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02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晶状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患者眼内的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原来,作为白内障手术方法的一种, 一般地使用在摘除水晶体后,插入人工晶状体
来替代水晶体的方法。这种人工晶状体包括,具有折射能力的光学部,和在眼内支撑光学部
且一端开放的环状支撑部。而且,人工晶状体从设于患者眼部的切口插入眼内。为了使患
者眼部的切口尽可能小,人工晶状体由具备能够折弯的柔软性和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弹
性的材料所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又,这样地人工晶状体的插入,已知的技术是使
用被称为注入器的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在将人工晶状体折弯(折叠)的状态下将其插入
眼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折弯的状态下插入眼内的人工晶状体在眼内张开恢复到
原来的形状,设置于除去了水晶体的水晶体囊等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US2004042073A1 专利文献2EP1360946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问题 使用注入器使人工晶状体折弯、在眼内使其打开时,有时支撑部会缠在被称为活 塞的用于推出人工晶状体的推出构件上,或者在眼内打开(解放)时会产生支撑部的振动。 支撑部缠在推出构件上会产生支撑部破损、不能恰当地送出人工晶状体等问题。又,人工晶 状体打开时的支撑部的振动是导致支撑部不小心接触到后囊等眼内组织的原因,希望能够 抑制这种情况。 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在使用注入器插入人工晶状
体时,可以被恰当地送出并可以抑制支撑部在眼内的振动的人工晶状体。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其是软性树脂制的能够折弯的 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以及一对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了在眼内支撑该光学部,与光 学部一体地形成,所述人工晶状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根基部,所述根基部从所 述光学部的外周延伸,夹着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形成于相对的位置,并在第1方向上延伸规 定的长度;腕部,从根基部起弯曲后向第2方向延伸;收縮部,为了使腕部从其顶端向内侧 折弯规定的长度而形成于所述腕部的内侧,即,与光学部相对的一侧,使用注入器进行人工 晶状体的推出动作时,所述支撑部受到施加于所述腕部的应力,以所述收縮部为基点折弯。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形态记载于从属权利要求中。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使用注入器插入人工晶状体时,可以恰当地送出人工晶状体并可 以抑制支撑部在眼内的振动。


图1的A、B是示出本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的图。图2A、图2B是示出实施形态中的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的外观的图。图3是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夹头的外观的图。图4A、图4B是示出利用夹头的变形的人工晶状体的折弯方法的图。图5是示出筒部的外观构成的图。图6是示出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的侧面剖面的图。图7A、图7B、图7C是说明人工晶状体被折弯的形态的图。