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296阅读:2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股骨头坏死,被公认为疑难病和慢性病,一旦延误治疗及治疗无效,会导致残疾直至瘫痪,令广大患者感到非常可怕,目前尚无可靠药物治疗。在西方医学上,股骨头坏死素有“十病九瘫”和“不死人的癌症”之称。自1888年世界医学界首次认识股骨头坏死这一疾病至今,股骨头坏死已由少见病转变为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激素的问世及其广泛应用以来,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渐进性疾病,骨组织由缺血到坏死。缺血可以改善,坏死则是不可逆性病理改变。中晚期只能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必然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非手术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打破骨内瘀滞的恶性循环,使骨缺血过程得以制止,保护局部血供,重建股骨头血运,促进股骨头的修复,防止股骨头的塌陷。目前为止,现代医学非手术治疗方法有减轻负重、扩张血管、消炎镇痛以及一些电磁疗、体外震波等理疗方法。其效果大多不理想,有的尚在探索中。
近年来通过对股骨头坏死的深入研究,认为其属于祖国医学的“骨蚀”证范畴,病机多为筋脉瘀滞、肝肾亏损所致。由于筋脉瘀滞,血络不畅,不能养血荣筋,筋脉失养,关节僵硬活动受限,或则跛行;又由于瘀血阻滞,加之肝肾亏损,不能主骨、生髓,故关节膣涩疼痛。与西医认为股骨头坏死为骨局部缺血、缺氧所致,有共通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显、毒副作用较低、服用方便、适应性广的治疗股骨头坏死和骨折的药物。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它由以下原料制成,其重量比例份数为丹参8~90份、三七7~80份、续断7~80份、牛膝7~80份、黄芪6~70份、延胡索5~60份、两面针4~50份、制川乌4~50份、煅自然铜1~10份。
本发明可制备成药剂学上允许的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包括素片、糖衣片、薄膜衣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肠溶片、速释片、缓释片、控释片)、丸剂(含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胶囊、散剂。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方法 取三七15%、煅自然铜粉碎成细粉;续断、黄芪、牛膝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乙醇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其余磨粉,用70%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与上述干浸膏合并,制成颗粒。
将颗粒与上述细粉混合,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包薄膜衣,得片剂。
将颗粒与上述细粉混合,加入硬脂酸镁混合,装入胶囊,得胶囊剂。
将颗粒与上述细粉混合,泛制成丸或压制成丸,干燥,得丸剂。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用于治疗股骨头坏死疾病以及在骨折的药物中应用。
本发明以片剂为例,进行了药效学试验,其药理作用明显。见药效学试验结果。
本发明以片剂为例,进行了毒理学试验,其毒性较低。见毒理学试验结果。
本发明以片剂为例,进行了临床试验,本发明对早、中期股骨头坏死51例,治疗6个月,总有效率为95.63%。见临床试验结果。
本发明组成的原料组分能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促进基质钙化、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痂形成、消炎镇痛等药效作用。见原料组分对股骨头坏死的药理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显、毒副作用较低、服用方便、价格适中等特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补肾生骨,用于股骨头坏死病症和骨折。
药效学试验结果 1.1对家兔实验性骨折的影响[1、2] 选用新西兰种家兔72只,体重1.8~2.2kg,雌雄兼用。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使用电动牙机切割造成双侧桡骨中段3mm缺损的骨折模型,术毕缝合伤口,不包扎,不固定,术后连续5天肌肉注射青霉素40万u/只,防止感染。
造模后将动物随机均分为5组①模型对照组;②中药阳性对照组;③本发明高剂量组;④本发明片低剂量组。术后第二天开始给药,每天1次,分别于给药后第14天、21天、28天、35天,随机从各组取4只家兔,麻醉后,在同样条件下拍片观察骨折修复情况;截取双侧桡骨,其长度包括骨折上、下端2cm的正常骨质,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1周,作组织学切片(纵切),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痂变化。
观察指标与结果 ①肉眼观察药后14天,各组家兔骨折断端呈捶指状膨大,各组均有3~5例家兔骨折断端形成溃疡;药后21天,中药阳性对照组和高剂量组家兔骨折断端膨大明显,溃疡数减少;药后28天,空白组折断端膨大程度小于其它组;药后35天,中药阳性对照组及高剂量组折断端膨大程度略大于其它组,除空白组有2例溃疡尚未完全愈合外,其它各组基本愈合。
②X线片观察分析,由骨科医生对X片进行分析与评分,评分方法“+”骨折断端边缘趣向模糊,骨膜轻度反应,无骨痂可见;“++”断端边缘模糊,骨痂反应浅淡,骨痂少量,密度较淡,边缘不整齐;“+++”断端边缘仍可见,但接近消失,骨膜反应较深,骨痂量增多,但尚未填满缺损,密度增深,边缘较轻;“++++”断端边缘完全消失,骨膜反应近似骨影,骨痂填满缺损,与骨皮质密度相同并相互连接。评分结果按等级指数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见表1-1-1。
表1-1-1本发明对家兔骨折愈合的X线观察(n=8)
③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半定量骨痂记分法对组织学切片中的四种骨痂(内骨痂、外骨痂、桥梁骨痂、联接骨痂)内所见到的各类组织分别记分,其中血肿“1”分,成纤维细胞“2分”,软骨细胞和骨样组织“3”分,小骨梁“4”分,板层骨和髓腔贯通“5”分,将所得分值相加,再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1-1-2。
表1-1-2本发明对家兔骨折模型骨痂组织学的影响(x±s,n=8)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1.2对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3] 选用Wistar大鼠120只,体重200~250g,雌雄兼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在无菌条件下手术,用电动牙机切割造成右下肢胫骨中段2mm宽骨缺损的骨折模型,术毕缝合伤口,不包扎、不固定。术后连续3天肌肉注射青霉素40万u/只,防止感染。
术后第二天随机分组①模型对照组;②中药阳性对照组;③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④本发明片中剂量组;⑤本发明片低剂量组。另设一组正常对照组。
分组后开始给药,分别于给药后第14天、21天、28天、35天,随机从各组取5只大鼠,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钙、磷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以原骨折处和缺损处为中心取出胫骨标本约10mm,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1周,作组织学切片(纵切),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痂变化。观察指标与结果 ①测定血清中钙、磷水平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结果见表1-2-1、1-2-2、1-2-3、1-2-4。
②组织学检查分析骨痂变化情况(评分方法同14.1),结果见表1-2-5。
表1-2-1药后14天大鼠血清中钙、磷水平及ALP含量(x±s,n=5)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 表1-2-2药后21天大鼠血清中钙、磷水平及ALP含量(x±s,n=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1-2-3药后28天大鼠血清中钙、磷水平及ALP含量(x±s,n=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1-2-4药后35天大鼠血清中钙、磷水平及ALP含量(x±s,n=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1-2-5本发明对大鼠骨折模型骨痂组织学的影响(x±s,n=5)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1.3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4、5] 选取成年健康三黄鸡72只,体重1.75~2.00kg。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模型对照组;③中药阳性对照组;④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⑤本发明片中剂量组;⑥本发明片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第1、3周静脉注射马血清10ml/kg,共2次,同时胸肌注射地塞米松1.5mg/kg,1次/周,共6周。正常对照组于同时间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各组开始给药,连续6周,每天1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灌服等量生理盐水。
观察指标与结果 ①给药结束后(造模12周后),禁食12h。取静脉抗凝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见表1-3-1、表1-3-2。
