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前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905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舌前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配于口腔内上下前牙列之间的用于保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上气道通畅的舌前移器。
背景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一种状态依赖综合症,由于其易患因素如肥胖和上气道解剖结构的狭窄会产生状态依赖的肌张力降低,结果导致上气道反复塌陷,其疾病谱描述为开始是单纯打鼾(咽部振动),进而出现气流受限(低通气),最后出现完全呼吸停止(呼吸暂停)。其主要症状是打鼾,张口呼吸及能观察到的呼吸暂停及过度的日间嗜睡。即刻的生理结果是发生低氧血症、反复发出的交感冲动、心脏负担加重、反复出现大脑微觉醒;需要微觉醒来恢复气道开放,结果导致严重的睡眠片段及睡眠的剥夺。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及酸血症,出现肺动脉的痉挛及高压,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进而逐渐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不全或障碍,会加速老化的进程,具有相当大的潜在危险,是其它许多疾病的共同的病理基础。该病男性多发,且病情较重,以呼吸暂停为主;女性患者特别是肥胖或绝经后易患该病,但较男性为轻,更易出现醒后头痛、焦虑、抑郁等症状。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的治疗原则是;病因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并发症。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本身讲至今仍是最可靠的被动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治疗方法。但是,绝大多数中度及中度以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均不接受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总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睡眠时肌肉张力的降低,结果导致上气道反复狭窄或塌陷。为了代偿或减轻咽部的狭窄及塌陷的程度,患者才出现磨牙以维持上下颌肌群的一定肌张力;张口呼吸以使下颌骨、舌骨、舌肌及下颌肌群前移;但是结果导致次晨起床时咽干口苦,甚至口臭等咽炎或口腔内炎症,影响牙齿、咽部及口腔内软组织及身体健康。5092346号美国专利公布的阻鼾器用于习惯于口腔呼吸的打鼾者使用。其阻鼾器上齿托架凹槽的底部与下齿托架凹槽的顶部之间的距离约为7毫米,患者使用后会出现脸部两侧肌肉酸痛,增加了新的不适。而我国公开的专利CN2354526号中明确提出正常人在脸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两齿间的距离为4毫米;因此,CN2354526上齿托架的底部的厚度为4毫米,这就导致该阻鼾器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时相当多的患者反映效果欠佳。
发明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配更为舒适、疗效更佳的舌前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舌前移器,包括一个半月型底座,底座的上部具有由前后凸边构成的半月形上齿托槽;在底座的下部具有弧型后挡板;其特征是底座的正中心具有一贯通前后缘的锚舌孔;在底座的下部具有弧型前挡板,在所述前后弧形挡板之间构成下前牙列的托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由于是基于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的认识而研发的,因而产生的积极的治疗效果是明显的,即它为患者的上下前牙列提供一个主动地咬合模具,使上下颌的肌肉在睡眠时下意识地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状态,这样上下颌与舌前移器形成一个稳固的支点;舌前移器的锚舌孔为舌尖提供一个舒适的锚定位置,将舌规范于锚舌孔与舌骨之间,这样就避免了睡眠时舌根的后坠,保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同时减轻了舌体对软腭及悬雍垂的挤压,使腭咽部气道也变得通畅,提高了通气量,减轻了鼾声,改善了睡眠质量;但是还需要结合患者睡眠时的侧卧位或半俯卧位,才能更好地起到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的作用。


结合下面的附图给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舌前移器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4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1—底座;2—前凸边;3—后凸边;4—弧形前挡板;5—弧形后挡板;6—锚舌孔;7—底座上的通孔;8—填料;9—中心标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舌前移器是一个由硬塑料制成、由含有锚舌孔6的底座1,由其上部由前凸边2和后凸边3之间构成的半月形上齿托槽;其下部具弧型前挡板4和弧型后挡板5,它们之间构成下前牙列的托架;上齿托槽凹槽宽为14-16毫米,其尾部凹槽宽为10~13毫米;下齿托架凹槽宽为13-15毫米,其尾部槽宽为9~12毫米;在上齿托槽与下齿托架凹槽内粘着一种加热后可塑型的无毒无味的特殊填料8,填料通过底座1上的四通孔7上下粘合为一体。所述通孔7的直径为2毫米。