图8A、图8B、图8C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图。图9是说明第3实施形态的人工晶状体的构成的图。图10是说明第3实施形态的变化的人工晶状体的构成的图。图11A、图IIB是说明人工晶状体的推出动作的图。符号说明1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0夹头20筒部30推出构件100 、200人工晶状体110、210光学部120、220支撑部121根基部122腕部123收縮部212a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 态的人工晶状体100的构成的图。图1的A是主视图、图1的B是侧视图。又,图1的B中 的纸面的左侧是人工晶状体100的前侧。人工晶状体100包括具有规定的折射能力的光学 部IIO,和用于在眼内支撑光学部110的一对支撑部120。支撑部120做成一端是自由端的 环形形状。 本实施形态的光学部IIO及支撑部120以往都是由能够折弯的软性人工晶状体用 的材料(软性树脂)所形成,例如HEMA(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单体、丙烯酸酯和甲基 丙烯酸酯的复合材料等。人工晶状体100是使用上述的人工晶状体材料,通过切削加工、成 型加工等使光学部110和支撑部120形成为一体的一片型人工晶状体。
光学部IIO是圆盘状构件,包括以具有规定的曲率的凸面形成的前侧面lll,和以规定的曲率的凸面形成的、在外周部(周缘部)形成有边缘部115的后侧面112。边缘 部115至少形成于光学部110的周缘的后方侧,其具有在已将人工晶状体100设置于患者 眼睛的囊内时与后囊接触或者陷入后囊程度的形状(角度)。通过边缘部115与后囊紧贴, 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具体地,与囊接触的边缘部115抑制在光学部110的周围游走的细胞 进入后侧面112侧。由此,后侧面112后方的后囊难以产生由于细胞引起的白浊。
支撑部120形成于光学部110的周缘的一部分。在本实施形态中,成对的两个支撑 部120以光轴L为基准相对形成。支撑部120包括用以在囊内支撑光学部110的腕部121, 和连接光学部110和腕部121的根基部122。腕部121的一端作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根基部 122连接。 一对的根基部122中间夹着光学部110的中心(光轴L)相对配置,形成为从光 学部的边缘放射状地延伸(第l方向)规定的长度。又,腕部121从根基部122起绕光轴L 折弯规定的角度,向着顶端一边向内侧折弯一边向第2方向延伸。本实施形态中,腕部121 具有比光学部110的外圆的曲率半径稍微大一些的曲率半径,第2方向是指腕部121的几 乎整体都与患者眼的囊的边缘(赤道部)接触的方向。 腕部121的长度(从腕部121和根基部122的接触部分到腕部121的顶端的长度) 被设定为被折弯的支撑部120的顶端位于被折弯的光学部110的内侧的程度。具体地,腕 部121的长度形成为,使得连接根基部122的宽度w(由与根基部122延伸的第一方向大致 正交线段所规定的宽度)的中点wl和光学部110的中心(光轴L)的线段LS1与连接腕部 121的顶端P和光学部110的中心的线段LS2所成的角度e在50°以上90°以下。如果 角度9低于50° ,则水晶体囊和支撑部120的接触不充分,很难在眼内稳定地支撑人工晶 状体。又,如果角度9超过90° ,则腕部121过长,在后述的注入器的使用中,支撑部120 容易缠上推出构件。 又,人工晶状体100的最大外径(最大全长)被设置为,在囊内设置了人工晶状体 时从支撑部120的外侧向内侧施加合适的应力的程度,优选在9mm以上15mm以下。又,光 学部110的直径是基于瞳孔的大小来设定的,优选在4mm以上8mm以下。与上述的角度9 的条件一起,来设定支撑部120的形状,以使其满足这些条件。又,根基部122的延伸的程度 被规定为,使得相对的根基部122的顶端之间形成的长度在患者眼睛的囊的直径以下。优 选为患者眼睛的囊的直径程度(8 10mm)。由此,在囊内设置了人工晶状体100时,光学部 IIO难以从囊接收应力。例如,光学部不易因长时间使用而向后方、前方移动。
