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疾病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02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视力疾病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仪。
技术背景在视力疾病中,如近视、麻痹性斜视、隐斜视、间歇性斜视、继发性斜 视、微小斜视、角性斜视、手术后矫性斜视、手术后残留性斜视、眶骨折伤 后眼外肌夹持后功能障碍、远视、弱视等对人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 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斜视、弱视和近视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医学 和社会问题,已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用于治疗视力疾病的装置和仪器 也越来越多的被推向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申请号为03142288.8
公开日为2005年2月16日、公开号为CN1579319A、名称为"智能型小儿弱视斜视诊断和治疗仪"的发明专利申请;②专利号为 ZL200520120630.9、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1月3日、授权公告号为CN2853025 Y、名称为"多功能弱视治疗仪"的实用新型专利;③申请号为 200610082229.X
公开日为2007年1月31日、公开号为CN1903151A、名称为"半导体激光弱视治疗仪"的发明专利申请,虽然对视力疾病有治疗作 用,第①种类型其设备较复杂,不容易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第②种类型视野 太小,容易引起视觉疲劳;第③种类型直接作用于眼底黄斑区视锥细胞,对 人的眼睛有一定的不良刺激。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视力疾病治疗仪存在的设备较复杂,不容易 普及到寻常百姓家;视野太小,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或者直接作用于眼底黄斑 区视锥细胞,对人的眼睛有一定的不良刺激的问题,提供一种视力疾病治疗 仪。本发明由底座、第一支架、主电动机、绝缘杆、第一电极、第二电极、 第三电极、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第三导电环、转轴、第二支架、转轴 皮带轮、连接架、连杆、第一顶丝、激光发生器、第二顶丝、曲柄、副电动 机、传动皮带和主电机皮带轮组成,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中部,第一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一侧,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互平行设置,绝缘 杆固定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转轴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架上,转轴的 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第三导电环均固定在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转轴上,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均固定 在绝缘杆上,第一电极与第一导电环摩擦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导电环摩擦 连接,第三电极与第三导电环摩擦连接,转轴内设有电线槽,主电动机固定 在第二支架上的下侧,主电机皮带轮固定在主电动机的电机轴上,转轴皮带 轮固定在第二支架外侧的转轴上,主电机皮带轮和转轴皮带轮之间由传动皮 带传动连接,连接架固定在转轴皮带轮外侧的转轴上,副电动机固定在连接 架上,曲柄固定在副电动机的电机轴上,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均固定在连接 架上,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激光发生器设置在第一顶丝 和第二顶丝之间,激光发生器的尾部与曲柄之间连接有连杆。本发明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打在幕墙上,在幕墙上的不同位置及角度 进行不规则的闪烁或移动,使眼球肌肉跟随闪光点的不同而上下左右不规则 的转(运)动,能有效快速达到对眼部肌肉的训练,促进眼部肌肉的血液循 环,从视光学、运动医学角度出发,集视网膜剌激训练、睫状肌潜能训练、 晶体弹性训练、融合功能训练、视觉训练、眼外肌训练、周边视野开发训练、 颈椎运动(脑循环改善训练)、脊椎运动(五脏六腑训练)为一体,从根本 上解决了眼球组织微循环问题、有氧代谢问题及病态眼球组织生理机能恢复 问题,用于多种斜视的治疗,如麻痹性斜视、隐斜视、间歇性斜视、继发性 斜视、微小斜视、角性斜视、手术后矫性斜视、手术后残留性斜视、眶骨折 伤后眼外肌夹持后功能障碍等康复性治疗,远视、弱视及近视的矫正与治疗。 本发明的功能在于通过眼部肌肉的训练,它能影响细胞语言的形成,使其 传递的信息具有使干细胞分化成含钙的巩膜细胞的功能,使眼球稳定。有助 于改善眼睫肌的调节机能,解除睫状肌的痉挛,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 神经营养,并能消除眼球的过度充血,达到消除疲劳,改善视力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轴1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由底座1、第一支架2、主电动机3、绝缘杆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一导电环 8、第二导电环9、第三导电环IO、转轴ll、第二支架12、转轴皮带轮13、 连接架14、连杆15、第一顶丝16、激光发生器17、第二顶丝18、曲柄19、 副电动机20、传动皮带21和主电机皮带轮22组成,第二支架12固定在底 座l上端面的中部,第一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第一支架2和 第二支架12相互平行设置,绝缘杆4固定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2之间, 