表1-3-1本发明对三黄鸡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表1-3-2本发明对三黄鸡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 ②处死动物,将右侧股骨头正中冠状面劈开,10%中性甲醛固定,脱钙、脱水,HE染色,作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病理改变最重,骨小梁间可见较多灶性炎细胞浸润,血管明显充血,血管数目增多,部分骨小梁嗜碱性强,呈明显退行性改变。骨松质较丰富,呈海绵状结构,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和脂肪滴。中药阳性对照组及高剂量组改变较轻,干骺端骨小梁较多,血管丰富,骨小梁间有少量分散的灶性炎细胞浸润,小部分骨小梁呈退行性改变。骨松质较丰富,呈海绵状结构,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和脂肪滴。
1.4对液氮致家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响[6、7] 选用新西兰种家兔60只,体重1.8~2.2kg,雌雄兼用。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于左髋关节前外侧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深筋膜,暴露大转子,顺大转子前内侧分离组织直达髋关节囊,“T”型切开髋关节囊,脱出股骨头,用相当大小的纱布团蘸上液氮,立即冷冻股骨头冠状面,持续1min,造成股骨头坏死,术毕将股骨头复位,分层缝合。术后连续5天肌肉注射青霉素40万u/只,防止感染。
造模后将动物随机均分为5组①模型对照组;②中药阳性对照组;③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④本发明片低剂量组。术后第二天各组开始给药,每天1次,分别于给药后第20天、30天、40天,随机从各组取4只家兔,麻醉拍摄髋部X片,处死后取出股骨头标本,以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1周,作组织学切片(纵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与对侧股骨头作比较。
观察指标与结果 ①X线片检查给药后第20天X线片,模型组动物股骨头密度均无明显变化,高剂量组和中药阳性对照组股骨头密度略有升高。第30天及40天,模型组大体标本可见股骨头冠状面出现皱缩,且易于凿切,X线片观察可现动物股骨头碎裂、溶解或髋关节脱位,中药阳性对照组及高剂量组略好于其它组,股骨头密度稍高,未见明显坏死,结果见

图1~图9。
②组织学检查给药后第20天,模型组多个股骨头骨组织结构紊乱,骨总量较少;干骺端骨骺板被破坏,骨骺线消失,骨母细胞消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骨干部分,骨膜增厚,骨膜下骨小梁稀疏细少;骨髓腔中充满大量炎症细胞和大量蛋白性液体;干骺端软骨骨膜粗糙。高剂量组介于模型组和中药阳性对照组之间,部分骨结构紊乱,新生骨与坏死骨同在;干骺端可见骨骺板中间断开,断开处由增生机化的结缔组织填充;骨骺线附近的骨小梁形成略多;骨干部分骨膜增厚,骨膜下软骨细胞增生并逐渐向骨组织转化;骨髓腔中出现少量造血细胞、脂滴和少量巨噬细胞;干骺端软骨骨膜尚好;中药阳性对照组病理改变较轻。
第30天及40天,模型组多个股骨头骨组织结构紊乱,骨总量较少;干骺端骨骺板被破坏,破坏处由增生的结缔组织团块充满,骨膜的包壳将增生机化、无结构的坏死骨组织和碎片包围;骨骺板周围的骨小梁逐渐修复增多;骨干部分骨膜增厚,骨膜下可见增生的软骨细胞已向骨组织转化;骨髓腔中充满多量造血细胞、脂滴和少量炎症细胞;干骺端软骨骨膜尚好。高剂量组(恢复期),个别标本干骺端可见骨骺板中间断开,断开处由增生并机化的结缔组织填充;骨骺线附近的骨小梁形成略多;骨干部分骨膜增厚,骨膜下增生的软骨细胞大部分向骨组织转化;骨髓腔中充满较多造血细胞、脂滴和少量巨噬细胞;干骺端软骨骨膜欠光滑。中药阳性对照组病理改变较轻。
1.5对“肾上腺素+冰浴”致大鼠血瘀的影响[8] 选用Wistar大鼠96只,体重200~250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①模型对照组;②中药阳性对照组;③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④本发明片中剂量组;⑤本发明片低剂量组。分组后即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组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2ml/kg(1mg/ml),30min后将大鼠放入0℃~2℃冰水中冰浴6分钟。间隔第一次注射肾上腺素2h后再注射1次。各组禁食不禁水,第二天(冰浴24h后)从腹主动脉取血(肝素抗凝),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另取大鼠不注射肾上腺素、不进行冰浴,作为正常对照组。同样取血作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
表1-5-1本发明对大鼠血液流变学(血瘀)的影响(x±s,n=10)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1-5-2本发明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x±s,n=10)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1.6对小鼠足趾瘀血水肿的影响[9] 用厚纸制成一内径略大于200克砝码的圆筒,长30cm,将小鼠右足置于桌面,足掌向上,把圆筒置于足掌相应部位,使砝码从圆筒上端垂直下落砸中小鼠足掌,造成瘀血水肿,创伤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①模型对照组;②西药中药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皮下注射);③中药阳性对照组;④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⑤本发明片中剂量组;⑥本发明片低剂量组。随后开始用药,每天1次,连续5天,第5天给药后2小时处死小鼠,切取等同部位的左右足,精确称重,以两足重量差为肿胀度,作为评价药物对足趾瘀血水肿作用的指标。
结果表明,本发明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足趾瘀血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1-6。
表1-6本发明对小鼠足趾瘀血水肿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1.7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影响[10] 取Wistar大鼠60只,体重200~250g,雌雄兼用,动物随机分为6组①模型对照组;②西药中药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皮下注射);③中药阳性对照组;④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⑤本发明片中剂量组;⑥本发明片低剂量组。实验前先测量大鼠右足跖周长,分组后开始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60min,于右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50ul,致炎后1、2小时,各测一次右足跖周长。以给药前后右足跖周长差值作为肿胀度,评价药物的作用。
结果表明,本发明高、中剂量组对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1-7。
表1-7本发明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x±s,n=10)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 1.8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11] 取Wistar大鼠60只,雌雄兼用,体重200~250g,乙醚麻醉,在无菌条件下作胸部切口,将5mg的灭菌棉球植入两侧腋窝附近皮下,术后随机分为6组①空白对照组;②西药中药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皮下注射);③中药阳性对照组;④本发明片高剂量组;⑤本发明片中剂量组;⑥本发明片低剂量组。每组10只。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10ml/kg),每天1次,连续8天,第9天处死大鼠,剥离并取出棉球肉芽肿组织,放入60℃烘箱内干燥12h,然后取出精确称重,减去原棉球重量,即为肉芽肿净重,以此评价药物对棉球肉芽肿增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本发明高剂量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1-8。
表1-8本发明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1.9本发明的镇痛作用[12] 1.9.1热板法 将铝制槽置于55±0.5℃恒温水浴中预热10分钟,每次取雌性小鼠1只,放入槽内,记录小鼠出现添后足所需时间(秒/s)作为该鼠痛阈值。凡添足时间少于5s或大于30s或有跳跃逃避者,弃之不用。取合格小鼠60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中药阳性对照组(吗啡,腹腔注射)、中药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低剂量组,每组12只。分组后各小鼠分别给药,每天1次,连续3天,空白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20ml/kg)。分别测定末次给药后30、60分钟的痛阈值。每次观察1min,如1min内无痛觉反应,痛阈值则以60秒计算。
结果表明,本发明对物理性、外源性致痛的镇痛作用不明显,见表1-9-1。
表1-9-1本发明的镇痛作用(热板法)(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 1.9.2扭体法 取小鼠72只,雌雄兼用,体重18~22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中药阳性对照组(吗啡,腹腔注射)、中药阳性对照组、本发明高剂量组、本发明中剂量组、本发明低剂量组,每组12只。分组后各小鼠分别给药,每天1次,连续3天,空白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20ml/kg)。末次给药后30分钟,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0.2ml,观察小鼠在注射醋酸后20分钟内出现的扭体反应次数。
