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6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用内固定器,具体是一种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
背景技术
腰推峡不连是指腰推推弓峡部不连,如单独存在,也称腰推滑脱前 征。腰推峡不连的基本形态改变在峡部,即推弓的最窄处, 一侧或两侧 不连,而将脊推骨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者包括推体、推弓根、横突及上 关节突,后者包括推板、下关节突及棘突。对于腰推峡不连的治疗,以往常采用保守治疗緩解症状即物理疗法、 减少体育运动及外固定。近年来,国内外专家认为,对于腰稚峡不连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 的近期目的是彻底治愈慢性腰痛、恢复运动(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其 远期目的是维持稚间盘的高度,并预防腰推长期不稳而引起的推间盘退 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推间盘突出和推管狭窄。同时还可有效地防止滑 脱的进展及恢复脊柱的解剖结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思考,手术治疗的 目.的是恢复脊柱序列及力线,并重建脊柱正常的力学传导模式,将剪力 1^至正常水平,重建脊柱稳定性。关于腰推峡不连的手术治疗,其手术种类较多,各有优缺点,目前 还没有一种固定的手术模式。但其最终目的是使峡不连达到骨性愈合。Spine, 1995, 20: 2313."钩峡不连原位植骨术-稚板横突植骨术"其 是切除峡不连处纤维骨痂后,做表推的横突跨过峡部裂隙至推板的植骨 术,不融合关节。虽然操作筒便,但是假关节发生率较高,约为25%。因 峡部裂未解决,脊柱不稳定因素及剪力仍存在,患者症状仍存在。JR Soc Med, 1991, 84 (5): 270-273.公开的Buck峡部螺钉固定术是于 峡部裂隙处切除纤维组织后,自下关节突向上向外经过峡部至本推上关 节突,拧入l枚螺钉,使峡部固定并于峡部植骨。尽管恢复峡部的连续 性,但是螺钉直接穿过峡部,使细长的峡部所能容纳的植骨量明显减少, 影响植骨融合。又因腰推峡不连病人的腰推发育多不良,螺钉有时无法 通过,或穿过推板进入推管损伤神经、脊髓。《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 9, 376-378.横突棘突钢丝捆绑法是将 钢丝绕过横突并穿过本推棘突,于推板后方将两端加压拧紧,且于峡部 裂隙处植骨。这种手术在国外已流行十几年并不断进行改良,但因其手 术创伤大,钢丝在缠绕横突时有凝伤神经根的危险。加之钢丝有时难以对抗剪力,而造成植骨不融合,甚至钢丝断裂。《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9, 9,324-327.记忆合金固定器节段内固 定(IMAF),,该记忆合金固定器呈半环状两端内收的卡子,目前仅用于 腰推标本实验。J spinal Disord, 1999 , 12 (5): 363-367.推弓才艮螺钉^支术,目前 在国内外较为盛行,但所设计的推弓根螺钉类型也较多。资料表明,推 弓根钉虽然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腰推峡不连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但其近期 并发症为感染和推弓根钉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症状;远期并发症为峡部 裂隙植骨处不融合、推弓根钉松动、折钉断棒和峡部裂隙植骨处增生压 迫神经所产生的症状。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腰推峡部重建技术中,如峡不连原位 植骨融合术、Buck峡部螺钉固定术、横突棘突钢丝捆绑法、记忆合金固 定器节段内固定和推弓根螺钉技术,分别存在的植骨融合率低,神经损伤 的可能性大,内固定不坚强,手术创伤性大,术中破环推弓根原有结构, 以及在施行手术时,对术者及医院的技术设备要求较高等诸多问题。而 k供一种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包括一端形成螺紋部的螺杆,而在螺 杆另一端的垂直贯通孔贯穿有"L"形长挂钩一端的螺紋部;螺杆的螺紋 部贯穿"L"形短挂钩另一端的水平贯通孔,在垂直贯通孔两侧的长挂钩 螺紋部和在水平贯通孔两侧的螺杆螺紋部的分别设有定位螺母,螺杆长 挂钩与短挂钩的钩部相向。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符合腰推峡部力学特点; 对人体损伤小、不破坏脊柱原有结构、神经损害机率小;出血少;便于 术者掌握操作技巧等特点。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所存在的缺点,如 植骨融合率低、神经损伤可能性大、内固定不坚强、手术创伤性大、破 坏推弓根原有结构、对术者及医院的技术设备要求过高。本实用新型试用过程中,无一例实验动物出现神经损害,更证实了 该内固定的安全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l.螺杆 2.螺母3.螺杆矩形头 4.矩形块5.垂直贯通孔 7.螺杆长挂钩 9.长挂钩垂直部 ll.长钩部6.短挂钩8.水平贯通孔IO.短挂钩垂直部12.短钩部13. 14.螺紋部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买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包括一端形成螺紋部13的螺杆1,而 在螺杆1另一端的垂直贯通孔5贯穿有"L,,形螺杆长挂钩7 —端的螺紋 部14;螺杆1的螺紋部13贯穿"J"形短挂钩6另一端的水平贯通孔8, 在垂直贯通孔5两侧螺杆长挂钩7的螺紋部14和在水平贯通孔8两侧螺 杆1的螺紋部13分别设有定位螺母2,螺杆长挂钩7与短挂钩6的钩部 相向。