转轴1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架2上,转轴11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12 上,第一导电环8、第二导电环9、第三导电环10均固定在第一支架2和第 二支架12之间的转轴11上,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均固定 在绝缘杆4上,第一电极5与第一导电环8摩擦连接,第二电极6与第二导 电环9摩擦连接,第三电极7与第三导电环IO摩擦连接,转轴ll内设有电 线槽23,主电动机3固定在第二支架12上的下侧,主电机皮带轮22固定在 主电动机3的电机轴上,转轴皮带轮13固定在第二支架12外侧的转轴11 上,主电机皮带轮22和转轴皮带轮13之间由传动皮带21传动连接,连接 架14固定在转轴皮带轮13外侧的转轴11上,副电动机20固定在连接架14 上,曲柄19固定在副电动机20的电机轴上,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均 固定在连接架14上,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激光 发生器17设置在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之间,激光发生器17的尾部与 曲柄19之间连接有连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主电动机3为直流电动机。 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副电动机20为直流电动 机。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工作原理只有副电动机20转动,在曲柄19和连杆15的作用下,激 光发生器17以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的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往复摆动, 激光发生器17发生的亮点照射在幕墙上形成一条直线运动,只要主电动机3 稍稍转动一下,这条直线就会改变角度,比如水平的、垂直的等等。将激光发生器17停止在某一个角度,只让主电动机3转动,激光发生器17发生的 亮点照射在幕墙上形成圆周运动,激光发生器17与转轴11之间的角度越大, 其圆周的直径越大。转轴11的轴线与激光发生器17的轴线为同一个轴线时, 其亮点在原地不动。主电动机3和副电动机20同时转动,其亮点则上下左 右不规则的转(运)动,主电动机3和副电动机20可分别进行调速,更令 亮点变换无穷。
权利要求
1、一种视力疾病治疗仪,它由底座(1)、第一支架(2)、主电动机(3)、绝缘杆(4)、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第一导电环(8)、第二导电环(9)、第三导电环(10)、转轴(11)、第二支架(12)、转轴皮带轮(13)、连接架(14)、连杆(15)、第一顶丝(16)、激光发生器(17)、第二顶丝(18)、曲柄(19)、副电动机(20)、传动皮带(21)和主电机皮带轮(22)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12)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中部,第一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2)相互平行设置,绝缘杆(4)固定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2)之间,转轴(1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架(2)上,转轴(11)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支架(12)上,第一导电环(8)、第二导电环(9)、第三导电环(10)均固定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12)之间的转轴(11)上,第一电极(5)、第二电极(6)、第三电极(7)均固定在绝缘杆(4)上,第一电极(5)与第一导电环(8)摩擦连接,第二电极(6)与第二导电环(9)摩擦连接,第三电极(7)与第三导电环(10)摩擦连接,转轴(11)内设有电线槽(23),主电动机(3)固定在第二支架(12)上的下侧,主电机皮带轮(22)固定在主电动机(3)的电机轴上,转轴皮带轮(13)固定在第二支架(12)外侧的转轴(11)上,主电机皮带轮(22)和转轴皮带轮(13)之间由传动皮带(21)传动连接,连接架(14)固定在转轴皮带轮(13)外侧的转轴(11)上,副电动机(20)固定在连接架(14)上,曲柄(19)固定在副电动机(20)的电机轴上,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均固定在连接架(14)上,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激光发生器(17)设置在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之间,激光发生器(17)的尾部与曲柄(19)之间连接有连杆(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主电动机(3) 为直流电动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力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副电动机(20) 为直流电动机。
全文摘要
视力疾病治疗仪,它涉及一种治疗仪。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视力疾病治疗仪存在的设备较复杂或者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或者直接作用于眼底黄斑区视锥细胞,对人的眼睛有一定不良刺激的问题。本发明主电机皮带轮(22)和转轴皮带轮(13)之间由传动皮带(21)传动连接,副电动机(20)固定在连接架(14)上,曲柄(19)固定在副电动机(20)的电机轴上,激光发生器(17)设置在第一顶丝(16)和第二顶丝(18)之间。本发明用于多种斜视的治疗,如麻痹性斜视、隐斜视、间歇性斜视、继发性斜视、微小斜视、角性斜视、手术后矫性斜视、手术后残留性斜视、眶骨折伤后眼外肌夹持后功能障碍等康复性治疗,远视、弱视及近视的矫正与治疗。
文档编号A61H5/00GK101234055SQ20081006406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浩 崔, 李洪彦 申请人:浩 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