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型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06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型按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椅型按摩机。
背景技术
作为椅型按摩机,在座部的后部设有靠背部、在靠背部中具备按摩使用者的背部的按摩机构的结构是周知的。在这种椅型按摩机中,提出了在靠背部的左右两侧以对置配置设有气囊、能够将就座在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两肩及两臂从它们的左右两外侧按摩的带有侧部揉捏装置的椅型按摩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专利文献1 特开2006 - 2551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椅型按摩机中,肩揉捏装置固定在靠背部上。因此,在向座部就座或站起时,有肩等身体的一部分钩挂在侧部揉捏装置上的情况。此外,在将该椅型按摩机作为通常就座的椅子(躺椅)使用时,侧部揉捏装置不仅成为障碍,而且成为损害美观性的一个原因。进而,作为侧部揉捏装置进行的按摩,有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而气囊进行的指压力过强或相反过弱的情况,或者进而,在使用者是身材短小的体型(包括枯瘦的体型)的情况下,还有气囊达不到施疗位置而不能进行有效的按摩的情况。所以,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备按摩就座在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侧部的机构的椅型按摩机中、通过在未使用时侧部揉捏装置退避、不仅美观性较好、而且使得侧部揉捏装置对于就座动作等而言一点也不成为障碍、此外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而有效地进行通过侧部揉捏装置的按摩的椅型按摩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采取以下的技术手段。本发明的椅型按摩机,是具有座部、和设在座部的后部的靠背部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靠背部的左右两侧,设有相互对置配置且对使用者的身体的侧部实施按摩的一对按摩机构;各按摩机构经由自如切换靠背部向前方突出的使用状态和比该使用状态向后方后退的收纳状态的位置切换机构安装在上述靠背部上。优选地可以是,上述位置切换机构能够将为使用状态的上述按摩机构相互切换为远离状态和接近状态。更优选地可以是,构成为,在上述靠背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前方突出状的按摩机构容纳部;在上述左右按摩机构容纳部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上配设有上述按摩机构;上述位置切换机构通过由滑动机构、摆动机构、平行连接机构的某个使上述按摩机构容纳部移动而切换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另外,可以是,上述位置切换机构由平行连接机构构成;上述平行连接机构具有在靠背部的侧部前后排列设置的一对摆动枢轴支承部、相对于这一对摆动枢轴支承部前后摆动自如且以相同的长度设置的前后一对连接杆、和使这一对连接杆相互保持为平行而将该各连接杆的前端部与上述按摩机构容纳部的基部连结的移动基部。进而可以是,上述位置切换机构具有在使左右的按摩机构容纳部为使用状态时、 能够使按摩机构容纳部的对置间距离阶段性地缩窄并保持的棘轮部;上述棘轮部具有爪部,设在上述按摩机构容纳部的移动基部上;齿条部件,设在靠背部上,并且形成有上述爪部啮合的多个进给齿;在上述齿条部件上,设有使该爪部从爪部在使用状态下啮合的进给齿回归到在收纳状态下啮合的进给齿的复位机构。非常优选的是,以上所述的按摩机构由能够推压使用者的肩部或臂部的侧部的气囊构成。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椅型按摩机,不仅通过在未使用时侧部揉捏装置退避而美观性变好,而且使得侧部揉捏装置对于就座动作等而言一点也不成为障碍,此外,能够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而有效地进行通过侧部揉捏装置的按摩。


