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通健身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1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经络通健身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集中医针灸和生物频谱仪两者之优点,可循经温热、对脊椎 病痛具有整体调养和防治作用、方便实用的经络通健身服。尤其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影响 正常学习和工作。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非药物、无创伤治疗脊椎病痛的方法是中医的针灸和生物频谱仪。这 两种方法在治疗上都需要占据接受治疗者的许多时间,使接受治疗者不能自由行动,影响 接受治疗者的正常学习和工作。为了弥补中医针灸和频谱仪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使接受治疗者不能自由行动的 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将针灸治疗原理和生物频谱仪医疗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能 够像服装一样穿在身上并可以自由行动,也不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的经络通健身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技术能克服现有针灸、生物频谱仪治疗脊椎病痛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在对脊椎病痛进行调养、保护和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像针灸一样同时对颈椎、胸椎、腰椎、尾 骶骨部位及整个背部的督脉穴位进行治疗又无需像针灸治疗脊椎病痛时因限制了人体行 动而需要占用专门的时间;可以像频谱议一样在治疗脊椎病痛时发出很强的远红外波,但 是无需用电,也不会像频谱议一样有灼伤危险,更不会像频谱仪一样在治疗时限制了人身 的自由行动;在治疗脊椎病痛时可以方便的学习、工作;睡觉时使用效果会更好的经络通 健身服。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纯棉或丝织品做成内衣形 状,在内衣的后片即后背的正中间部位,将生物频谱磁片分三行在服装背部纵向排列,正中 间的一行自大椎穴向下排列至尾骶骨处和脊椎平行,同时也和藏传医学里的中脉平行。两 侧行按中医经络学中的督脉穴位平行向下排列至尾骶骨两侧。生物频谱磁片接受和反射人 的体表温度使人体督脉、中脉穴位温度增高,起到灸的作用;增强的热效应可促使生物频谱 磁片发出远红外短波,深入人体表面,促使这一层面的经络系统、淋巴系统增强功能,使红、 白细胞活力加强、磁场可以加强人体局部血液的微循环。生物频谱磁片直径5-50毫米、厚 度为1-3毫米,每行10-18枚,行距2-20mm,间距2_20mm。生物频谱磁片两面用衣料夹盖, 针线固定。各生物频谱磁片之间有2-10mm的游走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综合了中医针灸和生物频谱两方面的优点,使用时不 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也不妨碍学习和工作。
图1为本发明所述经络通健身服正视图。图2为本发明所述经络通健身服纵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经络通健身服横剖面图。[0011]图中1、生物频谱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集中医针灸和生物频谱仪两者之优点,可循经温热、对脊椎病痛具有整体调养和防治作用、方便实用的经络通健身服。采用纯棉或丝织品做成内衣形状,在 内衣的后片即后背的正中间部位,将生物频谱磁片分三行在服装背部纵向排列,正中间的 一行自大椎穴向下排列至尾骶骨处和脊椎平行,同时也和藏传医学里的中脉平行。两侧行 按中医经络学中的督脉穴位平行向下排列至尾骶骨两侧。生物频谱磁片接受和反射人的体 表温度使人体督脉、中脉穴位温度增高,起到灸的作用;增强的热效应可促使生物频谱磁片 发出远红外短波,深入人体表面,促使这一层面的经络系统、淋巴系统增强功能,使红、白细 胞活力加强、磁场可以加强人体局部血液的微循环。生物频谱磁片直径5-50毫米、厚度为 1-3毫米,每行10-18枚,行距2-20mm,间距2-20mm。生物频谱磁片两面用衣料夹盖,针线固 定。各生物频谱磁片之间有2-10mm的游走空间。
权利要求一种经络通健身服,其特征在于将生物频谱磁片分三行在服装背部纵向排列,中间的一行自大椎穴向下排列至尾骶骨处和脊椎平行,同时也和藏传医学里的中脉平行,两侧行按中医经络学中的督脉穴位平行向下排列至尾骶骨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络通健身服,其特征在于生物频谱磁片直径5-50mm,厚度 为 l-3mm,每行 10-18 枚,行距 2_20mm,间距 2_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络通健身服,其特征在于生物频谱磁片两面用衣料夹盖, 针线固定,各生物频谱芯片之间有2-20mm的游走空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医针灸和生物频谱仪两者之优点,可循经温热、对脊椎病痛具有整体调养和防治作用、方便实用的经络通健身服。采用纯棉或丝织品做成内衣形状,在内衣的后片即后背的正中间部位,将生物频谱磁片分三行在服装背部纵向排列,正中间的一行自大椎穴向下排列至尾骶骨处和脊椎平行,同时也和藏传医学里的中脉平行。两侧行按中医经络学中的督脉穴位平行向下排列至尾骶骨两侧。综合了中医针灸和生物频谱两方面的优点,使用时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也不妨碍学习和工作。尤其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1564767SQ20092015134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沛龙 申请人:王沛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