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心电图胸导联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检测辅助器械,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心电图机、电生理 检查仪器检观啲心电图胸导联电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是由气囊、电极和心电导联线组成,其电极是金属制 品,外形呈喇叭状(上部为连接口,下部为吸口),电极的连接口上装有气囊,按 下气囊后电极的吸口可吸附在 表面,与电极连接的心电导联线将信号传至检测 仪器。这种胸导联电极的缺点在于1、喇叭状电极内空间大,在气囊负压作用下 皮肤被吸附的体积大,所以会在被检査者身上留下明显的淤痕,2、喇叭状的金属 电极不易与皮鹏艮好的贴合,以至于需要气囊产生很大的负压,使电极完全贴合在 皮肤上才能减少测量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紧密贴合在皮肤上并能减少测 量误差的心电图胸导联电极。
为解决,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包Sil过导线与导联 线接口相连的电极,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电极的上方固装有绝缘块,所述导线从绝
缘块中穿过,绝缘块上安装有上部与绝缘i央密闭的喇叭状吸盘,吸盘吸口朝向电极 的方向,绝缘±央的顶部固装有气囊,气囊的开口与绝缘i央的顶部密封连接,绝缘块 中设有通孔,通 L一端与气囊相通,通孔的另一端与绝缘块和吸盘之间的缝隙相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气囊和平面电极的之间增加了绝缘块,并用喇叭状的 吸盘包裹在绝缘±央周围,这样,平面电极和吸盘之间的缝隙与皿的吸附面远小于 现有的喇叭状电极与舰表面所形成的吸附面,检査后,舰表面所留下的淤痕轻
微。当轻按气囊,气囊中的气体顿舰 L排到大气中,吸盘就很容易地与皮肤贴 合并使平面电极贴合在皮肤表面上,减小了因电极与皮肤贴合不严而造成的测i^ 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a,所述吸盘吸口的圆周上设有一皿气口,吸盘的上方还固装有提拉柱,提拉柱的位置设置在进气口的旁边;当检査完毕后,轻拉提拉柱, 很容易让空气通31i4气口进入至绝缘i央和吸盘之间的缝隙,并通过通孔进入至气囊
中,气囊的负压随即消失,吸盘会很容易地与皮肤面脱离,避免了因提拉吸盘造成
被检查者的不适感。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包括通过导线8与导联线接口 2 相连的平面电极1,电极1的上方固装有绝缘i央3,电极1的平面大小与绝缘i央3 的横截面大小相同,绝缘块3由橡胶材料制成,导线8从绝缘块3中穿过,绝缘±央 3上安装有喇叭状吸盘4,吸盘4也由橡胶材料制成,吸盘4上部的连接口与绝缘 块3上部圆周密闭连接,吸盘4吸口朝向电极1的方向,吸盘4吸口与绝缘块3之 间有缝隙9,绝缘±央3的顶部固装有气囊5,气囊5的开口与绝缘块3的顶部密封 连接,绝缘±央3中设有通 L 6,通 L 6 —端与气囊5相通,通 L 6的另一端与缝隙 9相通。吸盘4吸口的圆周上设有一,气口7,吸盘4上还固装有提拉柱10,提 拉柱10的位置设置在进气口 7的旁边。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导联线接口 2与心电图检测一起连接,按下气囊5,气 囊5内的气体经通 L 6从缝隙9中排出,把吸盘4放在被检査者胸部的适当位置上, 松开按压气囊5的手指,气囊5产生的负压会使吸盘4牢固地吸附在皮肤上,平面 电极1会与皿紧紧贴合并将信号通过导线8传递到心电图检测仪器上,从而测得 相应的心电图。检测结束后,操作者轻拉提拉柱IO,空气会通舰气口7iSA至气 囊5中,气囊5的负压随即消失,吸盘4自然地与,面脱离,操作十分方便,也 不会给被检査者留下太深的淤痕。
权利要求1、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包括通过导线(8)与导联线接口(2)相连的电极(1),其特征是所述电极(1)的上方固装有绝缘块(3),所述导线(8)从绝缘块(3)中穿过,绝缘块(3)上安装有上部与绝缘块(3)密闭的喇叭状吸盘(4),吸盘(4)吸口朝向电极(1)的方向,绝缘块(3)的顶部固装有气囊(5),气囊(5)的开口与绝缘块(3)的顶部密封连接,绝缘块(3)中设有通孔(6),通孔(6)一端与气囊(5)相通,通孔(6)的另一端与绝缘块(3)和吸盘(4)之间的缝隙(9)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其特征是所述吸盘(4) 吸口的圆周上设有进气口 (7),吸盘(4)上还固装有提拉柱(10),提拉柱(10) 的位置设置在进气口 (7)的旁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电图胸导联电极,包括通过导线与导联线接口相连的电极,电极的上方固装有绝缘块,导线从绝缘块中穿过,绝缘块上安装有上部与绝缘块密闭的喇叭状吸盘,吸盘吸口朝向电极的方向,绝缘块的顶部固装有气囊,气囊的开口与绝缘块的顶部密封连接,绝缘块中设有通孔,通孔一端与气囊相通,通孔的另一端与绝缘块和吸盘之间的缝隙相通。由于缝隙与皮肤的吸附面远小于现有的喇叭状电极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吸附面,检查后,皮肤表面所留下的淤痕轻微。当轻按气囊,气囊中的气体会通过通孔排到大气中,吸盘就很容易地与皮肤贴合并使平面电极贴合在皮肤表面上,减小了因电极与皮肤贴合不严而造成的测量误差。
文档编号A61B5/0408GK201316267SQ20082023266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孙世军, 崔世义, 真 李 申请人:真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