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12979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皮肤病的治疗多是使用西医的软膏等剂型来进行治疗,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副作用,有的还有治疗不彻底的问题,治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还存在易复发,反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无副作用、见效快、治愈率高的显著特点。主要用于治疗烧烫伤、各种疔疮、疥癣、瘰疬等各种毒疮脓肿类皮肤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9-32∶9-40∶5-15∶10-40∶3-25∶10-40∶9-40∶10-35∶5-10∶10-40∶10-40∶9-40∶6-25∶3-15∶9-40∶15-50∶6-30。
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32∶35∶15∶32∶25∶32∶32∶30∶10∶32∶32∶32∶25∶15∶32∶40∶25。
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9-32∶9-40∶10-40∶9-40∶10-40∶3-15∶9-40。
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还可与适量蓖麻油混合,调成糊状即可;所述的蓖麻油可用香油来代替。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的比例取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80-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所述的比例取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80-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如下本发明以纯中药为原料,配伍合理,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见效快、无痛苦、治愈率高的优点,其治愈率可达99%,对人身健康没有任何副作用,并且治愈后不复发,不反弹;尤其适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各种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湿疮、热疮、黄水疮、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疖疽痈肿、痈疽久败疮、敛疮生肌等各种毒疮脓肿类皮肤病;还可有效抑制恶性毒疮肿痛,并有显著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潜力,对治疗皮肤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中无贵重之品,所用中药来源充足,无奇缺,其制备工艺易于掌握,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疗效高,易于推广应用。
临床试验本发明药物疗效观察报告下面将通过临床病例观察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消肿拔毒散”的疗效及实用性和创造性,由发明人经二十多年来的临床治疗病例为例,对200例患有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等各种毒疮脓肿类皮肤病病人进行临床试验,在病人的病情,发病时间,及医师技术条件相等或近似的情况下,相对比,并进行临床观察,证明本发明药物疗效显著,有效率高,疗程短,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将各种皮肤病例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本发明中药——消肿拔毒散组;对照组拔毒散组,选用康安制药厂生产的拔毒散;各组分别选取100例。
二、病例各组性别、年龄见表1。疾病类型见表2。
三、用药剂量及方法1、试验组用药消肿拔毒散。
剂型散剂,50克/袋。
用法根据创面面积,每天2-3次,涂抹于患处。
疗程3-15天。
2、对照组用药拔毒散。
剂型散剂,50克/袋。
用法根据创面面积,每天2-3次,涂抹于患处。
疗程7-30天为一疗程。
四、疗效标准及判断1、疗效标准痊愈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等各种毒疮脓肿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等各种毒疮脓肿症状大部分消失。
无效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等各种毒疮脓肿症状改善不明显。
2、治疗结果判断有效率的统计,及显著性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疗效差异的比较表用x2测验的统计处理方法,详见表3、4、5。
经x2验查,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
五、结论有效疗程比较分析试验组治疗时间为3-15天,达到总有效标准的为99%。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7-30天,达到有效标准的占84%,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从本组临床统计看,本发明药物“消肿拔毒散”的总有效率,在观察时间内治疗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红斑性狼疮、蛇盘疮总有效率平均达99%;而对照组在观察时间内治疗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红斑性狼疮、蛇盘疮总有效率平均达84%。
统计分析处理两者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的治疗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优于对照组药物。
六、不良反应
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对100例病人进行全面观察,用药其间患者均没有发现过任何不良反应。
七、临床体会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因为皮肤类疾病的病症很多,本临床试验选择最常见的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红斑性狼疮、蛇盘疮,临床治疗是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诊断确诊属于上述病症进行试验。
根据有效率的统计,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并且对照组对烧烫伤症疗效很低。因此,试验组的治疗效果快,疗程短,优于对照组药物。
根据试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常见的湿疮、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红斑性狼疮、蛇盘疮等皮肤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并且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应用中医理论辩证施治,进行整体调理,患者无任何毒副反应,无皮肤过敏反应,对适应症疗效快,效果显著,其有效率达到99%。以上治愈后的患者经回访有的已二年多,没有发现有复发的病例。
八、下面将通过临床病例观察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消肿拔毒散”烧烫伤专用配方的疗效及实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针对治疗烧饭烫伤的病例100例进行临床试验,在病人的病情,发病时间,及医师技术条件相等或近似的情况下,相对比,并进行临床观察,证明本发明药物疗效显著,有效率高,疗程短,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选取烧烫伤病例100例,使用本发明治疗烧烫伤专用的配方中药进行用药试验。
2、病例在试验组的100例中性别、年龄见表63、用药剂量及方法用药消肿拔毒散,治烧烫伤专用配方。
剂型散剂,50克/袋。
用法根据创面面积,每天2-3次,涂抹于患处。
疗程3-15天。
4、治疗标准
痊愈烧烫伤等各种症状完全消失。
显效烧烫伤等各种症状大部分消失。
无效烧烫伤等各种症状改善不明显。
5、治疗结果判断详见表7。
经验查,烧烫伤组各种症状使用消肿拔毒散——烧烫伤专用配方的时间一般为3-15天即可达到理想效果,经试验证明烧烫伤组的总有效率达99%,其疗效显著高于目前市场上有售的同类产品。
6、结论从本组临床统计看,本发明药物“消肿拔毒散”——治疗烧烫伤专用配方的总有效率,在观察时间内治疗烧烫伤的总有效率平均达99%。治疗效果好,见效快,疗程短,优于同类产品的药物。
7、不良反应应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烧烫伤专用配方临床对100例病人进行全面观察,用药其间患者均没有发现过任何不良反应。
8、临床体会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治疗烧烫伤专用配方,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根据有效率的统计,治疗烧烫伤的总有效率99%,因此,烧烫伤组的治疗效果快,疗程短,优于同类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应用中医理论辩证施治,进行整体调理,患者无任何毒副反应,无皮肤过敏反应,对适应症疗效快,效果显著,其有效率达到99%。以上治愈后的患者经回访有的已二年多,恢复效果良好,没有发现有复发的病例。
九、主治主治适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各种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湿疮、热疮、黄水疮、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疖疽痈肿、痈疽久败疮、敛疮生肌等各种毒疮脓肿类皮肤病;还可有效抑制恶性毒疮肿痛。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9∶9∶5∶10∶3∶10∶9∶10∶5∶10∶10∶9∶6∶3∶9∶15∶6。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90g,黄芪90g,三七50g,黄柏100g,防风30g,白芷100g,生大黄90g,独活100g,甘草50g,黄芩100g,苦参100g,生地榆90g,姜黄60g,黄连30g,续断90g,丹参150g,徐长卿60g上述药粉,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8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每次用药前必须先进行消毒处理,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再将本发明散剂直接散在受伤面上即可。
当创面有淋巴水外溢时,则应先用干药面撒在表面,等结痂后在用适量的蓖麻油或香油与上述散剂混合,搅拌均匀调成糊状,均匀的敷在伤处,每日2-3次。
本方适用于治疗各种疔疮、疥癣、瘰疬、金疮出血、湿疮、热疮、黄水疮、蛇盘疮、红斑性狼疮、疖疽痈肿、痈疽久败疮、敛疮生肌等各种毒疮脓肿类皮肤病;还可有效抑制恶性毒疮肿痛的作用。
实施例2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25∶28∶10∶25∶15∶25∶25∶25∶8∶25∶25∶25∶15∶10∶25∶35∶20。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250g,黄芪280g,三七100g,黄柏250g,防风150g,白芷250g,生大黄250g,独活250g,甘草80g,黄芩250g,苦参250g,生地榆250g,姜黄150g,黄连100g,续断250g,丹参350g,徐长卿200g上述药粉,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12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32∶35∶15∶32∶25∶32∶32∶30∶10∶32∶32∶32∶25∶15∶32∶40∶25。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320g,黄芪350g,三七150g,黄柏320g,防风250g,白芷320g,生大黄320g,独活300g,甘草100g,黄芩320g,苦参320g,生地榆320g,姜黄250g,黄连150g,续断320g,丹参400g,徐长卿250g上述药粉,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4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32∶40∶15∶40∶25∶40∶40∶35∶10∶40∶40∶40∶25∶15∶40∶50∶30。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320g,黄芪400g,三七150g,黄柏400g,防风250g,白芷400g,生大黄400g,独活350g,甘草100g,黄芩400g,苦参400g,生地榆400g,姜黄250g,黄连150g,续断400g,丹参500g,徐长卿300g上述药粉,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1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其它同实施例1实施例5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专用治疗烧烫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9∶9∶10∶9∶10∶3∶9。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90g、黄芪90g、黄柏100g、生大黄90g、黄芩100g、黄连30g、生地榆90g,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每次用药前必须先进行消毒处理,可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消毒,然后再将本发明散剂直接散在受伤面上即可。
使用时,当伤口干了或结痂后用适量的蓖麻油或香油与上述散剂混合,搅拌均匀调成糊状,均匀的敷在伤处,每日2-3次。
本方适用于治疗各种烧烫伤。
实施例6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专用治疗烧烫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20∶30∶30∶30∶30∶10∶30。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20g、黄芪30g、黄柏30g、生大黄30g、黄芩30g、黄连10g、生地榆30g,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1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其它同实施例5。
实施例7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专用治疗烧烫配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32∶40∶40∶40∶40∶15∶40。
其制备方法是按上述比例取当归32g、黄芪40g、黄柏40g、生大黄40g、黄芩40g、黄连15g、生地榆40g,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其它同实施例5。
表1各试验组性别、年龄

