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鼻腔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53335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鼻腔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鼻-鼻窦炎及减轻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中药鼻腔冲洗液,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属中药复配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及变应性鼻炎发病率的增高,鼻-鼻窦炎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据文献报道,现在慢性鼻-鼻窦炎在整个人群中的发病率最低在2%左右,甚至有人统计有16%的人有慢性鼻-鼻窦炎。近年来,鼻腔冲洗做为一种鼻-鼻窦炎的保守治疗措施为大家所认可。同时随着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鼻-鼻窦炎的治疗获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鼻窦内窥镜术中手术器具的损伤、油纱条的压迫,以及原有的鼻腔、鼻窦病变,均可使术后的鼻腔粘膜充血、肿胀、糜烂,并有伪膜形成,窦口、鼻道等处有血性和粘液样分泌物,血块、血痂积聚。术后如何促进术腔分泌物排出,减少术腔内结痂,防止术腔粘连,改善鼻腔通气引流,促进黏膜早日恢复等,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鼻腔冲洗即是减轻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措施。
现在关于鼻腔冲洗液国内外至今没有一个意见一致的方案。长久以来大多一直应用生理盐水加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做为冲洗液,其疗效差,且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国内虽然有一些人应用中药鼻腔冲洗液,但大多是将中成药加入生理盐水中制成,其针对性差,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中药鼻腔冲洗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冲洗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鼻腔冲洗液,是由以下中药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鹅不食草15-20、黄芩15-20、丹参10-18、五倍子10-15、白芷8-10、薄荷8-10、金银花8-10、桔梗8-10、石菖蒲8-10。
本发明的中药鼻腔冲洗液,其优选重量配比为鹅不食草20、黄芩15、丹参15、五倍子12、白芷10、薄荷10、金银花10、桔梗8、石菖蒲8。
本发明的中药鼻腔冲洗液,还可以制成喷雾剂或滴鼻剂。
上述中药鼻腔冲洗液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取鹅不食草、白芷、薄荷、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上述药渣和余药加水浸渍45min,煎煮、提取2次,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加乙醇,使醇含量达65%~75%,冷藏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将上述药液和蒸馏液合并,加入蒸馏水调节药液重量至原药的5倍重量,调节PH值至5-6,灌装灭菌,分装成500ml备用。
我们根据中医学的基本原理,认为鼻-鼻窦炎及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内局部均有毒邪内侵,气血瘀滞,湿浊内生,根据这一机理及临床实践研制了中药鼻腔冲洗液。我们将其命名为“鹅黄鼻腔冲洗液”,其组方由鹅不食草、黄芩、金银花、丹参、白芷、薄荷、五倍子、石菖蒲、桔梗组成,其中鹅不食草味辛,性温,有通窍散寒、祛风利湿、散瘀消肿之功效,为君药;金银花、黄芩,清热,解毒,除湿,丹参,活血祛瘀,共为臣药;白芷祛风、燥湿、消肿,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五倍子固涩止血,石菖蒲除湿开窍共为佐药;桔梗宣肺,祛痰,排脓为佐使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鹅不食草、黄芩、金银花、薄荷、白芷、桔梗等具有较强的抑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丹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五倍子的酸树脂对粘膜、皮肤等组织溃疡有显著收敛作用,并能加速血液的凝固呈止血作用。
适应症包括鼻窦内窥镜手术及其他鼻腔手术的术后治疗;急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保守治疗。
使用方法患者坐位,头稍前倾,前放置一容器,将上述冲洗液50ml抽入专用的冲洗器或针管中,将其前端放入鼻前庭中,用力压迫冲洗器或针管,将冲洗液喷入鼻腔中,流出的冲洗液滴入容器中,而进入口腔的冲洗液也吐入容器中。每日冲洗3~6次。如果感觉鼻腔内分泌物多,可适当增加冲洗次数。
鹅黄鼻腔冲洗液(实施例1)的临床疗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耳鼻喉科常规在鼻窦内窥镜术后应用此鼻腔冲洗液,同时和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液相比较,结果发现此冲洗液在鼻内窥镜手术后的术腔清洁、控制感染、缩小病灶、缓解水肿、尽快控制手术创面的炎性渗出及痂皮形成、减轻变态反应、防止肉芽组织增生与囊泡形成、防止粘连、加速上皮化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其具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选取我院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7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中药冲洗液组)和对照组(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冲洗液组),两组患者在疾病分型及年龄性别等方面大致无显著性差异。上述两组患者在术后2天取出填塞纱条后分别给予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患者情况。同时取部分上颌窦口周围粘膜组织送病理及电镜观察,并每组选取30名患者应用糖精试验观测患者的粘膜清除率。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标准进行疗效分析和判断预后。主要包括1、患者主观评价如鼻塞、脓涕、头痛等。2、术者客观评价内窥镜检查鼻窦粘膜有无充血、水肿、鼻肉样变性、息肉、囊肿。3、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鼻腔和鼻窦CT扫描检查。
