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64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咳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说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治疗咳嗽的止咳灵。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辩证咳嗽均为肺部疾患,肺气虚弱,卫气不固,肺里疏松,容易出汗,易得感冒,肺主气,同呼吸,主宣发与肃降,不能宣发而壅滞,胸渴闭塞,咳吐痰延,若肺气不能肃降而上逆,也会主现咳嗽、喘息,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咳嗽,咳为主要症状之一,痰稀白色,咳剧烈,反射性震起头疼,寒热脉浮,即是风寒犯肺所致。西医理论,咳嗽是呼吸道黏膜受到物理的、化学的细菌性的炎症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防御性的反射性咳嗽,又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气管炎症时,管壁炎性变化,充血、水肿、增厚,白血球、红血球、淋巴细胞及细胞吞噬细胞浸润,管腔变窄,气管粘汇腺分泌增多,又加上炎性刺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导致通气障碍,形成喘憋,开始是刺激性干咳,进而咳痰,白色泡沫样痰,炎症进一步进展,黄色脓性痰,继而憋喘加重,如果不及时用药控制则会产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四大合并症,即,一、上行付鼻窦炎;二、向两侧中耳炎;三、后边咽后鼻脓肿;四、向下及支气管炎和肺炎。现在的治疗方法多以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消炎止咳,解痉、平喘,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咳效果好,标本兼治,疗程短,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对身体无损伤的止咳灵。
本发明药物是发明人基于祖国医学对咳嗽发病机理的认识,而以祖传秘方及传统的中药为基础,与自己的多年实践相结合经多年的临床试验,反复验证得出的。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甘草1--15重量份、麻黄1--15重量份、桔梗2--15重量份、百部5--20重量份、川贝2--15重量份、黄芩3-15重量份。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咳嗽。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优选重量份为甘草1.5--9重量份、麻黄2--9重量份、桔梗3--10重量份、百部5--15重量份、川贝3--10重量份、黄芩5-10重量份。
最佳重量份为甘草5重量份、麻黄5重量份、桔梗6重量份、百部8重量份、川贝6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
为了达到更好疗效,本发明药物组分的原料药中还加入下述组分的原料药地龙2--12重量份、灵芝5--15重量份。
优选为甘草1.5--9重量份、麻黄2--9重量份、桔梗3--10重量份、百部5--15重量份、地龙4.5--9重量份、川贝3--10重量份、灵芝6--12重量份、黄芩5-10重量份。
最佳为甘草5重量份、麻黄5重量份、桔梗6重量份、百部8重量份、地龙5重量份、川贝6重量份、灵芝8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麻黄、甘草、百部分别制成浸膏粉,地龙蒸30分钟干后研末待用,川贝、桔梗、灵芝清洗干净后分别研粉待用,按药物重量份称取麻黄粉浸膏粉、甘草浸膏粉,百部浸膏粉、地龙粉、川贝粉、桔梗粉、灵芝粉,各药粉混合后即可服用,药物视咳嗽轻重给药,无须按疗程用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产生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治疗咳嗽。本药的特征是以祖传秘方为基础,早在咸丰年间即200年前祖父的祖父即行医,前几辈人在行医的过程中,总结了丰富的临床实践,针对性的配出了止咳平喘良药,在祖辈行医过程中深得方圆百里广大群众的好评。本人以40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使止咳效益更加显效。所配的止咳药是市场上销售的止咳药无可比拟的。
本发明药物包括甘草、麻黄、桔梗、百部、地龙、川贝、灵芝、黄芩,各味药的药理药效如下甘草,平归心肺脾胃经,润肺止咳、祛痰,略具平喘作用,可随症配伍,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咳嗽,新久咳嗽,有痰无痰均益,据现代《中药学》病因病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寒湿三邪是痹症主要原因,但小儿以热症居多,痹症也不例外,因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风寒易于化热,故临床上多表现为“风湿热痹”,主要表现为风湿毒热。