底座1的上齿托槽底部与下齿托架顶部之间的厚度为4.1-6.9毫米,最佳厚度为4.5-5.5毫米。其中锚舌孔6在底座1外缘上的上下径为2.0-3.0毫米、左右径为15.0-16.0毫米;锚舌孔6在底座1内缘上的上下径为7.0-8.0毫米、左右径为20.0-22.0毫米;形成一个后大前小的扁喇叭型孔洞。前上弓型挡板2高为7毫米、厚为2毫米,其前外表面正中有一中心标线9。后上弓型挡板高为5毫米、厚为2毫米。前下弧型挡板4长为25毫米、高为3毫米、厚为2毫米,半月形上齿托槽前凸边表面的中心和弧型前挡板4外表面的中心各标有用于为患者适配时上下前牙列对准之用的中心标线9。后下弧型挡板5长为25毫米、高为6毫米、其基底厚为3毫米、顶厚2毫米。前、后凸边2、3与前、后弧型挡板4、5及扁喇叭型锚舌孔6的边缘均为圆滑的流线型。
临床观察结果证明,本实用新型起到了使患者睡眠时舌被规范于舌前移器与舌骨之间,减轻或根除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或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的咽部充血、水肿,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降低了这类患者的咽部狭窄或塌陷的程度,起到了治疗或减轻阻塞性呼吸暂停及打鼾、改善低氧血症的作用。它不仅治疗有效,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使用和携带相对舒适方便。开始使用时,因舌前移器是一个异物,其刺激会出现流涎;上下颌肌肉酸痛,一般在一周左右适应后,次日晨起时仅可能会出现上下磨牙的轻微不适,一般均能耐受;至今尚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长期使用还有固齿强身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为(1)、中度及中度以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
(2)、单纯打鼾(即上气道阻力综合症)患者。
(3)、肥胖或更年期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打鼾患者。
(4)、已行悬雍垂软腭咽成型术后复发的患者。
(5)、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可用其进行诊断性治疗。
(6)、睡眠时磨牙的成年患者。
权利要求1.一种舌前移器,包括一个半月型底座(1),底座的上部具有由前后凸边构成的半月形上齿托槽;在底座的下部具有弧型后挡板(5);其特征是底座的正中心具有一贯通前后缘的锚舌孔(6);在底座的下部具有弧型前挡板(4),在所述前后弧形挡板之间构成下前牙列的托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前移器,其特征是所述锚舌孔(6)为后大前小的扁喇叭口型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前移器,其特征是在所述半月形上齿托槽和下前牙列的下齿托架中装有填料(8),所述填料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通孔上下粘合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舌前移器,其特征是所述所述锚舌孔(6)的内口具有圆滑流线型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前移器,其特征是半月形上齿托槽前凸边表面的中心和弧型前挡板(4)外表面的中心各标有用于为患者适配时上下前牙列对准之用的中心标线(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前移器,其特征是底座(1)的上齿托槽底部与下齿托架顶部之间的厚度为4.1-6.9毫米,最佳厚度为4.5-5.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舌前移器,其特征是底座的上部半月形上齿托槽的前、后凸边和底座下部的弧型前、后挡板(4)、(5)的边缘为圆滑流线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治疗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及单纯打鼾的舌前移器,包括一个半月型底座1,底座的上部具有由前后凸边构成的半月形上齿托槽;在底座的下部具有弧型后挡板5;其特征是底座的正中心具有一贯通前后缘的锚舌孔6;在底座的下部具有弧型前挡板4,在所述前后弧形挡板之间构成下前牙列的托架。本实用新型为患者的上下前牙列提供一个主动地咬合模具,使上下颌的肌肉在睡眠时下意识地始终处于一种相对紧张状态,这样上下颌与舌前移器形成一个稳固的支点;锚舌孔为舌尖提供一个舒适的锚定位置,将舌规范于锚舌孔与舌骨之间,这样保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提高了通气量,减轻了鼾声,改善了睡眠质量;治疗安全,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M21/00GK2885183SQ20062011029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孟小明 申请人:孟小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