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持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476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持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持针器,尤其是一种医用持针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做腔内或较深位组织的缝合手术时,如直肠腔内深部缝合、外耳道成形 术或耳内切口行中耳手术时的皮肤缝合、鼻中隔矫正术切口靠后时的缝合、鼻外伤致鼻中 隔或鼻甲粘膜裂伤严重时的缝合等,因位置深,手术器械操作活动范围小,持针、取针操作 都非常困难,即使选择较小的缝合针,有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进针角度,操作费时费力,相 对延长了手术时间,缝合质量也受到影响。尤其是直肠腔内深部缝合手术中,对伤口的缝合 通常采用斜面交叉缝合,对伤口愈合效果好,但目前使用的持针器夹持面均为平面设计,手 术针多为“U”形,如果要在直肠腔内深部改变针的方向,只能从手握处改变方向,而直肠直 径较小,所以费力的同时也影响手术效果。至于有些切口和伤口,如鼻中隔矫正术切口靠后 的患者或鼻外伤致鼻中隔或鼻甲粘膜裂伤严重者,因无法缝合而行油沙前鼻孔堵塞治疗, 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会引起一系列心肺功能改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中在不改变夹持器方向的 前提下而改变进针方向的医用持针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持针器,两操作手柄 的前端为两相互夹持的夹持头,两操作手柄由连接轴交叉连接构成,其特征是所述其中一 夹持头的夹持面上设有齿状凸起,另一夹持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其中,所述齿状凸起的形状为三角状,齿状凸起包括顶边和底边,顶边为齿状凸起顶端所在 边,底边为齿状凸起与夹持头上夹持面所相交的临界线所在的边,顶边和底边相互平行,且 与夹持头所在轴线相垂直。所述齿状凸起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状,该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边 的长度为2. 5mm至3. 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手术针可以放置于形状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状或梯形状齿状凸起的腰所在的斜面上,并通过调整手术针与斜面的接触点来改变手 术针所对的方向,从而实现在不改变操作手柄方向的前提下实现手术针落针点的改变,进 而完成在狭小范围内的交叉缝合或者不易落针的表面进行缝合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状凸起和与齿状凸起相对应的凹槽表面均 设有粗糙的摩擦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横交错的夹持浅槽增大了手术针与夹持面间的摩擦力,避 免手术过程中,因手术针在斜面上受力不足而引起的手术针滑脱或错位,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夹持头内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夹持头上持有手术针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夹持头内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操作手柄1的前端为两相互夹持的夹持头2,两操 作手柄1由连接轴3交叉连接构成,其中一夹持头2的夹持面上设有齿状凸起21,另一夹 持头2的夹持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21相对应的凹槽。该齿状凸起21的形状为等腰直角三 角形状,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所在边的长度在2. 5mm,其中两腰长度可以取位于2. 5mm至 3. Omm间的任意值,均可以满足手术中对手术针的夹持需求。齿状凸起21包括顶边211和 底边212,顶边211为齿状凸起2顶端所在边,底边212为齿状凸起21与夹持头2上夹持 面所相交的临界线所在的边,顶边211和底边212相互平行,且顶边211和底边212与夹持 头2所在轴线相垂直。另外,在夹持头2的夹持面上均设有粗糙的摩擦面22,包括齿状凸起 21的表面和与齿状凸起21相对应的凹槽表面,用以增加手术针4与夹持面间的摩擦力,避 免手术过程中,因手术针4在斜面上受力不足而引起的手术针4滑脱或错位,从而影响手术 效果。并且,在两操作手柄1尾端的手指扣处还设有互相配合的锁紧固定齿5,可对手术针 4的夹持进行锁紧固定。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为,所述夹持头2上的齿状凸起21为 梯形状,其中制成等腰梯形状的使用效果最佳,梯形状齿状凸起21上的斜面213与夹持面 22所形成的夹角为45度。当手术时,可将手术针4置于等腰梯形的两腰上,并通过调整手 术针4与斜面213的接触点来改变手术针4所对的方向。手术针轮廓大多是圆的3/8、1/2或5/8弧长,为保证夹持的稳定性,正确的夹持方 式为,手术针4被夹持头2所夹部位的轴线方向应与持针器的长轴相互垂直。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针4可以放置于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所在的斜面213上,并 通过调整手术针4在斜面213上沿A或B方向进行转动来改变手术针4所对的方向,从而 实现在不改变操作手柄1方向的前提下实现手术针4落针点的改变,进而完成在狭小范围 内的交叉缝合或者不易落针的表面进行缝合操作,而一般持针器只能在垂直于持针器长轴 的方向上进行缝合操作。例如,当直肠距肛门口 9cm处的吻合口(由两肠管断端呈端与端吻合所形成的接 口)处局部出血,对于吻合口处局部出血点的止血缝合需将缝线经肠壁组织并贯穿该出血 点才能有效止血,而最有效的缝合方式就是“8”字缝合,“8”字缝合即进针方向与吻合口形 成45°夹角的双向缝合,一般持针器在行“8”字缝合时,需要调整持针器长轴的方向才能 使进针方向与吻合口的方向有合适的夹角。但是在直肠腔内狭窄的空间内不允许调整持针 器长轴的方向,医师往往对手术针进行调节,也就是将手术针4斜着夹在持针器的夹持头2 上。在这种角度的情况下缝合,很容易产生无效进针,造成缝针进入肠壁组织以后,手术针 4从持针头2上松动或滑脱,不得不拔出手术针4重新缝合,结果造成出血点增多,从而增加了手术难度。该医用持针器由于设有等腰三角形状的齿状凸起,使手术针4所在的斜面 213与齿状凸起21上的斜面保持垂直的情况下,手术针4所在平面与持针器的长轴产生了 45°的夹角,此时绕持针器长轴旋转,产生了斜向的缝合方向,进而轻而易举地完成了狭窄 细长操作空间内的“ 8 ”字缝合,降低了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
权利要求一种医用持针器,两操作手柄的前端为两相互夹持的夹持头,两操作手柄由连接轴交叉连接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其中一夹持头的夹持面上设有齿状凸起,另一夹持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相对应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持针器,其特征是所述齿状凸起的形状为三角状,齿状 凸起包括顶边和底边,顶边为齿状凸起顶端所在边,底边为齿状凸起与夹持头上夹持面所 相交的临界线所在的边,顶边和底边相互平行,且与夹持头所在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持针器,其特征是所述齿状凸起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状, 该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边的长度为2. 5mm至3. 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医用持针器,其特征是所述齿状凸起和与齿状凸 起相对应的凹槽表面均设有粗糙的摩擦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术中在不改变夹持器方向的前提下而改变进针方向的医用持针器,两操作手柄的前端为两相互夹持的夹持头,两操作手柄由连接轴交叉连接构成,其特点是所述其中一夹持头的夹持面上设有齿状凸起,另一夹持头的夹持面上设有与齿状凸起相对应的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手术针可以放置于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状或梯形状齿状凸起的腰所在的斜面上,并通过调整手术针与斜面的接触点来改变手术针所对的方向,从而实现在不改变操作手柄方向的前提下实现手术针落针点的改变,进而完成在狭小范围内的交叉缝合或者不易落针的表面进行缝合操作。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1595878SQ20102011465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徐永强 申请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