2小时,最迟6小时,平均3、41小时。对照组最早6小时,最迟18小时,平均9、46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2)用药后体温正常不再复升所需时间治疗组最短3小时7例,4-6小时12例,7-12小时14例,13-24小时12例,24小时以上2例,平均12小时。对照组7-12小时4例,13-24小时8例,24-36小时12例,36小时以上13例,平均31、6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3)退热疗效治疗组39例,速退35例,速退热率为89.7%;对照组37例,速退热12例,速退率为32.4%,两组差异显著。
(4)症状、体征疗效用药后第3日,两组症状、体征消失和改善情况显示治疗组39例中,速效31例,中效5例,慢效3例;对照组37例中,速效15例,中效10例,慢效12例。两组速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
(5)病毒阴转率两组于用药后第2、3日分别复检病毒阴转率和病毒感染细胞数。其中,治疗组复检8例,病毒阴转率为83.9%;对照组复检7例,病毒阴转率为59.4%,用药后第3日,治疗组病毒感染细胞数(个感染细胞/片)由治疗前4.52下降为0.43;对照组出治疗前4.01下降为0.89,两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
几例典型病例列举如下病例1杨某,女,22岁,淄博市申请人单位职工。发热恶寒3日,体温39℃,输液及服西药则汗出而热不解,全身酸痛,无力,咽喉痛,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流感病毒为(+)。改服本发明感冒口服液20ml,用热水送服,第二天早晨热退,全身症状消失。
病例2王某,女,42岁,赵某,男,16岁,申请人单位职工一家人,寒热往来7余日,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声音沙哑,西医治疗数日未果,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流感病毒为(+)。改服本发明感冒口服液20ml,两日后症状消失。
病例3刘某,一家三口人,感冒,体温均在37.6℃左右,全身酸痛,鼻塞,咽喉肿痛,一天余,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流感病毒为(+),嘱咐每人服本发明感冒口服液20ml,用热姜汤送服,两日康复痊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羌活100g、防风100g、葛根250g、苍术50g、板蓝根200g、黄芩130g、绵马贯众60g、甘草60g。苯甲酸钠防腐剂3g,蔗糖适量,配制成1000ml本发明口服液。
制备方法将原料称量配齐,按煎煮法分别煎煮三次。煎煮的同时提取蒸馏液备用,将三次煎液合并,经沉淀、过滤和浓缩成稠膏状,取出放凉,再按水提醇沉法加入乙醇沉淀,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加防腐剂,取出后经冷藏、过滤,再加入糖浆至1000ml,最后经灌装、灭菌、贴签和包装后续处理得产品。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1000ml感冒口服液羌活90克、防风105克、葛根240克、苍术70克、板蓝根180克、黄芩160克、绵马贯众50克、甘草80克。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1000ml感冒口服液羌活110克、防风100克、葛根270克、苍术55克、板蓝根220克、黄芩130克、绵马贯众70克、甘草60克。
实施例4、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1000ml感冒口服液羌活112克、防风90克、葛根230克、苍术75克、板蓝根230克、黄芩150克、绵马贯众45克、甘草80克。
实施例5、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1000ml感冒口服液羌活120克、防风85克、葛根290克、苍术45克、板蓝根110克、黄芩180克、绵马贯众65克、甘草60克。
实施例6、本发明所述的感冒口服液,按照口服液的常规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1000ml感冒口服液羌活105克、防风110克、葛根250克、苍术60克、板蓝根210克、黄芩155克、绵马贯众50克、甘草60克。
权利要求
1.一种感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羌活80~120份、防风80~120份、葛根200~300份、苍术40~90份、板蓝根150~250份、黄芩100~200份、绵马贯众30~90份、甘草50~9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冒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羌活100份、防风100份、葛根250份、苍术50份、板蓝根200份、黄芩130份、绵马贯众60份、甘草6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病症的感冒口服液,由下列重量组成的有效原料制成羌活80~120份、防风80~120份、葛根200~300份、苍术40~90份、板蓝根150~250份、黄芩100~200份、绵马贯众30~90份、甘草50~90份。本发明感冒口服液全新组成,组成简单,纯中药成分,无毒副作用。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用动物试验后结果,其解热作用显著而且持久,抗病毒作用非常显著,尤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复方大青叶合剂的3.31倍,抗炎作用、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等,也十分显著。从2003年起在申请人单位得到临床应用,治疗患者几千人,治愈率100%,疗效快,疗效好。
文档编号A61P31/00GK1872162SQ20061004354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0日
发明者马进强, 刘灿坤, 张永发, 隋在云 申请人:马进强, 刘灿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