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5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揉捏按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按摩装置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器具,已有的背部按摩经常通过按摩椅实现,目前 按摩椅发展不断更新换代,新型按摩椅层出不穷。按摩椅朝着多功能、多元化和人性化方向 发展。对人体尤其是中老年的背、腰和脊椎部的按摩是所有按摩部位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已有的按摩椅通常在椅的座垫上尤其是靠背上安装按摩揉捏头、传动机构、变速机构和电机 ,实现对人体特定部位的按摩、揉捏、敲打,达到舒筋活血、消除疲劳的目的。实现按摩椅 的吹打、揉捏、开合、夹揉、滚动、指压及多种动作的组合一直是本领域的涉及热点,其关 键在在于按摩椅的机芯设计,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专利。如CN2079962U号专利申请公开了 一种多功能按摩椅,它由转椅、升降机构、按摩手主机构等装置组成,其中转椅包括椅背
、靠背、立轴、底架、扶手兼推拉杆;升降结构包括滑道、底盘、滚轮、壳罩;按摩手主
机构包括揉头、捻头、掐手及揉头传动和掐手传动部分。公开号为CN2696607Y的实用新 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背部按摩装置的机芯,该机芯设有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揉捏装置设有行 走电机、主轴、行走齿轮、偏角轮、揉捏臂、行走螺母、行走框架、齿条、行走丝杆、托板 、行走支架、偏心轴、大皮带轮、传动皮带、小皮带轮、摆杆销轴、摆杆组件、弹簧挂钩、 摆杆拉簧,行走电机、齿条固结在电机轴上,大皮带轮固接在行走丝杆一端,行走螺母固接 在行走支架上,托板固接在行走支架上,行走齿轮固接在主轴上,齿条固接在行走框架上, 行走齿轮与齿条啮合,偏角轮固接在主轴上,揉捏臂通过轴承连接在偏角轮上,摆杆带动通 过摆杆销轴连接在揉捏臂上的摆杆组件产生揉捏动作,摆杆拉簧挂在弹簧挂钩上,摆杆带动 通过摆杆销轴连接在揉捏臂上的摆杆组件产生揉捏动作,摆杆拉簧挂在弹簧挂钩A及弹簧挂
钩B上;敲击装置设有敲击电机、小皮带轮、传动皮带、大皮带轮、偏心轴、敲击轴承座和
万向杆,敲击电机固接在揉捏装置的行走支架上,偏心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揉捏装置的行走支 架上,小皮带轮固接在敲击电机上,大皮带轮固接在偏心轴上,敲击轴承座通过轴承套在偏 心轴的偏心端上,并通过万向杆与揉捏装置的揉捏臂连接,万向杆由万向杆销轴固接在大皮 带轮上。上述两个机构的都实现了按摩椅的敲打、揉捏等功能,但是三维运动情况不理想。
中国专利"三维按摩椅机芯(CN2922880Y)",涉及一种按摩器具,主要用于人体背部和腰部的三维按摩椅机芯,设有揉捏装置,前伸装置、上下行走装置、捶打装置和左右开合装 置。夹揉装置设有夹揉电机,夹揉传动机构、齿轮箱、固定轴、曲柄摇块机构和按摩轮,前 伸装置设有前伸电机、前伸传动机构和丝杆。上下行走装置设有上下行走电机、上下行走传 动机构和齿轮箱。捶打装置设有捶打电机、捶打传动机构、捶打固定板和按摩轮。左右开合 装置设有开合电机、开合传动机构、正反丝杆、丝母、上下摆臂和按摩轮。这种结构虽然提 供一种能满足捶打、夹揉、开合、揉捏、滚动、指压及多种动作的组合,但是实现这种结构 需要将整个机芯体进行上下前后的推进,运动比较复杂,动作僵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能让机芯主体部分完全独立运动的3D升降机构,使得按摩 更贴和人体曲线,动作柔和的按摩椅机芯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机芯的三维运动是通 过机芯整体的上下运动完成,运动所需动力大,不能很好的贴和人体曲线,运动僵硬的技术 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按摩椅机芯的3D 升降结构,包括机芯架体,按摩滚轮和与按摩滚轮相连的敲打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示的机芯架体的一端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套接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机芯体,所述的按摩滚轮通 过摆臂固定在机芯体上,所述的敲打和揉捏机构与所述的摆臂相连,所述的机芯体上连接有 联动机构,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芯体上的连杆,连杆连接有曲臂,所述的曲臂与减 速箱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减速箱固定在机芯架体上。减速箱的转轴带动曲臂和连杆运动, 从而带动机芯本体上下进行升降运动,在机芯本体上通过摆臂连接着按摩滚轮,由此实现了 按摩滚轮的上下运动,使得机芯可以贴和人体的背部曲线进行全方位的按摩。曲臂固定在减 速箱的输出轴上,机芯体固定在机芯架体上,曲臂、连杆和机芯体形成一个铰链丝杆机构, 传动性能好,而且结构简单;按摩滚轮固定在机芯体上,机芯体固定在机芯架体上,按摩滚 轮的三维方向的运动的全部是通过机芯体带动完成的,结构比较简单,传动平稳。而且此机 构是曲臂的圆周运动带动按摩滚轮的上下运动,上升到顶点或下降到底部时,速度都是逐渐 减缓的,动作很柔和,不至于动作生硬,按摩的不舒服。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芯体呈片状,两个片状的机芯体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 固定有电机,两个曲臂固定在同一个输出轴的两端,两个连杆固定在机芯体上的同一根固定 轴上。所有结构都对称布置,同步性好,同轴驱动方便,准确性好,结构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摩滚轮的固定点位于机芯体套接在转轴上的固定点和连杆固定在机 芯体的固定点之间,所述的按摩滚轮与所述的机芯体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 ,所述的按摩
