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6569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及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天然中 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是当今人类骨关节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骨关节一种慢性非 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特别是痛风疾病更是世界级疑难病。其临床表现症状多为一个或多个 关节肿痛、充血、畸形、发热、表面发红、肿大,功能障碍等,现代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更缺少 外用药物治疗,痛风疾病多以碱性化学药物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酸碱中和或消炎止痛治 疗。患者难以接受激素和化学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更愿意采取中药体外治疗。市场上已有的用于治疗关节肿痛、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主要有活络酒、伤湿止痛 膏等,但这些药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疗效不够显著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关 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及制备工艺,该药物疗效显著,体外使用,无毒副作用,使用 方面,制作简便。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 以重量配比计该外用药物由下列天然中药原料制成昆布12-18,白芨9-15,天花粉9-15, 海藻12-18,紫花地丁 15-30,苦参15-30,黄柏21-30,黄芩9-15,夏枯草30-45,荔仁12-18, 金樱子21-30,桅子12-18,穿心莲30-45,重楼15-30,三棱12-18,大黄6-10,莪术12-18,木 通 15-20,姜黄 12-18,冰片 6-9。最优的,该外用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 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 黄15,冰片8。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 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适宜临床的外用制剂,例如可以是粉剂、膏剂、乳剂、霜剂或喷雾齐 。制备该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步骤如下(1)按下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昆布12-18,白芨9-15,天花粉9-15,海藻12-18,紫花地丁 15-30,苦参15-30,黄 柏21-30,黄芩9-15,夏枯草30-45,荔仁12-18,金樱子21-30,桅子12-18,穿心莲30-45,重 楼15-30,三棱12-18,大黄6-10,莪术12-18,木通15-20,姜黄12-18,冰片6-9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
3
(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 一至二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粉剂、膏剂、喷雾 剂、乳剂或霜剂。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制备工艺,其步骤如下(1)按下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 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 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 一至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制备成粉剂。本发明提供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以中药为原料制成,具有疗效 显著,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和制作方便灯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粉剂的制备(1)按下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 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 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 一至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制备成粉剂。实施例2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膏剂的制备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 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 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一至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按一般膏剂制法制备成膏剂。实施例3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乳剂的制备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 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 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 一至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按一般乳剂的制法制备成乳剂。实施例4—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霜剂的制备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 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 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 一至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按一般霜剂的制法制备成霜剂。实施例5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的喷雾剂的制备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 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 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 术、木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 一至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按一般喷雾剂的制法制备成喷雾剂。本发明所述外用药物的临床观察试验;(1) 一般资料收治观者共3660,年龄在2-85岁间。(2)病情程度痛风疾病则病理较长,热肿疼痛剧烈,表面红亮反复发作,甚者出现关节畸形或痛风结石,饿血检验血尿酸指数高于430。这是痛风疾病与其它关节肿痛的根本区别,二者之 联系则病症基因都围绕关节周围患病。(3)治疗方法本发明的用药量与剂型和病变发作部位的面积等有关。以粉剂作 参考每5-10平方厘米为1贴,凉开水、植物油或蜂蜜调敷,一日一次,当日任意时间敷贴, 10天为一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关节肿痛完全消失;好转肿痛面积缩小,疼痛基本消失 ’无效肿痛明显增 大或保持原状。(5)治疗结果痛风疾病、关节扭伤、挫伤,关节感染发炎等,一个疗程都可治愈。观察3660例中, 治愈3655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99%,总有效率为100%。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配比计该外用药物由下列天然中药原料制成昆布12 18,白芨9 15,天花粉9 15,海藻12 18,紫花地丁15 30,苦参15 30,黄柏21 30,黄芩9 15,夏枯草30 45,荔仁12 18,金樱子21 30,栀子12 18,穿心莲30 45,重楼15 30,三棱12 18,大黄6 10,莪术12 18,木通15 20,姜黄12 18,冰片6 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该外 用药物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制成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 23,苦参23,黄柏26,黄芩12,夏枯草 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黄8,莪术15,木通18,姜黄 15,冰片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肿痛的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该 外用药物的剂型为粉剂、膏剂、喷雾剂、乳剂或霜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该 外用药物是粉剂。
5.制备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其特征 在于制备该外用药物的步骤如下(1)按下述配方量称取各原料昆布12-18,白芨9-15,天花粉9-15,海藻12-18,紫花地丁 15-30,苦参15-30,黄柏 21-30,黄芩9-15,夏枯草30-45,荔仁12-18,金樱子21-30,桅子12-18,穿心莲30-45,重楼 15-30,三棱 12-18,大黄 6-10,莪术 12-18,木通 15-20,姜黄 12-18,冰片 6-9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术、木 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一至 二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粉剂、膏剂、喷雾剂、乳 剂或霜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药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 于其步骤如下(1)按下述重量比称取各原料昆布15,白芨12,天花粉12,海藻15,紫花地丁23,苦参 23,黄柏26,黄芩12,夏枯草38,荔仁15,金樱子21,桅子15,穿心莲38,重楼23,三棱15,大 黄8,莪术15,木通18,姜黄15,冰片8 ;(2)将昆布、海藻、紫花地丁、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穿心莲、重楼、三棱、莪术、木 通、姜黄粉碎,过120目筛得细粉和粗粉待用;(3)将冰片研磨成细粉,过120目筛,待用;(4)将上述粗粉与白芨、天花粉、苦参、黄柏、桅子、大黄共六位加水煎煮2次,每次一至 二小时,合并煎煮、滤过,滤液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1. 30至1. `32,得I ;(5)将上述细粉和I混勻,干燥,粉碎过120目筛制备成粉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关节肿痛和痛风疾病的外用药物,由下述原料制成的昆布,白芨,天花粉,海藻,紫花地丁,苦参,黄柏,黄芩,夏枯草,荔仁,金樱子,栀子,穿心莲,重楼,三棱,大黄,莪术,木通,姜黄,冰片;本发明以天然中药为原料制成,可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制剂的方法制备成适宜临床的粉剂、膏剂、喷雾剂、乳剂或霜剂。本发明优选粉剂,具有疗效显著、稳定、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和制作简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1/045GK101912575SQ20101024351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3日
发明者彭树林 申请人:彭树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