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会师探子的外探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92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尿道会师探子的外探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尿道外伤时急诊行尿道会师术中用 于把导尿管导入膀胱内的工具。
背景技术
尿道会师术是尿道外伤急诊手术的最常见手术方式,有一部分尿道狭窄病例也需要进行 尿道会师术。虽然近年来有人主张在有条件时对尿道外伤施行一期吻合,但尿道会师术仍然 是目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尤其对于复合外伤病情较重,不能承受急诊一期尿道吻合术的患 者或限于医疗条件不能进行急诊一期尿道吻合术患者。尿道探子是进行尿道会师术时的必备 器械。目前的尿道会师术中使用的尿道会师探子是由一根弯曲的外探杆和一根弯曲的内探杆 组成。使用这种尿道会师探子施行手术的步骤是1、将那根弯曲的内探杆从膀胱内尿道内 口插入,另一根弯曲的外探杆从尿道外口插入,当它们在尿道内相遇即会师后,将由尿道外 口插入的弯曲的外探杆引入膀胱。2、在膀胱内用橡胶导尿管套入或结扎在由尿道引入的弯 曲的外探杆部后,由弯曲的外探杆拖动橡胶导尿管由尿道内口导出至尿道外口。 3、将橡胶
导尿管远端在尿道外口和气囊导尿管相连,缝扎固定,牵引橡胶导管将气囊导尿管穿过尿道 进入膀胱,然后剪除橡皮导尿管,留置气囊导尿管。上述的这种手术方式步骤复杂,在手术 中尿道会师探子和导尿管必需反复从尿道内穿过,尿道内的黏膜有可能因器械的反复进出导 致损伤的进一步加重,甚至可能损伤原来完好的黏膜,诱发术后尿道狭窄等后遗症,造成术 后康复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尿道会师探子的外探杆,主要解决的是使用现有的尿道探子进行尿道 会师术时手术步骤复杂,手术器械须反复进出尿道,可能导致损伤进一步加重,诱发术后尿 道狭窄等后遗症,造成术后康复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它具有弯曲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为 会师端,后端为引导端,在所述杆体的引导端上开有槽,在槽内设有固定针用于固定导尿管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槽可以是在杆体的引导端的管壁上开口形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尿道会师探
子的外探杆为弯曲的弧形杆体,可经尿道外口直接导入至尿道内口,简化手术步骤。2、在 尿道会师探子外的探杆的引导端上开有槽,导尿管的末端置入此槽内,可以防止导尿管因自 身的弹性而弹出,同时导尿管自身的弹性也可以对槽的内壁产生压力,使两者间的摩擦力增 大,从而防止导尿管脱出,而开在侧壁上的槽同时又起到把握方向的作用。3、在引导端所 开的槽内设固定针可以钩住导尿管前端的引流孔,进一步固定导尿管。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放大视图。
图3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内探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述
在图l、图2、所示的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段呈弧形弯曲的杆体l,它的前端为的 会师端l.l,端头圆滑,后端为引导端1.2,在引导端上设开有槽1.3,该槽1.3是在引导端 1.2的管壁上开口形成。在槽1.3内设有固定针2,用于固定导尿管。图3所示在手术时与本实 用新型配合使用的内探杆的前端为呈弧形弯曲的会师端,端头圆滑,后端连接有扁形的手柄 3
应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尿道会师手术,其手术步骤为1、将导尿管末端置入外探杆引导 端的槽内,并使固定针穿过导尿管的引流孔,妥善固定。2、把外探杆和内探杆分别从尿道 外口和内口插入至损伤或狭窄部位,当两探杆会师后,将外探杆引入膀胱,导尿管随着外探 杆顺利导入膀胱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尿道会师探子的外探杆,其特征在于它具有弯曲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为会师端,后端为引导端,在所述杆体的引导端上开有槽,在槽内设有固定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道会师探子外探杆,它具有弯曲的杆体,所述杆体的前端为会师端,后端为引导端,在所述杆体的引导端上开有槽,在槽内设有固定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使用现有的尿道探子进行尿道会师术时手术步骤复杂,手术器械须反复进出尿道,可能导致损伤进一步加重、诱发术后尿道狭窄等后遗症,造成术后康复隐患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061544SQ20072020046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4日
发明者勇 赵 申请人:勇 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