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眼部保健按摩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按摩器械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气囊胀縮对 人体眼部进行按摩的保健按摩仪。 背录技术眼部按摩器是一种常用的眼部保健器械,其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通 过气压、热压或振动的方式实现对眼部的保健按摩。现有眼部按摩器一般 包括眼罩体、置于眼罩体内的气袋及与该气袋组成气体通道的气泵和电磁阀,气袋通过气管实现与电磁阀和气泵的连接,但是该种结构的按摩器存 在如下缺点气管连接各部件时,是通过另设的紧固件固定在对应的部件 上,安装不方便且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管 安装方便、效率高且连接牢固的眼部保健按摩仪。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眼部保健按摩仪包括眼 罩体、气囊、泄气阈、气泵及连接块,气囊置于眼罩体内,气囊与泄气阀 连通并由气泵供气,连接块具有本体及相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眼罩 体具有安装孔,本体装入该安装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均具有径向突出 的突缘,气囊和出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进气接头和泄气阀也通过气管连 接,气管与对应的接头插接配合,且气管紧套对应接头的突缘。所述的本体具有径向突出的卡缘,该卡缘伸入安装孔内并扣住该安装 孔的边缘。所述的本体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本体转动的间隙。 所述的气囊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第一气 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均通过气管与连接块的出气接头连接。所述的泄气阀有相互独立的两个,其分别为第一泄气阀和第二泄气阀, 连接块具有相通的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一出气接头及相通的第二进气接头和 第二出气接头,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均通过气管与第一出气接头连接,第一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一泄气阀,第二气囊通过气管与第二出气接头连接,第二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二泄气阀。所述的第一泄气阀和第二泄气阀均为电磁阀,第一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一泄气阀的出气口,第一泄气阀的进气口连通气泵,第一泄气阀的排气口连通外界大气,第二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二泄气阀的出气口 ,第二泄气阀的进气口连通气泵,第二泄气阀的排气口连通外界大气。 所述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均由同一气泵供气。 所述的第二气囊包括对应眼部轮廓的两个环状分隔带,该两个环状分隔带将第二气囊分隔为位于环内的两个第二内气囊和位于环外的一个第二外气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连接块的各接头具有径向突出的突缘,气管安 装时,只需要将气管与对应的接头插接,使气管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紧套 突缘,不仅便于气管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气管与对应接头之间的 连接也十分牢固、气密性好。
图1是本实施方式眼部保健按摩仪的眼罩体和连接块组装后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眼部保健按摩仪的眼罩体和连接块组装前的分解图;图3是反映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块和眼罩体安装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映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块截面形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气路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眼部保健按摩仪包括眼罩体1、连接 块2、气囊3、 4、 5、气泵8及泄气阀6、 7。该眼罩体1包括基壳11及软 罩12,该基壳11由硬质塑胶制成,其呈弧形且对应人体鼻梁的位置具有 凹陷110,该基壳11具有面向人体面部的内表面111及远离人体面部的外 表面112。该眼罩体的外表面112开有安装孔113,连接块2装入该安装孔 113。该软罩12由布料制成,其固定在基壳的内表面lll,且该软罩12和 基壳内表面lll之间形成安装腔。该气囊3、 4、 5容置于该安装腔内,气 囊与泄气阀连通并由气泵供气。连接块2具有本体21及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管22及第二连接管23,该第一连接管22和第二连接管23均与本体21插接。第一连接管22的两 端分别从两侧伸出本体21,其伸出部分分别为第一进气接头221和第一出 气接头222。第二连接管23的两端分别从两侧伸出本体21,其伸出部分分 别为第二进气接头231和第二出气接头232。该第一连接管22具有轴向贯 穿的第一通气孔223,使第一进气接头221和第一出气接头222相通。该 第二连接管23具有轴向贯穿的第二通气孔233,使第二进气接头231和第 二出气接头232相通。各接头221、 222、 231、 232均具有径向突出的突缘 224、 225、 234、 235。本体21具有径向突出的卡缘211 ,该卡缘211伸入 安装孔113中并从内侧扣住基壳ll(即扣住安装孔的边缘),且该本体21与 安装孔113的孔壁之间具有间隙A,使该连接块2在不会掉出基壳11的前 提下能相对基壳ll转动。气囊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气囊3、第二气囊4及第三气囊5,各气囊3、 4、 5均容置于安装腔内。