麻黄味辛微苦入肺经,宣肺气开腠理,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止咳干喘,可解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障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常,故改善干喘。《中药学》(现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著,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麻黄硷,并含有少量的伪麻黄硷、挥发油等化合物,其药理作用,麻黄硷能使处于高温环境中的人体的汗腺分泌增多并排出,故有退烧解表之功,有化痰作用,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故而平喘,能增强心力收缩力和利尿之功效,故而减轻了肺炎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有抗肺炎心衰的作用,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甲醇提取物有抗炎作用,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之作用。
桔梗,味苦辛平,归肺经,开宣肺气,祛痰利咽,无论寒热皆可。《中药学》现代研究,其化学成分含多种皂苷,主要为桔梗皂苷元,远志酸及少量桔梗酸等,均利咽开音,对口腔咽部、胃黏膜直接刺激,反射的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汇稀释,易于排出,有镇咳作用。同时也具有抗炎和免疫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白血球的杀菌能力,提高溶酶体的活性,松弛平滑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百部,味甘苦辛,入肺经,润肺化痰止咳,甘润苦降,微温不燥,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痨咳嗽、无论外伤、内伤、燥咳、久咳均可用之。《中药学》现代研究,其化学成分主要含百部硷、对叶百部硷及含糖脂类蛋白质等,药理作用,能降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止咳之效,对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松弛作用,其强度与安茶硷相似,体外试验对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球菌、链球菌、白喉、痢疾、绿脓、伤寒等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流行性感冒及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地龙,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本品性走窜,善于通经络,通络止痛,性寒降泄,清肺平喘,治郁热壅肺,肺炎肃降之喘息不止,吼中有哮鸣常用,复方用药均可奏效。《中药学》现代研究,其化学成分含多种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含量最高,还含有铁、锌、镁、铜等各种微量元素,其药理作用有良好的解热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菌利尿等作用。
川贝,味甘苦、微寒,归肺心经,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虚痨咳嗽,肺热燥咳,内伤久咳,痰热之症均有效。《古籍摘要》《本草汇言》贝母有开郁下气,化痰之效也,润肺消痰、止咳啶喘,虚痨火结之征,贝母专司益剂。《中药学》现代研究,化学成分为多种微生物硷,贝母总生物碱,均有镇咳祛痰的作用,尚有抗肿瘤,利尿抗菌之功效。
灵芝,味甘平,归肺肝肾经,止咳平喘,补气安神,能补心血,益心气,安心神,补气养血治虚痨症,性平偏温,入肺经,补益肺气,温肺化痰,可治痰饮症,形寒咳嗽,痰多气喘者,尤对痰温型或虚寒型疗效甚佳。
黄芩,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味苦寒,归肺、胆、脾、胃经。清热肺火及上焦实热,用于肺热壅遏所致的咳嗽,痰稠痰多,中上焦热盛所致的高热烦温,面赤唇红等。《中药学》现代研究,其主要成分为黄芩苷元,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其煎剂在体外有广谱抗菌作用,对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及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另外还有解热降压、利尿利胆等作用,与麻黄硷有协同作用。
因地龙多入肺经、脾胃经、咳喘病因,主要肺感邪气,痰壅气道所致,风寒外感腠理壅遏不通,肺气郁闷,宣降失衡,其气止逆,呼吸促迫,喉中痰鸣,遂成咳喘,所以本品多入肺经,调已肺气,气管,而达止咳平喘,因地龙其性走窜,起疏通经络的作用,而达平喘。以上药物有的归脾胃经,皆有健脾强胃之功效,而西医理论讲,在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各个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健脾强胃,饮食得以调整,能增加机体内在的抵抗力,从而起主导作用。本药特征是以中医为基础,对症治疗,标本兼治,在用消炎药的同时,兼用此药,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本发明药物除对肺经外,还能调节整个机体状态。从精神上和体虚症上加以调节,使整个机体从饮食、睡眠、精神上都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内在抵抗力,使机体的内因起主导作用,增强抗病能力,加速疾病的痊愈。