本发明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表明有一定的镇痛作用,结果见表1-9-2。
表1-9-2本发明的镇痛作用(扭体法)(x±s)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本发明的片剂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肉眼观可见本发明高剂量组对家兔实验性骨折的愈合程度略好于其它组。药后35d骨折X线片分析与评分结果,本发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后28d、35d骨痂组织学观察,本发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2)本发明高剂量组对大鼠骨折后血清中钙含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药后第14天、21天、28天、35天均为(P<0.05);药后35d骨痂样本组织学观察与评分结果(P<0.05);(3)对三黄鸡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高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为P<0.05;中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均为P<0.05);给药治疗6周后组织学观察,模型组病理改变最重,中药阳性对照组及高剂量组改变较轻。(4)给药治疗后第30天及40天,X线片检查提示中药阳性对照组及高剂量组对液氮致家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护作用略好于其它组;组织学检查,中药阳性对照组病理改变较轻,高剂量组介于模型组和中药阳性对照组之间。(5)对大鼠血瘀症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高剂量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及中剂量组血浆粘度均为P<0.05;高剂量组血浆粘度P<0.01);(6)对小鼠外伤性足趾瘀血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5);(7)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致炎后2h治疗效果最好(高剂量组P<0.01;中剂量组P<0.05);(8)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9)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腹腔注射醋酸溶液致小鼠扭体的次数(P<0.05)。
综上所述本品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升高钙、磷含量,增加骨小梁宽度;明显改善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骨头内的血液供应,促进死骨吸收与新骨形成;明显改善血瘀症的血液流动状况;有较好的消肿镇痛作用。
毒理学试验结果 2.1急性毒性试验本实验观察了小鼠灌胃给本发明后动物的急性毒性反应,并测定了LD50的值和95%可信限。结果表明,灌胃41.1、32.9、26.3、21.0以及16.8g生药/kg后,动物中毒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最后死亡。用Bliss法计算出小鼠的LD50为25.4生药g/kg,95%可信限20.5~31.5g生药/kg。
2.2长期毒性试验本试验旨在观察本发明对大鼠进行长期灌胃给药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程度,以确定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取Wistar大鼠为试验对象,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剂量为34.5g生药/kg、17.25g生药/kg、8.625g生药/kg的本发明(分别为8.42g药粉/kg、4.21g药粉/kg、2.1g药粉/kg),相当于人临床日拟用剂量的60、30、15倍),连续灌胃给药182天。观察项目有(1)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食欲、大小便等一般状况;(2)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等血液学指标;(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球蛋白、甘油三脂和胆红素等血液生化指标;(4)心、肝、肾、脾、肺、脑、胸腺、膀胱、肾上腺、子宫、卵巢、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腺等脏体系数;(5)心、肝、肾、脾、肺、脑、胸腺、肾上腺、胃、大肠、小肠、膀胱、子宫、卵巢、睾丸、附睾、胰腺、前列腺、精囊腺、骨髓、脑垂体、主动脉、气管、甲状腺、甲状旁腺、视神经、坐骨神经、淋巴结、脊髓、唾液腺、食管等器官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本发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在以上各观测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有明显的异常改变,但高剂量组大鼠肝、肾出现病理学改变例数增多。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本发明连续灌胃给药182天无毒作用剂量大于34.5g生药/kg(8.42g药粉/kg,此剂量相当于临床剂量的60倍),按拟定的临床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应用本发明是安全的。
临床试验结果 3.1临床资料 3.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按中华外科杂志1993年召开的股骨头缺血坏死专题讨论会制定的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执行。
3.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70岁;③按照Ficat分期I、II、III期股骨头坏死者。
3.1.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②类风湿关节炎、骨头节结核、髋关节先天发育不良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③有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皮肤病患者;④未能按治疗方案用药或中途中断试验者;⑤无系统规范的治疗前后X线片和CT对照者。
3.1.4一般资料本组51例,男性36例,女性15例。年龄在16-70岁,平均年龄45.5岁。因创伤所致者18例,因激素所致者28例,不明原因者5例。病程最长者21个月,最短者3个月,平均8.5个月。其中按按照Ficat分期I期有16例、II期有29例、III期有6例。
3.2治疗方法本发明为片剂,每片重0.7g,每天三次,每次4片,用温水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1~2个疗程。每疗程均作X线及CT检查。治疗的第一个疗程内卧床休息,以后的治疗期间避免患肢负重或行走时扶双拐3~6个月。
3.3疗效评定 3.3.1髋关节疼痛症态、功能、关节活动度及X线片用药前后变化评分标准按1995年8月中华骨科学会骨坏死学组丹东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定积分,其中疼痛25分、功能18分、关节活动度17分,X线40分。
3.3.2疗效评定标准按1995年实行的成年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判定标准(百分法)评定。优≥90分,良75~89分,可60~74分,差<60分。
3.3.3本发明对髋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及X线片积分的影响,见表1 表1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症状积分结果 3.3.4本发明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评定结果见表2。
表2疗效评定结果 原料组分的对股骨头坏死药理作用 本发明的原料组分由丹参、三七、续断、牛膝、黄芪、延胡索、两面针、制川乌、煅自然铜组成,从文献检索中我们也查到以下的相关药理作用资料,列出如下 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拉丁名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0页。吴丽萍等[1]观察不同剂量的三七总甙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表达的影响,探索体外作用的机制和最佳剂量。采用第2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的三七总甙,观察细胞生长、钙结节形成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分泌量检测,骨钙素(OCN)检测,MTT法观察成骨细胞增殖,免疫组化SP法结合阳性细胞计数法检测成骨细胞OPG表达。结果成骨细胞在7d可铺满瓶壁,30d可形成钙结节,三七总甙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ALP、OCN的分泌,以50μg/ml时作用明显。三七总甙可促进成骨细胞OPG的表达,在50μg/ml时作用明显。结论三七总甙可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促进成骨细胞OPG的表达,以50μg/ml时作用明显。
唐丽灵等[2]认为,骨组织的生长发育受到力学因素的调控.对大鼠颅盖骨中分离出的成骨细胞施加周期性拉伸刺激,结果表明500微应变的加载明显促进了细胞的增殖,而1000和1500微应变的拉伸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各应变水平的拉伸增加了细胞与基底间的黏附力和细胞的铺展面积.用荧光探针Fluo-3/AM测定拉伸对成骨细胞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发现在500微应变下拉伸5min后成骨细胞胞内Ca2+浓度比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用三七总皂苷阻断胞内Ca2+通道后,成骨细胞对应变的响应仍表现出胞内Ca2+浓度的升高;但与未加三七总皂苷的加载组相比,胞内Ca2+浓度响应应变后的升高由原来的92.9%的增加降低到28.6%的增加.说明在成骨细胞响应周期性拉仲应变的过程中胞内Ca2+浓度的升高既有胞外钙内流的参与,也有胞内钙库的释放作用,其中胞外钙通过跨膜通道的内流起主要作用。
