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550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成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麻风病(LeorSy,L印ra)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粘 膜和周围神经,也可侵犯深部组织和器官。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甚广,据估计全世界现有 麻风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麻风(1印rosy)是由麻风杆 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 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要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可使健康恢复较快,减少畸形残废及出现复 发。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现在主张数种有效的抗麻风化学药物联合治疗、免疫疗法、麻 风反应的治疗、中草药扶正祛邪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成功研制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 物,为很多麻风病人解除了疾病缠身的痛苦,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本发明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中药原料制成的鸡血藤15-30份、牛耳枫子15-30份、苦参15_30份、苍耳子15_30份、车前子15-30份、何首乌15-30份、没药15-30份、皂角刺15-30份、金银花15-30份、木通10-25份、丹参10_25份、黄芪10_25份、蛇床子10-25份、百部10-25份、茯苓10-25份、白术10-25份、藿香10-25份、华山矾5-15份、白茅根5_15份、七叶莲5_15份、龙牙草5-15份、活血连5-15份、对叶散花1_10份、千年健1_10份、凤尾草1-10份、知母1-10份、土银花叶1-10份、黄连1-10份、芦荟1-10份、马齿苋1-10份、香樟根1-10份、蒲公英1-10份、麝香1-10 份。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鸡血藤、牛耳枫子、苦参、苍耳子、车前子、何首乌、没药、皂角刺、 金银花、木通、丹参、黄芪、蛇床子、百部、茯苓、白术、藿香、华山矾、白茅根、七叶莲、龙牙草、 活血连、对叶散花、千年健、凤尾草、知母、土银花叶、黄连、芦荟、马齿苋、香樟根、蒲公英除 去杂质,置于容器中水煎3次,每次水煎1-2小时,共三次,加水量分别为上述药物重量份的 10倍、8倍、8倍,合并3次所煎药液,使用常规方法浓缩至稠膏备用;(2)按配方比例将麝香加1-2倍水蒸馏,提取麝香挥发油备用;(3)按配方比例将稠膏烘干粉碎成0. 1-0. 5mm颗粒后喷洒麝香挥发油,混合均勻, 密封72小时后分装胶囊。用法用量口服,一日3次,一次3粒(0. 7g/粒),饭后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禁忌1、服药期间忌白酒、腥、辣食物停药期间不忌口。2、孕妇禁用,经期停(慎)服。本发明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中药原料制成的鸡血藤19-25份、牛耳枫子19-25份、苦参19_25份、苍耳子19_25份、车前子19-25份、何首乌19-25份、没药19-25份、皂角刺19-25份、金银花19-25份、木通12-20份、丹参12_20份、黄芪12_20份、蛇床子12-20份、百部12-20份、茯苓12-20份、白术12-20份、藿香12-20份、华山矾7-10份、白茅根7_10份、七叶莲7_10份、龙牙草7-10份、活血连7-10份、对叶散花3_8份、千年健3_8份、凤尾草3-8份、知母3-8份、土银花叶3_8份、黄连3_8份、芦荟3-8份、马齿苋3-8份、香樟根3_8份、蒲公英3_8份、麝香3-8 份。本发明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中药原料制成的鸡血藤20份、牛耳枫子20份、苦参20份、苍耳子20份、车前子20份、何首乌20份、没药20份、皂角刺20份、金银花20份、木通15份、丹参15份、黄芪15份、蛇床子15份、百部15份、茯苓15份、白术15份、藿香15份、华山矾9份、白茅根9份、七叶莲9份、龙牙草9份、活血连9份、对叶散花5份、千年健5份、凤尾草5份、知母5份、土银花叶5份、黄连5份、芦荟5份、马齿苋5份、香樟根5份、蒲公英5份、麝香5份。本发明的优异效果是克服了目前在治疗麻风病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扶正祛邪、 活血化瘀、对治疗肝肾不足、气滞淤血型麻风病人均有显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取材方便, 疗效好,见效快,制作简单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药药理及药性如下鸡血藤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牛耳枫子性味归经苦;涩;性平;有毒大肠经。功能主治①《陆川本草》“驱风,止痛,消肿。治风湿骨痛,浮肿。“②《南宁 市药物志》“治跌打后遗筋缩。“苦参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 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苍耳子性味归经味苦;甘;辛;性温;小毒,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 疹;疥癣。车前子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 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何首乌性味归经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功能主治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对神经衰弱、白发、脱发、贫血等病症有治疗作用,因此,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保健心脏。