图1是图7的A — A线剖视图。图2是接着图1的动作说明图。图3是接着图2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接着图3的动作说明图。图5是接着图4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表示平行连接机构及棘轮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带有肩揉捏装置的椅型按摩机的第1实施方式的局部透视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平面剖视图。图9是接着图8的动作说明图。图1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平面剖视图。图11是接着图10的动作说明图。图12是将图10的一部分(滑块的主体部)进行平面截面而表示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
图1 图7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带有肩揉捏装置的椅型按摩机1的第1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该椅型按摩机1具有对从下方支承使用者的臀部而言足够宽的座部 2、和设在该座部2的后部的靠背部3,在该靠背部3的两侧,设有按摩使用者的两臂及两肩的侧部的侧部揉捏装置4 (按摩机构)。在座部2的下部,设有用来将该椅型按摩机1向地面设置的脚架6,通过该脚架6 将座部2支承在规定高度。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2的左右方向称作实际的装置中的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将图2的上下方向称作实际的装置中的前后方向。将图2的纸面贯通方向称作实际的装置中的上下方向。这些各方向与从就座在椅型按摩机1中的使用者观察到的方向一致
4(参照图7)。靠背部3其下端部枢轴支承在座部2的后部或脚架6的后部上,被保持为前后摆动自如的状态。该靠背部3能够通过配设在脚架6内的线性致动器机构等斜倚机构进行斜倚。此外,在靠背部3的内部,上下移动自如地设有进行揉捏或敲打、或者振动等按摩动作的背部用按摩机构(图示略)。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椅型按摩机1设有揉捏按摩就座在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下肢的腿揉捏装置5。该腿揉捏装置5能够通过设在座部2的下方的进退机构而在收纳在座部2的下方的收纳状态、和向座部2的前方突出而支承并按摩使用者的下肢的使用状态之间移动。此外,第1实施方式的椅型按摩机1在座部2的左右两侧设有扶手部7。在这些扶手部7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7a (左侧的扶手部7的右侧面及右侧的扶手部7的左侧面)中以埋入状态设有气囊10。这些左右的气囊10为夹着座部上方(使用者的就座位置)对置的配置,通过被从泵等供给空气而膨胀,如果将空气排气则收缩。如果使该膨胀和收缩匹配于规定节奏脉动性地反复,则能够将就座在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大腿部及腰部推压按摩。这些左右的气囊10 经由相互自如切换接近状态和远离状态的宽度切换机构12安装在座部2上。这些腿揉捏装置5及带有气囊10的扶手部7等是椅型按摩机1中的装备的一例, 其有无及细节部机构并没有被限定。在有关本发明的椅型按摩机1中,在上述靠背部3的左右两侧设有前方突出状的气囊箱15 (按摩机构容纳部)。在这些气囊箱15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16上,分别以埋入状设有气囊17 (按摩机构)。在左右成对的气囊17是夹着使用者的两肩、两臂的位置而对置的配置,通过被从泵等供给空气而膨胀,如果将空气排气则收缩。如果使该膨胀和收缩匹配于规定节奏脉动性地反复,则能够将靠倚在靠背部3上的使用者的肩等从左右两侧以对置状推压按摩。这样,由这些左右的气囊箱15、左右的气囊 17、和空气的供给排气系统构成侧部揉捏装置4。如图1 图5所示,具备这些左右的气囊17的左右的气囊箱15经由自如切换向靠背部3前方突出的“使用状态”(参照图1)和比该使用状态向后方后退的“收纳状态”(参照图5)的位置切换机构20安装在靠背部3上。