李峻辉等[3]将30只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于实验后8,16周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血脂测定,16周处死动物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治疗组动物血浆和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股骨头空骨陷窝数虽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但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iv经股动脉穿刺介入给予大剂量络泰(血塞通粉针)治疗股骨头坏死,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股骨头的供血情况,从而促进坏死骨修复和新生骨再生。
王一菱等[4]通过研究建立炎症动物模型,应用三七总皂甙(TSPN)、电针(EA)进行治疗,并用纳洛酮(Nx)阻断两者作用,用组织化学的方法对TSPN和EA的效应进行比较。结果可见痛阈(PT)在TSPN组、EA组和EA加TSPN组均显著提高,且硝基蓝四氮唑试验(NBT)阳性的多形核白细胞(PMN)和醋酸萘酚酯酶(ANAE)的点型亚群计数均明显增加,以上的全部效应均被纳洛酮部分阻断;TSPN组与Nx组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TSPN与EA效应相似,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整作用。这提示三七总皂甙可能是阿片样肽受体的激动剂而不具有成瘾副作用。
宋烈昌等[5]三七(Panax notoginseng)在中医临床上是治疗跌打损伤的要药。《本草纲目》记载“三七根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伤、跌扑杖疮血出不止者、嚼烂涂或为末掺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虎咬,蛇伤诸病。”近年来关于三七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活性报导较多,而抗炎止痛镇静方面的实验研究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告三七总皂甙在这方面的药理作用,为三七及其复方成药治疗跌打损伤,坐骨神经痛等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拉丁名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52页。王俊国等[6]丹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用以活血化瘀的首选中药,本身可单独成方,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文拟就诸多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1丹参的主要成分及相关药理学作用丹参的有效成分可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两大部分。其水溶性部分为酚性芳香酸(简称酚酸)以及该类酸缩合成的多酚芳酸,已分离到丹酚酸乙(Salvianic acid B)、丹酚酸丙(Salvianic acid C)、丹参素(丹参酸甲,Salvianic acid A)、原儿茶。
喻坚[7]为了探讨大鼠胫骨闭合性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血清、骨痂及骨组织中钙、锌的变化以及应用丹参治疗后的影响。将20只Wistar种大白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用定点手法折骨术造成大鼠左胫腓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实验组按0.06ml/10g体重,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3g/ml)1次/d。对照组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动物于术前、术后第4、8、12天时自眼球采血1ml。术后第13天处死,取骨痂及骨标本,采用原子吸收测定钙、锌含量。结果表明丹参可明显增加血清和骨痂中钙、锌含量,降低骨折断端邻近骨组织中锌的含量。提示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与其提高血清锌含量,加强骨折断端邻近骨组织中锌的动员,以及通过提高骨痂中锌含量来加速骨痂组织生长和钙化过程有关。
王福生等[8]观察丹参对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人髂骨骨膜为材料进行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经丹参预处理后,行模拟缺血-再灌注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结果预处理组成骨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对人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陈建常等[9],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丹参关节内注射对关节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退行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将63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缺血2h,缺血5h用丹参和不用丹参5个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1d和1、4、8、12、16周取股骨外髁软骨及滑膜行大体和光镜观察,以及再灌注后8周和16周软骨厚度测量。结果实验组关节软骨、滑膜早期有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逐渐演变成早期退行性关节炎改变,而这些病变用丹参组明显轻于未用丹参组。结论丹参能有效地减轻关节软骨及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退行性改变。
史炜镔等[10]观察丹参有效部位(RS9403)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前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分析RS9403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分子机理。将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4只,作双侧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成RS9403组、阳性对照药三花接骨散组(三花组)和空白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以RS9403、三花接骨散和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术后3天、1周、2周和4周后处死大鼠取材,采用不脱钙的大鼠骨痂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原位杂交,观察骨痂组织中前胶原和TGFβ1基因的表达。结果骨折后第3天,RS9403组与三花组的骨折端TGFβ1 mRNA的表达明显高子空白组,并已出现血型胶原基因的表达。骨折第1周末,成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样细胞的III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占主导,RS9403组与三花组II、I型前胶原与TGFβ1基因的表达较空白组里同步增强趋势。骨折第2周末,I型前胶原mRNA表达明显增加,RS9403组和三花组中肥大软骨细胞明显多于空白组,I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呈现显著的衰落趋势。
符诗聪等[11]探讨丹参提取的有效部位(丹参-9403)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用Wistar大白鼠进行标准骨折(桡骨中1/3)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即丹参-9403、金葡液、生理盐水及丹参注射液组),术后第2天开始分别灌胃各组药物,连续喂养25、39、50天后处死,取完整桡骨,置于岛津Autograph万能材料测试仪上测定3点抗折强度的载荷、应力。结果丹参-9403组在39天的载荷指标和25、39、50天应力指标最高,分别为(6.20±1.32)牛顿(N),(5.71±3.58)N/mm2、(8.27±2.42)N/mm2、(66.25±26.51)N/mm2,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9403具有提高骨折断端强度的作用。
丁寅等[12]研究丹参对体外骨髓细胞培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采用小鼠长骨骨髓体外培养方法,通过检测抗酒石酸磷酸酶(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反映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1.0g/L丹参可明显抑制TRACP阳性细胞的生成,其生成数仅为对照组的29.8%;PGE2(10-7mol/L)及1.25(OH)2D3(10-8mol/L)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分别增加了6.04和6.68倍;丹参还可明显抑制PGE2和1.25(OH)2D3的作用,混合培养组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仅仅是单纯加PGE2和1.25(OH)2D3组的35.2%和39.3%,特别是多核破骨细胞数大量减少。结论丹参可抑制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生成,主要抑制破骨母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的转化,而成骨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刘福云等[13]报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erthes病,顽固性跟痛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疾病与骨内高压密切相关〔1~3〕。因此,寻找预防骨内高压的方法和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丹参是活血化瘀,调节血液液循环的药物。