没药性味归经苦、辛、平;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抗菌、抗微生物、抗炎、收敛、具香胶特质、除臭、祛肠胃胀气、消毒、利 尿、通经、化痰、杀霉菌、激励、利胃、催汗、补身、利子宫、治创伤,对成熟、干裂、脱粗糙皮肤 有助益。皂角刺性味归经辛、温;归肝,胃经。功能主治拔毒排脓,活血消肿。用于痈肿,疮毒,脓成未溃,疥癣、利子宫。常用 量5 10克,外用适量,醋煎涂患处。金银花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脾二经;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之作用。《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 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 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 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木通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 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丹参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 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黄芪性味归经甘,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 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 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蛇床子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功能主治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夕卜 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百部性味归经甘、苦,微温。归肺经。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茯等性味归经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白术性味归经性温,味甘、苦;功效补气健脾,可用于倦怠少气、脾虚运化失司。藿香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 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华山矾性味归经辛、苦、平;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主治黄疸,咳嗽,关节炎。外用治急性扁桃体炎, 鹅口疮。白茅根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凉血止血。1.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血热吐 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七叶莲性味微苦、温,①《广西中草药》性温、味辛。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古、甘、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骨折,外伤出血。龙牙草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有止血,强心,强壮,止痢及消炎作用。治脱力劳乏,妇女月经不调,红 崩白带,胃寒腹痛,赤白痢疾,吐血,咯血,肠风、尿血、子宫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症。活血连性味性温,味辛,有小毒。功能主治治咳喘,月经不调,跌打损伤。①《贵州民间药物》“活血调经,止 痛。〃②治跌打损伤,化痰,止咳喘。外用擦无名肿毒。(《药学学报》10:692,1965)对叶散花
性味平,涩,无毒。功能主治祛风散寒,祛湿止痒。选方①治风寒湿痹宜昌荚莲三钱,木防己八 钱,豨莶草五钱,摇竹消三钱。水煎服。②治脚丫湿痒宜昌荚莲叶捣汁,搽患处。千年健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妇女经 痛、胃痛、痈疽疮肿。凤尾草性味淡、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 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血,烧烫伤。知母性味性寒、味苦、甘。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外感热病、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 肠燥、便秘。土银花叶性味归经甘、寒,入肺、脾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痈疮、疔毒、麻痘疹毒、疳疮、痢疾、皮肤病、血热。黄连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 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芦荟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肝热,通便;用于便秘,小儿 疳积,惊风;外治湿癣。马齿苋性味归经酸、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主治适用于痢疾(大便半干半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毒血痢, 痈肿疔疮,湿疹,丹毒,蛇虫咬伤,便血,痔血,崩漏下血。香樟根性味归经①《分类草药性》辛,无毒。②《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四川 中药志》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 瘙痒。