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136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中药制剂,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子宫附件。所以严格地讲,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附件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症状明显,如发热、寒战、下腹剧痛等。慢性附件炎有程度不同的腹痛,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 腰疼,月经失调等症状。盆腔炎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附件炎、盆腔炎为困扰女性日常生活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往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甚至引发腰膝酸软、烦躁易怒等症状和情绪,常规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效果不理想,且长期反复应用抗生素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及引起二重感染。因此,采用中药治疗为一种较好的治疗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中药为原料药的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对于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疗效显著。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药剂 当归10—20 赤芍8—16 莪术7—13
茜草7—13 丹参10—20 牛蒡10— 20 牛膝10—20 香附7—13 乳香7—13 茴香7—13 败酱草10—20 苏木8—16。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药剂 当归11 一 16 赤芍10 —13 莪术9一 13
茜草7—10 丹参10—15 牛蒡12—16 牛膝13 —17 香附8 —12 乳香10 —13 茴香8—12 败酱草15—20 苏木10—13。上述药物可以制作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口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 本发明药物优选胶囊剂。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lh,合并3 次煎液,过滤后浓缩成60°C相对密度为1.30 1.34的稠膏,干燥粉碎后得到药物活性组分,与淀粉混合制成胶囊剂。本组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茜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牛蒡祛风热,消肿毒;牛膝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 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利湿;苏木行血祛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可以通经、消瘀、散结、和血、排脓、止痛。为了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进行了以下临床试验。一、对治疗附件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1、患者资料
65例女性患者,年龄25— 46岁,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4年。2、诊断标准
下腹部双侧剧痛,按压时疼痛加重,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白带呈脓性或均质性粘液状附件,月经失调等症状,有时可触及肿大固定的囊性包块。3、病例排除标准
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肝、 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治疗方法
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每日三次,每次两粒,疗程为一个月。5、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显效白带减少,腰腹痛及子宫压痛得以缓解;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6、治疗结果
65例患者痊愈48例,痊愈率73. 8% ;显效12例,显效率18. 5% ;总显效率达92. 3% ;无效5例,无效率7. 7%。二,对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1、患者情况
89例女性患者,治疗组58例,年龄25— 46岁,病程最短2个月,病程最长4年;对照组 31例,年龄观一44岁,病程最短1个月,病程最长3年。2、诊断标准
所观察患者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诊断标准小腹疼痛或胀拒按,腰骶酸楚,当经期或劳累后其症状加重,或带下量多,色黄或白,大便燥结或不爽, 小便黄赤短少,舌质红,舌苔腻,脉弦细。3、排除病例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药物的胶囊剂,每日三次,每次两粒,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青霉素,每日两次,每次2. 4g。5、疗效判定标准以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痊愈全身症状消失,一般检查及盆腔检查正常,化验正常; 显效全身症状消失,一般检查正常,盆腔肿块缩小,压痛减轻,化验正常; 有效全身症状好转,一般检查及盆腔检查可略好转,化验正常;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6、治疗结果
治疗组58例患者痊愈33例,痊愈率56. 9% ;显效8例,显效率13. 8% ;有效12例,有效率20. 7% ;总显效率达91. 4% ;无效5例,无效率8. 6%,对照组31例患者痊愈13例,痊愈率 41. 9% ;显效7例,显效率22. 6% ;有效5例,有效率16. 1% ;总显效率达80. 6% ;无效6例,无效率19. 4%ο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取当归lkg、赤芍1.5 kg、莪术1 kg、茜草0.7 kg、丹参2 kg、牛蒡1 kg、牛膝2 kg、香附0.8 kg、乳香1 kg、茴香1.3 kg、败酱草2 kg、苏木0.8 kg;
将上述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lh,合并3次煎液,过滤后浓缩成60°C相对密度为 1. 30 1. 34的稠膏,干燥粉碎后得到药物活性组分,与0. 15kg淀粉混合制成胶囊剂。实施例2
取当归^ig、赤芍2. :3kg、莪术1. ^ig、茜草1. :3kg、丹参2 . ^g、牛蒡2. ^g、牛膝2 kg、 香附1. 5 kg、乳香2. 3 kg、茴香1. meg、败酱草3. ^g、苏木2 kg;
将上述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lh,合并3次煎液,过滤后浓缩成60°C相对密度为 1. 30 1. 34的稠膏,干燥粉碎后得到药物活性组分,与0. 25kg淀粉混合制成胶囊剂。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得的药剂当归10-—20赤芍8—16莪术7—13茜草7—-13丹参10—20牛蒡10-—20牛膝10-—20香附7 —13乳香7—13茴香7—-13败酱草10—20苏木8—.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得的药剂当归11一 16 赤芍10 —13 莪术9一 13 茜草7—10 丹参10—15 牛蒡12—16 牛膝13 —17 香附8 —12 乳香10 —13 茴香8—12 败酱草15— 20 苏木10—13。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lh,合并3次煎液,过滤后浓缩成60°C相对密度为1. 30 1. 34 的稠膏,干燥粉碎后得到药物活性组分与淀粉混合制成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的药物,其组分为当归、赤芍、莪术、茜草、丹参、牛蒡根、牛膝、香附、乳香、茴香、败酱草、苏木,将上述原料药加水煎煮3次,每次1h,合并3次煎液,过滤后浓缩成60℃相对密度为1.30~1.34的稠膏,干燥粉碎后,装入胶囊中灭菌制成胶囊剂。该药物通经、消瘀、散结、和血、排脓、止痛,对治疗附件炎、盆腔炎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2205096SQ20111014202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
发明者李鸿庆 申请人:沁源县宏业种植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