符诗聪等[14],60只SD大鼠进行标准骨折(桡骨中上1/3)造模后,分为丹参注射液组,生理盐水组,丹参不同方法提取有效成分1、2、3组。术后第2d开始灌胃,50d后处死,取完整桡骨,置于Instron2211多功能材料测试仪上测定三点抗弯强度。结果表明丹参2组的抗弯强度最高,力为2.35N,与其它各组比较,P<0.05,说明此组丹参提取物具有提高大鼠桡骨骨折断端力学强度的作用。
丁寅等[15]选择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细胞内DNA合成与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了解丹参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分化与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丹参明显增强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5.0mg/ml浓度时,丹参对MC3T3-E1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最大,比对照组增强约135%。丹参这种促进作用只限于分化晚期的MC3T3-E1细胞,而对分化早期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其次,这种作用还与药物作用时间有关。但是,丹参对各生长分化期的MC3T3-E1细胞内DNA合成均无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有明显增强体外培养分化晚期的MC3T3-E1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而是改善细胞功能实现的,并且受丹参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影响,说明丹参可能在促进正畸牙齿移动中新生牙槽骨形成方面发挥作用。
丁寅等[16]为了了解丹参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生长、分化与代谢的影响,选择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细胞内DNA合成与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结果丹参明显增强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丹参浓度为5.0g/L时,对MC3T3-E1细胞内ALPase活性影响最大,比对照组强约135%。丹参这种促进作用只限于分化晚期的MC3T3-E1细胞,而对分化早期细胞内的ALPase活性起抑制作用,其次,这种作用还与药物作用时间有关.但是,丹参对各生长分化期的MC3T3-E1细胞内DNA合成均无影响。
结论丹参可明显增强体外培养分化晚期MC3T3-E1细胞内的ALPase活性,该作用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而是改善细胞功能而实现的,并且受丹参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的影响,说明丹参可能在正畸牙齿移动中促进新生牙槽骨的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徐荣辉等[17]研究实验用鸡胚额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结合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成骨细胞样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功能的影响。发现(1)丹参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分裂和增殖。(2)丹参能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提前出现伪足伸缩运动和胞外吐作用,使丹参组的培养液内出现大量细小漂浮性颗粒,该颗粒对酸性粘多糖染色呈阳性反应。(3)成骨细胞样细胞经发育后能分泌直径约为3um的小光状颗粒。这种颗粒显酸性粘多糖着色(早期),胶原和钙盐着色(晚期)在细胞集落周围聚集、融合。形成骨小结节和骨小片,并愈积愈大。经四环素活体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金黄色,因此是新生骨组织。丹参组织形成的骨小结节和骨小片在数量上和体积上明显大于对照组。
张丁等[18]在离体状态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离体破骨细胞的作用,结果发现当丹参浓度不低于0.01mg/ml时,对破骨细胞起抑制作用。作者推测丹参通过其钙离子阻滞作用,改变了破骨细胞内钙调节蛋白的活性,进而降低了胞浆内Ca++和cAMP的浓度,使离体破骨细胞的活性降低。
郑谦等[19]丹参煎制剂有改善骨组织的血供作用,实验选用SD大鼠120只,造成单侧下颌体实验性骨折。实验组60只,骨折后肌注丹参0.5ml,手术3、5、7、10、15、20天用放射性微球分布技术测定骨折远中段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流量变化。结果显示丹参能明显改善骨折段及其软组织的血供。
徐荣辉等[20]丹参注射液有促进鸡胚额骨分离细胞培养生长作用,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用鸡胚额骨分离细胞体外培养组合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丹参注射液对骨细胞样细胞增殖、分化和成骨功能的影响并进行组织化学观察。发现(1)丹参注射液能明显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分裂和增殖。(2)丹参注射业能促进成骨细胞样细胞提前出现伪足伸缩运动和胞外吐作用,使丹参组的培养液内出现大量细小漂浮性颗粒,该颗粒对酸性粘性多糖染色呈阳性反应。(3)成骨细胞样细胞经发育后能分泌直径约为3μm的小光状颗粒。这种颗粒显酸性粘多糖着色(早期0,胶原和钙盐着色(晚期)在细胞集落周围集、融合。形成骨小结节和骨小片,并越积越大。经四环素活性标记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金黄色,因此是新骨组织。丹参注射液组织形成的骨小节和骨小片在数量上和体积上明显大于对照组。
徐荣辉等[21]该学者又做了丹参注射液地鸡胚胎股骨器官培养生长的影响研究,实验用孵育9天的鸡胚,在无菌条件下取右侧股骨用1640、Eagle、199和BGJb等四种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组);左侧股骨用含0.8%丹参注射液的上述4种培养基进行培养(丹参组)。在38℃二氧化碳培养箱用旋转管培养法分析培养1、2和3周。发现丹参鸡胚股骨生长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股骨的生长主要表现在两端,股骨骨干部则无明显改变,亦未见骨髓组织形成。
徐荣辉等[22]丹参注射液对积胚额骨分离细胞培养生长还有调节作用。丹参能促进骨细胞样细胞成熟,分泌胶原性物质和AIP,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节。但是浓度过高能导致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生长的抑制。
张菊英等[23]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骨折愈合中钙沉积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用成年雄性健康小鼠。体重25~35g,以45Ca沉积量为指标观察骨形成的速度,用自制骨折器造成小鼠右股骨中段闭合骨折,骨折后每天给予丹参注射液0.5ml(口服)。给药后5、7、9、13分别处死小鼠,处死前48小时尾静脉注射0.2ml45Ca-氧化钙溶液,测定左右股骨及右胫骨上、中、下三段的放射活性。结果发现正常小鼠左右骨相应部位钙沉积相似,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与丹参组小鼠的中段股骨钙沉积不断升高,而股骨上、下二段反而下降,丹参组下降更显著。说明丹参可以从临近骨组织中调动比生理盐水更多的钙,以更好的满足新骨形成对钙的需要,从而使骨折愈合加速。
刘季兰等[24]另报道,有学者采用C57BL纯种成年健康小鼠,观察了丹参注射液对小鼠骨折愈合中钙再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左右股骨及胫骨上段的放射活性均随时间而不断下降;注射45Ca后不同时间造成右股骨中段骨折后,生理盐水组小鼠骨折部位的放射活性却低于相应健侧;丹参组小鼠中这种变化更为显著。
柴本甫等[25]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使用丹参注射液后,可使家兔骨折部位骨痂形成提前,且更为致密。骨生成细胞分布部位及数量增加;成纤维细胞除有外行改变外,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活动更为旺盛,细胞的正常变性过程也加快,细胞外胶原纤维增多,并进入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内;有增多的破骨细胞出现在不同的骨痂部b为,促进骨的改建,另外,成纤维细胞肿胀的线粒体内出现众多致密钙颗粒,从而使骨痂有更多更早的钙盐沉积。
徐任生等[26]对家兔前肢胫骨骨折实验中也证明丹参可促进各者愈合。
