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863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背景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是引流胸膜腔内渗液、血液及气体,重建胸膜腔内负 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的重要装置。目前临床已应用各种一 次性使用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具优缺点。单瓶水封式系统,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但无法满足负压抽吸要求且单瓶水封系统受到引流液量的影响; 双瓶水封式系统,设置集液瓶收集引流液,避免了引流液对水封系统的影响, 但仍然无法满足负压抽吸要求;三瓶水封式系统,设置集液瓶和控制瓶,可 调控负压,但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临床使用中,由于引流瓶体积大,运输 存放及使用中都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三瓶式水封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结构复杂体积 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满足集液要求,又可提供负压抽吸功能,同时具备 体积小、运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改进引流装置中的负压调节部件,从而 进一步简化引流瓶的结构,縮小引流装置的体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 液连通管、负压调节部件和吸引器接头,引流液连通管上端连接病人胸腔引 流管,下端插入引流瓶内液面以下;吸引器接头设置在引流瓶上部,连通引 流瓶和外部负压吸引装置;采用透明弹性材料制成的储液袋包裹于引流瓶外, 弓I流瓶瓶侧上部设有开口与储液袋连通。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引流瓶分为控制腔和水封腔的双腔结构,控制腔 上设置负压调节管作为负压调节部件,负压调节管下端插入引流瓶的液面以 下,上端通大气,通过其下端在液面内的不同高度来调节引流瓶内负压的大 小。本发明还改进了负压调节部件,将负压调节管改为一个控压阀,控压阀 的具体结构为由一套筒设置于引流瓶内口上,套筒中空部分为一上小下大 的锥形,锥形中空空间内设置一个大小形状与之相配合的活塞,活塞由弹簧支持,套筒外部下缘套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当引流瓶内为常压时,弹簧支持活塞关闭阀口,控压阀处于密闭状态; 当连接负压吸引时,活塞下降,阔口开放,相液压瓶内外连通,瓶内负压变 小,直到负压达到低于大气压5 10cm水柱之间的一个预设值。负压预设值的 大小可调节,通过旋入或旋出套筒,即可调整弹簧的压縮程度,从而增加或 减小负压预设值大小。采用这样一种顶压式弹簧结构的控压阀时,则引流瓶 不再需要负压调节管和与负压调节管下端的液面,这样,引流瓶也就无须再 分为两个不同液面高度的两个腔,而只需要单腔结构,这就大大简化了引流 瓶的结构,也减少了加工成本。本实用新型对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进行创新改进,提供一种既满足集液要 求,又可提供负压抽吸功能,同时具备体积小、运输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应临床需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3是图2中阀门12的放大的剖视图。l引流瓶2控制腔3水封腔4储液袋5负压调节管6吸引器接头7引流液连通管8开口 9导流突起IO瓶盖ll拉手12控压阀13套筒14活塞15弹簧16螺母17内口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和储液袋4。 引流瓶1为相互连通的双腔结构,分为控制腔2和水封腔3两个腔。控制腔2 提供负压抽吸功能,瓶身标有刻度;瓶内设两根管,分别为吸引器接头6和5, 吸引器接头6连通负压吸引装置,提供负压;负压调节管5 —端插入液面以 下, 一端通大气,通过调节负压调节管5插入控制瓶内液面的高度来调节负 压大小。水封腔3内有引流液连通管7,连通管7上端接病人胸腔引流管,下 端插入水封腔3瓶内液面以下。水封腔3瓶壁上部有开口 8与储液袋4相通。 开口 8的口沿下设置用于导流的导流突起9。引流瓶1上设置瓶盖10,吸引 器接头6、负压调节管5和引流液连通管7从瓶盖10穿出。储液袋4采用透明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制成,储液袋4包裹连接于引 流瓶1外,储液袋4袋身标有刻度。储液袋4使用前处于收縮状态> 使用时扩张储液。
实施例2