2.结果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在3个月后中药冲洗液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细,P<0.01,如下表
电镜观察术前上颌窦口粘膜检查可见纤毛大片脱落,残留纤毛较少,排列紊乱。术后应用中药鼻腔冲洗液4周后观察见鼻粘膜纤毛数量明显增多、成束,排列整齐,初步呈现方向性。术后3个月纤毛排列整齐、均匀、长短相近、方向一致,已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粘膜纤毛清除率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随机选取30例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的纤毛传输速率,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6.07±2.62mm/min,而对照组为5.06±1.22mm/min。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鼻腔冲洗液对鼻内窥镜手术的术后恢复有更好的作用。采用这一鼻腔冲洗液能够有效的控制感染,促进引流,缩短临床疗程,提高了一期治愈率和预防局部炎症的发生。本冲洗液具有疏风清热,祛湿消肿,解毒排脓之功,其疗效显著、安全无毒、价格低廉,是治疗鼻-鼻窦炎及减轻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理想新药。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提取效果好,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鹅不食草200g、黄芩150g、丹参150g、五倍子120g、白芷100g、薄荷100g、金银花100g、桔梗80g、石菖蒲80g。
制备方法取鹅不食草、白芷、薄荷、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上述药渣和余药加水浸渍45min,煎煮、提取2次,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加乙醇,使醇含量达65%~75%,冷藏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将上述药液和蒸馏液合并,加入蒸馏水调节药液重量至原药的5倍重量,调节PH值至5-6,灌装灭菌,分装成500ml备用。
使用方法患者坐位,头稍前倾,前放置一容器,将上述冲洗液50ml抽入专用的冲洗器中,将冲洗器的鼻塞放入鼻前庭中,用力挤压冲洗器,将冲洗液喷入鼻腔中,流出的冲洗液滴入容器中,而进入口腔的冲洗液也吐入容器中。每日冲洗3~6次。
实施例2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鹅不食草180g、黄芩180g、丹参150g、五倍子120g、白芷80g、薄荷100g、金银花80g、桔梗100g、石菖蒲100g。
制备方法取鹅不食草、白芷、薄荷、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上述药渣和余药加水浸渍30min,煎煮、提取2次,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和蒸馏液,加乙醇,使醇含量达65%~75%,冷藏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加入蒸馏水调节药液重量至原药的五倍重量,调节PH值至5-6,灌装灭菌,分装成500ml备用。
使用方法患者坐位,头稍前倾,前放置一容器,将上述冲洗液50ml抽入针管中,去掉针尖,将其前端放入鼻前庭中,用力压迫针管,将冲洗液喷入鼻腔中,流出的冲洗液滴入容器中,而进入口腔的冲洗液也吐入容器中。每日冲洗3~6次。
实施例3称取以下重量的原料鹅不食草150g、黄芩200g、丹参100g、五倍子150g、白芷80g、薄荷80g、金银花80g、桔梗100g、石菖蒲100g。
制备方法取鹅不食草、白芷、薄荷、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上述药渣和余药加水浸渍30min,煎煮、提取2次,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和蒸馏液,加乙醇,使醇含量达65%~75%,冷藏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加入蒸馏水调节药液重量至原药的3倍重量,调节PH值至5-6,灌装灭菌,将其装入特制的鼻腔喷雾器中。
使用方法用上述鼻腔喷雾器将药液喷入鼻腔中,每天喷3次,每次2-3喷。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鼻腔冲洗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中药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鹅不食草15-20、黄芩15-20、丹参10-18、五倍子10-15、白芷8-10、薄荷8-10、金银花8-10、桔梗8-10、石菖蒲8-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鼻腔冲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配比为鹅不食草20、黄芩15、丹参15、五倍子12、白芷10、薄荷10、金银花10、桔梗8、石菖蒲8。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鼻腔冲洗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取鹅不食草、白芷、薄荷、金银花用水蒸汽蒸馏,收集蒸馏液;上述药渣和余药加水浸渍45min,煎煮、提取2次,得提取液;合并两次提取液,加乙醇,使醇含量达65%~75%,冷藏24h,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将上述药液和蒸馏液合并,加入蒸馏水调节药液重量至原药的5倍重量,调节PH值至5-6,灌装灭菌,分装成500ml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鼻-鼻窦炎及减轻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中药鼻腔冲洗液,以及它的制备方法,属中药复配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冲洗液是由以下中药原料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鹅不食草15-20、黄芩15-20、丹参10-18、五倍子10-15、白芷8-10、薄荷8-10、金银花8-10、桔梗8-10、石菖蒲8-10。选用纯天然中草药,按照传统中医理论组方,结合现代生产工艺制成冲洗液,具有疏风清热,祛湿消肿,解毒排脓之功,其疗效显著、安全无毒,是治疗鼻-鼻窦炎及减轻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理想新药。
文档编号A61P11/02GK1970019SQ20061007055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4日
发明者刘粉叶, 于淑东, 张继东, 韩飞, 王启荣 申请人:刘粉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