徐荣辉等[27]丹参对家兔皮肤切口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用体重为2~3kg的雄性家兔,分对照组和丹参组,所有家兔右上肢用电剪剃毛,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30mg/kg)及无菌技术下作右前壁下1/3部位掌面皮肤全层纵行切口,长约1.5cm,皮肤切口作间缝合。手术当天起对照组每天加生理盐水2ml。丹参组每天注射同一批号丹参注射液2ml。注射最多不超过13针,宰杀当天停止注射。对照组于手术后1~10日以及17、21、25、30各取家兔2只作系列观察;用药组于术后1日、3、5、7、9、13、17、2125、30日各取家兔2只作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丹参组的巨噬细b胞及成堆异物巨噬细胞的出现均早于对照组,使创伤修复的清扫阶段明显提前,持续出现丰富而充血的毛细血管,另外,丹参组的血管性肉芽组织、胶原性肉芽组织以及疤痕性肉芽组织的出现均显著早于对照组,说明由于应用丹参产生了活血化作用,促进了皮肤切口愈合。丹参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如加快骨折和皮肤创伤的愈合都可能与它的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等作用有关,致使局部血流供应增多和营养增加,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还可能通过内在调节机制而影响机体的反应性。
续断本品为川续断科植物川续断(拉丁名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et T.M.Ai)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31页。程志安等[28]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探讨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细胞周期和I型前胶原αmRNA表达影响。根据文献方法培养大鼠成骨细胞株UMR 10 6/01,采用3H Tdr法检测细胞增殖,PNPP法、RIA法、茜素红染色法以及定量RT PCR法分别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活性、矿化结节形成和I型胶原αmRNA的表达,从而了解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FCM法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续断中、高剂量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增加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及矿化结节形成的数量,促进成骨细胞骨钙素和I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P<0.01,P<0.05),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续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等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和雌激素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细胞凋亡率和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5)。表明续断能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防止成骨细胞凋亡,可能是该药促进骨折愈合、防治骨质疏松的... 卿茂盛等[29]观察续断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骨折愈合中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30只4月龄大鼠,分为假手术骨折对照组、去卵巢骨折对照组、去卵巢骨折中药处理组。后两组去卵巢3月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之后三组均造成桡骨远端骨折,灌药1月后检测桡骨骨痂生物力学强度。结果中药处理组最大剪切力17.76±1.25N,剪切应力1.12±0.13N/mm2,生物力学性能与基础骨折对照组相接近,明显优于去卵巢骨折对照组(P<0.01)。结论续断能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洪定钢等[30]为了解中药续断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我们利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技术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是该药能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促进基质钙化、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痂的改建。结论是续断可促进骨折愈合。
郭昭庆等[31]研究利用[3H]-TdR掺入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及中药续断组分对体外培养的正常成人成骨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氟化钠能直接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且具有双向调节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10μmol/L)能促进细胞增殖,但其有效浓度范围相对狭窄,浓度过高(>20μmol/L)反而抑制成骨细胞的生长。中药续断的两种组分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但有各自不同的有效浓度范围。本研究提示氟化钠对成骨细胞具有直接的作用。中药续断对成骨细胞也有促增殖作用,理论上有望从促骨形成方面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及治疗,同时也为中药的筛选提供了一条新路。
牛膝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拉丁名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49页。王筠默[32]、郑宝灿等[33]据实验报道,牛膝煎剂腹腔注射对酒石酸锑钾或醋酸所致“扭体反应”有抑制作用,表明牛膝具有镇痛作用。另外文献报道,对醋酸热体反应小鼠的作用小鼠口服怀牛膝煎剂有极显著的镇痛作用。
宋振玉等[34]实验研究报道,对大鼠的甲醛性脚肿,牛膝酒剂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史玉芬[35]牛膝200%提取液有较强的抗炎消肿作用。而且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证明牛膝无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因此牛膝的抗炎作用并非通过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牛膝的抗炎消肿机理认为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系统对细菌的吞噬作用,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促进炎性病吸收等。
孙奋勇等[36]报道,为了研究牛膝对成骨细胞株HFOB119的促增殖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制备牛膝含药血清,醇提法制备牛膝脱皮甾酮,MTT法检测二者对体外培养的HFOB119的促增殖作用,RT PCR检测PKARIβ的表达。结果牛膝含药血清与牛膝脱皮甾酮均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导致PKARIβ表达的上调。结果初步判定牛膝在体外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成份为脱皮甾酮,并有可能是通过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进行的。
高晓燕等[37]报道,牛膝有散瘀血、消肿痛、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为常用中药之一。历代文献明确为治疗“骨痹”、“骨痿”(骨质疏松症)的方剂共21个,涉及药物77种,其中牛膝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通过研究发现牛膝的醇提物以及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成骨样细胞UMR106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牛膝的醇提物对成骨样细胞UMR106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增殖率可达28%,醇提物的石油醚与乙酸乙酯萃取混合物比醇提物有更强的促进增殖作用,增殖率可达47%。本实验以成骨样细胞UMR106的增殖为活性指标,对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成分进行活性追踪和分离,得到5种单体化合物,分别测试活性后,发现脱皮甾酮是牛膝中促进成骨样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之一。
高昌琨[38]报道,怀牛膝水煎液分别以7.1g/kg和14.2g/kg灌胃给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测其自发活动数、血Ca、血P、血中AL P、骨Ca、骨P、骨密度以及骨中HP等指标,并与模型组、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的自发活动数、骨密度增加,血Ca、血P、骨Ca、骨P以及骨中HP含量增加,血中AL P活性降低。结论怀牛膝水煎液能显著增加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大鼠的活动能力,阻止维甲酸所造成的大鼠骨矿质的丢失,增加其骨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骨密度。
高昌琨等[39]报道,制作小鼠二甲苯耳肿胀、大鼠蛋清足肿胀、大鼠琼脂肉芽肿等炎症模型,研究牛膝总皂苷三种剂量30、100、300mg·kg-1的抗炎作用,运用热板法观察牛膝总皂苷的镇痛作用,另外还观察了牛膝总皂苷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下的牛膝总皂苷能减轻大鼠和小鼠急性炎症反应,降低大鼠琼脂肉芽肿重量,延长热板上小鼠舔足时间,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结论牛膝总皂苷具抗炎镇痛及活血作用。