又,本实施形态的人工晶状体100的构成如下在使用后述的注入器将人工晶状 体100折叠成小的尺寸时,通过将注入器的内壁间的距离縮小使得支撑部120向光学部110 侧压縮,并以使支撑部120搭载于光学部120上的状态折叠光学部110。因此,支撑部120 形成为具有如下长度,即,为了折叠人工晶状体IOO,而压縮腕部121(支撑部120)时,腕部 121收容在光学部100的直径内。 又,为了使腕部121从根基部122开始折弯,第1方向和第2方向(拐点的切线) 所成的角度为90以上的钝角,这里,取大约90度。又,在腕部121和根基部122的内侧(与 光学部相对的一侧)的边界部分形成有收縮部123。至收縮部123的腕部121的基端内侧 形成为向外周侧凸起一些。因此收縮部123成为从腕部121的内侧的曲线的棱线向外侧凹 陷(收縮)的形状。支撑部在收縮部123处的宽度等于或者短于(窄于)腕部121的中途 (中间部)的宽度(横向宽度)。换而言之,在对支撑部120(腕部121)施加应力时,应力被传到收縮部123的周边,为了使收縮部123成为支撑部120的折弯的基点(应力集中在 基点),将收縮部123设置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交点的周边部。通过这样的构成,对应 施加于顶端部分的应力,支撑部120以折弯部分(收縮部123)为基点,使腕部121整体弯 曲。该应力是指在囊内设置了人工晶状体100时施加于腕部121的力。
在本实施形态中,支撑部120通过由上述的软性树脂按照下述的尺寸形成,而做 成弯曲腕部122的构成。这里,宽度是指由与构件延伸的方向(例如,第l方向)大致正 交的截面规定的构件的长度。根基部122的宽度优选0. 5 2. Omm,腕部121的宽度优选 0. 1 1. Omm。又,根基部122的宽度最好比腕部121的宽度大0. 1 1. Omm。在本实施形 态中,腕部121的宽度是O. 4mm,根基部122的宽度是0. 7mm。根基部122的厚度优选0. 1 l.Omm,腕部的厚度优选O. 1 l.Omm。根基部122的厚度最好大于或者等于腕部121的厚 度。在本实施形态中,根基部122及腕部121的厚度是0.45mm。又,也可以根基部122的厚 度是0. 45mm,腕部121的厚度是0. 35mm,也可以是从腕部121的基端开始向顶端厚度逐渐 变薄的构成。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将从根基部122到腕部121的过渡部(连接部位)的外侧 (外周)的曲线的曲率半径设定得比内侧(内周)的收縮部123的曲线的曲率半径大,以便 在对支撑部120施加应力时收縮部123成为折弯的基点。具体地,内侧(收縮部123)的曲 率半径优选0. lmm 1. Omm,外侧的曲率半径优选0. 5mm 2. Omm。在本实施形态中,内侧 的曲率半径是O. 38mm,外侧的曲率半径是1. Omm。 又,为了将光学部110压在后囊之上,支撑部120 (腕部121)形成为位于光学部 110的周缘的前侧。通过将支撑部120形成在光学部110的周缘的前侧,当设置于囊内的人 工晶状体100受到从外周施加的应力时,光学部110向后方移动。由此,光学部110能够恰 当地压在后囊上,边缘部115可以紧贴在后囊上。 又,由于支撑部120位于光学部110的前侧,因此,在后述的人工晶状体100的折 叠动作中,支撑部120易于搭载在光学部110之上。 下面,对将所述人工晶状体IOO插入患者眼睛用的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l(注入 器)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的外观的概略外 观图。图2A示出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的俯视图,图2B示出其侧视图。
从插入眼球侧开始,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依次包括作为晶状体夹头的晶状体 保持部10 (下面称为夹头),其具有插入形成于眼球的切口的插入部,并设置有用以设置人 工晶状体100的搁置部;在顶端装配有夹头10的筒部(插入工具主体)20 ;穿插在夹头10 及筒部20的内部,从装配于筒部20的夹头10的顶端向外部推出人工晶状体100的推出构 件30。 图3A及图3B、图4A及图4B是示出夹头10的构成的图。如图所示,夹头10的插 入部11和设置人工晶状体100的搁置部12相结合,二者一体地形成,所述插入部11具有 锥形形状,随着向顶端的方向其直径逐渐变小(变细)。 插入部11是中空的筒状,折叠的人工晶状体100经过该中空部分向外部送出。插 入部11做成使得设置于搁置部12的人工晶状体100的弯折状态进一步縮小的内径形状。
搁置部12由两个对开构件12a、12b所形成,如图3A所示,对开构件12a及12b的 下缘通过铰链部13连接,能够进行开闭。搁置人工晶状体100的搁置台14a及14b分别设置于对开构件12a及12b。搁置人工晶状体100的搁置面的形状(壁面形状)具有沿折弯 人工晶状体100的方向的曲面。 对开构件12a及12b闭合时,搁置台14a及14b的壁面形状(搁置面形状)变形, 与插入部ll的基端侧开口形状(半圆形状)大约一致(参照图4)。又,对开构件12a及 12b闭合时的搁置部12的外形与后述的筒部20的内壁形状大致一致。