表2疾病症状

表3有效率的统计

表4试验组各种症状使用消肿拔毒散时间及疗效明细表

表5对照组各种症状使用拔毒散时间及疗效明细表

表6烧烫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统计表

表7有效率的统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9-32∶9-40∶5-15∶10-40∶3-25∶10-40∶9-40∶10-35∶5-10∶10-40∶10-40∶9-40∶6-25∶3-15∶9-40∶15-50∶6-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32∶35∶15∶32∶25∶32∶32∶30∶10∶32∶32∶32∶25∶15∶32∶4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9-32∶9-40∶10-40∶9-40∶10-40∶3-15∶9-4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还可与适量蓖麻油混合,调成糊状即可;所述的蓖麻油可用香油来代替。
5.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比例取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80-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6.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比例取当归、黄芪、黄柏、生大黄、黄芩、黄连、生地榆,挑选干净,水洗后,烘干,再研磨至80-200目的粉末,混合搅拌均匀,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由下述组份按重量比配制而成当归∶黄芪∶三七∶黄柏∶防风∶白芷∶生大黄∶独活∶甘草∶黄芩∶苦参∶生地榆∶姜黄∶黄连∶续断∶丹参∶徐长卿=9-32∶9-40∶5-15∶10-40∶3-25∶10-40∶9-40∶10-35∶5-10∶10-40∶10-40∶9-40∶6-25∶3-15∶9-40∶15-50∶6-30。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见效快、无痛苦、治愈率高的优点,其治愈率可达99%,没有任何副作用,治愈后不复发,不反弹;适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各种疔疮、疥癣、瘰疬、痈疽久败疮、敛疮生肌等各种毒疮脓肿类皮肤病;还可有效抑制恶性毒疮肿痛,并有显著的疗效。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1062361SQ20071001149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9日
发明者赵素兰 申请人:赵素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