设计人还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瓶部分进行改进,用一个简单的控 压阀代替复杂的控制瓶,进一步简化引流瓶的结构。如图2所示,引流瓶1 为单腔结构,引流瓶1设置引流液连通管7和吸引器接头6,连通管7上端接 病人胸腔引流管,下端插入引流瓶1瓶内液面以下。吸引器接头6连通负压 吸引装置,提供负压。
在引流瓶上设置一个控压阀12,控压阀12的具体结构见图3。引流瓶内 的负压由该控压阀12控制和调节, 一般控制在5 10cm水柱。该控压阀12由 一个套筒13设置于引流瓶1的内口 17上,套筒14中空部分为一上小下大的 锥形,通过内口 17与引流瓶1瓶内相通,锥形中空空间内设置一个大小形状 与之相配合活塞14,活塞14由弹簧15支持,活塞14的上下移动可以导致阀 口的开启或关闭。套筒14外部下缘套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16。当引流瓶内为 常压时,弹簧支持活塞关闭阀口,控压阀12处于密闭状态;当连接负压吸引 时,活塞下降,阀口开放,相液压瓶内外连通,瓶内负压变小,直到负压达 到低于大气压5 10cm水柱之间的一个预设值。负压预设值的大小可调节,通 过旋入或旋出套筒13,即可调整弹簧的压縮程度,从而增加或减小负压预设 值大小。本发明中,负压都是相对大气压而言的,即设一个标准大气压为O。
引流瓶1上设置瓶盖10,引流液连通管7和吸引器接头6从瓶盖上穿过。 吸引器接头6连通负压吸引装置,提供负压。从瓶盖上穿过。
引流瓶1侧壁设有开口 8与储液袋4连通。其它储液袋的结构可以与实 施例1相同。
由于储液部分为袋式,所以本装置最适宜于悬挂起来使用。为便于悬挂, 可以在瓶盖10或储液袋4上设置便于悬挂的拉环或拉手1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用于储存引流液的储液袋4处于收縮状态,不占 用空间,而在使用时,即在收集储存引流液时,则可迅速扩张,因此,本实 用新型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可以比目前临床所用的三瓶式的闭式引流瓶体积 缩小很多,满足整套装置体积小、容量大的要求,在制造运输、存放和使用 时更加方便。储液袋4袋身标有刻度,可随时读取引流液体积多少。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引流瓶1内按瓶身标记灌注无菌生理盐水,如 果是实施例1的引流瓶,则通常在控制腔2灌注约80mm高度的水,在水封 腔3灌注约1200mm的水,将引流液连通管7下端插入水封腔液面下,上端连接病人胸腔引流管,将负压调节管5下端插入控制腔2液面下,吸引器接 头6连接外部负压吸引装置。如果是实施例2的引流瓶,则直接在引流瓶1 内灌注灌注约80mm高度的无菌生理盐水,将引流液连通管7下端插入水封 腔液面下,上端连接病人胸腔引流管,将控压阀按预设负压大小调节好。用 挂钩将引流装置置于病人床侧,吸引器接头6连接吸引负压装置,打开负压 吸引装置即可使用。
也可不连负压吸引装置,直接打开吸引器接头6与大气相通,负压调节 管或控压阀则不需特殊处理,引流液连通管7接病人胸腔引流管,即可作为 普通水封引流系统使用。
权利要求1.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液连通管、负压调节部件和吸引器接头,引流液连通管上端连接病人胸腔引流管,下端插入引流瓶内液面以下,吸引器接头设置在引流瓶上部,连通引流瓶和外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透明弹性材料制成的储液袋包裹连接于引流瓶外,引流瓶瓶侧上部设有开口与储液袋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瓶分为控制腔和水封 腔,所述负压调节部件为一根负压调节管,负压调节管下端插入控制腔 的液面以下,上端通大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引流瓶为单腔结构,所述 负压调节部件为一个控压阀。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压阀结构为由一套 筒设置于引流瓶上,套筒中空部分为一上小下大的锥形,通过内口与引 流瓶内相通,锥形中空空间内设置一个大小形状与之相配合的活塞,活 塞由弹簧支持,套筒外部下缘套有与之相配合的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引流液连通管、负压调节部件和吸引器接头,引流液连通管上端连接病人胸腔引流管,下端插入引流瓶内液面以下,吸引器接头设置在引流瓶上部,连通引流瓶和外部负压吸引装置,采用透明弹性材料制成的储液袋包裹连接于引流瓶外,引流瓶瓶侧上部设有开口与储液袋连通。相对于现有闭式引流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运输使用,成本低廉,适应临床需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1220005SQ20082005372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4日
发明者何国平, 刘翔宇, 周雯娟, 崔宇龙, 赵竞飞 申请人:中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