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91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化疗功效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 域。
背景技术
放射性粒子是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其实现了局部放疗的准确性,减 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放射性粒子又称体内伽玛刀,目前放射性粒子主要是用金属材 料制成的。现有最常见的放射性粒子是利用静电吸附在银棒上,再吸附上放射性同位素碘 125,在银棒外裹钛金属制成直径为0. 8mm,长度为4. 5mm的钦金属微粒。其主要释放χ及 Y射线,射线能量为27-35kev,半衰期为59. 6天,组织穿透能力1. 7cm。放射性粒子因其 疗效好副作用小、微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而成为目前国际最新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对早、中、晚期癌症均适用。放射性粒子已经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喉癌、食管癌、肺癌、乳腺 癌、肝癌、胃癌、大肠癌等多种肿瘤数千例。现有的放射性粒子在应用中存在缺陷-永久植入,由于粒子尺寸很小,十分不方 便取出,现有放射性粒子的使用基本是不可逆的。这意味着在治疗结束后病人体内永久保 留了金属粒子,无疑会给病人增加治疗之外诸如心理等各方面的痛苦。当治疗需要的药物 浓度很大时,病人体内将出现很多的放射性粒子,这样的手术植入会给病人永久增加许多 外来金属物质。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兼具化疗功效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 源,通过对形状及结构组合的改进,提供一种牢固性好、密封度高的生物可降解的放射性粒 子源,以克服现有金属粒子永久植入、副作用大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包括内核和内核外部的外壳体,所述 内核是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内核,所述外壳体是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外壳体,所述内核与外壳 体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之间载有医用载体。所述医用载体是载体同位素与载体医用荧光染料的混合载体。用于进行放射治疗。所述内核与外壳体具有相同的外部形状,是四个角延伸的四棱结构。在其植入人 体后牢固性好,密封度也极高。所述内核横向两端设有锥形内核固定钉,进一步增加植入的固定性,使本实用新 型在其需要进行治疗的位置发挥最大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生物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内核与外壳体全部是采用生物可
3降解聚合物制备的,在载体同位素完成放射治疗时,内核与外壳体同时完成粒子源的降解, 并通过新陈代谢而最终排出体外。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生物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设计为四棱结构,两端设有内核 固定钉,其植入人体后牢固性好、密封度高。

图1是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是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的结构图,包括内核1和内核外部 的外壳体2,所述内核1是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内核,所述外壳体2是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外壳 体,所述内核1与外壳体2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之间载有医用载体。所述医用载体是载体同位素4与载体医用荧光染料5的混合载体。用于进行放射 治疗。所述内核1与外壳体2具有相同的外部形状,是四个角延伸的四棱结构。在其植 入人体后牢固性好,密封度也极高。所述内核1横向两端设有锥形内核固定钉3,进一步增加植入的固定性,使本实用 新型在其需要进行治疗的位置发挥最大由于本实用型新采用的是四棱结构,并在内核两端设有内核固定钉,其植入人体 后牢固性好、密封度高,兼具局部化疗功效。内核与外壳体全部是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制 备的,在载体同位素完成放射治疗时,内核与外壳体同时完成粒子源的降解,并通过新陈代 谢而最终排出体外。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可根据具体要求的粒子源尺寸来定制。
权利要求一种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包括内核和内核外部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是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内核,所述外壳体是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外壳体,所述内核与外壳体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之间载有医用载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载 体是载体同位素与载体医用荧光染料的混合载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与 外壳体具有相同的外部形状,是四个角延伸的四棱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横 向两端设有锥形内核固定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化疗功能的可降解放射性粒子源,包括内核和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核是可降解聚乳酸材料内核,所述外壳体是可降解聚氨酯材料外壳体,所述内核与外壳体形成密封腔体,在密封腔体之间载有医用载体。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采用四棱结构,其植入人体后牢固性好、密封度高,兼具局部化疗功效;并且由于本实用型新内核与外壳体全部是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制备的,在医用载体同位素完成放射治疗时,内核与外壳体同时完成粒子源的降解,并通过新陈代谢而最终排出体外。
文档编号A61N5/10GK201768261SQ20102051950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7日
发明者任天斌, 宁飞飞, 韩宇 申请人:上海同博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