当左右的气囊箱15处于使用状态时,两气囊箱15为夹着靠背部3的正面相互远离状态,而此时在靠背部3的正面上,保持有相当于具有标准的体型的使用者的肩宽的距离。这里所谓的“具有标准的体型的使用者”,是指以身长及体重是普通的成年人(男女老少)的平均值的人为中心、包括与其近似的体型的人。并没有特别在数值上限定。另外,位置切换机构20由平行连接机构21及棘轮部22 (参照图6)构成,以使其在气囊17的使用状态下也能够将左右的气囊箱15之间的间隔切换为宽幅或窄幅状态。平行连接机构21具有设在靠背部3的侧部的前后一对摆动枢轴支承部25、26、相对于这些前后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 J6分别摆动自如地设置的前后一对连接杆30、31、和将这些两连接杆30、31的前端部彼此连结的移动基部33。
前后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 J6相对于设在靠背部3的侧部的枢轴支承基台34以沿前后方向隔开规定间隔的配置排列设置。这些摆动枢轴支承部25 J6保持连接杆30、31 的轴心朝向上下方向设置。因而,连接杆30、31沿前后方向摆动。移动基部33固定在气囊箱15的根基部,将前后的连接杆30连结的部分被形成为将轴心朝向上下方向的转动枢轴支承部35、36。这些转动枢轴支承部35、36的相互间隔为与在上述枢轴支承基台34上配置摆动枢轴支承部25、26的相互间隔相同的尺寸。此外,两连接杆30、31的长度(从前侧的连接杆30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到转动枢轴支承部35的长度、和从后侧的连接杆31的摆动枢轴支承部沈到转动枢轴支承部36的长度)相互形成为相同的尺寸。因而,这两个连接杆30、31即使以各摆动枢轴支承部25、26 为支点而摆动角度变位,也能相互保持平行状态。S卩,通过这样构成的平行连接机构21将靠背部3与气囊箱15连结,所以该气囊箱 15保持着相对于靠背部3的正面大致正交的前方突出状态而描绘平缓的向外膨胀的曲线向前后方向水平移动自如(参照图1中的X方向)。此外,气囊箱15能够超过向最前方突出的状态而进一步向左右方向的内方(在设在靠背部3的左侧的气囊箱15中是指右侧,在设在靠背部3的右侧的气囊箱15中是指左侧)在规定范围内相互接近移动。棘轮部22具有设在移动基部33上的爪40 (爪部)、和以相对于在移动基部33移动时以前侧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为支点一起圆弧移动的爪40与其移动轨迹相接的配置设在靠背部3上的齿条部件41。爪40利用将前侧的连接杆30连结在移动基部33上的转动枢轴支承部35设在移动基部33上。因而,该爪40以该转动枢轴支承部35为支点绕其周围摆动自如。另外,在本第1实施方式的爪40中,表示了以两股状设有起到主要的作用的爪尖 40a和附随于它的辅助爪尖40b、在这两个爪尖40a、40b的相互间形成爪分叉部40c的结构。爪40的爪尖40a形成为,使爪尖40a、40b相对于当气囊箱15朝向前方移动时(参照图1中的X方向)的爪40的移动方向指向移动的后方。相对于此,齿条部件41具有以使齿顶仿照爪40的移动轨迹排列那样的配置突出的多个进给齿42。但是,进给齿42并不是遍及齿条部件41的爪40描绘的移动轨迹的整个区域设置的,在作为该移动轨迹的中间区域的部分中,设有完全没有进给齿42的无齿部 43。各进给齿42形成为,使齿顶相对于当气囊箱15朝向前方移动时(参照图1中的X 方向)的爪40的移动方向指向移动的前方。在排列设有进给齿42的部分中,在进给齿42 与进给齿42的相互间形成有齿谷部44。因为这些,如果用配置在靠背部3的左侧的棘轮部22说明,则当爪40从后方朝向前方圆弧移动时,爪40在形成有进给齿42的区域中一边伴随着以转动枢轴支承部35为支点的摆动一边向各进给齿42上简单地重复骑上、越过而移动。当然,在没有进给齿42的 “无齿部43”,爪40不伴随摆动而直接通过。将这样爪40被容许圆弧移动的方向设为“顺方向”。但是,与此相反,在要使爪40从前方向后方圆弧移动的情况下,爪40 (爪尖40a、40b及爪分叉部40c)与最先遭遇的进给齿42及齿谷部44啮合,固定化为不发生进一步的以转动枢轴支承部35为支点的摆动的状态。因此,爪40连一个进给齿42也不能越过,结果爪40不会从前方朝向后方圆弧移动(除了无齿部43以外)。将这样爪40被阻止圆弧移动的方向设为“逆方向”。这样,爪40被容许相对于齿条部件41圆弧移动的方向原则上被限制为仅一个方向(仅顺方向)。在该齿条部件41中,设有用来在爪40在爪40被容许圆弧移动的顺方向上被输送到位于最末端侧的进给齿42 (以下称作“末端进给齿42Z”)后、能够使爪40向逆方向回归的复位机构50。