5滚轮的摆臂的投影位于机芯体上端面的外侧。按摩滚轮位于两个机芯体的固定点和连杆的固 定点之间,使得机芯体受力更均匀,摆臂的力矩变小,上升下降更稳定,摆臂不会与连杆相 互干涉,产生阻力。同时摆臂的投影位于机芯体的外部,即摆臂与机芯体的上端面是有夹角 a,夹角a的范围为35。 45° ,摆臂比较长使得在按摩时,当机芯体运动到最上方,按摩 滚轮与人体相接时,机芯体离人体还有一定的距离,机芯体不会干涉到按摩滚轮的运作,不 会影响到按摩滚轮的按摩效果,使得按摩效果更好。
作为更优选,所述的按摩滚轮与所述的机芯体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为35。 55° , 所述的机芯体的上升距离为50mm 80mm,所述的两个滚轮之间的揉捏距离为15mm 20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曲臂的长度,所述的曲臂绕输出轴旋转的角度 为180° 。曲臂往返摆动,带动机芯体上下往返运动,贴和人体曲线,连杆的长度大于曲臂 ,不会产生死点,使得运动更为流畅,动作更为柔和。
作为优选,所述的曲臂外圈设有扇形的栅格状的塑料挡光片,在塑料挡光片的外侧设有 光耦感应元件。在曲臂外圈设置传感装置,可以准确的控制曲臂的运动角度,从而控制摆臂 的上升或下降距离和速度,提高按摩滚轮的贴和性,按摩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敲打和揉捏机构包括固定在机芯体外侧面上的通过皮带传动的两个皮 带轮,两个皮带轮一大一小的上下布置在机芯外侧面上,大皮带轮上固定有敲打揉捏的球头 连杆的一端,所述的敲打揉捏的球头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上,所述的两个机芯体上的大 齿轮套接在同一根敲打轴的两端,敲打轴固定在机芯体上。敲打和揉捏机构布置在机芯体的 外侧,可以方便与摆臂相接,从而完成敲打和揉捏的动作。在大齿轮上固定揉捏的球头连杆 ,通过揉捏的球头连杆带动摆臂开合,完成揉捏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芯架体呈长方形,在机芯架体的两侧各设有两个滚轮。长方形的机 芯架体的适配性好,可以与各种按摩椅机芯结构配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摩椅的机芯结构下述优点利用减速箱的输出轴带动曲臂连 杆形成的铰链四杆机构,曲臂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机芯体的上下升降运动,机芯体通过摆臂连 接按摩滚轮,从而使得按摩滚轮形成三维的运动方式可以更贴和人体曲线,按摩效果更好; 同时,曲臂的圆周运动带动机芯体的上下运动,动作柔和,速度缓慢不生硬;按摩滚轮的三 维运动通过机芯体的上下运动完成,结构简单,所需的驱动力小,从而使得按摩椅的按摩整 体噪音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的立体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的立体图之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摆臂运动简图。
具体实施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l和2和3所示, 一种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包括机芯架体l,机芯架体l呈长 方形,在机芯架体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个滚轮2,方便机芯架 体2带动整体的机芯结构在按摩椅内部的导轨上运动。在机芯架体1的后侧设有一根转轴3, 转轴3的两端为滚轮2,在转轴3上套接有两片相互平行的机芯体4,机芯体4呈片状,两个相 互平行的机芯体之间设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上固定有电机17,在每个机芯体4的外端面的 上侧固定有摆臂5的一端,在摆臂5的另一端固定有按摩滚轮6。在机芯架体l的前侧安装有减 速箱7,减速箱7的输出轴8上套接有曲臂9的一端,曲臂9的另一端连接着连杆10的一端,连 杆10的另一端固定在机芯体4上。摆臂5的固定点位于机芯体4上侧的中间位置,位于机芯体4 与转轴3的连接点和连杆10与机芯体4的连接点之间。摆臂5与机芯体4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夹角 ,夹角的度数a为45。,摆臂5的线段DE向机芯体4上端面的投影CE位于机芯体4上端面AB的 延长线AC上,从而使得摆臂5运动到最高位置时,机芯体4离人体依然有一段距离,不会影响 按摩滚轮对人体的按摩效果。曲臂9的长度小于连杆10的长度,曲臂9的运动角度为180。。 曲臂9运动往返运动一次带动摆臂5上下运动一次,摆臂5上下运动的距离为70mm,摆臂5的开 合运动距离的范围是20mm 190mm。左右两侧的机芯体4、摆臂5、按摩滚轮6、连杆IO、曲臂 9的安装结构都是对称的,减速箱7上的输出轴8同时带动两个曲臂9同步运动。在曲臂9的外 侧套接有扇形的栅格状塑料挡光片ll,在塑料挡光片11的外侧设有光耦感应元件12。通过光 耦感应元件12来确定曲臂9的运动位置,从而精确的控制曲臂9的运动角度,来决定按摩滚轮 6与人体的贴和程度。在一个机芯体4的外侧面上设有一大一小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通过 皮带传动,由与小皮带轮连接的电机18驱动,带动与大皮带轮连接的敲打轴13转动,敲打轴 13上固定有球头连杆14,球头连杆14的另一端与摆臂5相连,敲打轴13两端为偏心轴,转动时 会使球头连杆14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摆臂5进行敲打动作。