李小川等[40]报道,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对怀牛膝总皂苷(Achyranthesbidentata saponins,ABS)分成大、中、小(120mg/kg、60mg/kg、30mg/kg)3个剂量进行了镇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BS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作用强度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高晓燕等[41]报道,考察了牛膝(AchyranthesbidentataBl.)的不同提取部位对成骨样细胞UMR106的作用。通过牛膝的醇提液及醇提液的不同提取部位和UMR106成骨样细胞共同体外培养,用MTT方法检测了各部位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同时考察了MTT法的实验条件。结果表明牛膝的醇提液及其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的混和物对细胞具有较强的促进增殖作用,而正丁醇层和水层对细胞增殖无影响;在MTT法中,铺板细胞浓度、检测波长和加入MTT后的孵育时间均影响吸光度值测定。牛膝中低极性部位可能含有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的活性成分。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拉丁名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刘心萍等[42]为了观察黄芪中总黄酮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密度、生物力学的影响,通过维甲酸80mg/kg灌胃形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不同剂量黄芪总黄酮对骨质疏松大鼠双侧股骨以及脊柱骨密度、左股骨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弹性摸量、屈服点值及能量等生物力学指标的影响,并与强骨胶囊对照。结果黄芪总黄酮对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值、最大载荷、最大效应、屈服点值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黄芪总黄酮能提高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增强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拟雌激素样作用有关。
王永东[43]观察黄芪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用3月龄SD大鼠12只,随机分3组,分别以生理盐水(NS)、0.5g/mL及5g/mL剂量的黄芪灌胃,取大鼠血清经处理终稀释成1∶20、1∶40、1∶80分别加入成骨细胞体系,进行细胞增殖(MTT法)、AL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结节计数。结果黄芪(0.5g/mL)灌胃的含药血清在1∶80稀释比,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及ALP活性显著高于NS对照组;黄芪(5g/mL)灌胃的含药血清在1∶20稀释比,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及ALP活性亦显著高于NS对照组;矿化结节计数两组含药血清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结论黄芪在体内对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受药物本身经体内吸收、代谢后的浓度变化调节的影响。
董晓先等[44]为了研究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通过贴壁法分离鼠MSC,体外扩增培养。中药黄芪定向诱导MSC分化为类神经元样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结果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通过贴壁法成功分离并可在体外大量扩增。黄诱导90min后大部分MSC转变为神经元样细胞,出现胞体和突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Nestin呈阳性、FAP阴性。结论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王永东等[45]观察黄芪水提液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增殖、分化及成骨能力的影响,取24h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按细胞密度1×105个/ml接种96孔培养板,然后将生理盐水(NS)、黄芪低剂量(0.5g/ml)、黄芪高剂量(5g/ml),终稀释成1∶20,1∶40,1∶80分别加入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系,进行细胞增殖(MTT法)、AL 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结节计数。结果黄芪低剂量(0.5g/ml)在1∶80稀释比,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及AL P活性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1);黄芪高剂量(5g/ml)在1∶20稀释比,MTT法所测吸光度A值及AL P活性亦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1);矿化结节计数两组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在体外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
王立春[46]为研究黄芪复方制剂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内压的作用机理,以鸡为受试对象,采用激素造模,将动物分为空白、模型、黄芪复方制剂和钻孔减压四组,动态观察了6、8、10、12周的病理改变;骨内压变化及8周时血流变数值。结果(1)8,10周中药组骨压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2)8周时中药组血粘滞度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黄芪复方制剂(1)能降低升高的骨压;(2)能降低血液粘滞度;(3)减少骨坏死的程度和范围,促进修复。因此,我们认为黄芪复方制剂能够通过降低骨内压治疗股骨头坏死,使其可能机制为改变与血液凝集有关因素。
秦腊梅[47]应用UMR 106成骨细胞株,观察通补强骨方中的四味主要药物淫羊藿、女贞子、黄芪、大黄对成骨细胞株增殖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四种药物在适当浓度均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其中黄芪在低浓度(5mg L)即显示促增殖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无明显联系;淫羊藿、女贞子高浓度组(500mg L)较低浓度组(5mg L)促增殖作用有上升趋势;大黄中浓度(100mg L)有促增殖作用,高浓度(1000mg L)有抑制成骨细胞增殖作用。
延胡索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拉丁名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94页。吕富华等[48]报道,延胡索粉有明显镇痛、麻醉作用。用电刺激小鼠尾巴法证明,灌胃延胡索粉有镇痛作用,其效价为阿片的1/10,作用持续2小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原料组分能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促进基质钙化、促进骨痂生长、加快骨痂形成、消炎镇痛等药效作用。
两面针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拉丁名Zanthoxylum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116页。
自然铜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95页。煅自然铜的药理具有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用X线检查法,生物力学测定法,生物化学测定法,组织检查法,四环素荧光标志检查法及电子显微镜扫描法研究证实,自然铜能促骨折愈合[49]。在无菌条件下将家兔二前肢造成完全缺损的骨折,观察给药组,每天口服2ml自然铜药液(每毫升相当于生药1g),给药5~20天,分别观察骨痂总胶质量,骨痂不溶性胶原量,骨痂钙、磷含量,结果发现,自然铜药液能加快骨痂胶原合成和促进钙、磷沉积,从而加速骨折愈合[50]。微量元素Zn、Fe、Mr、Cu在骨折愈合中起重要作用。自然铜能使实验性骨折家兔的骨痂中Zn、Fe、Mr含量高于对照组,骨痂中Cu含量出现的高峰较对照组早一周。可见自然铜还能通过影响骨痂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来促进骨折愈合[51]。
以自然铜为主药的接骨散也有加强骨折愈合强度的作用,横牵引力加强36%~53%;旋转牵引力可加强60%[52]。含有自然铜的七厘散能使骨折患者血液中蛋白质及铜含量及实验性骨折家兔骨折愈合中局部铜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骨折愈合提前[53]。接骨丹也能使骨折愈合,X片检查,抗折力及病理切片发现接骨丹的疗效较单用自然铜好[54]。
制川乌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拉丁名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干燥母根,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27页。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片剂分别称取三七800g、丹参80g、续断800g、牛膝70g、黄芪60g、延胡索600g、两面针40g、制川乌500g、燃自然筒10g。
先取三七120g、煅自然铜粉碎成细粉;续断、黄芪、牛膝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乙醇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其余磨粉,用70%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与上述干浸膏合并,制成颗粒,再与上述细粉混合,加入硬脂酸镁混合压片,包薄膜衣,得片剂。