该复位机构50具有利用前侧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在齿条部件41上摆动自如地设置的解除杠杆51、和设在齿条部件41自身上的止动凸轮部52。解除杠杆51采取在爪40被容许圆弧移动的顺方向上先行于爪40那样的配置。此外,解除杠杆51的杠杆前端部设计为,使其超过齿条部件41的齿谷部44、为与进给齿42的齿顶大致相同或稍高的高度。因此,该解除杠杆51在使爪40在顺方向上圆弧移动时,卡合在爪40的辅助爪尖40b上而被向圆弧移动的前方侧推压,与爪40 —起移动。另外,在齿条部件41上,设有当爪40被输送到末端进给齿42Z时抵接被爪40推压而移动的解除杠杆51而止动的杠杆止动部53。因而,在爪40被输送到末端进给齿42Z后,如果接着对该爪40施力以使其向顺方向移动,则爪40其辅助爪尖40b与解除杠杆51的杠杆前端部接触干涉,向该杠杆前端部骑上(参照图3)。因此,爪40 (爪尖40a、40b及爪分叉部40c)与进给齿42及齿谷部44啮合的状态被解除。如果在爪40骑上解除杠杆51的状态(与进给齿42的啮合被解除的状态)下使爪 40向逆方向圆弧移动,则如图4所示,解除杠杆51成为伴随着爪40的状态,以前侧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为支点摆动。止动凸轮部52如图5所示,是在齿条部件41上突出形成、以使其在爪40的顺方向上在与作为最起始端位置的进给齿42 (以下称作“起始端进给齿42A”)相邻的位置上比该起始端进给齿42A高。因而,该止动凸轮部52当将爪40朝向起始端进给齿42A向逆方向回归时抵接该爪40而止动,进而,爪尖40a、40b将其朝向齿条部件41引导。由此,爪40成为与起始端进给齿42A可靠地啮合的状态(参照图5)。在位置切换机构20中,平行连接机构21及棘轮部22对于夹着靠背部3的左右两侧(即左右的气囊箱15)左右对称而同样设置。接着,对通过在第1实施方式中采用的位置切换机构20使气囊箱15相对于靠背部3向前方突出而成为“使用状态”、或相反向后方移动而成为“收纳状态”、或者在使用状态下切换为宽幅施疗状态或窄幅施疗状态的状况进行说明。现在,假设为气囊箱15相对于靠背部3位于后方的收纳状态、靠背部3的正面为完全开放的状态(图5的状态)。该状态非常适合于将椅型按摩机1作为单纯的椅子使用的时候。此时,爪40处于与起始端进给齿42A啮合的状态。如果从该收纳状态起,使用者将手搭在气囊箱15上而向前方拉出,则移动基部33以前侧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为支点朝向前方摆动。因而,由此爪40向顺方向圆弧移动。因此,如上所述,爪40越过起始端进给齿42A,然后直接通过无齿部43。接着,如图1所示,爪40啮合在接着遭遇的进给齿42上。如果在该状态下将手从气囊箱15离开,则爪40与进给齿42的啮合状态被维持。即,如果使左右的气囊箱15、15 成为相同的状态,则成为左右的气囊17、17间的距离被缩窄的接近状态。它是使用状态。在该状况下,爪40不会向逆方向圆弧移动。这是指,即使对气囊17从泵等供给空气而进行包括膨胀的按摩动作,气囊17的位置也被可靠地维持。如果从爪40与进给齿42啮合的状态进一步使气囊箱15向左右方向的内方移动, 则爪40越过到此为止处于啮合状态的进给齿42,啮合到接着遭遇的进给齿42中。通过这样,将左右的气囊箱15、15 (左右的气囊17、17)间的距离阶段性地缩窄。 能够反复进行该操作,直到爪40与末端进给齿42Z啮合。当爪40与末端进给齿42Z啮合时,左右的气囊箱15、15 (左右的气囊17、17)间的距离成为最接近的状态。通过这样,能够将气囊17从宽幅施疗状态(与爪42啮合)切换为窄幅施疗状态(与爪42Z啮合)。另外,通过增加进给齿42的形成数,能够进行更多阶段的宽度调节。如果从爪40与末端进给齿42Z啮合的状态使气囊箱15向左右方向的内方移动, 则爪40骑到解除杠杆51上,与末端进给齿42Z的啮合被解除,被容许向逆方向的圆弧移动 (参照图3),所以气囊箱15能够以前面的摆动枢轴支承部25为支点朝向后方摆动(参照图 4)。这样,爪40通过抵接在止动凸轮部52上被止动而回到与起始端进给齿42A啮合的状态,气囊箱15回到收纳状态。[第2实施方式]