蒲公英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入肝、脾二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 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咽炎,治 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麝香性味归经味辛, 温。归心、脾经。功能主治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 中恶昏迷,经闭,癥瘕,难产死胎,心腹暴痛,痈肿瘰疬,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配方鸡血藤15g、牛耳枫子15g、苦参15g、苍耳子15g、车前子15g、何首乌15g、没药 15g、皂角刺15g、金银花15g、木通10g、丹参10g、黄芪10g、蛇床子10g、百部10g、茯苓10g、 白术10g、藿香10g、华山矾5g、白茅根5g、七叶莲5g、龙牙草5g、活血连5g、对叶散花lg、千 年健lg、风尾草lg、知母Ig 土银花叶lg、黄连lg、芦荟lg、马齿苋lg、香樟根lg、蒲公英lg、 麝香Ig ;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鸡血藤、牛耳枫子、苦参、苍耳子、车前子、何首乌、没药、皂角刺、 金银花、木通、丹参、黄芪、蛇床子、百部、茯苓、白术、藿香、华山矾、白茅根、七叶莲、龙牙草、 活血连、对叶散花、千年健、凤尾草、知母、土银花叶、黄连、芦荟、马齿苋、香樟根、蒲公英除 去杂质,置于容器中水煎3次,每次水煎1-2小时,共三次,加水量分别为上述药物重量份的 10倍、8倍、8倍,合并3次所煎药液,使用常规方法浓缩至稠膏备用;(2)按配方比例将麝香加1-2倍水蒸馏,提取麝香挥发油备用;(3)按配方比例将稠膏烘干粉碎成0. 1-0. 5mm颗粒后喷洒麝香挥发油,混合均勻, 密封72小时后分装胶囊。实施例2,配方鸡血藤19g、牛耳枫子19g、苦参19g、苍耳子19g、车前子19g、何首乌19g、没药 19g、皂角刺19g、金银花19g、木通12g、丹参12g、黄芪12g、蛇床子12g、百部12g、茯苓12g、 白术12g、藿香12g、华山矾7g、白茅根7g、七叶莲7g、龙牙草7g、活血连7g、对叶散花3g、千 年健3g、凤尾草3g、知母3g、土银花叶3g、黄连3g、芦荟3g、马齿苋3g、香樟根3g、蒲公英 3g、麝香3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配方鸡血藤20g、牛耳枫子20g、苦参20g、苍耳子20g、车前子20g、何首乌20g、没药 20g、皂角刺20g、金银花20g、木通15g、丹参15g、黄芪15g、蛇床子15g、百部15g、茯苓15g、 白术15g、藿香15g、华山矾9g、白茅根9g、七叶莲9g、龙牙草9g、活血连9g、对叶散花5g、千 年健5g、凤尾草5g、知母5g、土银花叶5g、黄连5g、芦荟5g、马齿苋5g、香樟根5g、蒲公英 5g、麝香5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配方鸡血藤25g、牛耳枫子25g、苦参25g、苍耳子25g、车前子25g、何首乌25g、没药 25g、皂角刺25g、金银花25g、木通20g、丹参20g、黄芪20g、蛇床子20g、百部20g、茯苓20g、白术20g、藿香20g、华山矾10g、白茅根10g、七叶莲10g、龙牙草10g、活血连10g、对叶散花
Sg、千年健Sg、凤尾草Sg、知母Sg、土银花叶Sg、黄连Sg、芦荟-Sg、马齿苋Sg、香樟根Sg、蒲 公英8g、麝香5g。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配方鸡血藤30g、牛耳枫子30g、苦参30g、苍耳子30g、车前子30g、何首乌130g、没药 30g、皂角刺30g、金银花30g、木通25g、丹参25g、黄芪25g、蛇床子25g、百部25g、茯苓25g、 白术25g、藿香25g、华山矾15g、白茅根15g、七叶莲15g、龙牙草15g、活血连15g、对叶散花 10g、千年健10g、风尾草10g、知母10g、土银花叶10g、黄连10g、芦荟10g、马齿苋10g、香樟 根10g、蒲公英IOgo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临床试验及疗效观察结论1、在鉴别诊断时必须掌握麻风病的皮损特点,皮损常伴有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 常呈粗大,瘤型麻风的损害中常检查出麻风菌。用这些特点与其它疾病鉴别时,在一般情况 下是可以鉴别的。需要鉴别的皮肤病瘤型麻风应与皮肤黑热病、神经纤维瘤、斑秃、结节性黄色瘤、 鱼鳞病、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结节性红斑、皮肌炎等鉴别结核样型麻风应与肉样瘤、环状 红斑、持久隆起性红斑、皮肤黑热病浅色斑型、环状肉芽肿、寻常性狼疮、体癣、远心性红斑 等鉴别;未定类麻风应与白癜风、贫血痣、皮肤黑热病浅色斑型浅色斑型和花斑癣等鉴别 界线类麻风应与红斑性狼疮、皮肤黑热病、蕈样肉芽肿(浸润期)等鉴别。需要鉴别的神经病如脊髓空洞症,其它原因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外伤性周围神 经损伤、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进行性增殖性间质性神经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股外侧皮 神经炎、面神经麻痹等。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 70岁的麻风病患者;按照分期I/II/III 期。3、排除标准鉴别后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能按治疗方案用药或中途中断试验者; 无系统规范的治疗前后X线片和CT对照者。4、入选病例60例入选病例均为我科门诊病人。其中男32例,女28例,病程最短 3个月,最长者20个月。其中分期I期有20例、II期有29例、III期有11例。5、用药及观察方法口服,一日3次,一次3粒(0. 7g/粒),饭后服用,一个_11_月 /疗程。对麻风病治疗前、后1疗程、2疗程、3疗程及4疗程进行观察及临床评分。评分 后累加起来即为临床得分;治疗后临床改善率=(治疗前得分_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 分 X 100%。6、疗效判定及治疗效果见表