在机芯后侧也设有一大皮带轮19 和一小皮带轮20,通过皮带传动,由电机17驱动,带动与皮带轮19相连的减速箱21运动,从而使与减速箱21相连的揉捏轴22转动,进行揉捏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原理如图4所示,由减速箱的输出轴带动左右两个曲臂旋转,当曲臂 与连杆在一条直线上,且曲臂与连杆的连接点被连杆挡住,此时摆臂位于原始位置,机芯体 的上端面与机芯架体的水平面重合,当曲臂继续旋转后与连杆在一条直线上,且曲臂与连杆 的连接点没有被连杆挡住时,摆臂运动到最高点,但机芯体依然与按摩滚轮之间有距离。曲 臂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摆臂的上下运动,使得按摩滚轮更根据人体背部或颈部的曲线上下运动 ,使得按摩滚轮的人体贴和性能更好。而且曲臂的圆周运动转化为摆臂的上下运动,动作柔 和不生硬。当需要敲打或者揉捏时,通过机芯体外侧面的大小皮带轮的运动带动敲打揉捏连 杆与摆臂动作,完成敲打揉捏动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 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包括机芯架体,按摩滚轮和与按摩滚轮相连的敲打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示的机芯架体的一端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套接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机芯体,所述的按摩滚轮通过摆臂固定在机芯体上,所述的敲打和揉捏机构与所述的摆臂相连,所述的机芯体上连接有联动机构,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芯体上的连杆,连杆连接有曲臂,所述的曲臂与减速箱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的减速箱固定在机芯架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芯体呈片状,两个片状的机芯体之间设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有电机,两个 曲臂固定在同一个输出轴的两端,两个连杆固定在机芯体上的同一根固定轴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按摩滚轮的固定点位于机芯体套接在转轴上的固定点和连杆固定在机芯体的固定点 之间,所述的按摩滚轮与所述的机芯体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 ,所述的按摩滚轮的摆臂的 投影位于机芯体上端面的外侧。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按摩滚轮与所述的机芯体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a为35。 55° ,所述的机芯体的上升 距离为50mm 80mm,所述的两个滚轮之间的揉捏距离为15mm 200mm。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连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的曲臂的长度,所述的曲臂绕输出轴旋转的角度为180。。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曲臂外圈设有扇形的栅格状的塑料挡光片,在塑料挡光片的外侧设有光耦感应元件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曲臂外圈设有扇形的栅格状的塑料挡光片,在塑料挡光片的外侧设有光耦感应元件。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敲打和揉捏机构包括固定在机芯体外侧面上的通过皮带传动的两个皮带轮,两个皮 带轮一大一小的上下布置在机芯外侧面上,大皮带轮上固定有敲打揉捏的球头连杆的一端, 所述的敲打揉捏的球头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上,所述的两个机芯体上的大齿轮套接在同 一根敲打轴的两端,敲打轴固定在机芯体上。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敲打和揉捏机构包括固定在机芯体外侧面上的通过皮带传动的两个皮带轮,两个皮带轮 一大一小的上下布置在机芯外侧面上,大皮带轮上固定有敲打揉捏的球头连杆的一端,所述 的敲打揉捏的球头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摆臂上,所述的两个机芯体上的大齿轮套接在同一根 敲打轴的两端,敲打轴固定在机芯体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机芯架体呈长方形,在机芯架体的两侧各设有两个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揉捏按摩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按摩椅机芯的3D升降结构。包括机芯架体,按摩滚轮和与按摩滚轮相连的敲打和揉捏机构,所示的机芯架体的一端设有转轴,在转轴上套接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机芯体,所述的按摩滚轮通过摆臂固定在机芯体上,所述的敲打和揉捏机构与所述的摆臂相连,所述的机芯体上连接有联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能让机芯主体部分完全独立运动的3D升降机构,使得按摩更贴和人体曲线,动作柔和的按摩椅机芯结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机芯的三维运动是通过机芯整体的上下运动完成,运动所需动力大,不能很好的贴和人体曲线,运动僵硬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1370739SQ20092030140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贺中汝 申请人:林 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