图8、图9表示有关本发明的椅型按摩机的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是切换左右的气囊箱15的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的位置切换机构20被从平行连接机构21替换为摆动机构60这一点。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也与第1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即,将图8的左右方向称作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将图8的上下方向称作前后方向。 将图8的纸面贯通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在第2实施方式中,位置切换机构20的摆动机构60为在枢轴支承基台34上设有摆动支点61、以该摆动支点61为支点前后摆动自如地设有摆动臂62、该摆动臂62与固定在气囊箱15的根基部上的移动基部33连结的构造。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样。例如左右的气囊箱15以夹着靠背部3的正面(就座在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两肩)的对置配置设置,通过使装备在两气囊箱15中的气囊 17膨胀及收缩,能够将就座在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肩部从左右两侧推压按摩。此外,位置切换机构20具有棘轮部22、能够将气囊箱15的对置间距离阶段性地缩窄并在各阶段中停止保持这一点也是同样的。对于该棘轮部22设有复位机构50这一点也大致同样。但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摆动机构60的摆动支点61设在枢轴支承基台34的前部附近,随之,棘轮部22为爪40经由爪枢轴支承部63摆动自如地设在枢轴支承基台34的后部附近的结构。
当然,随着这些配置,设在齿条部件41上的进给齿42的齿顶朝向的方向也为与第 1实施方式前后相反的配置关系。此外,在齿条部件41中,为进给齿42从起始端进给齿42A到末端进给齿42Z无间隙地排列设置有多个的结构(没有设置对应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无齿部43的部分)。 由此,能够遍及多级细致地进行使气囊箱15向前方突出、此外向左右方向内方位置改换时的阶段性的停止及保持。以棘轮部22及复位机构50的基本的动作原理(构造)为代表,其使用方法及动作、 及其作用效果等(能够进行“收纳状态”与“使用状态”、“宽幅施疗状态”与“窄幅施疗状态” 的切换的方面等)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省略这里的详细说明。[第3实施方式]
图10 图12表示有关本发明的椅型按摩机的第3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中,作为用来对左右的气囊箱15切换它们的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的位置切换机构20而采用了滑动机构7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与第1实施方式是相同的。即,将图10的左右方向称作左右方向或宽度方向,将图10的上下方向称作前后方向。 将图10的纸面贯通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在第3实施方式中,位置切换机构20的滑动机构70为对靠背部3以向其后方突出的状态设有导引棒71、沿着该导引棒71前后滑动自如地设有滑块72、该滑块72与固定在气囊箱15的根基部的移动基部33连结的构造。其他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样。例如,左右的气囊箱15以夹着靠背部3的正面(就座在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两肩)的对置配置设置,通过使两气囊箱15中具备的气囊 17膨胀及收缩,能够将就座在座部2上的使用者的肩部从左右两侧推压按摩。如图10、图11所示,滑块72为被卡合保持在导引棒71上的主体部72A、和连结在移动基部33上的连结臂部72B通过绕朝向上下方向的轴心产生扭转作用及其复原作用的扭转轴部75连接的构造。扭转轴部75的具体的构造为,例如使长度方向顺沿其轴心方向而内置螺旋弹簧, 通过将该螺旋弹簧的一端部固定在主体部72A上、将另一端部固定在连结臂部72B上,产生扭转弹性作用。此外,如图11、图12所示,在导引棒71的前端附近,形成有使其棒侧面一部分凹陷的锁止凹部77。对应于此,在滑块72的连结臂部72B上,设有朝向导引棒71的棒侧面(锁止凹部77面)突出的锁止片80。因而,如图10及图12所示,当使滑块72移动到导引棒71的前端附近时,成为气囊箱15相对于靠背部3前方突出状态(使用状态),此时,通过扭转轴部75带来的扭转作用及其复原作用,保持连结臂部72B的锁止片80卡合在导引棒71的前锁止凹部77中的状态。 结果,气囊箱15在前方突出状态下被位置固定。在进行从前方突出状态向后方退避状态(收纳状态)的切换时,首先将气囊箱15向宽度方向的内侧(在设于靠背部3的左侧的气囊箱15中是指右侧,在设于靠背部3的右侧的气囊箱15中是指左侧)稍稍倾斜。由此,能够使卡合在锁止凹部77中的锁止片80脱离, 所以只要在该状态下使气囊箱15向后方移动就可以。