实施例2 胶囊剂分别称取三七80g、丹参900g、续断70g、牛膝400g、黄芪700g、延胡索300g、两面针500g、制川乌40g、燃自然筒100g。
先取三七12g、煅自然铜粉碎成细粉;续断、黄芪、牛膝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乙醇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其余磨粉,用70%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与上述干浸膏合并,制成颗粒,再与上述细粉混合,加入硬脂酸镁混合,装入胶囊,得胶囊剂。
实施例3 丸剂分别称取三七460g、丹参700g、续断600g、牛膝800g、黄芪500g、延胡索50g、两面针400g、制川乌500g、燃自然筒15g。
取三七69g、煅自然铜粉碎成细粉;续断、黄芪、牛膝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乙醇沉淀,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其余磨粉,用70%乙醇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干燥;与上述干浸膏合并,制成颗粒,再与上述细粉混合,泛制成丸或压制成丸,干燥,得丸剂。
参考文献吴丽萍等,三七总甙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OPG表达影响的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年02期122页。唐丽灵,王远亮,谷俐,蔡绍皙,苏爱华.成骨细胞对周期性拉伸刺激的生理响应和胞内Ca-(2+)浓度变化[J].科学通报,2003,(2)51李峻辉,宁亚功,彭仲杰,栾晓文,刘国光,王云华,吴亚玲,叶建红.络泰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2,(6)58王一菱等,三七总皂甙抗炎和镇痛作用及其机理探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年01期35页宋烈昌;张毅;三七总皂甙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观察,云南植物研究,1981年02期67页王俊国等,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中国骨伤,2003年10期66喻坚丹参对大鼠胫骨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血清、骨痂及骨组织中钙、锌含量的影响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年03期320页王福生等,丹参对人成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年05期7页陈建常等,丹参对缺血肢体关节软骨及滑膜损伤的影响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年02期43页史炜镔等,丹参有效部位对骨折愈合过程中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4期269页符诗聪等,丹参有效部位(丹参-9403)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2期43页丁寅等,丹参对骨髓培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1期10刘福云等,丹参预防骨内高压实验研究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7年05期51页符诗聪等,丹参对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430页丁寅等,丹参对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DNA合成影响的实验研究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6年02期28页丁寅等,丹参对克隆化成骨细胞株MC3T3-E1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年04期25徐荣辉等,丹参注射液对鸡胚额骨分离细胞培养生长影响的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样细胞的发育与成熟,中华骨科杂志,1994年03期185张丁等,丹参对离体破骨细胞的影响,口腔正畸学,1995年02期63郑谦等.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5;11(2)78徐荣辉等.中华骨科杂志,1994;14(3)185徐荣辉等.中华骨科杂志,1994;14(4)226徐荣辉等.解剖学报,1988;1953徐荣辉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11)668张菊英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9)576刘季兰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7)418柴本甫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7)417徐任生等.丹参生物学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3徐荣辉等.中草药,1982;13(12)15程志安等,续断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中医正骨,2004年12期5卿茂盛等,续断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2年03期31页洪定钢等,续断对实验性骨折愈合影响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1999年03期6页郭昭庆等,氟化钠及续断组分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1998年02期18页王筠默.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3)31郑宝灿等.药学通报,1988;23(11)666宋振玉等.药学学报,1963,10(12)708史玉芬.中国中药杂志,1988;(7)44孙奋勇等.牛膝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机理研究,中药材,2004;(4)20高晓燕等.牛膝中脱皮甾酮的含量测定及促成骨样细胞增殖活性,药学学报,2000;(11)16高昌琨.怀牛膝对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基层中药杂志,2001;(2)23李小川等.怀牛膝总皂苷镇痛作用研究,陕西医学杂志,1999;(12)19[67]高晓燕等.牛膝提取物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3)21高晓燕等.牛膝提取物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0;(3)21刘心萍等,黄芪总黄酮防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5期21页王永东,黄芪对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的血清药理学实验,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年05期17页董晓先等,黄芪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英文),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年19期27页王永东等,中药黄芪对成骨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观察,华夏医学,2004年03期17页王立春,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51页秦腊梅,4味中药对体外培养成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对通补强骨方中主要组成药物的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2年02期20页吕富华等.中华医学杂志,1956;41(10)928刘海起等.中华外科杂志,1983;21(1)1王智兴等.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85;5(4)262吕德成等.大连医学院学报,1991;13(4)30北京医学院学报,1959;(1)149张克勤等.中华外科杂志,1962;10(5)305刘润田等.天津医药杂志,1962;4(8)457。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按重量比例为丹参8~90份、三七7~80份、续断7~80份、牛膝7~80份、黄芪6~70份、延胡索5~60份、两面针4~50份、制川乌4~50份、煅自然铜1~10份,制备成药剂学上允许的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成药剂学上允许的剂型包括颗粒剂;片剂,如素片、糖衣片、薄膜衣片、咀嚼片、分散片、泡腾片、肠溶片、速释片、缓释片、控释片;丸剂,如蜜丸、水丸、浓缩丸,滴丸、胶囊以及散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治疗股骨头坏死和骨折的药物中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药物,它由丹参、三七、续断、牛膝、黄芪、延胡索、两面针、制川乌、煅自然铜9种原料组成,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分别为丹参8~90份、三七7~80份、续断7~80份、牛膝7~80份、黄芪6~70份、延胡索5~60份、两面针4~50份、制川乌4~50份、煅自然铜1~10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疗效显著、药理作用明显、毒副作用较低、服用方便、价格适中等特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补肾生骨,用于股骨头坏死病症和骨折。
文档编号A61P19/00GK101293042SQ20081007361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3日
发明者梁永平, 农小棉 申请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