盖子15a及15b形成为,分别设置于对开构件12a及12b的上部,对开构件12a及 对开构件12b闭合时,覆盖在搁置台14a及14b的上方。又,在盖子15b的端部,设置有向 搁置台14a及14b(铰链部13)延伸的凸部16。又,凸部16起到限制的作用,在折弯搁置 于夹头10的人工晶状体100时,使人工晶状体100沿着搁置台14a及14b的内壁面(搁置 面)。在对开构件12a的侧面设置有使用者拿着夹头10时所抓持的抓持部18。
如图4A所示,具有这样构成的夹头IO,在搁置部12张开的状态下(两个对开构 件分开的状态),搁置人工晶状体100使得一对支撑部120分别与搁置台14a及14b的壁 相对。然后,夹头10的抓持部18(基端侧)与设置于安装部21上的凹部23嵌合,搁置部 12(对开构件12a及12b)的底面被凸部22(或者安装部21的左右的缘部)推压。搁置部 12的底面(下部)受凸部22 (或者安装部21的左右的缘部)推压,由此凸部22引导对开 构件12a和对开构件12b闭合。进一步地将搁置部12塞入安装部21内的话,夹头10在对 开构件12a及12b闭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部21上。这样地,通过夹头10安装于筒部20 的安装动作、或者做手术的人闭合夹头10的动作,如图4B所示,对开构件12a及12b闭合, 搁置的人工晶状体100折弯到某种程度(折叠)。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筒部20的外观构成的立体图。又,筒部20的内部的构成在 图6中详细说明。在筒部2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装卸夹头10的安装部21。安装部21是使 筒部20的顶端大致半缺的形状。在安装部21上,形成有使夹头10的把持部18 (基端侧) 嵌合的凹部23,并在凹部23的相反侧(筒部顶端侧)形成有凸部22。安装部21起到引导 的作用,其将在安装夹头10到安装部21时张开的对开构件12a及12b向闭合的方向限制, 并且限制搁置部12的宽度。又,安装部21具有将夹头10卡止在筒部20上的作用。
下面,对组合夹头10和筒部20而构成的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的内部结构进行 说明。图6是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的示意性的剖面图。图6示出通过将夹头10安装于 安装部21而使人工晶状体100折弯的状态。 筒部20的内部是中空状,在这里推出构件30在筒部20的轴向上能够进退地穿 插。推出构件30包括推出棒31,其顶端和光学部110接触,并在夹头10内穿插用以推出 人工晶状体100 ;顶端安装有推出棒31、且在筒部20内沿进退方向移动的轴基部;使用者 在后方推压用的推压部33。这里,省略支撑部120的图示。 下面,使用图7对人工晶状体100的折弯进行说明。这里,说明的是将夹头10安 装于筒部20时,人工晶状体100在搁置台14a、14b上折弯的状态。又,图中的壁Wa、Wb是 指搁置台14a、14b的壁。 如图7A所示,搁置人工晶状体100使得支撑部120位于推出轴M的左右(各支撑 部120分别面对搁置台14a及14b的壁)。此时,搁置人工晶状体100使得根基部122的延 伸方向(突出方向)相对于推出轴M具有大约45度的角度。又,搁置人工晶状体100使得 腕部121比根基部122先受到壁Wa、Wb的推压。
8
通过夹头10安装于筒部20的安装动作,使壁Wa、Wb相对于推出轴M变窄(接近) 时,腕部121的外侧的侧壁被壁Wa及Wb推压到光学部110侧。进一步地,一旦壁Wa、Wb之 间的距离变窄,腕部121以收縮部123为基点被折弯。又,在本发明中,由于根基部122夹着 光学部的中心位于相对的位置,且呈放射状地延伸规定的量,因此,即使壁Wa及Wb对腕部 121施加应力,也能够抑制人工晶状体100的不恰当的旋转,可以合适地维持设置的状态。