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例如,气囊也可以为在进行膨胀和收缩的方向上为折皱构造的结构、或具有单一的袋构造的结构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适用于椅型按摩机。附图标记说明 1椅型按摩机
2座部 3靠背部 4肩揉捏装置 15气囊箱 17气囊
20位置切换机构 22棘轮部 25摆动枢轴支承部 26摆动枢轴支承部 30连接杆 31连接杆 33移动基部 40爪
41齿条部件 42进给齿 50复位机构 60摆动机构 70滑动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椅型按摩机,是具有座部、和设在座部的后部的靠背部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靠背部的左右两侧,设有相互对置配置且对使用者的身体的侧部实施按摩的一对按摩机构;各按摩机构经由自如切换靠背部向前方突出的使用状态和比该使用状态向后方后退的收纳状态的位置切换机构安装在上述靠背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切换机构能够将为使用状态的上述按摩机构相互切换为远离状态和接近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靠背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前方突出状的按摩机构容纳部; 在上述左右按摩机构容纳部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上配设有上述按摩机构; 上述位置切换机构通过由滑动机构、摆动机构、平行连接机构的某个使上述按摩机构容纳部移动而切换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切换机构由平行连接机构构成;上述平行连接机构具有在靠背部的侧部前后排列设置的一对摆动枢轴支承部、相对于这一对摆动枢轴支承部前后摆动自如且以相同的长度设置的前后一对连接杆、和使这一对连接杆相互保持为平行而将该各连接杆的前端部与上述按摩机构容纳部的基部连结的移动基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切换机构具有在使左右的按摩机构容纳部为使用状态时、能够使按摩机构容纳部的对置间距离阶段性地缩窄并保持的棘轮部; 上述棘轮部具有爪部,设在上述按摩机构容纳部的移动基部上; 齿条部件,设在靠背部上,并且形成有上述爪部啮合的多个进给齿; 在上述齿条部件上,设有使该爪部从爪部在使用状态下啮合的进给齿回归到在收纳状态下啮合的进给齿的复位机构。
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椅型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摩机构由能够推压使用者的肩部或臂部的侧部的气囊构成。
全文摘要
在具有将就座在座部上的使用者的肩部通过左右的气囊按摩的构造的椅型按摩机中,气囊不会对于就座动作等而言成为障碍,此外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而有效地进行通过气囊的对使用者的按摩。本发明的椅型按摩机是在靠背部(3)的左右两侧设有相互对置配置且对使用者实施推压按摩的成对的气囊(17)的结构,成对的气囊(17)经由自如切换靠背部(3)向前方突出的使用状态和比该使用状态向后方后退的收纳状态的位置切换机构(20)安装在靠背部(3)上。
文档编号A61H7/00GK102202634SQ20098014277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三原辉男, 刘颖, 沼田康一, 玉木贤, 石川哲也, 石黑文敬 申请人: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