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草药足浴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63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草药足浴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足浴药物,对骨头坏头、骨髓炎、脉管炎、类
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很好的疗效。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上的六十余个穴 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人的失眠多梦以及疾病的产生,都是脏 腑功能失调后反映出来的阴阳偏衰或偏盛的状态。足浴疗法是采用药物煎 汤,将其双足浸泡、洗浴,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在浸泡过程中除了 水的浮力作用、水的静压力作用,水的液体微粒运动对足部的摩擦作用之 外,主要是水的温热作用、药物的外治作用和足反射区作用。
足浴具有温水足浴、药物外治及足反射区剌激三种作用,三种作用可 以互相影响。药物趁热易于从皮肤、腧和呼吸道吸收,易于发挥药物的治 疗作用。足浴可作为内病外治的疗法,也可作为多种皮肤病疾患的洗浴。 药浴时借助药力和热力,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祛除邪毒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足浴时水的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而药 物可从皮肤上的汗腺、皮脂腺渗透吸收,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全 身性疾病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方组成简单、使用效果比较好的中草药足浴药物,它对骨头坏头、骨髓炎、脉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很好的疗效。
本发明提供的中草药足浴药物,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蚕桑木寄生3 5份、田酸木寄生2 4份、山竹寄生1 3份。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a、 将原料药蚕桑木寄生、田酸木寄生和山竹寄生分别洗净风干;
b、 分别碾碎,过180目筛取粉末;
c、 然后将b步骤得到的蚕桑木寄生3 5份、田酸木寄生2 4份和山 竹寄生1 3份混合即得该药物。
其泡足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将该药物0.3kg放入桶中用5kg开水冲泡;
b、 待水温降到43 53t时泡双足,每天一次,每次130分钟。 泡足时注意事项
水温随气候变化调节,宜偏低,防止烫伤;
泡足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关节酸、胀、肿痛,小腿及足面起小疹子、 水泡,足面皮肤结节、增厚、暗黑属正常现象;
泡足前宜吃些食物,防止空腹而引起身体不适。
本发明中的蚕桑木寄生、田酸木寄生、山竹寄生有驱骨风、清肺活血、 润血、促进血管循环等功效,三生保健丹是借助药力和热特有的效应来剌 激双脚穴位,通过其皮肤和毛孔吸收,经经络传递,直达全身各个部位, 起到加强汗、痰、尿、屎、月事等残杂物排泄,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胃纳 吸收,提高清洁血源养料摄取,调理脏腑平衡,加快血肪流通,增强机体功能调节;达到祛病强身,养生保健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a、 将原料药蚕桑木寄生、田酸木寄生和山竹寄生分别洗净风干;
b、 分别碾碎,过180目筛取粉末;
c、 然后将b步骤得到的蚕桑木寄生3kg、田酸木寄生4kg和山竹寄生
lkg混合即得该药物。
实施例二
a、 将原料药蚕桑木寄生、田酸木寄生和山竹寄生分别洗净风干;
b、 分别碾碎,过180目筛取粉末;
c、 然后将b步骤得到的蚕桑木寄生4kg、田酸木寄生3kg和山竹寄生 2kg混合即得该药物。
实施例三
a、 将原料药蚕桑木寄生、田酸木寄生和山竹寄生分别洗净风干;
b、 分别碾碎,过180目筛取粉末;
c、 然后将b步骤得到的蚕桑木寄生5kg、田酸木寄生2kg和山竹寄生 3kg混合即得该药物。
泡足应用例一
a、 将该药物0. 3kg放入桶中用5kg开水冲泡;
b、 待水温降到48t时泡双足,每天一次,每次130分钟。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草药足浴药物,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蚕桑木寄生3~5份、田酸木寄生2~4份、山竹寄生1~3份。
2、 权利要求1所述中草药足浴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a、 将原料药蚕桑木寄生、田酸木寄生和山竹寄生分别洗净风干;b、 分别碾碎,过180目筛取粉末;c、 然后将b步骤得到的蚕桑木寄生3 5份、田酸木寄生2 4份和山 竹寄生1 3份混合即得该药物。
全文摘要
一种中草药足浴药物,它主要由原料药蚕桑木寄生3~5份、田酸木寄生2~4份、山竹寄生1~3份制成。本发明可以借助药力和热特有的效应来刺激双脚穴位,通过其皮肤和毛孔吸收,经经络传递,直达全身各个部位,起到加强汗、痰、尿、屎、月事等残杂物排泄,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胃纳吸收,提高清洁血源养料摄取,调理脏腑平衡,加快血肪流通,增强机体功能调节;达到祛病强身,养生保健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9/00GK101439061SQ20081022023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7日
发明者蔡亚景 申请人:蔡亚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