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8000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失眠症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失眠症是指较长时间睡眠不好,或不易入眠,或睡而易醒,醒后难以再睡。引起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精神紧张,思虑伤神,耗损心脾;或饮食不节,烟酒过度,气机失畅。目前,国内外治疗失眠症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中医治疗法。但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经检索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的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治疗失眠症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一种方便、简单、费用低且治愈率较高的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硫黄、远志、石菖蒲各18-20克,三七、丹参各10-12克,红花5-7克,白酒适量。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比量硫黄、远志、石菖蒲、三七、丹参、红花等中草药除去杂质,经干燥(以含水量低于8%为度)后粉碎成细度为40-60目的细药粉装瓶密封备用。
本发明贴脐药物里硫黄具有壮阳作用;远志具有安神益智作用;石菖蒲具有理气、开窍、活血、散风作用;三七具有祛瘀、消肿作用;丹参具有祛瘀生新、活血调经、清心除烦作用;红花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白酒具有通血脉、行药势作用。上述原料经有机组合和辩证配伍,通过敷于脐部,使药物气味经脐部渗透经络血脉运行全身,发挥调和气血、镇惊安神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失眠症的目的。
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治疗失眠症有如下特点治疗方便、费用低、见效快、无刺激、无副作用。
使用方法1、每晚换药一次。
2、用法取调匀药物4-5克,加入适量白酒调成膏状,涂满脐孔,胶布固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的原料配方硫黄、远志、石菖蒲各18克,三七、丹参各10克,红花5克,白酒适量。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比量硫黄、远志、石菖蒲、三七、丹参、红花等中草药除去杂质,经干燥(以含水量低于8%为度)后粉碎成细度为40-60目的细药粉装瓶密封备用。
实施例2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的原料配方硫黄、远志、石菖蒲各20克,三七、丹参各12克,红花7克,白酒适量。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配比量硫黄、远志、石菖蒲、三七、丹参、红花等中草药除去杂质,经干燥(以含水量低于8%为度)后粉碎成细度为40-60目的细药粉装瓶密封备用。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治疗失眠症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失眠症症状是否消失。用药7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失眠症症状全部消失;好转——失眠症症状部分消失;无效——用药1个疗程后,失眠症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该药物治疗失眠症患者28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22例,好转6例,治愈率为79%,有效率为100%。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硫黄、远志、石菖蒲各18-20克,三七、丹参各10-12克,红花5-7克,白酒适量。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失眠症的贴脐药物及制备方法,涉及治疗失眠症的中草药配方,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硫黄、远志、石菖蒲各18-20克,三七、丹参各10-12克,红花5-7克,白酒适量。本发明的特点是治疗方便、费用低、见效快、无刺激、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9/70GK1911336SQ20061011531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0日
发明者黄志良, 陈德顺, 叶志军 申请人:黄志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