该第一气囊3和第三气囊5分别对应人体的左、 右太阳穴,该第二气囊4对应人体的眼部。该第一气囊3和第三气囊5均 具有气嘴31、 51。该第二气囊4具有对应人体左、右眼部轮廓的两个环状 分隔带42,两个分隔带42将第二气囊分隔为处于环内的两个第二内气囊 43及处于环外的一个第二外气囊44,该第二外气囊44和第二内气囊43 互不连通,第二外气囊44的中间位置具有气嘴41。泄气阀有相互独立的两个,分别为第一泄气阀6和第二泄气阀7,该 第一泄气阀6和第二泄气阀7均为电磁阀。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的气嘴31、 51通过气管连接第一出气接头222, 第一进气接头221通过气管连接第一泄气阀6的出气口 ,第一泄气阀6的 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气泵8,第一泄气阀6的排气口连通外界大气。第二 气囊的气嘴41通过气管连接第二出气接头232,第二进气接头231通过气 管连接第二泄气阀7的出气口,第二泄气阀7的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气泵 8,第二泄气阀7的排气口连通外界大气。通过控制气泵8、第一泄气阀6 和第二泄气阀7,即可控制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胀縮,进而实 现对人体眼部和太阳穴的按摩。各气管均与对应的接头221、 222、 231、 232插接配合,且气管紧套对应接头的突缘224、 225、 234、 235。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块的各接头均具有径向突出的突缘,安装时,只 需要将气管与对应的接头插接,使气管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紧套突缘,不 仅便于气管安装,而且气管与对应接头之间的连接也十分牢固;由于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独立设置,所以各气囊的胀縮不会受到其它气囊的约束,按摩更加舒适;由于第二内气囊和第二外气囊被分隔带完全分 隔开,所以不会直接按压眼球;由于连接块与基壳的安装孔之间具有间隙, 使连接块可在该安装孔内转动,从而可以根据佩戴需求调整气管的位置, 使佩戴更佳舒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 一种眼部保健按摩仪,包括眼罩体、气囊、泄气阀及气泵,气囊置于眼罩体内,气囊与泄气阀连通并由气泵供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具有本体及相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眼罩体具有安装孔,本体装入该安装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均具有径向突出的突缘,气囊和出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进气接头和泄气阀也通过气管连接,气管与对应的接头插接配合,且气管紧套对应接头的突缘。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具有径向突出的卡缘,该卡缘伸入安装孔内并扣住该安装孔的边缘。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供本体转动的间隙。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气囊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第一气 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均通过气管与连接块的出气接头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泄气 阀有相互独立的两个,其分别为第一泄气阀和第二泄气阀,连接块具有相 通的第一进气接头和第一出气接头及相通的第二进气接头和第二出气接 头,第一气囊和第三气囊均通过气管与第一出气接头连接,第一进气接头 通过气管连接第一泄气阀,第二气囊通过气管与第二出气接头连接,第二 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二泄气阀。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泄气阀和第二泄气阀均为电磁阀,第一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一泄气阀 的出气口,第一泄气阀的进气口连通气泵,第一泄气阀的排气口连通外界 大气,第二进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第二泄气阀的出气口,第二泄气阀的进 气口连通气泵,第二泄气阀的排气口连通外界大气。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 气囊、第二气囊及第三气囊均由同一气泵供气。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眼部保健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 气囊包括对应眼部轮廓的两个环状分隔带,该两个环状分隔带将第二气囊 分隔为位于环内的两个第二内气囊和位于环外的一个第二外气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部保健按摩仪,它包括眼罩体、气囊、泄气阀、气泵及连接块,气囊置于眼罩体内,气囊与泄气阀连通并由气泵供气,连接块具有本体及相通的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眼罩体具有安装孔,本体装入该安装孔,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均具有径向突出的突缘,气囊和出气接头通过气管连接,进气接头和泄气阀也通过气管连接,气管与对应的接头插接配合,且气管紧套对应接头的突缘。连接块的各接头具有径向突出的突缘,气管安装时,只需要将气管与对应的接头插接,使气管在自身弹性力作用下紧套突缘,不仅便于气管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而且气管与对应接头之间的连接也十分牢固、气密性好。
文档编号A61H9/00GK201082244SQ20072012139
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2日
发明者吴旭亮 申请人:马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