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垂直贯通孔5形成在螺杆1另一 端同一中心线上的螺杆矩形头3内。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J"形短挂钩6的短挂钩垂直 部10是柱状,其一端是与之垂直连接并形成有水平贯通孔8的矩形块4, 另一端一体形成单向弯曲的短钩部12。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L"形螺杆长挂钩7由长挂钩 垂直部9 一端一体形成的螺紋部14,另一端一体形成单向弯曲的长钩部 ll构成。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 "L"形的螺杆长挂钩7的单向 长钩部11长6-8mm,宽5mm,且与长挂钩垂直部9呈80度角弯曲。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短挂钩6的单向短钩部12长4 -6mm,宽4-6mm,与短挂钩垂直部10呈60 - 80度角弯曲。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螺杆1、螺母2、螺杆长挂钩7、 短挂钩6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长钩部11和短钩部12是有一定弧度的内收扁钩,避免钩桂用力打滑。使用时,螺杆长挂钩7通过垂直贯通孔5可穿越螺杆1顶端,并以 垂直贯通孔5为圆心进行360度转动,短挂钩可沿螺玟部13转动升降。 螺杆长挂钩7、短挂钩6各由其两端螺母2调节,长钩部11和短钩部12 向内侧对应相向,各自确定对应的角度。螺杆长挂钩7用于挂住病推的 横突,螺杆长挂钩7的长钩部ll长6-8mm,宽5mm,与长挂钩垂直部9 呈80度角。短挂钩6的短钩部6用于挂住病稚的推板,短挂部长4 — 6mm, 宽4-6mm,与短挂钩垂直部呈60 - 80度角。通过锁紧螺杆部13、 14上的螺母2丧两挂钩之间的力增加,从而达到峡不连的骨性愈合。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脊柱峡不连的动物模型上,通过放射学、生物力 学、组织学进行分析。动物实验表明内固定植骨组的各项指标(影像学、 局部解剖学、组织学)的融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神经损 伤发生。生物力学实验证实该内固定器采用挂钩式连接牵引加压装置, 而不同于现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的锁钉式内固定贯穿结构,具有明显的 稳压和加压的双重力学功效,证实了本实用新型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和应 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包括一端形成螺纹部的螺杆,其特征在于螺杆另一端的垂直贯通孔贯穿有“L”形螺杆长挂钩一端的螺纹部;螺杆的螺纹部贯穿“J”形短挂钩另一端的水平贯通孔,在垂直贯通孔两侧螺杆长挂钩的螺纹部和在水平贯通孔两侧螺杆的螺纹部分别设有定位螺母,螺杆长挂钩与短挂钩的钩部相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垂直 贯通孔形成在螺杆另 一端同一中心线上的螺杆矩形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J" 形短挂钩的短挂钩垂直部是柱状,其一端是与之垂直连接并形成有水平 贯通孔的矩形块,另一端一体形成单向弯曲的短钩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L" 形螺杆长挂钩由长挂钩垂直部一端一体形成的螺紋部,另 一端一体形成 单向弯曲的长钩部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L" 形的螺杆长挂钩单向长钩部长6-8腿,宽5mm,且与垂直部呈80度角弯 曲。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短挂 钩的单向短钩部长4-6mm,宽4 - 6mm,与垂直部呈60 - 80度角弯曲。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推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螺杆、 螺母、螺杆长挂钩、短挂钩是采用不锈钢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属于骨科用内固定器。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形成螺纹部的螺杆,而在螺杆另一端的垂直贯通孔贯穿有“L”形长挂钩一端的螺纹部;螺杆的螺纹部贯穿“J”形短挂钩另一端的水平贯通孔,在垂直贯通孔两侧的长挂钩螺纹部和在水平贯通孔两侧的螺杆螺纹部的分别设有定位螺母,螺杆长挂钩与短挂钩的钩部相向。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符合腰椎峡部力学特点;对人体损伤小、不破坏脊柱原有结构、神经损害机率小;出血少;便于术者掌握操作技巧等特点。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所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试用过程中,无一例实验动物出现神经损害,更证实了该内固定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B17/86GK201101571SQ20072009725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静 周, 孙志明, 赵合元, 邓树才, 郝永宏 申请人:天津市天津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