本发明的临床观察一般资料咳嗽是外感风寒引起的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也就是说受风寒后引起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咽喉以上部位鼻、口、咽部)和下呼吸到感染(咽喉以下,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肺)的主要症状之一,伴随而来的可有可无的发烧、头晕、喘憋等,即人所周知的感冒。明确讲有咽炎(炎部周围红肿)引起的咳嗽,及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因风寒侵袭所引起,所以发病多在寒冷季节,以深秋、冬季、初春为主,男女性别无差异,以老年人和小孩所占比例较大。
收治患者共9500例,年龄从婴幼儿到老年均有。
诊断标准因咳嗽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所以就诊人员具有咳嗽症状即可诊断,但鉴别诊断是由咽炎引起的咳嗽,还是由气管炎即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治疗方法一般每日一剂,分二次口服,重症咳嗽在服用消炎药的同时服用3-10天本发明药物;中度咳嗽用本发明药物3-5天;轻度咳嗽用本发明药物1-2天。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咳嗽完全消失。
有效咳嗽基本消失。
无效咳嗽未见好转。
治疗结果(1)气管下呼吸道引起的咳嗽治疗结果如下表

(2)咽炎引起的咳嗽治疗结果如下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止咳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甘草5重量份、麻黄5重量份、桔梗6重量份、百部8重量份、地龙5重量份、川贝6重量份、灵芝8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麻黄、甘草、百部分别制成浸膏粉,地龙蒸30分钟干后研末待用,川贝、桔梗、灵芝清洗干净后分别研粉待用,按药物重量份称取麻黄粉浸膏粉、甘草浸膏粉,百部浸膏粉、地龙粉、川贝粉、桔梗粉、灵芝粉,各药粉混合后服用,药物视咳嗽轻重给药,无须按疗程用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止咳灵,其特征在于该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甘草1--15重量份、麻黄1--15重量份、桔梗2--15重量份、百部5--20重量份、川贝2--15重量份、黄芩3-15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甘草1.5--9重量份、麻黄2--9重量份、桔梗3--10重量份、百部5--15重量份、川贝3--10重量份、黄芩5-1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甘草5重量份、麻黄5重量份、桔梗6重量份、百部8重量份、川贝6重量份、黄芩7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止咳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麻黄、甘草、百部分别制成浸膏粉,川贝、桔梗清洗干净后分别研粉待用,按药物重量份称取麻黄粉浸膏粉、甘草浸膏粉,百部浸膏粉、川贝粉、桔梗粉,各药粉混合后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咳灵,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组分的原料药中还加入下述组分的原料药地龙2--12重量份、灵芝5--1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地龙4.5--9重量份、灵芝6--12重量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止咳灵,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地龙5重量份、灵芝8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止咳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麻黄、甘草、百部分别制成浸膏粉,地龙蒸30分钟干后研末待用,川贝、桔梗、灵芝清洗干净后分别研粉待用,按药物重量份称取麻黄粉浸膏粉、甘草浸膏粉,百部浸膏粉、地龙粉、川贝粉、桔梗粉、灵芝粉,各药粉混合后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咳灵,该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甘草1—15重量份、麻黄1—15重量份、桔梗2—15重量份、百部5—20重量份、川贝2—15重量份、黄芩3—15重量份。以上药物有的归脾胃经,皆有健脾强胃之功效,饮食得以调整,能增加机体内在的抵抗力,从而起主导作用。本药特征是以中医为基础,对症治疗,标本兼治,在用消炎药的同时,兼用此药,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本发明药物除对肺经外,还能调节整个机体状态。从精神上和体虚症上加以调节,使整个机体从饮食、睡眠、精神上都能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机体的内在抵抗力,使机体的内因起主导作用,增强抗病能力,加速疾病的痊愈。
文档编号A61P11/00GK1895604SQ20061009339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0日
发明者史桂芳, 曹丽萍 申请人:史桂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