如图7B所示,在壁Wa及Wb縮窄到与光学部110接触的位置的状态下,腕部121 变为这样的状态,即随着壁Wa及Wb进一步折弯到光学部110侧,搭在光学部110上。壁Wa 及Wb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縮窄的话,光学部110开始折弯。此时,根基部122虽然受到从壁 Wa及Wb施加的应力,但和腕部121相比变形较小。因此,在图7B所示那样的腕部121已搭 于光学部110上的状态下,折弯光学部110。 —旦变为壁Wa及Wb之间的距离变窄,壁Wa、Wb分别已到达规定的位置的状态,即 搁置台14a及14b已变为闭合的状态时,如图7C所示,在支撑部120 (腕部121)已被夹入 光学部110的状态下被折弯(折叠)。由此,支撑部120没有缠在推出棒31上,也没有在通 路内延伸,因此可以恰当地推出并张开人工晶状体100。 又,上述说明的本实施形态中,人工晶状体是1片型的,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 具有抑制支撑部的振动的形状的构造即可,也可以是支撑部和光学部分别形成并组合的3 片型的人工晶状体。 以上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举出在折叠人工晶状体时支撑部可以和光学部一起 折叠的实例,但是与折叠支撑部的量相应地,折叠后的人工晶状体的尺寸容易变大。下面, 在第2实施形态中,说明一种具有上述实施形态中的人工晶状体的作用、效果的同时,其光 学部的厚度变薄,并且可以更恰当地操作的人工晶状体的构成。图8是说明第2实施形态 的人工晶状体200的构成的图。图8A是主视图,图8B是后视立体图,图8C是沿图8A的AA 线的剖视图。 人工晶状体200与上述的人工晶状体100—样包括光学部210和支撑部220。这 里,支撑部220具有与上述实施形态所示的人工晶状体相同的构造,其说明省略。
光学部210,包括具有得到规定折射能力的曲率的前侧面211、后侧面212。又,在 后侧面212的外侧(周缘)向着光轴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高度的边缘部215。光学部210 为使厚度(指光轴方向的壁厚)变薄,做成前侧面211和后侧面212尽可能接近的构成。具 体地,如图8C所示,后侧面212的曲面和边缘部215之间形成凹部212a,后侧面212从凹部 212a向光轴L方向形成有曲面。又,从边缘部215、215a到凹部212a形成有倾斜面。
这里,为了确保支撑部220的强度,具体地说,为了确保相对于光学部210的根基 部的强度,前侧面211和后侧面212的直径设为不同值。具体地,相对于前侧面211的直径 Dl,后侧面212的直径D2较小。由此,可以确保光学部210中的作为直径D1和直径D2的差 的环状部R。又,在环状部R的外侧形成有突出部E,在该突出部E形成有支撑部220。又, 突出部E只形成于支撑部220处。由此,在能够确保环状部R的壁厚的基础之上,可以确保 形成支撑部220的突出部E的壁厚,因此,可以确保支撑部220的强度(参照图8C)。
又,如上述那样,边缘部215、215a因为凹部212a的存在可以与曲面212独立形 成。因此,不需增加光学部210的壁厚,就可以形成边缘部215、215a。 如上所述,前侧面211和后侧面212接近,确保支撑部220的强度,并使光学部210
9的厚度变薄。又,通过使前侧面211的外径大于后侧面212的外径,位于光学部210的前面 侧的凹陷只成为支撑部220的根基部。因此,人工晶状体200设置于囊内时,或者,设置于 囊内后,光学部210很难妨碍灌流液、房水等的流体的流动。又,边缘部215、215a的形状可 以不依靠后侧面212的形状来确定,因此,即使形成薄的光学部210,仍然可以形成向后方 突出的边缘部。例如,可以形成相对于后侧面212突出的边缘部。此时,不依靠光学部210 的形状,可以高效地使边缘部215陷入到后囊,可以抑制后发性白内障。
又,在上述说明的实施形态中,关于人工晶状体的折弯,是做成支撑部搭于光学部 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关于1片型的人工晶状体,只要是使光学部变薄的结构即可,支 撑部可以是任何形状。又,在上述说明的实施形态中,是软性的人工晶状体,但也不限定于 此。可以使用P匪A(聚甲基丙烯酸酯)等的相对于上述的软性材料的硬质材料来形成人工 晶状体。 又,以上说明的实施形态中,是在光学部的后面侧设置凹部,使光学部变薄的构 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在光学部的前面侧的周缘设置凹部,使前面的曲面接近后面 侧,使光学部变薄的构成。此时,形成在前面的凹部作成难以防碍灌流液、房水等的流体的 流动的凹部。 又,在上述说明的本实施形态中,做成支撑部夹在光学部上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 此。对于使用注入器的人工晶状体的插入,只要是能恰当地送出并可以抑制支撑部在眼内 的振动的结构即可。下面,说明一个变化的实施形态和其动作。 图9的人工晶状体300包括光学部310和支撑部320。在支撑部320的内侧(将 人工晶状体300配置于眼内时与囊不接触的一侧),在顶端P和根基R之间形成有收縮部 326。收縮部326形成于根基R和后端部321b之间,收縮部325形成于收縮部326和顶端 P(顶端部321a)之间。收縮部325形成于顶端部321a的内侧,使顶端部321a(腕部)向 内侧折弯,只有顶端部321a的一部分(从顶端P开始规定长度的部分)覆在光学部310之 上。该规定长度指的是顶端P未到光学部310的中心附近这样程度的长度。通过内侧(内 周)收縮形成2处收縮部325、326,使得其比前后的支撑部320的宽度窄。
