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8933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中草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外伤出血(刀、枪、创伤)及烧烫伤、冻伤、痔疮、褥疮、体表热疖、颜面火疔、毛囊炎、皲裂、麦粒肿、脚气(含化脓感染)、鼻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炎等,急慢性咽炎、牙周炎、口腔溃疡、胃炎、声带嘶祉、声带息肉、感冒后咳嗽等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种类繁多,有中草药物如云南白药、马应龙痔疮膏、金嗓子喉宝、皮炎平等,还有抗菌素类西药,存在的不足是1、功能单一,有的只对一至二种病症有效;2、市面上的药物未见提脓生肌的功能,导致并发他症,延长病程,给病人带来痛苦;3、由于大量的抗菌素类西药的使用,使人体增加了抗药性,且有毒付作用,为患者日后治疗他病增加难度。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范围广、一药多用、节约经费、疗效可靠、使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药物。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药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大黄30-100份黄苳15-70份白蔹15-60份白及15-60份虎杖10-50份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大黄35-80份黄芩15-60份白蔹15-60份白及15-60份虎杖10-40份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配比是大黄50份黄芩30份白蔹20份白及20份虎杖10份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1、净制将大黄、白蔹、白及、虎杖去杂质精选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黄芩的炮制将黄芩用8(TC左右的热水抢洗,除去尘土及杂质,然后用沸水蒸煮10分钟,或在蒸气中蒸制30分钟后取出,闷润后切成饮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3、大黄的炮制将闷润后的大黄切成条状,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4、白蔹、白及的炮制将闷润后的白蔹、白及切成薄片,晾干装入容器后5、虎杖的炮制将闷润后的虎杖切成薄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6、将上述药物原料分别粉碎后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匀,杀菌灭菌,制成散剂。上述散剂,可添加适量的粘结剂,在负压下压制而成,干燥并以真空式包装,即可得到片状制剂。上述散剂,可加入适量添加剂如醋、凡士林或蜂蜜,调制成膏剂。上述散剂,可加入医用酒精,散剂和医用酒精的比例为1:20,浸泡一天以上,制成酊剂。上述散剂,可加入添加剂醋调成稠糊状然后再加入适量蜂蜜,制成丸剂。上述散剂,可加入添加剂醋调成稀糊状,再加入适量水和蜂蜜,制成糖浆。本发明运用"'七方""十剂"的组方原则,以大黄、黄芩为君,主导活血祛瘀,泻火解毒的功效,白及、白蔹为臣,使君、臣组合两两相须为用,使逐瘀、通经、泻火、解毒、凉血散结消肿,生津止痛药力更专;虎杖为佐,不仅扩大了治疗范围,更加大了抑菌、抗病毒的功效。既能外用又能内服,既符合资源节约性理念,又能达到安全、有效的疗效。本发明所用药物原料无毒付作用,药典上有明确记载,在历代古方中,也有内服、外用的配伍先例。13年临床验证无不良反应,证实安全、有效。本发明药物外用适应病症为外伤出血(刀、枪、创伤)及烧烫伤、冻伤、痔疮、褥疮、体表热疖、颜面火疔、丹毒、毛囊炎、皲裂、麦粒肿、脚气(含化脓感染)、鼻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宫颈炎等。本发明药物内服适应病症为急慢性咽炎、牙周炎、口腔溃疡、胃炎、胃息肉、声带嘶观、声带息肉、感冒后引起的咳嗽等炎症。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药物经13年临床验证,700多例临床观察(临床使用的本发明药物名称为"必备散"),试验结果见下表<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本发明的药物治疗范围广,治疗外伤达13种之多。可调制成各种剂型,既能内服含化,又能外用,且便以携带、运输,操作方便,适宜于旅游、工地、矿山、科考、边防、偏远山区、卫生社区和国防战备用药,特别适宜突发事件的野外救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药物优点还表现在①止血见效快,用于外伤出血,可在5-15秒钟止血,l-3天伤口愈合;0灭菌抑菌性能强,对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由于体表接触外界,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本发明药物能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和病毒,使治愈率达90%以上;③抗感染力强,能在24小时内祛腐生肌;④恢复微循环快,在止血、灭菌、祛腐生肌的基础上,使肌体的微循环很快恢复,由于微循环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达到标本兼治,增强免疫力、提高肌体内部的抗病能力。⑤药物原料价廉、易购,给药方法简便,与西药相比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使用范围更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大黄50份黄芩30份白蔹20份白及20份虎杖10份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1、净制将大黄、白蔹、白及、虎杖去杂质精选后用清水冲洗干净;2、黄芩的炮制将黄芩用8(TC左右的热水抢洗,除去尘土及杂质,然后用沸水蒸煮10分钟,或在蒸气中蒸制30分钟后取出,闷润后切成饮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3、大黄的炮制闷润后的大黄切成条状,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4、白蔹、白及的炮制将闷润后的白蔹、白及切成薄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o5、虎杖的炮制将闷润后的虎杖切成薄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6、将上述药物原料分别粉碎后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匀,杀菌灭菌,制成散剂。实施例2大黄40份黄芩20份白蔹20份白及20份虎杖15份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散剂,加入醋、凡士林或蜂蜜,调制成膏剂。实施例3大黄60份黄芩45份白蔹45份白及45份虎杖45份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散剂。实施例4大黄80份黄芩60份白蔹50份白及50份虎杖30份按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散剂。'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药物原料制成的药剂大黄30-100份;黄芩15-70份;白蔹15-60份;白及15-60份;虎杖1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大黄35-80份;黄芩15-60份;白蔹15-60份;白及15-60份;虎杖10-4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大黄50份;黄芩30份;白蔹20份;白及20份;虎杖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药物的剂型是散剂、片剂、膏剂、酊剂、丸剂或糖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药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散剂包括以下步骤①净制将大黄、白蔹、白及、虎杖去杂质精选后用清水冲洗干净;②黄芩的炮制将黄芩用8(TC左右的热水抢洗,除去尘土及杂质,然后用沸水蒸煮10分钟,或在蒸气中蒸制30分钟后取出,闷润后切成饮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③大黄的炮制将闷润后的大黄切成条状,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白蔹、白及的炮制将闷润后的白蔹、白及切成薄片,晾干装入容器后⑤虎杖的炮制将闷润后的虎杖切成薄片,晾干装入容器后备用;⑥将上述药物原料分别粉碎后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匀,杀菌灭菌,制成散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药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散剂加入添加剂如醋、凡士林或蜂蜜,调制成膏剂。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外伤出血、体表和部分腔膜炎症的药物。它是以大黄、黄芩、白蔹、白及、虎杖为原料而制成的药剂。本发明的药物治愈率高达90%以上,特别适宜突发事件的野外救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①止血见效快,用于外伤出血,可在5-15秒钟止血,1-3天伤口愈合;②灭菌抑菌性能强,对常见的细菌和病毒均有杀灭或抑制作用;③抗感染力强,能在24小时内祛腐生肌;④恢复微循环快,在止血、灭菌、祛腐生肌的基础上,使肌体的微循环很快恢复,微循环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达到标本兼治,增强免疫力、提高肌体内部的抗病能力。⑤药物原料价廉易购,给药方法简便,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使用范围更广。文档编号A61K36/898GK101199754SQ20071016857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发明者张天鹏申请人:张天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