痊愈(例%)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有效率(例%)治疗后1疗程0(0. 0)20(33. 3)35(58. 2)5(8. 3)33. 3 典型病例病例1 李某女67岁临床诊断皮损常伴有感觉障碍,周围神经干常呈粗大。典型 的病状,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二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失,近一年内神经干无压 痛和一年内无麻风反应连续12个月查菌阳性,组织病理无麻风性改变,抗酸染色阴性。病例2 屈某女 44岁瘤型麻风的损害中,检查出麻风菌,服用本发明的药物治疗二 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皮损消失,近一年内神经干无压痛和一年内无麻风反应,连续12 个月查菌阳性,组织病理无麻风性改变,抗酸染色阴性。病例3 王某男脊髓空洞症,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性脊髓 性肌萎缩、多种麻风病的并发症,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经过四个疗程的配合治疗,症状消失, 随访二年良好无异状。病例4 焦刘英女27岁治疗前进行性增殖性间质性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炎、面神经麻 痹,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经过四个疗程的配合治疗,症状消失,随访1年良好无异状。病例5 周某男 46岁开始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 糊-12-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最后导致神经干轻度粗大,对称而软,亦可出现肌 肉萎缩、畸形的状况以到晚期。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经过四个疗程的配合治疗,症状消失,随 访2年良好无异状。病例6:姜某女 41岁病人主诉鼻粘膜损害出现较早,先充血肿胀,以后随着病情加 重,发生结节、浸润和溃疡。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经过1个疗程的配合治疗,症状消失,随访1 年良好无异状。病例7:王某患者于07年7月原有皮损加剧扩大,并出现新的红斑、斑块和结节,服用本 发明的药物经过3个疗程的配合治疗,症状消失,随访1年良好无异状。病例8:徐某、男52岁,浙江江苏市农民,外出打工患此病,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 常一、二块,边缘整齐、清楚、常有明显的感觉(湿、痛、触)障碍分布不对称,损害处毳毛脱 落,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经过3个疗程的配合治疗,症状消失,随访1年良好无异状。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中药制成的鸡血藤15-30份、牛耳枫子15-30份、苦参15-30份、苍耳子15-30份、车前子15-30份、何首乌15-30份、没药15-30份、皂角刺15-30份、金银花15-30份、木通10-25份、丹参10-25份、黄芪10-25份、蛇床子10-25份、百部10-25份、茯苓10-25份、白术10-25份、藿香10-25份、华山矾5-15份、白茅根5-15份、七叶莲5-15份、龙牙草5-15份、活血连5-15份、对叶散花1-10份、千年健1-10份、凤尾草1-10份、知母1-10份、土银花叶1-10份、黄连1-10份、芦荟1-10份、马齿苋1-10份、香樟根1-10份、蒲公英1-10份,麝香1-10份;制备方法(1)按配方比例将鸡血藤、牛耳枫子、苦参、苍耳子、车前子、何首乌、没药、皂角刺、金银花、木通、丹参、黄芪、蛇床子、百部、茯苓、白术、藿香、华山矾、白茅根、七叶莲、龙牙草、活血连、对叶散花、千年健、凤尾草、知母、土银花叶、黄连、芦荟、马齿苋、香樟根、蒲公英除去杂质,置于容器中水煎3次,每次水煎1-2小时,共三次,加水量分别为上述药物重量份的10倍、8倍、8倍,合并3次所煎药液,使用常规方法浓缩至稠膏备用;(2)按配方比例将麝香加1-2倍水蒸馏,提取麝香挥发油备用;(3)按配方比例将稠膏烘干粉碎成0.1-0.5mm颗粒后喷洒麝香挥发油,混合均匀,密封72小时后分装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中药原料制成的 鸡血藤19-25份、牛耳枫子19-25份、苦参19-25份、苍耳子19-25份、 车前子19-25份、何首乌19-25份、没药19-25份、皂角刺19-25份、 金银花19-25份、木通12-20份、丹参12-20份、黄芪12-20份、 蛇床子12-20份、百部12-20份、茯苓12-20份、白术12-20份、 白茅根7-10份、藿香12-20份、华山矾7-10份、七叶莲7_10份、 龙牙草7-10份、活血连7-10份、对叶散花3-8份、千年健3-8份、 凤尾草3-8份、知母3-8份、土银花叶3-8份、黄连3-8份、芦荟3-8份、马齿苋3-8份、香樟根3-8份、蒲公英3-8份、 麝香3-8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本发明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中药原料制成的 鸡血藤20份、牛耳枫子20份、苦参20份、苍耳子20份、车前子20份、何首乌20份、没药20份、皂角刺20份、 金银花20份、木通15份、丹参15份、黄芪15份、 床子15份、百部15份、茯苓15份、白术15份、 藿香15份、华山矾9份、白茅根9份、七叶莲9份、 龙牙草9份、活血连9份、对叶散花5份、千年健5份、 凤尾草5份、知母5份、土银花叶5份、黄连5份、 芦荟5份、马齿苋5份、香樟根5份、蒲公英5份、 麝香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麻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克服了目前治疗麻风病的不足之处,其配方是由鸡血藤、牛耳枫子、苦参、苍耳子、车前子、何首乌、没药、皂角刺、金银花、木通、丹参、黄芪、蛇床子、百部、茯苓、白术、藿香、华山矾、白茅根、七叶莲、龙牙草、活血连、对叶散花、千年健、凤尾草、知母、土银花叶、黄连、芦荟、马齿苋、香樟根、蒲公英、麝香以上中药制备而成,扶正祛邪、活血化瘀、对治疗肝肾不足、气滞淤血型麻风病人均有显著效果,且无毒副作用,取材方便,疗效好,见效快,制作简单。
文档编号A61K36/904GK101884755SQ20101021771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5日
发明者孟凡凯 申请人:孟凡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