又,收縮部325比前后的支撑部320的宽度窄,构成内侧收縮的形状,但并不限定 于此。只要是在支撑部320的顶端附近施加了规定的应力时,能够得到以支撑部320的中 部为基点折弯(弯折)这样作用的形状就是可以的。例如,如图IO所示,也可以是内周形 状变化部分,即形成为从顶端部向基端的支撑部320的宽度在中途不变窄而是以同样程度 的宽度维持规定的长度,宽度从该处发生变化而急剧变宽。这样的内周形状变化部分也包 含在该实施形态中所述的收縮部中。 又,支撑部320形成为,收縮部325的位置的宽度窄于(细于)收縮部326的位置 的宽度。或者,形成为,在收縮部325、326各自的位置将支撑部320切断来看时,收縮部325 的位置处的剖面面积小于收縮部326的位置处的剖面面积。收縮部326的剖面面积指的是 在第1方向和第2方向的交点以二等分线所切断的剖面面积。 将收縮部325到顶端P作为支撑部320的顶端部321a,将从收縮部325到收縮部 326作为支撑部320的后端部321b时,收縮部325的宽度稍窄于顶端部321a的宽度w2,收 縮部326的宽度稍窄于后端部32lb的宽度w3。又,顶端部32la的宽度w2优选是0. lmm 0. 6mm,最好是0. 2mm 0. 5mm。又,后端部321b的宽度w3比宽度w2宽,优选是O. 6mm 1. 5mm,最好是0. 7mm 1. lmm。又,顶端部321a及后端部321b的厚度(在光学部310的 光轴方向的支撑部320的厚度)可以是同等程度,但顶端部321a的厚度可以稍薄于后端部 321b的厚度。顶端部321a的厚度优选是0. 2mm 0. 5mm,最好是0.3mm 0.4mm。又,后端 部32lb的厚度优选是0. 3mm 0. 6mm,最好是0. 4mm 0. 5mm。 通过这样的结构,当在支撑部320顶端施加规定的应力时,以收縮部325为基点支 撑部320的顶端部321a被弯曲,当从支撑部320的顶端部321a到后端部321b附近施加一 样的规定的应力时,以收縮部326为基点支撑部320整体被折弯(弯折)。
与上述实施形态一样,预先将患者眼睛的囊的直径设定为规定值(例如,直径 10mm),使人工晶状体300的最外径充分大于规定值(例如,llmm 15mm的程度)。此时, 如下设计支撑部320,从支撑部的顶端到收縮部325和收縮部326之间的外周位于从光学 部310的中心以规定值设定的圆周(设定的囊的直径)的外侧。又,形成于收縮部325和 收縮部326之间的支撑部320的全部外周没有必要都位于所设定的囊的直径的外侧,也可 以设计使得形成于收縮部325和收縮部326之间的支撑部320的外周部分中的从顶端侧看 的一半程度位于所设定的囊的直径的外侧。 下面,说明所述的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推出人工晶状体300的推出动作。使用 者(做手术的人)使透明质酸等的黏弹性物质充分地填充于插入部11、搁置台14a及14b。 利用黏弹性物质,使人工晶状体300从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的内部向囊内平滑地移动。
下面,使用者将人工晶状体300搁置到搁置台14a及14b上。此时,配置为人工晶 状体300的前侧的支撑部320在插入部11侧。通过单手握抓持部18来握持夹头10, 一边 使夹头10的把持部18 (基端侧)与设置于安装部21的凹部23嵌合, 一边将搁置部12 (对 开构件12a及12b)的底面向凸部22(或者安装部21的左右缘部)推压。通过将搁置部 12的底面(下部)向凸部22(或者安装部21的左右缘部)推压,使得凸部22引导对开构 件12a和对开构件12b闭合。进一步将搁置部12推进安装部21内时,夹头10在对开构件 12a及12b闭合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部21上。 在对开构件12a及12b闭合的状态下,因为搁置台14a及14b的宽度(间隔)变 窄,因此人工晶状体300被搁置台的壁面从左右方向推压。结果,变为人工晶状体300被施 加了应力的状态,人工晶状体300沿着搁置台14a及14b的壁面(搁置面)被稍微折弯。
