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36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翻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为长期卧床、昏迷、偏瘫、气管切开、褥疮、骨折等病人翻身时难度很大,患者的背部多由棉被、枕头或其它物品垫撑,但由于这些物品承重力低,几分钟后病人的卧位角度就改变,达不到预防治疗疾病的要求,病人不舒适,且给护理管理带来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方案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病人躺卧的角度和翻身。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它包括同侧铰接在一起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调节两个面板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
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可以采用气压缸式的,但这种结构较复杂,成本高,本实用新型具体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它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下面板或上面板另两侧对边铰接,两个连杆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对应侧边铰接。通过调节连杆与上面板或下面板的铰接的位置,调节两个面板之间的夹角并定位。这种结构简单,易操作,加工制造成本低。
上述的固定装置可以采用螺孔和螺栓配合,也可采用连杆的对应端设置的通孔、上面板或下面板侧边上的销孔,和能够与销孔及通孔配合的销轴。
侧边上的销孔至少有2个,通过连杆的旋转,使连杆的可调端与不同的销孔固连实现上、下面板之间的角度调节。
下面板上设置有固定脚。通过固定脚可将本实用新型稳固在床边上。
上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这样能够使患者感到舒适,软垫可套装或通过丝绳系在上面板上,这样可以拆卸更换清洗和消毒。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下面板,3.上面板,4.软垫,5.连杆,6.销轴,7.销孔,8.支腿,9.侧边,10.侧边,11.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它包括同侧铰接在一起的上面板3和下面板2,两面板是通过转轴11和其它配件铰接的,上面板3和下面板2之间设置有调节两个面板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可以采用气压缸式的,但这种结构较复杂,成本高,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下述结构,它包括两个连杆5,两个连杆5的一端分别与下面板2或上面板3另两对侧边9铰接,两个连杆5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上面板3或下面板2的对应侧边10铰接。通过调节连杆5与上面板3或下面板2的铰接的位置,调节两个面板之间的夹角并定位。上述的固定装置可以采用螺孔和螺栓配合,也可采用连杆5的对应端设置的通孔、上面板3或下面板2侧边9、10上的销孔7,和能够与销孔7及通孔配合的销轴6。至少一个面板侧边9或10上的销孔7不少于2个,通过连杆5的旋转,使连杆5的可调端与不同的销孔固连,实现上、下面板之间的角度调节。下面板2上设置有固定脚8。通过固定脚8可将本实用新型稳固在床边上。上面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4,软垫4套装或通过丝绳系在上面板3上,这样可以拆卸更换清洗和消毒。除以上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他皆可通过现有技术领域内公知技术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其特征是它包括同侧铰接在一起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调节两个面板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两个连杆,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下面板或上面板另两侧对边铰接,两个连杆的另一端能够通过固定装置分别与上面板或下面板的对应侧边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连杆的对应端设置的通孔、上面板或下面板侧边上的销孔,和能够与销孔及通孔配合的销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其特征是侧边上的销孔至少有2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下面板上设置有固定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上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软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它包括同侧铰接在一起的上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设置有调节两个面板之间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的医用多角度翻身卧位支架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方案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整病人躺卧的角度和翻身。
文档编号A61G7/05GK2877656SQ20062008133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
发明者杨春玲, 张宪英, 赵凤君, 江秋玲, 张春燕, 吴敏, 马英花, 孟风英, 冯晶军 申请人:杨春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