将夹头10安装到安装部21之后,操作人工晶状体插入工具1进行人工晶状体300 的插入动作。使推出构件30的推出棒31在筒部20的内部向顶端移动。此时,通过推出棒 31推压后侧的支撑部320的顶端附近,后侧的支撑部320以收縮部325为基点被折弯。
然而,由于光学部310沿着搁置台14a及14b的壁面(搁置面)被稍微折弯,因此 支撑部320有时也会沿着壁面被稍微折弯。在这种状态下,如果通过推出棒31推压后侧的 支撑部320,则顶端部321a的一部分成为被夹于推出棒31和光学部310的边缘部315之 间的状态(参照图11A)。另一方面,支撑部320不沿着壁面的情况下,推出棒31与光学部 310的边缘部315抵接时,支撑部320从推出棒31上脱开,由此顶端部321a的一部分搭在 光学部310上。 由此,人工晶状体300整体推进到前方的插入部11。此时,利用黏弹性物质向人工 晶状体300的推出方向(前后方向)施加以压力,使得前侧的支撑部320以收縮部325为 基点折弯,然后顶端部321a搭于光学部310的周缘部分上。由此,利用推出动作的应力使得支撑部320在途中折弯。 图11A示出支撑部320的顶端P搭在光学部310之上的状态。图11A中,示意性 的将光学部310设置为圆形。又,图11B示出从通过光轴L、相对于推出方向垂直的剖面B 看人工晶状体300得到的剖视图。从相对于推出方向垂直的剖面来观察人工晶状体300的 话,在光学部310的光轴L的位置(中央位置)处的剖面面积是最大值。因此,支撑部320 搭于光轴Ll附近时,因为人工晶状体300推出时的剖面面积的最大值与支撑部320的厚度 相对应地增大,因此,人工晶状体300难以被射出。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在支撑部320的中途设置收縮部325,使得在推出过 程中,从前侧的支撑部320的顶端开始形成规定长度的顶端部321a首先被弯曲(弯折),由 此,支撑部320的顶端P不会被折弯到光学部310的中心附近。又,后侧的支撑部320也利 用收縮部325从顶端部321a侧开始被折弯,因此,即使支撑部320搭在光学部310上,也只 有顶端部321a的一部分搭于光学部310的周缘,避免顶端P位于光学部310的中心。
由此,即使是以支撑部320搭于光学部310上的状态一体地折叠,人工晶状体300 的射出时的剖面面积的最大值也很难会增加。即,收縮部325起到如下作用在顶端部321a 被最大弯曲时,使得支撑部320的顶端P配置于避开光学部310的中心附近的位置。
人工晶状体300被放入插入部ll,进一步地沿着插入部11的内部的壁面被折弯 (巻起放入)。然后,将弯曲成小尺寸的人工晶状体300从插入部11的顶端推出到眼内。此 时,虽然支撑部320的一部分搭于光学部310上,但因为人工晶状体300的剖面面积的最大 值的增加量被限制,所以不会扩大需要安装人工晶状体300的被检查者眼睛的切口。
又,在顶端部321a被最大弯曲的状态下,进一步地对人工晶状体300施加前后方 向的力时,收縮部326被施加力而弯折,由此支撑部320的整体开始被折弯。但是,施加于 先后方向的压力的大部分都被施加到收縮部325上,因此,支撑部320整体介由收縮部326 弯曲的量可以比较小。 人工晶状体300从插入部11的顶端开始出来时,光学部310及支撑部320被逐渐 打开。人工晶状体300在囊内成为张开状态时,支撑部320的外侧(外周)与囊内大致一 致,并且利用收縮部326发生的回弹力介由支撑部320保持人工晶状体300。又,由于支撑 部320具有足够的长度,相对于从周围施加的同心圆状的压縮,支撑部320可以沿着囊内自 然地弯曲并与之接触,因此,光学部310的中心位置很难偏移,可以适当地保持人工晶状体 300整体。 又,收縮部326位置处的支撑部320的延伸的程度被确定为使得相对的根基R的 顶端之间的距离长度在患者眼睛的囊的直径以下。 如上述那样,通过在支撑部320设置收縮部325,即使以实现良好的囊内固定所必 要长度来形成支撑部320,人工晶状体300射出时的最大剖面面积也不易增加。由此,可以 恰当地利用支撑部320进行人工晶状体的囊内固定,并可以减小在患者眼睛形成的切口。
又,上述例中说明形成有两处收縮部325、326的情况,但形成于支撑部320的收縮 部也可以有3处以上。例如,在顶端部321a的中途形成有第3处收縮部。人工晶状体300 进入到囊内后被施加同心圆状的力,但此时,收縮部325和第3处收縮部相对于同心圆状的 力产生折弯回弹力,由此使支撑部320可以在囊内恰当地与囊接触。 又,上述说明的人工晶状体300构成为,使从光学部310的外周延伸的支撑部320的基端部分的延伸方向从光学部310的光轴起呈放射状地延伸,但并不限定于此。支撑部 需要是成对的,只要是可以从中途折弯支撑部的形状即可。
权利要求
一种人工晶状体,其是软性树脂制的能够折弯的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以及一对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了在眼内支撑该光学部,与光学部一体地形成,所述人工晶状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根基部,所述根基部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延伸,夹着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形成于相对的位置,并在第1方向上延伸规定的长度;腕部,从根基部起弯曲后向第2方向延伸;收缩部,为了使腕部从其顶端向内侧折弯规定的长度而形成于所述腕部的内侧,即,与光学部相对的一侧,使用注入器进行人工晶状体的推出动作时,所述支撑部受到施加于所述腕部的应力,以所述收缩部为基点折弯。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方向是以所述光学部的光轴为中心的放射线状。
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具有使被折弯的所述支撑部的顶端位于被折弯的所述光学部的内侧的长度。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具有这样的长度,使得在为了折叠所述人工晶状体而从所述腕部的外侧向所 述光学部的中心施加应力来压縮所述腕部时,所述腕部的顶端收容在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之 内。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和所述根基部的中点的线段与连接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和所述 腕部顶端的中心的线段所构成的角度在50度以上90度以下。
6. 如权利要求1、2、4、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部位于所述光学部边缘的前面侧。
7. 如权利要求1、2、4、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縮部包括第1收縮部,形成于所述腕部和所述根基部的内侧边界部分,用以在将人工晶状体设 置到了眼的囊内时,基于施加到所述腕部的应力使腕部整体弯折;第2收縮部,形成于所述第1收縮部和所述腕部的顶端之间,用以使所述腕部的顶端附 近弯折。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腕部包括从所述顶端到所述第2收縮部的顶端部;从所述第2收縮部到所述第1收縮部的后端部,所述顶端部的宽度或者壁厚小于所述后端部的宽度或者壁厚。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收縮部,以在所述顶端部被折弯到与所述人工晶状体的推出方向平行时所述 支撑部的顶端不能到达所述光学部的中心部这样的长度,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端部形成有多个收縮部'
全文摘要
一种人工晶状体,其是软性树脂制的能够折弯的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部;以及一对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了在眼内支撑该光学部,与光学部一体地形成,所述人工晶状体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根基部,所述根基部从所述光学部的外周延伸,夹着所述光学部的中心形成于相对的位置,并在第1方向上延伸规定的长度;腕部,从根基部起弯曲后向第2方向延伸;收缩部,为了使腕部从其顶端向内侧折弯规定的长度而形成于所述腕部的内侧,即,与光学部相对的一侧,使用注入器进行人工晶状体的推出动作时,所述支撑部受到施加于所述腕部的应力,以所述收缩部为基点折弯。
文档编号A61F2/16GK101779990SQ20101000313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6日
发明者砂田力, 长坂信司 申请人:株式会社尼德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